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浙江的民营企业是在中国市场不规范、需大于供的短缺经济背景下发展起来的,这一代民营企业家大多数未接受过高等教育,有的甚至只读过几年小学或初中。面对国际化的竞争态势,许多民营企业家或没有精力,或没有能力确保企业可持续发展,人才缺乏已成为制约浙江民营企业进一步发展的最大瓶颈,尤其是职业经理人相当缺乏,无法满足企业的高层次人才需求,职业经理人已经成为企业最稀缺的资源。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职业经理人不仅是一种特殊的资源,而且是经济资源配置的主角。从一定意义上讲,职业经理人的总体能力和水平决定了一个企业的经济效率和企业的竞争力。由于企业内部培养的速度跟不上企业发展的迫切需求,解决这一问题最方便和快捷的途径就是聘请有学历、有能力、有经验的职业经理人。于是民营企业家们纷纷以高薪酬、高待遇的条件广招良才,期望在职业经理人的帮助下尽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把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提升上去,让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然而,职业经理人在民营企业却是短命的。这一问题不解决将直接影响民营企业的健康成长和国际竞争力的提高。一、浙江民营企业职业经理人流失的现状分析(一)浙江民营企业职业经理人流失概况近些年来,浙江的民营企业蓬勃发展,民...  相似文献   

2.
资讯     
给职业经理人空间职业经理人才能给企业以回报贵刊第六期刊登的《老板与职业经理人,并非一道难解的题》,我觉得对中国民营企业很有指导意义。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公司的创始人一方面渴求职业经理人,一方面又对职业经理人不完全放心,这是大多数民营企业的通病。其实中国那句古话说得很好:“疑人不用,用人不疑。”老板与职业经理人之间的核心问题是信任问题。老板要明白职业经理人能够为公司贡献什么,职业经理人也要清楚公司能够为自己的职业生涯带来什么,竭诚合作一定可以共赢。我们公司由于是多元化的发展思路,目前几乎每个产业都由职业经理…  相似文献   

3.
中国民营企业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而迅速发展起来,民营企业的管理也逐步规范化,从早期的“人治化”管理过渡到现行的“法治化”管理。在这个过程中,引进职业经理人,转移企业的内部矛盾成为了民营企业发展的关键。本文通过ISM建立了一个结构分明的职业经理人进入民营企业影响因素系统,指出职业经理人进入民营企业的文化障碍是最根本的因素,信任问题在民营企业管理中的分析十分重要,分析了职业经理人进入民营企业的各影响因素间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现在中国的民营企业现在已经成为我国市场经济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由于历史人文的差异,我国民营企业众多是家族企业,随着发展由于自身能力的限制,将会引入职业经理人.但在公司治理过程中,往往会出现控制权的问题和职业经理人制度中的弊端.本研究主要是基于中国文化背景之下,职业经理人在进入民营企业时,可能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的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5.
中国企业需要职业经理人 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中,企业管理者与行政官员的身份是可以相互替代的,导致企业管理行为的扭曲.中国的职业经理人不过10年左右的历史,除了IT业内一些很成熟的外企和为数极少的民营企业,大多数公司的管理层职业化程度都不高.职业经理人短缺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不断发展的最大障碍,成为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瓶颈.  相似文献   

6.
为打造中国优秀职业经理人形象群,推出一批社会认可的中国职业经理人, 贯彻人是核心生产力的指导思想,提升经理人品牌形象,建造中外职业经理人交流平台,由中国生产力学会、中国民营科技促进会、北京大学当代企业文化研究所、中国职业经理人联合会(香港)四家权威单位合作,将在今年6月份联合举办首届中国企业职业经理人“魅力奖”活动和2005中外企业CEO职业经理人高峰论坛。据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网公布,2004年中国职业经理人已达800万之多,为了适应当今激烈的市场竞争,加快培养造就一批高素质、职业化、现代化、国际化的优秀职业经理人,满足市场对职业经营管理人才日益增长的需要,培养和造就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及国际化视野的高级职业经营管理人才,中国生产力学会等四家主办单位将邀请世界500强企业可口可乐首席执行官杜达夫先生、美国上市  相似文献   

7.
高建华 《中外管理》2005,(11):71-73
对于那些已经取得了“初步成功”的中小民营企业来说.我认为在未来5年里,最重要、也是最艰巨的一项工作.就是建立职业经理人体系和制度。尽管目前社会上存在着经理人“诚信不足”等问题.但是对于中型民营企业来说,没有其它选择:要么企业家和家族成员自己变成职业经理人,要么请懂得现代企业管理的职业经理人群体来加盟参与管理企业。  相似文献   

8.
在这个巨变的时代,伴随我们身处的外在环境的不断变化,职业经理人在角色和职责上也同样面临空前的改变,特别是中国企业正在迅速成长,在国家企业和私营企业发展的新形势下,将会不断出现新的难题,职业经理人应如何应对?优秀的职业经理人不仅是所在组织,也是全社会的一笔宝贵财富,职业经理人作为一个管理阶层,其才干抱负能否充分施展,往往影响到一个公司乃至一个地区和国家的整体经济发展。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从某种意义上讲,有赖于这样一个职业经理人阶层的形成及其经营管理才能的充分发挥,只有这样,整个社会经济才呈现出源源不断的生机和活力。在近日结束的"第二届中国职业经理人年会"中,广东省青年企业家吴瑞文先生获得了"中国十大杰出职业经理人"荣誉称号。会议结束后接受了本刊记者的专访。  相似文献   

9.
《东方企业家》相信,2005年将是中国职业经理人开始大规模进入中国企业的一年,其一,随着中国企业国际化进程的日益深入,拥有国际化经验的职业经理人将倍受青睐,职业经理人时代或将来临;其二,中国众多民族企业也正在进入生命发展的第二周期,企业战略将从“游击战”转向“正规战”,扩大了职业经理人大展身手的空间。  相似文献   

10.
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股东选择聘请职业经理人来管理公司,这些职业经理人往往具备丰富的经营管理知识及卓越的经营管理能力,日益成为企业发展不可或缺的核心力量。  相似文献   

11.
为了迎接国家职业经理人标准的出台和国家对经理人的证书化管理改革,建国以来第一次全国职业经理人大会将于8月29—31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大会旨在为中国企业家、职业经理人、经济学家、策划专家搭建一个相互交流的平台。本次大会的召开和《国家职业经理人标准》出台将标志着中国职业经理人时代的来临,在中国企业  相似文献   

12.
为打造中国优秀职业经理人形象群,推出一批社会认可的中国职业经理人,贯彻人是核心生产力的指导思想,提升经理人品牌形象,建造中外职业经理人交流平台,由中国生产力学会、中国民营科技促进会、北京大学当代企业文化研究所、中国职业经理人联合会(香港)四家权威单位合作,将在今年6月份联合举办首届中国企业职业经理人"魅力奖"活动和2005中外企业CEO职业经理人高峰论坛。据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网公布,2004年中国职业经理人已达800万之多,为了适应当今激烈的市场竞争,加快培养造就一批高素质、职业化、现代化、国际化  相似文献   

13.
任何一个民营企业,之所以要引入职业经理人,初衷都是为了发挥职业经理人的作用和价值,让企业变革。然而为什么最终的结果却总是事与愿违呢?据一份统计报告所提供的数据,目前在中国,高管职业经理人空降到民营企业,合作时间超过2年而且依然合作关系良好的比例只有5%。参与游戏的这100%的人都是非常出色的人,为什么成功概率还是那么低呢?本人就自己这1年半以来空降到家族企业的亲身经历写下了自己的感受。  相似文献   

14.
中国民企面临“交棒”高峰考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交棒”难题 “接班”已成为中国大量民营企业迫在眉睫的事情。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奋斗,中国的第一代民营企业家正逐渐变老,大多数人年龄已在55岁-75岁之间。可以预料,今后5—10年将是众多民营企业“交接班”的高峰期。而目前中国的职业经理人阶层并没有很好地成长起来,所以90%的企业将会选择把企业交给自己的子女。  相似文献   

15.
由美国《财富》杂志公布的2013世界企业500强排行榜单,中国大陆有89家企业入围,其中民营企业只有7家,占7.9%,前20名无1家民营企业入围。世界民营企业平均寿命是23年,日本是30年,美国40年,我国民营企业目前的平均寿命仅有6年。我国民营企业很难发展成世界一流企业,从诞生、发展、鼎盛到衰败的生命周期也十分短暂。造成以上现象的原因很多,主要是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问题,家族式经营管理严重影响和制约了民营企业发展。要解决我国民营企业的发展,打破家族式经营管理是关键。具体来说,应从提高民营企业主素质,建立职业经理人制度,完善企业人事管理制度,建立科学的激励机制等入手,从而提高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6.
民营企业在过去20多年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做出了极大的贡献,同时他们自身在改革开放的大好环境中也取得了快速进步。但是,随着国际国内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以及企业自身规模的发展壮大,我国民营企业的发展正面临着新的问题。民营企业的管理由传统的家族式管理体制逐步向引入职业经理人的管理体制的转变。职业经理人引入后,  相似文献   

17.
刘煜 《中外管理》2003,(11):86-87
职业经理人可谓一道流动的风景线:职场上不断传来知名职业经理人离职、跳槽、下课的消息;一些民营企业频繁换将,职业经理人抱怨董事长不懂现代管理,董事长则对职业经理人的专业化程度表示怀疑:职业经理人的概念被炒得沸沸扬扬,但成功职业经理人的典范却凤毛麟角,以至于有人怀疑国内有没有现代意义上的职业经理人?  相似文献   

18.
<正>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入世后企业竞争的加剧,职业经理人市场受到社会和投资者越来越多的关注。中国社会的发展需要坚实的经济基础,经济的发展靠企业。企业的发展离不开职业经理人,未来中国企业能否做大,并在国际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职业经理人市场的培育。这已成为中国企业继产权改革之后面临的一个新课题。但目前我国经理人市场还仅仅是起步,并受到诸多因素制约,有的因素已成为经理人市场发展的瓶颈。  相似文献   

19.
《企业文化》2003,(11):22-23
一、民营企业为什么要抓文化建设随着我们国家经济的发展,企业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特别是我们民营企业大部分完成了原始积累,那么制定发展战略、搭建产业平台、引进培养职业经理人、提升管理水平等等就成为民营企业的主要工作。完成这样的任务,特别是引进培养职业经理队伍,不是一蹴而就的事  相似文献   

20.
刘兴阳  邓婷 《人力资源》2007,(10):17-25
据首部《中国民营企业发展报告》蓝皮书(2005年7月)统计,我国300多万家私营企业中有90%以上是家族企业,绝大部分实行家族式管理。而且有60%的民企在5年内破产,有85%的在10年内死亡,其平均寿命只有2.9年。我国民营企业的命运为何如此坎坷?很多是因为它们无法挣脱单一的家族式管理,走向职业化的管理道路。于是企业开始引入职业经理人团队,但在这个过程中也是问题重重,外部引进职业经理人的“成活率”非常低。那么,民营企业到底改如何进行职业化管理的变革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