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本文分析了高校财力资源的表现形式,参照高等学校资产负债表月报表的表格形式及编报恒等式关系“资产+支出=负债+净资产+收入”,提出了依据“资源+支出=收入+负债+净资产+资源公积”这一恒等式关系来编报高校财力资源增值报告的设想.给出一个实例来说明增值管理会计报告的编报方法的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2.
高校财务风险管理与控制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高校进入大规模扩张阶段,财政经费投入不足促使高校负债发展成为必然。高校的财务管理涉及到学校的教学、科研、后勤等各个环节,偿债风险控制的有效与否直接影响高校的正常发展。高校财务管理状况不容乐观,在财务管理和核算方面出现诸多漏洞与弊端,表现在盲目扩建、国有资产流失,人力资源配置失衡,资金来源单一、贷款负担沉重等问题。因此,本文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和化解偿债风险的若干控制策哈以期实现高校“负债-发展-收益”之间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3.
高校作为非赢利组织,在运作中一般遵循稳健的管理作风,但伴随着1999-2008年中国高等教育规模的快速扩张,许多高校的负债规模也快速膨胀,这一方面推动了我国高教事业的快速发展,但同时也对高校的财务安全构成了现实挑战。高校作为组织和参与高等教育事业的基本单位,巨额负债问题如果解决得不好,势必影响到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因此,系统分析我国高校负债总体状况,揭示过度负债的深层原因,提出解决高校过度负债问题的基本对策,对化解我国一些高校存在的债务风险有着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杨朝琼 《中国外资》2012,(22):35-36
我国的教育事业在近几年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和进步,尤其是高等院校,在招生范围、办学规模、基础建设等方面都得到了巨大的突破和飞跃。然而,高校在取得这些辉煌成就的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负债风险。因此,在当前社会形势下,如何应对高校资金管理中的负债风险成为各高校亟待面对和解决的重要课题。本文就高校资金管理中负债风险的相关情况进行分析和讨论,并研究和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以期减少高校的负债风险,促进和推动高校建设的平稳、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5.
在财政投入不够的情况下,公办高校由于自身收支结余积累有限,主要通过统筹使用内部专项资金偿还基建负债,由基建负债导致的实际负债程度难以降低。政府应该继续履行公办高校举办人的义务,加大财政投入,为高校偿还基建负债本息,保障高教事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从最近几年高校的发展状况来看,高校的资金储备、经费收入的单一,使高校的负债情况日渐膨胀起来,资金的短缺、负债的风险等情况一直制约着高校的发展。政府应该加大对高校的支持力度,对高校的资源获取渠道进行增加;建立健全高校资金的防范体制,加大补偿力度,积极的化解高校面临的负债情况,保证高校持续稳定的发展下去。  相似文献   

7.
河南省高等学校化解债务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南省高等教育通过十年的负债发展,初步实现了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历史性跨越.但是,高校也因此背负上沉重的债务负担.本文首先对高校负债发展状况进行了考察,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当前高校负债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以化解高校债务负担、降低债务风险和筹措后续发展资金为目的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8.
高校债务基本上是政府债务,是投资性债务而不是经营性债务,是社会功能的代偿性表现。核实高校现有债务,重新明确偿债主体,建立政府和学校分摊偿还债务机制和偿债基金,调整高校负债结构,加强对高校基建和举债的管理,是化解高校负债、防止高校财务风险、保证高校稳定持续发展的可行之途。  相似文献   

9.
举债办学对于高校来说是一把"双刃剑"。贷款资金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高校大规模扩张时期的资金需求,推动了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飞速发展,但是过大的贷款规模又给高校带来了巨大的债务风险,影响了高校日常活动的正常运行。高校负债风险过大的问题正在日益为社会各界所关注,这就要求政府、高校以及金融机构齐心协力、各尽所能,积极的采取措施共同应对和规避高校负债风险,尽量提高高校资金的使用效率,严格高校贷款的各阶段审批程序,以求尽快化解高校负债风险,促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赵剑楠 《云南金融》2012,(3X):315-315
举债办学对于高校来说是一把"双刃剑"。贷款资金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高校大规模扩张时期的资金需求,推动了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飞速发展,但是过大的贷款规模又给高校带来了巨大的债务风险,影响了高校日常活动的正常运行。高校负债风险过大的问题正在日益为社会各界所关注,这就要求政府、高校以及金融机构齐心协力、各尽所能,积极的采取措施共同应对和规避高校负债风险,尽量提高高校资金的使用效率,严格高校贷款的各阶段审批程序,以求尽快化解高校负债风险,促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财会学习》2015,(3):31-32
持有待售负债
  企业哪些项目属于持有待售负债,能否举出几个实际的例子来说明哪些项目属于持有待售负债?(黑龙江省钱新兰)
  在线专家:
  财政部新修订的《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财务报表列报》中,重要亮点之一就是在资产负债表中增设了待售资产和待售负债两个项目,其全称分别是“被划分为持有待售的非流动资产及被划分为持有待售处置组中的资产”项目和“被划分为持有待售的处置组中的负债”项目。  相似文献   

12.
企业在利用负债经营时,根据其生产规模和所处环境,全面认识其资产结构的相互性,需要在事先确定合理,最佳资本结构,不论是权益资金和负债资金结构还是负债资金内部结构,以此为基础,充分运作负债资金利用无偿或低成本的负债,充分发挥财务杠杆、税收等效应,如由于时间差产生的应付预收款负债等,本文就充分利用“负债经营”谈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欠发达地区高中以上学校高校债务风险源于负债融资,根本原因在于我国教育总体投入有限而社会需求不断增长。在高中以上教育大众化进程中,随着国家鼓励高中以上学校多渠道筹措办学政策的出台,催生了“银校合作”、“社校合作”等形式,银行贷款、社会资金迅速成为各地各级高中以上学校筹集资金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14.
简论秘密准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企业会计制度》已明确禁止企业计提秘密准备,但对什么是秘密准备以及如何产生秘密准备等问题未作解释说明。本文所探讨的就是秘密准备的几个问题。一、秘密准备的涵义顾名思义,秘密准备就是“不公开的、未言明的”准备。按实行“准备会计”的典型国家德国的解释,这种准备虽然客观存在,但却不反映在资产负债表上,从而形成了秘密准备。会计上的“准备”或“准备金”,从性质上看有两类:一类是负债性质,另一类是所有者权益性质。负债性质的准备在性质上往往被理解成为负债或直接就是负债。例如预计负债,其支付的时间和金额都具有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15.
本文在考察我国高校负债现象的基础上,对高校过度负债的原因及危害进行了分析,并就化解债务风险的途径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近期关于“资产驱动负债”新型保险经营模式的讨论越来越多,一度成为社会焦点问题。本文首先梳理了这种经营模式的内涵,选取两个指标,考察哪些人身保险公司采用了典型的“资产驱动负债”经营模式;其次,考察与总结了此类经营模式的优点和需要关注的风险点;最后,根据国际经验和行业专家观点,对“资产驱动负债”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研判,认为保险业“承保+投资”双轮驱动的基本规律不会改变,资产负债的有效匹配是构建保险公司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考察公司的财务是否稳健,最核心的是要考察公司的资产和负债情况,以及公司的现金流情况。资产和负债我们经常会在报章上看到,某公司“现金流断裂”往往意味着公司的破产、被收购,或者需要重组。那么,为什么“现金流”会“断裂”?哪些指标出现问题的时候“断裂”的可能会增加?  相似文献   

18.
物业会计     
企业负债经营,不论利润多少,债务利息是相对不变的。于是当利润增大时,每1元利润所负担的利息就会相对地减少;从而给股东带来更大的收益。反之亦然。这种债务对投资者收益的影响称作“财务杠杆”。由于“财务杠杆”这个概念对许多人还比较陌生,且其计算公式又比较复杂和不好理解,这里暂用“资产负债率”来代替。必须指出,这只是权宜之计,并非两者完全等同。“资产负债率”简称“负债率”,是指企业的资金来源中,负债占多少比重。计算公式为: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资产总额”即“负债总额 所有者权益总额”)。资产负债率是企业支付…  相似文献   

19.
在“房住不炒”“三道红线”等调控政策背景之下,房地产企业可能产生“粉饰负债”等机会主义行为,严重损害企业财务信息披露质量,进而干扰市场决策并削弱政策效果。因此,本文以2011—2022年中国沪深A股房地产上市企业为样本,测度房地产企业粉饰负债规模,并实证检验房地产企业粉饰负债对公司经营的影响。研究发现:中国房地产企业存在粉饰负债的机会主义行为;房地产企业粉饰负债,可以在短期内避免债务违约,在长期却使得投资效率降低和现金流约束加强,其本质是用短期利益去置换长期利益;国有产权能够发挥治理作用,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以上负向影响,而董事长性别与学历在短期内会有较弱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持有待售负债
  企业哪些项目属于持有待售负债,能否举出几个实际的例子来说明哪些项目属于持有待售负债?(黑龙江省钱新兰)
  在线专家:
  财政部新修订的《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财务报表列报》中,重要亮点之一就是在资产负债表中增设了待售资产和待售负债两个项目,其全称分别是“被划分为持有待售的非流动资产及被划分为持有待售处置组中的资产”项目和“被划分为持有待售的处置组中的负债”项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