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孙肖远 《乡镇经济》2009,25(4):87-89
贫困农户增收历来就是扶贫开发的难点,构建贫困农户增收的长效机制,需要在深刻总结扶贫开发经验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扶贫开发新思路。构建贫困农户增收长效机制,可以通过“传”、“帮”、“带”等途径来实现:加强村级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其在脱贫攻坚中的积极引导作用;对贫困户在政策上给予更多的帮挟,增强其自我发展能力;通过扶贫方式的创新,在产业化发展上带动贫困户增收。  相似文献   

2.
龙南县杨村镇以发展庙下千亩蔬菜基地为切入点,辐射带动周围农户大力发展无公害蔬菜,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作为纵深推进新农村建设的第一项重点工程。采取“公司+农户”、“公司+基地+农户”凭订单收购的形式发展蔬菜产业,成立了太平蔬菜公司,发展了太平蔬菜基地,由公司统一购苗,供生产资料,以订单的形式收购,收购时扣除投资费用。  相似文献   

3.
浙江省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三年来,农村面貌得到改善,城乡差别大大缩小;为农民增收开辟了新的来源;社区服务能力得到加强;党群关系、干群关系得到改善。其主要经验和做法是:加强对工程实施的组织与协调;规划先行,加强指导;发挥政府财政的主导作用;积极吸收社会资金参与村庄整治;注重恢复和发展集体经济。 三点启示:要充分尊重农民意愿,要克服“等、靠、要”思想,要注意恢复和发展集体经济。  相似文献   

4.
玉门市紧紧围绕农民增收的问题,采取一系列加强农业生产的措施,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群众的生产热情和生产积极性,全市上下把增收措施落实到了农户,落实到了田间地头,保证了各项增收措施件件有着落。面向市场调整结构1998年种植业计划放开后,玉门市按照“两保”的要求调整种植业结构,粮、经作物由75:25,调整到61:39,经济作物提高了14个百分点,农民从调整中人均增收142元。今年,进一步加大了调整步伐,经济作物又增加了三个百分点,粮、经作物为58:42。今年种植业结构调整呈现出了四个鲜明特点:一是紧紧围绕…  相似文献   

5.
浙江省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三年来,农村面貌得到改善,城乡差别大大缩小;为农民增收开辟了新的来源;社区服务能力得到加强;党群关系、干群关系得到改善。其主要经验和做法是:加强对工程实施的组织与协调;规划先行,加强指导;发挥政府财政的主导作用;积极吸收社会资金参与村庄整治;注重恢复和发展集体经济。三点启示:要充分尊重农民意愿,要克服“等、靠、要”思想,要注意恢复和发展集体经济。  相似文献   

6.
2007年以来,三门峡市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重大历史任务,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以创建农村信用工程为载体,认真破解农民贷款难问题,实现了农户增收、农信社增效的多赢局面。至11月末,全市累计评定信用户22万户,占总农户数的54.9%;评  相似文献   

7.
沈亚军 《开放潮》2005,(9):47-49
十六届五中全会指出: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怎样开辟增收途径?发展农产品加工是较快获得增收的关键一着。对于农产品加工,专家称之“升级工程”,农民叫它“生财产业”。在今天入世的新形势下,再不千方百计地把这个“富民”产业搞上去,单纯在农业内部调来调去,不但解决不了农产品市场制约问题,而且也不能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问题。因此,要从统筹城乡、全面小康的高度来认识农产品加工问题。通过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延长农业产业链条,实现品牌化经营,扩大农产品的市场需求,达到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奔小康的统一。  相似文献   

8.
溪头乡实施24131工程新年伊始,婺源县溪头乡党委、政府实行自我加压,确保1997年“农民增收,财政增长”的目标实现“五连冠”,及时明确1997年实施“24131”主体工程。即:实行两个主攻:主攻特色农业,主攻乡村工业。实现四增一减:粮食比上年增产5...  相似文献   

9.
生态家园富民计划是根据农村可再生能源发展形势和技术现状,配套建设农村可再生能源生态工程,以期达到家居温暖清洁化、庭院经济高效化、农业生产无害化,形成农户基本生活、生产单元内部的生态良性循环,取得改善生态环境,增加农民收入,促进贫困农民脱贫致富的富民计划。计划的目标是在计划实施区内实现:①在原有基础上农民户均增收1000元以上;②农民生活用能效益达30%以上,优质能源占50%左右;③农民生活环境得到明显的改善,生产活动实现经济良性循性。一、实施“生态家园富民计划”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淮北市近两年实施…  相似文献   

10.
龙飞 《浙江经济》2004,(21):63-64
2004年,余杭发展计划局围绕机关效能建设,大力实施“三大工程”:重点工作项目化管理工程;调研信息的目标化管理工程;机关干部素质提升工程;努力实现“五大目标”:机关干部的争创意识进一步提高;各项制度进一步健全;服务质量进一步改善;办事效率进一步提进;人民群众满意进一步提升,各项工作上一个新台阶。  相似文献   

11.
我国人多地少,农户仅靠种“责任田”增收已相当困难。那么,农民进一步增收还有没有招呢?当然有,农户日夜厮守的“小庭院”就大有文章可做。近几年,河南省未来农业示范园在引导农户种好责任田的同时不失时机把大农业的触角引向农家小院,在农家小院里巧妙利用空间种植高效植物,养殖高效动物,开发高效微生物,拓展新能源,发展“庭院农业”,使农家小院地下、地表、空中遍地开花,春夏秋冬四季结果,生物资源良性循环,持续发展,高效产出,年增收万元以上,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   一、“生态高效庭院农业示范院”的概念   庭院农…  相似文献   

12.
江苏省淮安市有223个省列经济薄弱村,分布在5个县(区)、61个乡(镇)。全市经济薄弱村为在“十一五”末基本实现“八有”目标(有“双强”班子、有科学规划、有高效农田、有特色产业、有配套设施、有保障机制、有整洁村容、有文明村风),确保每年20%左右低收入农户实现脱贫,积极寻求增收之道,思考留“根”之策。根据省委、省政府实施“干村万户帮扶”工程的战略部署和总体要求,按照市委、市政府要围绕“两个增收”(集体增收、农民增收)把“根”留住的扶贫经济理念,全市确立了“集体增收要有工业经济支撑、农民增收要有特色产业支撑”的工作思路,提出了整村推进资金、南北挂钩资金、帮扶单位自筹资金原则实行“两个50%”(50%用于集体增收,50%用于农民增收)的工作要求,实行扶贫资金滚动使用,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通过省、市委扶贫工作队和市、县(区)扶贫办的共同努力,初步探索出六种经营机制,尝试了九种帮扶方式,收到了初步成效,达到了“多赢”效果。  相似文献   

13.
在江苏省滨海县坎北乡西坎村的一农户猪圈旁,用红漆很醒目地书写着这样一些内容:   扶促增收工程 户主姓名:殷绍珍   增收项目:苏太母猪养殖   结对帮扶党员:张兵   技术服务:县改良站   下一轮帮扶户:张井亮   这就是今年坎北乡在西坎村扶贫出新招、走新路的一个方法。   坎北乡西坎村今年被列为全县 90个人均收入在 2000元以下的贫困村,并确定为实施“贫困增收工程”。新一轮扶促工作中,该乡根据西坎村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确定在传统项目的增收上求突破,选择农民们易于接受的生猪养殖业,并选用优质品种苏太…  相似文献   

14.
临武鸭是地方名牌农产品,临武舜华鸭业公司在实现临武鸭产业化的过程中,通过不断摸索总结产业经营模式,走出了一条农业产业化发展之路,实现了从“公司+农户”到”公司+基地+农户”再到“公司+协会+农场”的三次跨越式发展。“临武鸭模式”是对解决农民增产不增收、农业生产与加工业脱节矛盾的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15.
低收入农户作为“扩中”“提低”九类重点人群之一,自我发展能力弱,增收难度大。近年来,长兴县探索“联大带小”促增收机制,开展了农合联会员单位与低收入农户对接帮扶的助农增收行动,有效破解了低收入农户“增收无门、致富无路、创业无技、发展无资”的困境。自2018年以来,累计帮扶低收入农户2425户、5942人,实现总增收2.09亿元,连续帮扶户人均增收6.42万元,低收入农户人均增收增长203.75%。2022年长兴县相关做法入选全省第一批共同富裕最佳实践案例。  相似文献   

16.
本文针对陕西省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要全面发展农村经济,确保农民增收,提高农民购买力:加大“家电下乡”扶贫力度,让农民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制定合理的收费制度,规范农村社会管理;加快完善交通和通信设施建设,满足农村居民消费需求;加快城镇化发展,进一步缩小城乡消费差距;加快农村乡镇商品流通市场建设;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解除农民后顾之忧;引导农村居民树立健康、积极的消费观念。  相似文献   

17.
小农户融入生态农业产业链是推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重要途径,是促进生态农业发展和农业产业化的重要方式,是改善农村生活环境、实现农民增收的主要渠道,是国家政策的重要导向。基于“大国小农”的基本国情,在加快农业强国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历史新时期,将数以亿计的小农户引入生态农业产业链当中恰逢其时。生态农业产业链主要依托于合作社、龙头企业或网络平台等整合相关资源而成,小农户融入生态农业产业链,实现与生态农业产业链的衔接也需要通过与这些核心主体的合作得以实现。因此,小农户通过“小农户+生态农业合作社”“小农户+生态农业龙头企业”“小农户+电商平台”等路径融入生态农业产业链。  相似文献   

18.
自参与”千社千品”富农工程以来,湖北省各级供销社积极行动,迅速推进,取得了初步成效。一是促进了农民增收。全省共有70个专业合作社入选总社“千社千品”富农工程,入社社员约1.6万户,带动农户约6万户,年帮助社员实现收入约1.5亿元。二是树立了品牌形象。“归真”茶叶和蜂蜜、随州“川洪”豆瓣酱、“胜泰”大米、竹溪“月亮神”魔芋系列食品等等在当地已小有名气。三是开展了农业社会化服务。  相似文献   

19.
《调查研究报告》2002,(182):1-33
农民增收困难是当前农业和农村工作面临的最大难题。要进一步完善农村税费改革,切实减轻农民负担;要增加财政对县级以下农村中小型基础设施的投入;要改进对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要积极稳妥地推进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保护农民利益;要进一步清理各种针对外出民工的岐视性政策;要改革征地制度,切实保护农民的土地权利;要努力扩大优势农产品出口;要实施更积极的退耕还林还草与摹生态治理政策。  相似文献   

20.
实施万元增收工程,使“两翼”95%有劳动能力的农户三年增收万元以上。以深化林权改革为动力,念好“山”字经,支持“两翼”农户发展林果,林下养殖,林业种植,森林旅游等特色产业,政府筹资100亿元投入万元增收划等号,推动农村金融创新,引导和培育一批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组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