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商业银行的社会责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商业银行的社会责任主要指商业银行对其利益相关者所承担的经济、法律、道德和慈善方面的责任.履行社会责任是现代商业银行成熟的标志,也是完善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机制的重要举措.我国商业银行在履行社会责任方面与国外商业银行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主要体现在社会责任观念淡薄、相关管理目标缺乏、支持慈善事业力度不够、员工劳动保护措施不力、诚信竞争原则不足等方面.鉴于此,作者指出商业银行履行社会责任需要多重力量,需要政府和社会的推动、法律和制度的外部强制、舆论的监督和引导,更需要商业银行内部自律机制,以完善治理结构为契机,加强自我约束,使其符合企业社会责任规范.  相似文献   

2.
内部治理机制是由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所组成的用来管理和约束经营者行为的一种权利制衡结构,治理的功能是权、责、利的分配,通过各种制度安排、权力配置、机制建构维护公司股东以及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资产评估公司内部治理机制是对公司进行管理、控制所形成的一整套制度安排,它规定了各个利益相关者的责任和权利分布,目的是协调、调动各个利益阶层的积极性,从而实现公司又好又快科学发展。笔者就资产评估公司内部治理机制运作中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3.
一、公司治理是企业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 公司治理又译为法人治理结构,是现代企业制度中最重要的组织架构.狭义的公司治理主要是指公司内部股东、董事、监事及经理层之间的关系,广义的公司治理还包括与利益相关者(如员工、客户、存款人和社会公众等)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利益相关者理论下的会计政策选择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利益相关者理论是在契约理论的基础之上丰富和发展起来的,其根基并没有超脱企业契约的范畴,是环境推动的结果.企业之所以能够存在,不仅与股东和经理人员有关,而且与消费者、债权人、供应商、员工和政府等紧密相关.企业是利益相关者结成的关系契约,利益相关者的价值最大化是利益相关者理论下的会计政策选择的目标.会计政策选择权属于企业的剩余控制权,从利益相关者理论角度看,会计政策选择权应属于利益相关者.利益相关者通过不同的方式影响着企业,进而通过相应的公司治理结构和具体运行机制进行会计政策选择,并受到一定外在约束机制的制约.以利益相关者理论为基础,遵守会计政策选择的原则、在相应会计政策选择的内外约束机制下,达成利益相关者的价值最大化目标.  相似文献   

5.
媒体监督、内部控制质量与管理层代理成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公司外部治理机制和内部治理机制的角度,研究媒体监督与内部控制质量对我国A股上市公司管理层代理成本的影响,结果表明:媒体监督与内部控制质量具有降低管理层代理成本的作用;不同性质的媒体报道对不同产权背景下企业的监督治理作用不同;同时,媒体监督与内部控制质量具有互补关系,二者的整合治理能更有效地降低管理层代理成本,保护相关者利益。  相似文献   

6.
公司治理的概念应从两个角度来理解。广义的“公司治理”,是指股东和其他利益相关者(包括债权人、供应商、雇员、政府和社区等与公司有利害关系的其他集团)对经营者的一种监督和制衡机制,即通过建立一套包括正式与非正式的、内部与外部的制度和机制来协调企业与所有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关系。狭义的“公司治理”,仅指所有者(主要是股东)对经营者的一种监督和制衡机制,[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企业内部控制的人本解读与框架重构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监督、控制企业合理履行社会责任情况、维护和平衡企业各利益相关者的合法权益,是人本经济时代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职能。传统企业内部控制以股东为权利轴心、以员工为责任边界,对其他利益相关者权益的漠视造成内部管理冲突和控制危机,从而降低企业绩效及企业经营的可持续性,企业内部控制框架由风险治理向人本治理演进是必然趋势。本文在回顾以人为本的企业内部控制相关文献基础上,分析了"人"和企业内部控制系统的相互作用,提出人本内部控制的概念和构建基础,构建了以利益相关者为导向的、以企业社会责任风险管控为中心的人本内部控制战略框架。  相似文献   

8.
以利益相关者理论为基石的债权人主义是在商业银行特殊治理模式下对股东至上主义的制度修正.债权人主义下,发挥债权人的公众监督作用是强化商业银行大股东行为约束、实现债权人权益保护的重要途径.然而现行的商业银行大股东行为约束制度存在外部宏观审慎监管引发利益相关者的道德风险,内部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独立董事作用难以发挥等公众监管实质缺失等问题.因此,债权人主义视阈下完善商业银行大股东行为约束,外部监管要充分发挥债权人作为重要利益相关者的公众监督作用,内部公司治理要重构董事会,发挥独立董事的"居中裁判"作用,为债权人的利益发声.  相似文献   

9.
由于目前对上市公司会计政策的选择尚缺乏明确的规范,而管理当局利用自身优势形成了对会计政策选择的事实控制,其自利选择倾向问题十分突出,不同程度地损害了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根据利益相关者理论,上市公司会计政策选择应最大程度上实现各方利益均衡,为此,当前应通过建立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模式,完善会计准则及准则制定机制,建立有效的约束激励机制等措施,使上市公司会计政策选择趋向合理化.  相似文献   

10.
会计监督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对会计监督理论和实践存在的问题和局限进行分析,从会计监督的目标转变、体系优化和机制创新三个方面论证了国家治理框架下会计监督体系重构。提出会计监督应以增进公共利益、维护公共秩序、实现会计善治为目标,构筑以政府会计监督为灵魂、利益相关者会计监督(股东、公共受托经济责任人、债权人、社会公众等)为支柱、单位内部会计监督为基础的新"三位一体"会计监督体系,通过创建以善治为导向的会计信息质量综合评价指数并定期发布的执行机制,强化会计监督的力度、广度和效度,最终实现多元监督主体的协同共治,提升会计监督服务国家治理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