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68 毫秒
1.
汽车消费信贷起源于美国,发达国家由于信用体系比较完善,个人贷款相对宽松,汽车消费信贷已成为汽车消费的主要方式。相较之下,我国的汽车消费信贷还处在起步阶段,面临的问题还很多,文章从我国汽车消费信贷现状着手,介绍了汽车消费信贷所存在的问题,最后,结合我国实际提出一些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分析回顾国外发达国家汽车消费信贷业务发展的同时,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汽车消费信贷发展现状,阐述我国汽车消费信贷发展存在的问题,力求为我国商业银行汽车消费信贷业务发展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也谈汽车消费信贷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汽车消费信贷作为一项个人金融业务在我国已被越来越多的居民家庭所推崇,汽车消费信用贷款的前景非常可观,但由于前几年通货膨胀风险的释放、汽车信贷保险的退出,我国汽车消费信贷至今仍未走出低迷不前的困境,存在的诸多问题一直未能得到有效解决。要重启我国汽车消费信贷市场,完善和发展汽车消费信贷,就必须加快个人信用咨询网络、个人征信体系建设,大力发展汽车消费信贷保证保险,对个人汽车信贷明确资质要求,加强风险控制,鼓励汽车金融公司从事专业化的汽车消费信贷业务,完善汽车消费信贷的相关配套法规,改善汽车消费信贷发展环境。只有这样,我国的汽车消费信贷业务才会更加稳健地发展。  相似文献   

4.
我国汽车金融市场前景广阔,随着汽车金融公司的不断成立。我国商业银行的汽车信贷业务面对汽车金融公司的挑战,应该洞察市场形势,扬长避短,加强与新兴汽车金融机构的合作并与其进行合理良性的竞争。共同开拓我国汽车消费信贷市场。  相似文献   

5.
我国现已进入消费信贷时期。汽车消费信贷保证保险开展了多年,出现了“好叫不叫座”的现象。究其问题所在主要是银行,保险公司,购车人和汽车销售商四方关系没有合理理顺,而且该业务“二高一低”即高出险率,高赔付率以及低追偿成功率。为此,业务涉及的各方要加强合作,规范操作,联手做好贷前资信调查,事后追偿工作,共同维护汽车消费信贷保证保险的整体发展。  相似文献   

6.
完善信用与我国车贷险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车贷险自开办后,对我国汽车消费贷款市场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但随着业务规模扩大,其经营管理方面暴露出一些问题。2004年3月,保监会对车贷险叫停,这是由于汽车信用消费及担保制度不完善,使其消费信贷风险大增造成的结果。通过对车贷险的发展的研究,深入分析了我国车贷险运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指出解决问题的关键是发展和完善汽车消费信用服务体系,并联系我国实际,从六方面提出今后开办车贷险业务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汽车消费贷款保证保险,是近年来随着我国银行个人消费信贷业务的兴起而在商业保险领域发展起来的一项新的保险业务。由于我国的汽车消费信贷保证保险属于一项新的业务,相关法律机制不够健全,理论研究相对有限,相关保证保险条款设计不够完善。因而出现的问题较多。实践中各地法院对保证保险案件的认定和处理也出现了较大的分歧。这些分歧的焦点集中在保证保险法律性质问题的探讨上。  相似文献   

8.
摘要:通过对浙江省开展汽车金融情况进行调查,发现存在部分汽车企业经营压力增大、担保措施难以落实、业务开展困难较大等问题。为促进汽车金融业务健康发展,应创新汽车信贷产品,进一步完善征信体系,支持汽车金融公司发展,鼓励汽车下乡,培育汽车消费信贷环境。  相似文献   

9.
关于我国汽车消费信贷发展前景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汽车消费信贷的发展前景来看,今后信贷提供既不是商业银行,也不是专业汽车金融公司,应当由两合作共同占领市场。在经营范围上,不能仅仅局限于提供消费信贷,要把业务对象扩大至汽车制造商和经销商。在风险防范上,金融机构在现阶段可以采用“直贷式”运行模式和加强贷前审查来解决,但最终要采取尽快建立个人信用联合征信体系来防范经销商的欺诈风险和消费的违约风险。  相似文献   

10.
汽车消费贷款保证保险,是近年来随着我国银行个人消费信贷业务的兴起而在商业保险领域发展起来的一项新的保险业务。由于我国的汽车消费信贷保证保险属于一项新的业务,相关法律机制不够健全,理论研究相对有限,相关保证保险条款设计不够完善,因而出现的问题较多。实践中各地法院对保证保险案件的认定和处理也出现了较大的争议。这些争议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保证保险的法律性质问题;二是保证保险合作协议的性质问题;三是保证保险合同中免责条款的效力问题。  相似文献   

11.
现阶段拓展汽车消费信贷业务对于我国商业银行融入国际金融市场、优化资产负债结构及综合竞争力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当前面临消费环境不佳、个人信用体系不健全等诸多因素的制约。我国商业银行必须积极创新、提升服务品质,建立健全个人信用制度。完善风险分担机制。严把“内部控制、客户准入、经销商审核”三关并采用多种业务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2.
赵维峰 《西部金融》2003,(10):16-17
一、目前全市汽车消费信贷运作状况及效应 2001年底,工商银行庆阳市分行率先在全市开办了汽车消费信贷业务,此后农行、建行陆续开办了此项业务,中行也在积极申办之中.三家银行紧紧抓住国家扩大内需、刺激消费的有利时机,把发展个人汽车消费信贷业务作为调整信贷结构、培植新的利润增长点的一项重要措施来抓,大力开展营销策划和业务宣传,使汽车消费信贷业务迅速扩大.截至2003年6月底,全市汽车消费信贷规模达5026万元,营销汽车514辆.汽车消费信贷业务的较快发展产生的积极效应是显而易见的.  相似文献   

13.
随着国家政策的支持,消费信贷在我国逐渐发展起来,但距离发达国家的水平,我们还相差甚远。解决问题的关键是:理清我国消费信贷存在的问题,并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4.
消费信贷是个人金融服务的一种形式,是金融机构为使消费者能够购买商品和劳务而向其提供的一种融资方式.近年来,人民银行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消费信贷政策措施,各商业银行也陆续推出了个人住房、汽车消费、教育助学、大额耐用消费品等消费贷款品种,大大满足了消费群体不同层次、不同用途的需求,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提高了银行的资金使用效率,增加了银行利润收人,消费信贷逐渐成为金融机构新的效益增长点.但是,目前在开展消费信贷业务中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消费信贷增长缓慢,消费信贷水平还相当落后,这在经济欠发达地区表现比较突出.本文就欠发达地区开展消费信贷的制约因素及其对策做一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5.
影响我国个人轿车消费信贷的原因有消费政策和消费环境不理想、缺乏完善的法律法规、信用制度和贷款担保制度不健全等.加强我国个人轿车消费金融服务应树立现代消费观念,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建立健全的个人信用制度和贷款担保制度,促进汽车金融公司的发展,实现商业银行与汽车金融公司的业务合作.  相似文献   

16.
利用消费信贷促进消费增长是西方国家缓解有效需求不足的重要手段。次贷危机的发生表明,消费信贷发展的速度、结构和规模必须与经济发展速度相适应。为解决我国消费需求问题,应扩大消费信贷的有效需求,加快消费信贷创新,改善农村消费信贷供给,加强消费信贷的监测,适度发展我国消费信贷。  相似文献   

17.
发展我国商业银行住房消费信贷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介绍我国商业银行住房消费信贷发展的历程,指出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住房消费信贷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在美国次贷危机背景下探讨国内商业银行住房消费信贷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8.
一、消费信贷业务现状 巴州消费信贷自2000年开办以来长足发展.2005年6月末,消费信贷余额达19.50亿元,是2000年的5.04倍.2000-2003年呈上升势头,2003年末到达最高峰21.09亿元,2004年-2005年呈萎缩下滑态势.已开办的消费信贷产品主要有住房、汽车、助学、大额耐用品消费等贷款品种,其中住房、汽车贷款占比达90%,近年来,消费信贷增速低,甚至余额绝对下降,主要是住房和汽车消费信贷萎缩所致.  相似文献   

19.
中国消费信贷发展之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近几年我国经济发展情况及其趋势来看,信用消费正逐步成为启动我国消费闸门的有力杠杆,大力发展消费信贷应是大势所趋.但是,目前我国全部金融机构发放的个人中长期消费贷款余额,还不到各项贷款总余额的10%.从消费信贷的业务来看,其业务发展很不平衡,地区之间、项目之间、城乡之间都不平衡,一些农村和经济落后地区,几乎还没有开办这项业务.关于消费信贷为什么不能像期望的那样火起来?为什么我国消费信贷业务的开展总是"雷声大,雨点小"?笔者将针对以上出现的现象,对制约中国消费信贷的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20.
目前,我国各大商业银行在进行业务调整的过程中大力发展消费信贷业务,导致商业银行贷款业务中消费信贷业务的比重逐渐增大,虽然可以使银行利润得到有效提高,但是与其相伴的风险也随之而来,甚至会有影响该业务继续开展的危险。然而由于我国消费信贷业务的开展时间较短,商业银行对消费信贷业务风险的认识也并不强,面对风险来临时并没有有效的针对性措施给予控制和解决。因此,本文将通过分析介绍我国消费信贷业务的实际发展情况,探索了我国商业银行消费信贷业务风险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促进我国商业银行消费信贷业务风险管理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