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在加快四川省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县域经济起着很大的作用.只有正视县域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发展特色经济,支持县域经济民营化,促进农业产业化,才能真正促进四川省县域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城郊资源型县域在众多中西部县域中是一类具有比较优势的群体;根据经济地理学理论,从中西部县域经济整体特征及普遍存在的问题入手,通过分析该类县域经济系统动力机制揭示其经济运行特征,指出加快城郊资源型县域经济发展对于增强内陆中心城市辐射带动功能,促进城乡融合都具有重要作用:初步探讨了中西部城郊资源型县域经济发展原则,并以山西省长治县为例予以印证。  相似文献   

3.
县域经济作为社会经济功能比较完整和相对独立运行的综合性经济单元,是以县城为中心,以集镇为纽带,以广大乡村为基础的多层次的区域性经济.党的十六大发出了“壮大县城经济”的号召,十六届三中全会进一步强调要“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发展县域经济,是党中央在新形势新时期做出的重大决策.在这样的背景下研究县城经济发展问题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文章以广西为例探讨了县域经济发展现状,着重分析了县域经济存在的问题,认为发展特色产业是推进县域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县域经济的根本问题是"三农"问题.振兴县域经济是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统筹城乡和谐发展的战略途径.现阶段,县域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相对落后,受"三农"问题约束,产业层次和农业效率较低以及地方保护主义严重等问题发展乡村旅游对于缓解这些问题有重要作用,可以通过拓展乡村旅游产业链,重视农民技能培训,加强乡村旅游的城乡合作,发展循环经济等途径来促进县城经济的振兴,加快我国新农村建设和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步伐.  相似文献   

5.
孙怡 《农业经济》2023,(7):143-144
我国县域乡村具有十分丰富的旅游资源,县域乡村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形式崛起,对县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基于县域的实际情况发展本区域旅游产业,能够壮大地区旅游产业,推动县域经济的良性发展。本文分析了发展县域旅游产业的意义,总结县域旅游发展的现状和问题,分析探索相应的突破举措和发展路径,为县域旅游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些许参考。  相似文献   

6.
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首先需要从国情县情出发,认清县域经济发展面临的基本任务,并采取正确的发展策略.从现阶段我国多数地区的实际情况看,发展县域经济大都面临如下基本的任务:一、大力加强农业,为县域经济的腾飞打好基础.农业是整个国民经济的基础,也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基础.在加强农业基础的问题上,一定要解决好农业与县域经济发展相互关系的思想认识问题.一些同志片面地认为,加强农业对于支援国家工业化建设的确有重要作用,但对于县城经济的发展来讲,  相似文献   

7.
进入“十一五”以来,山西省把县域经济发展作为解决“三农”问题,全面推进小康建设,实现国民经济全面现代化的最佳切入点和重要载体,县域经济得到较快发展.但是,其内部结构和县域之间发展极不平衡,在中部6省中步伐缓慢,是该省县域经济发展中不可回避的问题.该文运用灰评估方法对山西县域经济进行了综合评估.评估结果表明,山西县域经济对资源及能源工业的依存度较大,表现为二、三、一产业结构特点,第一产业发展不足;县域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县市,第三产业发展不足.  相似文献   

8.
我国县域经济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行  吕杰 《农业经济》2008,(3):49-50
发展县域经济,建立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本文简述了我国县域经济的发展现状,重点分析了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发展县域经济的策略.  相似文献   

9.
循环经济模式是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发展观及发展模式时发展道路及发展结果的影响与决定作用为切入点,阐述了循环经济体系的内涵及其在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通过对新时期县域经济持续发展面临的现实困境与问题的分析,提出了实现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3种循环经济模式,以期为同类问题研究与实践提供商榷或启示.  相似文献   

10.
浅议促进西部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认为,县域经济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壮大县域经济对于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必须抓紧抓好促进县域经济发展这个关键。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县域经济发展为研究背景,就县域经济发展中的“三农”问题为研究对象,探讨发展县域经济的重要意义,以及“三农”问题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影响作用,并对更好的协调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发展县域经济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对县域经济的涵义、基本特征、县级行政区划以及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途径-城镇化建设进行理论分析,并涉及了作为区域经济的县域经济在发展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郁少姝 《山西农经》2023,(23):179-181
“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加快推进数字金融发展,对县域农业经济增长和脱贫攻坚以及乡村振兴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当前,县域数字金融发展尚存在着诸多困境和难题,阻碍数字金融发展进程,制约农业农村经济稳步增长,因此积极采取有效措施突破困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此,概述了数字金融发展对县域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了县域数字金融发展困境,探讨了县域数字金融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4.
县域经济的发展对经济社会的繁荣稳定具有重要作用。改革开放以来,西藏县域经济得到了长足发展。然而西藏的经济结构仍处在"非典型二元结构"的过渡期,相较于其他省份,西藏的县域经济仍相对薄弱。分析了西藏县域经济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非典型二元结构"下西藏县域经济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县域经济是指在县级行政区划地域内,以县级政权为调控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优化配置资源,具有地域特色的区域经济。县域经济是直接影响国民经济兴衰关键因素,而县域产业又是决定县域经济强弱的关键因素。本文从辽宁县域经济和产业发展现状入手,分析了辽宁县域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县域产业发展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6.
瓦房店市作为辽宁省县域经济发展的排头兵,其发展模式对发达地区县域经济的发展具有重大指导意义,但与南方先进县(市)相比,瓦房店市还存在一定差距.本文根据瓦房店市的发展现状深入剖析其经济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一、县域经济的定位及发展意义 县域经济,是一种以县(市)辖行政区域为单元的区域经济,它以县域为中心,以乡镇为纽带,以农村为基础,连接着城市与农村,对城市与农村的发展起着关键性作用,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部分,对国民经济起基础作用,特别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县域经济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县域经济发展为研究背景,就县域经济发展中的“三农”问题为研究对象,探讨发展县域经济的重要意义,以及“三农”问题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影响作用,并对更好的协调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发展县域经济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新农村建设与县域经济发展关系密切。发展县域经济能够带动新农村建设,新农村建设也必然要求和促进县域经济发展。二者在解决三农问题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两个方面。本文通过辽宁省本溪县新农村建设情况的调查,着重探讨了县域经济的发展对新农村建设重要作用,指出了新农村建设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以及推进新农村建设需抓好的工作。  相似文献   

20.
县域经济作为连接城市经济与农村经济的桥梁,关系着"三农问题"、"城乡二元结构问题"能否有效解决,关系着安徽省经济社会能否协调发展,关系着"美好安徽、美好乡村"能否全面实现。文章以安徽省县域经济为研究对象,首先概括县域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其次分析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再次剖析县域经济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最后对县域经济发展提出几点具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