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八十年代以来,香港逐步发展为亚太区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并业已成为世界第三大国际银行中心,截止1995年底,共拥有海外银行机构337家(包括持牌银行、有限制牌照银行、接受存款公司以及代表办事处),其中,由按资产规模排名世界前100位银行设立的认可机构达85家,目前,在182家持牌银行中,有151家为外资银行所设分支机构.从资产规模上看,截止1995年底,美资、日资、欧资认可机构的资产总额占所有认可机构资产总额的比例超过70%;从业务发展上看,大多数外资银行在开发本港业务的同时,更以此为据点(甚或地区总部),拓展整个亚洲区的市场.  相似文献   

2.
有句老话形容香港“银行多过米铺”。银行的确遍布全港各个角落,尤其是恒生银行,在各个地铁站内都设有分行,以至成了人们相约见面的标识地点。 香港居民选择银行开户口,除了考虑银行的声誉、存钱可靠与否之外,最主要的考虑是就近方便,节省时间,然后再考虑银行有没有提供自己需要的服务,是否帮得到自己。  相似文献   

3.
被喻为"东方之珠"的香港,现代金融业高度发达,笔者因工作关系,多次到香港银行界学习、交流,今谈谈我的一些印象。"银行多于米铺"当你登上太平山顶,眺望维多利亚湾和港岛时,最显眼的建筑,便是由世界建筑大师贝聿铭先生设计的中银集团大厦,其次还有花旗银行大楼;当你坐车穿行于密如蛛网的香港的大街小巷时,与各种大小店铺摩肩接踵的,仍是银行的营业门面。难怪国人大呼香港"银行多于米铺"!目前在香港有三百八十多家持牌银行,有限制牌照银行和接受存款公司,并有多间分、支行。在金钟道一带,往往是一幢大楼里有数家不同的银行在办…  相似文献   

4.
国内银行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收购当地处于领先地位的银行包括外资银行的在港机构,有助于国内银行学习国际市场经验,提高管理水平和市场竞争力。并成为香港市场的领导者。  相似文献   

5.
中银集团是香港第二大银行集团,属下有14家银行,在港澳两地的分支机构346家,员工有18000多人。截止1992年底,中银集团资产总额已超过5000亿港元,存款额占香港银行存款总额的20%以上,在澳门则占澳门银行存款总额的40%以上,在香港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成为——  相似文献   

6.
陶冬 《资本市场》2014,(8):11-11
<正>近年来,中国的短期外债激增。自从以广投信为代表的国际信托在上世纪末出现大范围违约之后,中国的一般企业在海外举债基本上被禁止。但是随着外汇储备急增,企业出海渐成势头,政府对企业直接融资的态度明显有所转变。中国外债暴涨的更重要原因,乃是套利交易的兴起。在香港的银行借债,成本不过4%7%,自行发债成本可能更低。资金拿回内地投入理财产品,回报达8%7%,自行发债成本可能更低。资金拿回内地投入理财产品,回报达8%10%,大企业协议购买信托产品则回报率更高。典型的套利交易,是通过"内保外贷"进行的。企业伪造出口订单,在内地银行取得信用证,通过国内银行的担保在海外银行(包括中资银行在海外的分支机  相似文献   

7.
黄惠芬 《经济师》2002,(10):217-218
如何提高我国的银行监管水平 ,以适应我国加入WTO后的银行监管需要是当前金融体制改革的重要环节。我们既要通过有效的银行监管促进国内银行提高竞争力 ,也要使由于外资银行的涌入可能产生的风险得到恰当的监管 ,以维护整个银行体系的稳健发展。结合当前实际 ,直接照搬我国香港银行业的监管并不合适 ,但我们可以看到 ,香港完善的审慎监管体系为香港银行业的稳定与繁荣提供了坚实保障。同时 ,无论在地缘、人缘 ,还是文化上 ,我国香港都与我国内地比较接近 ,因而我国香港的经验比起其他发达国家的经验来更加实际和可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易瓯 《资本市场》2002,(9):29-30
<正> 经过一年多的精心筹备,中国银行香港(控股)有限公司(中银香港)7月25日正式在香港联交所挂牌上市,成为在香港仅次于汇丰和恒生银行的第三大上市银行股。作为首家在海外上市的国有商业银行,中银香港在香港成功上市意义深远,这不但是香港投资市场的一件大事,更是中国金融改革的重要一步,它标志着国有商业银行在境外上市有了成功的先例。正如中国银行行长、中银香港董事长刘明康所言,中银香港上市不仅是中国银行发展的一个新里程,更将中国金融改革带入一个新纪元。中银香港此次环球招股约23亿股,原计划10%给香港的散户投资者认购,以每股最终定价8.50港元计  相似文献   

9.
在香港建立人民币离岸金融中心的利弊分析及有效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熊凌  孙轶佳  吕妍 《经济论坛》2004,(14):28-29
离岸金融是专门从事外币存贷款业务的金融活动的统称,即任何国家、地区及城市,凡主要以外币为交易(或存贷)标的,以非本国居民为交易对象,其本地银行与外国银行所形成的银行体系,都可称为离岸金融中心。  相似文献   

10.
九七"香港回归后香港与内地的金融关系是目前学术界关注的热点、它不仅是事关香港的平稳过渡、保持香港经济持续繁荣的核心问题、而且是影响香港与内地未来经济走势和对外开放程度的重大问题。本文就香港与内地金融发展的差异."九七"后香港与内地的基本金融关系及其展望等作一些探讨。1香港与内地金融发展的差异(1)香港是世界四大银行中心之一。1995年底、香港共有537家来自43个国家和地区的银行机构、其中营业性机构38O家、全世界100家大银行中有85家在香港营业;银行体系总资产达78420亿港元;香港每3000人就有一家银行机构、成为世界…  相似文献   

11.
正香港很多商户、部分银行的自助存钞机开始拒收千元大钞。圣诞、新年期间正是"购物天堂"香港的消费高峰,大批内地游客也会蜂拥过关进行"血拼"。不过大家可要注意了,伪钞集团在圣诞期间袭击香港,目前香港警方已检获一定数量的千元面额假钞,很多商户开始拒收千元大钞,部分银行的自助存钞机已停收千元大钞。此次假钞事件,最先是香港两家银行发现5张相似度近八  相似文献   

12.
本文根据产业组织理论,对内地与香港银行业的市场结构、企业行为和经营绩效进行了比较研究。研究结构表明:(1)内地与香港银行业的市场结构较为相似,呈寡头垄断结构,市场特点都是垄断竞争的;(2 )内地银行在经营上是全能型的,而香港银行则各有所长,特色鲜明;(3 )内地银行通过经营战略的调整,能够逐步缩小与香港银行间效益的差距。  相似文献   

13.
按揭一词,从广义上来说,包括任何形式的质押和抵押;从狭义上来看,则不包括抵押,是指属主、业主或归属主将其物业转让于按揭受益人作为还款保证,还款后,按揭受益人将属主权、业主权或归属主权转让回予按揭人。目前,香港有银行154家,其分支机构超过1400间。在香港,房地产业所占用的银行资金,高达香港银行放贷的1/4,其按揭业务非常兴隆。 一、按揭贷款在香港房地产金融中心的特殊作用 香港金融业向房地产提供信贷,主要采取按揭贷款的形式,其作用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取得按揭贷款能提高房地产商自有资本的效能。 香港房地产商要营建房地产项目,在他以自有资金支付买地的定金后,其余地价款的大部分来自银行按揭贷款。房地产商买下土地后,以自有资金完成基础工程,至于房屋建筑工程所需资金,又可向银行贷款,条件是把要建的楼宇抵押给银行。买地贷款和建筑贷款往往在买地前后就与银行一次性谈妥。有了银行的支  相似文献   

14.
银行业,作为香港国际金融中心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其稳定及有效运作事关经济全局,因此,在长期的实践中,香港当局对银行业的监管形成了一套独特的制度和模式。A.现行香港银行业的监管制度香港银行业的监管体系包括以下几个层次:第一、香港金融管理局(以下简称金管局)的监管。香港没有中央银行,金管局就扮演近似于“中央银行”的角色。金管局银行监管的职能是“确保银行体系的安全及稳定,促进金融体系的效率及发展”,其  相似文献   

15.
一组惊人的数据。新疆2003年利用外资5.9亿美元,只占到全国的0.45%,外资利用增长率为3.5%,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3个百分点。一幕强烈的对比。新疆有大量企业到处寻找融资渠道,有的企业甚至甘冒风险,以高于银行53%的贷款利率利用私募贷款。  相似文献   

16.
香港是世界上主要的国际金融中心之一,金融业已成为香港经济的主要支柱产业。本文试图通过对香港金融市场的介绍,从一个方面使大家了解香港的金融业。一、香港金融市场的现状(一)香港具有独特的金融、货币制度。具体表现在:1、香港没有独立性中央银行,中央银行的一些基本职能被授予两家私人银行(香港汇丰银行和标准渣打银行,两行均为发钞行)。2、金融市场的存款利率由香港银行协会决定。贷款利率,由于没有中央银行,所以不存在官定利率,而是基于两个发钞行的基准利率及香港银行间贷款利率(HIBOR)而定。关于香港金融市场利率,不能不提到香港的银行利率协议,这是银行同业间限制存款利率的协议,1964年7月施行。然而,从1994年10月开始,分阶段逐渐放宽利率协  相似文献   

17.
足不出户就可以支付煤气费、电费、水费的账单、调拨银行资金、掌握金融、证券市场的变化、甚至了解哪一家超级市场的货品最便宜。也许你认为这是科幻小说对未来生活的描述吧,错了,这是目前香港居民日常生活的一个侧面。 在通信技术迅猛发展的香港,电话不仅仅是用于人们之间互相连络的工具,还可以为人们提供多种服务。而且这种服务范围正日益扩大。  相似文献   

18.
最现代化的高厦,世界最新潮流的名牌店,街上行走的时款汽车,衣着趋时的阔太、白领......都几乎集中在全城的商业中心──中环。然而,近在咫尺的后街,却同时存在着相距数十年甚至百年的文化......香港是个高度商业发达的城市,也是世界金融中心,而银行、商厦林立的中环,便是香港经济的心脏地带。香港本地的最大商业机构、银行总行、外地驻港机构,多半设在中环。办公时间,区内行人熙来攘往,汽车、电车阻塞,人们都是行色匆匆,争分夺秒似的,你很难发现有人悠悠闲闲的踱步。办公时间以外,中环绝然是另一个世界,街上水静河飞,只见…  相似文献   

19.
香港的外资银行是香港银行业的主体,1990年已有143家,占持牌银行总数的80%。香港外资银行的运作,推动了香港银行业的国际化。香港政府采取一些特殊的管理措施对外资银行的运行进行导向。这些措施包括: 自律香港的外资银行很多,当局和银行本身都十分强调自律(包括经营品德,作风和经营作为),为此还设置了一个半官方的自律监督体,即对整体银行业的经营与运作都具有较强约束力的香港银行公会。它一般通过以下手段对银行业实施集体制约,加强自律效果;第一,对金融信息和会员意见进行征集与反馈,由此协助各会员解决有关问题;第二,配合政府政策实施,保持银行业整体发展方向;第三。  相似文献   

20.
早在19世纪末叶,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金融资本在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兴起了设置殖民地银行的高潮,并成为输出资本、获取势力范围的主要机构。英国在这方面最富有经验,由英商怡和、太古、亚细亚等十大洋行投资的汇丰银行,1865年在香港成立,同时在上海设立分行。新中国成立后,汇丰被迫撤出中国大陆,以香港为基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