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奥运概念与环渤海经济的崛起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一、环渤海经济开放区的发展优势 环渤海经济开放区是指以辽东半岛、山东半岛、京津冀为主的环渤海滨海经济带,同时延伸可辐射到山西、辽宁、山东及内蒙古中、东部盟市,整个大的范围占据中国国土的12%和人口的20%。环渤海经济开放区是继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经济开放区后,经济增长最迅猛,最发达,最有活力的地区。  相似文献   

2.
加强京津冀金融合作构建环渤海区域金融体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加强区域金融合作是环渤海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环渤海经济区域在我国整体经济发展格局中的战略地位非常重要和突出,正在成为继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之后中国一个新的经济增长极.  相似文献   

3.
杜杨  周庄 《天津经济》2007,(12):15-16
环渤海经济圈是继珠江三角洲经济圈、长江三角洲经济圈后中国出现的又一个经济增长极,对于我国北方经济追赶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这一地区也的确是北方地区经济最为发达区域,在北京、天津、大连、青岛都有各自的基础加上其间星罗棋布又各有特色的中小城市预示了该地区的发展潜力。环渤海经济圈的崛起也是符合中国国情和经济发展所需要的。  相似文献   

4.
关于珠三角区域竞争力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严红梅 《特区经济》2003,(11):35-38
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在汹涌澎湃的市场经济大潮中,靠着大胆创新这把"利器",成功地"杀出了一条血路",基本实现了以工业化为主导,信息化初露端倪的经济腾飞,其创造的经济神话一时无双.然而,随着全国新一轮发展热潮的涌动,珠江三角洲的先发优势、地缘优势相对弱化.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环渤海经济区分别开始了新一轮的合纵连横……三大都市经济圈的迅速崛起,正在悄然改变着中国区城经济的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5.
环渤海经济一体化的障碍 环渤海经济圈是继珠江三角洲经济圈、长江三角洲经济圈后中国出现的又一个经济增长极.对于我国北方经济追赶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这一地区也确实为北方地区经济最为发达区域.北京、天津、大连、青岛都有各自的基础加上其间星罗棋布又各有特色的中小城市预示了该地区的发展潜力.环渤海经济圈的崛起也是符合中国国情和经济发展所需要的。从历史上看.欧洲国家在其经济发展过程中多是形成一个经济核心区域,  相似文献   

6.
《中国经济信息》2004,(9):60-61
中国经济版图上存在三个大规模的经济圈,这就是以广州、深圳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以上海为龙头的长江三角洲,以北京为核心的环渤海经济带。三个大经济圈创造了整个国民生产总值的40%,并容纳了全国绝大部分新增劳动力的就业。  相似文献   

7.
关于推动环渤海区域金融合作发展的几点看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环渤海区域经济金融合作具有良好的条件和基础 环渤海区域拥有得天独厚的合作发展的条件.一是地理位置十分优越.环渤海地区处于东北亚经济圈的中心地带,向北,联结东北老工业基地、蒙古国和俄罗斯;向东,沟通韩国和日本;向南,联系着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向西,连接着中国的内陆腹地.二是海陆空交通发达便捷.  相似文献   

8.
环渤海经济圈应加快一体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必须尽快实质性地启动环渤海经济圈的协调发展机制。环渤海不亚于长三角珠三角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正在形成三大经济圈,即珠江三角洲经济圈、长江三角洲经济圈和环渤海经济圈。根据2002年的统计,这三大经济圈共创造了全国61.2%的GDP,58.3%的工业增加值和86.5%的外贸出口额。尽管环渤海经济圈还远没有实现经济一体化,但它的国际影响很大。由于它处于东北亚经济圈的中心地带,是中国欧亚大陆桥的东部起点之一,在国际经济一体化的重心不断向亚太转移的趋势下,它巨大的潜力开始凸显,吸引了国际上众多的目光,正在逐步变成连接欧亚…  相似文献   

9.
据悉,继近日长三角区域规划获批后,京津冀区域规划也已上报国务院并有望近期出台。至此,中国沿海、沿江以及内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总体格局已然呈现。在我国经济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环渤海京津冀、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地区将发挥龙头作用,将中国经济引领上持续发展的快速通道。  相似文献   

10.
文章采用2005-2010年我国环渤海地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的城市面板数据,分析经济增长、投资结构与环境效应的关系.研究显示:各经济区的SO2和烟尘排放已经得到较好的控制,环渤海和珠三角的水污染存在恶化趋势.环渤海、长三角的工业化与环境形成良性互动,国内企业已对环境污染无消极影响,FDI亦不存在“污染避难所”效应,但在珠三角却是存在的,且珠三角工业化仍以环境污染的加剧为代价.从城市规模而言,环境污染在规模较小的城市更为严重.因此,要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加快主体功能区战略实施,实行有差别的环境政策和经济政策.  相似文献   

11.
随着中国进入新一轮经济增长周期,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领跑,环渤海经济区崛起,西部大开发,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全国以区域经济为特色的经济竞争格局正在形成。面对这种发展态势,福建必须从更高的站位、更宽的视  相似文献   

12.
据中国经济学家最近对中国经济发展态势预测,在中国未来15年经济发展的战略格局中,中部地区有可能成为继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环渤海经济圈之后的第四个经济高速增长区。预测的依据是:随着国家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全面实施,中国国民经济发展重心将出现由东部沿海向中西部地区推进、由南方地区向北与地区推进的“两大  相似文献   

13.
《西部人》2004,(4)
中国薪资调查中国经济版图上存在三个大规模的经济圈,这就是以广州、深圳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以上海为龙头的长江三角洲,以北京为核心的环渤海经济带。三个大经济圈创造了整个国民生产总值的40%,并容纳了全国大部分新增劳动力的就业。在北京,IT、医药、房地产仍是热门,中高级人  相似文献   

14.
经济全球化与经济一体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石忆邵在(人大复印资料《城市经济.区域经济》2003年1期)“都市经济:一个新的国家城市化发展战略。”中指出:都市圈发展模式是将来城乡一体化、区域一体化的空间整合模式和组织形态。笔者以为:环渤海经济的腾飞离不开区域经济一体化格局的建立,离不开大都市经济圈的建立和发展。在中国,珠江三角洲是以深圳、广州同香港“前店后厂”的整合发展起来的;长江三角洲是以浦东、上海同苏、锡、常、通、嘉等卫星城市整合的经济中心和经济增长点带动起来的。那么,环渤海经济区的中心是谁呢?十几年来…  相似文献   

15.
汪海 《特区经济》1992,(8):11-13
<正> 一、建设沿海大铁路是缓解运输紧张的当务之急到本世纪末,我国沿海将出现四个巨大城市群,即以北京、天津、大连为中心的环渤海城市群,以上海、南京、杭州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以厦门、福州、台北为中心的闽台海峡城市群,以香港、澳门、广州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城市群。这四大城市群,均拥有若干个全国性以至国际性特大城市、数十个大中城市、数千万城市入口、数千亿元国民生产总值、数百万经济科技人才。其规模之大,为中国之最、世界罕见。沿海四大城市群集中了全国最先进和最庞大的生产力、创新力和影响力,是带动中国现代化的主要经济发展极。  相似文献   

16.
区域经济整合将成为推动中国新一轮改革开放的支柱力量之一。海西经济区(福建省海峡西岸)在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继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经济区之后的中国区域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7.
据专家预测,环渤海经济圈将有可能成为我国继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之后的第三个经济增长极,但由于受发展政策、生产要素等方面的影响,居于环渤海经济圈核心地位的京津冀在服务业的各行业方面存在梯度差。研究表明:河北与北京相比,在传统服务业方面有比较明显的优势,天津近几年服务业的发展比较缓慢,北京的新兴服务业有明显的优势。我们认为:通过京津冀之间取长补短、优势互补的合作,将会产生“1+1+1>3”的整体区域经济效应。  相似文献   

18.
李亚力 《天津经济》2005,(3):4-9,24
环渤海地区在国家总体发展格局中占有重要战略地位,将成为继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崛起之后的第三个经济增长极,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天津地处环渤海经济圈中心,到2010年要努力建成现代化国际港口大都市和我国北方重要的经济中心。规划和建设好天津滨海新区,不仅关系到天津长远发展,而且对于振兴环渤海区域经济有着重要作用。因此,我们必须进一步搞好规划,合理布局,全面提升港口功能,做大做强优势产业。而加快天津国家级石化产业基地建设,将对滨海新区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带动环渤海区域的振兴与发展。  相似文献   

19.
深化港口经济研究带动一方经济快速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一,港口产业和港口经济的发展在我国具有重要地位。港口经济的重要性,在我国25年的改革开放过程中已经体现出来了。一是珠江三角洲经济是我们快速发展的增长极;继而是长江三角洲经济增长极的出现,珠三角、长三角高速发展之后,马上要出现的是环渤海经济圈这个新的经济增长极及  相似文献   

20.
一、环渤海地区经济合作发展的难点分析环渤海地区地缘广大、经济发展整体水平较高、在国内有影响的大中城市较多、是中国北方重要的出海口。改革开放以来,环渤海地区的经济合作获得了一定的发展,但效果并不十分突出,区域经济合作存在一定的难度,这主要是由环渤海地区经济发展特点所决定的,具体分析如下:1.环渤海地区具有完整经济体系的重要城市有多个,国家将天津定位为环渤海地区的中心城市,但在实际经济合作与发展中的龙头作用尚未真正发挥,这与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地区有所不同。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及西南地区分别以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