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王永才 《时代经贸》2007,5(11Z):129-129,131
浙江区域特色经济的发展势头确实在全国引起了很大反响,“浙江模式”、“小狗经济”、“块状经济”等一系列用来描述浙江经济特征的新鲜词汇不断涌现,有越来越多的经济学者投入到了研究“浙江模式”的队伍中来。浙江经济的发展模式有为何能如此鼓舞人心,我们有必要对浙江区域经济的发展特点进行归纳和概括。  相似文献   

2.
浙江经济增长与制度之间关系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经济得到了高速发展。探讨“浙江奇迹”的动力,多数专家学者将其归因于浙江非公有制经济的蓬勃发展和浙江经济较高的开放程度,即制度因素的作用。国内的一些研究机构和专家学者对此做了大量的研究,但大都以定性分析为主,鲜有定量分析,尤其是计量分析。为此,本文通过建立浙江经济增长的制度因素模型,基于1987年至2005年的统计数据,测算了制度因素对浙江经济增长的贡献度,以填补这一问题分析上的不足。  相似文献   

3.
陈珊 《经贸实践》2009,(9):38-39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化在推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显得越来越重要,对于正处在产业转型中的浙江经济来说尤其如此。而在浙江移动看来,信息化是市场,也是责任。浙江移动一直积极投身浙江的信息化建设,充分发挥自身的网络和技术优势,以移动信息化助力浙江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经贸实践》2002,(10):1-1
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发展,浙江经济社会面貌日新月异。浙江,从人均半亩地的资源小省,成长为经济活跃、百姓富裕的经济大省。“浙江现象”备受世人瞩目。  相似文献   

5.
郭占恒 《经贸实践》2008,(11):21-23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转型升级,积极探索浙江特色的科学发展之路,是省委十二届四次全会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浙江实现新一轮发展、继续走在前列的战略抉择,是一项长期而紧迫的战略任务。加快产业优化升级,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是推进经济转型升级的核心内容和基本途径,只有建立三次产业不断优化和协调拉动经济增长的现代产业体系,才能实现浙江制造向浙江创造转变,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跨越。  相似文献   

6.
《现代经济信息》2006,(4):F0002-F0002
踏着改革开放的浪潮,慧眼中心在神州大地上开拓奋进、创新发展,在风云变幻的市场经济中辛勤耕耘。放眼望去,短短四年多的时间,慧眼中心采用特许经营的营销模式.在全国五十多个城市成立了加盟分部,形成了一个颇具规模的全国性服务网络。  相似文献   

7.
2001年岁末,新华通讯社在题为《2001年中国经济发展回眸》的新闻通稿中,在论及“沿海地区作为改革开放的先行地区,仍然是今年地区经济增长的‘亮点’时,以“浙江省的各项经济指标全线上扬。工业经济呈现效益增幅大于销售增幅,销售增幅大于生产增幅的良好运行格局。外贸出口也全线飘红,增幅高居全国主要出口省市之首”的浓重笔墨,单独对浙江经济作了褒扬性评介,“浙江现象”由此再度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 浙江经济的结构特征 要解析浙江经济现象,不妨先看看该省经济的发展历程。浙江向以自然资源贫乏、工业基础薄弱而出名…  相似文献   

8.
黄晓莉 《经济论坛》2005,(22):22-24
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经济迅猛发展,经济整体素质和综合竞争力显著提高,成为全国经济增长速度最快和最具活力的省份之一,经济总量从改革开放初期的全国第12位上升到第4位,2004年生产总值突破万亿元大关,成为全国第四个GDP超万亿元的省份,人均GDP达到2900美元。但是,目前浙江的经济增长方式仍然以粗放型的数量扩张为主,随着浙江经济的高速发展,所面临的生产要素约束日益严重,用电形势严峻、供电日趋紧张、水资源短缺、运力紧张等一系列问题突现出来。一旦资源供应链断裂,就有可能危及浙江经济的稳定、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我在浙江跑得比较多,为浙江两个地级市,近10个县市和10多家企业提供过咨询服务,对浙江数十个县进行过调研,仅温州就调研过近百个乡镇,大量的调研使体会到,浙江经济的活力来自以下两个公式:企业生产方式=核心能力 外包 ;经济组织形式=家族模式 “小狍经济”  相似文献   

10.
发展新兴产业有利于浙江及时调整与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目标。为加快浙江新兴产业发展,有必要在鼓励民间投资与民营企业创业创新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地方政府的引导、规范、扶持与协调的职能。大手笔、多举措推动浙江新兴产业的发展,开创浙江经济转型升级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1.
毛睿祥 《经贸实践》2009,(10):34-35
在美国金融危机带来的寒流冲击下,高速增长的浙江经济遭遇严重打击,经济增长落居全国之后,而一些重化工优势明显的地区,仍然位居全国前茅。对于浙江经济增幅的回落应该怎么看?如果说重化工业化阶段是工业化的必经阶段,那么浙江有没有火去重化工发展战略机会?  相似文献   

12.
开发区制造基地和特色工业园区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几年来,“浙江经济”现象成为经济界关注的重要课题。越来越多的人注意到,浙江经济的活力在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富有特色的区域块状经济格局。加入WTO以后,面对反倾销、技术壁垒、知识产权保护和跨国公司的压力,这种块状经济格局能否保持竞争优势?有人认为,浙江应该顺应全球化潮流,打造“产业制造基地”;省计经委提出“特色工业园区”的概念,主张以特色产业提升浙江经济的国际竞争力;“经济开发区”则强调以引进资金和技术为目的。三者之间到底有何区别,各自的优势何在?  相似文献   

13.
浙江经济要更好、更快、更大、更强地发展,首先要振兴浙江的品牌,将浙江建成品牌大省。  相似文献   

14.
罗瑛 《经济师》2008,(11):184-186
相对于全国其他农村地区浙江省农村处于较发达区域,然而面对长远的世界经济局势,任何传统意义上的竞争优势都是暂时的。浙江农村人才缺失问题与其他省份一样非常严重,只有深入探析未来经济发展对浙江农村人才的需求,构建符合知识经济时代要求的浙江农村人才体系,才能在未来创造新的经济奇迹。  相似文献   

15.
吴祖仁 《经贸实践》2012,(11):21-23
富阳市是杭州的“西大门”,雄踞沪杭甬“金三角”交汇点。在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国内经济增速放缓、市场需求疲软的大背景下,富阳市委、市政府大力推进“工业强市”建设,着力发展“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小、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并按照“五有”要求(有抢抓机遇、发展工业的胆魄,有熟悉经济、识别项目的慧眼,  相似文献   

16.
工业是浙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工世化是摆脱贫穷落后面貌、建成经济发达省份的根本途径。改革开放以来的30年,浙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成就,最眩目夺彩的就是工业迅速崛起。  相似文献   

17.
2008年第四季度起浙江经济增长率明显下滑,至2009年第二季度初探底,然后迅速回升。今年浙江经济走势如何?令人期待。  相似文献   

18.
《经贸实践》2003,(8):1-1
浙江818个各类工业园区星罗棋布,如一部强大的引擎承载着浙江的制造业。改革开放以来,以“一乡一品”、“一县一业”为特征的区城特色经济十分活跃,成为浙江经济的一个重要“增长极”。近年来,随着各类工业园区的兴建,  相似文献   

19.
基于OEM的浙江制造业产业链升级模式初探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OEM方式极大地推动了浙江经济的飞速发展,成为目前浙江制造业的主流模式。从OEM的含义及优劣势分析出发,通过对浙江OEM企业发展内在隐忧的剖析,对浙江制造业提出了基于OEM的产业链升级模式。  相似文献   

20.
浙江、江西两省产业集群的差距,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两省经济增长的差距。浙江由于产业集群规模较大,其对经济增长的带动效应大,而江西却相对来说小得多,致使经济增长动力不足,从而拉大了两省的差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