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4 毫秒
1.
《商界》2008,(1):80-80
在资金链紧张时期,华远上市遇阻,出售不成,只好将两个项目转卖给潘石屹,但随后却峰回路转,上市获批,任志强连呼后悔。而面对王石攀珠峰,潘石屹拍电影,任志强则说自已只是个“拿着钥匙的丫鬟”,政府让我怎么办就怎么办。  相似文献   

2.
徐兰 《成功营销》2009,(9):74-76
“潘石屹、任志强、王石是房地产企业界最著名的三个人,代表三种迥然不同的类型与风格。王石幽默、坦诚,是正面形象的代表;任志强狂傲、语言犀利,是舆论眼中叛逆的代表;潘石屹平和、亲切、不张狂,多年来收获更多的是高知名度带来的广告效应。”  相似文献   

3.
三个被虐狂     
《三联竞争力》2007,(8):6-6
任志强、潘石屹都可以被称作“人民公敌”,但在我的印象中王石并不是那样的人。  相似文献   

4.
杀人的拐点     
万水  天山 《三联竞争力》2008,73(4):40-50
拐点论,杀人啦!大嘴王石一开口,立刻成了公众话题。但听来听去,其依据仅有“去年第四季度广东房价出现了下跌”。为了放大音量,在元旦前后10天,王石在博客上一口气发表了7篇有关“拐点论”的日志,多角度阐述。为了加重分量,万科在房地产领域率先降价。但在业内支持王石者寡,大炮任志强、演员潘石屹公然唱反调。不少业内人士公开指责:这是万科的阴谋,借拐点论杀人,欲达行业整合之凶狠。  相似文献   

5.
东方愚 《商界》2008,(2):19-19
2007年末.中国房地产市场一场有关“拐点”的争论闹得满城风雨,王石、任志强、潘石屹等多位“地产红人”参与其中,在传媒的放大效应中,争论升级,但结论难明。  相似文献   

6.
潘石屹     
《三联竞争力》2009,(7):34-35
星评 能扮演月己的人 地产与IT是中国企业家明星最扎堆儿的两大行业,而且地产大有后来居上之势。王石登山,任志强放炮,冯仑写书,地产明星们的公众关注度越来越高,但与潘石屹相比,都稍逊风骚。  相似文献   

7.
要问中国楼市里最大的话题人物是谁,答案很明确,舍王石无他人。所谓话题人物,应该有两个标准,一个是自己本身就是话题,一个是自己能不断制造话题。尽管任志强不时有惊人之言,尽管潘石屹把自己的博客印成书,尽管江湖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三五天。但只有王石,始  相似文献   

8.
人物风云榜     
《中国海关》2013,(3):2-2
任志强 关注度★★★★★ 检索量3684 上榜理由 春节前夕,“反伪斗士”司马南质疑国内地产大享任志强、潘石屹涉嫌非法交易,这场被司马南戏称为“潘任美”的事件掀起舆论轩然大渡。  相似文献   

9.
潘任恩怨     
清风 《商界名家》2004,(6):30-33
潘石屹和任志强的高明之处,不仅在于他们把利益看得比恩怨重要,更在于他们把恩怨也能作秀成利益。  相似文献   

10.
伯倩 《三联竞争力》2007,64(7):42-45
王石很老辣,至少比任志强要聪明,他的言行具有两面性,因此被人说成是“两面派”,其实是王石的逻辑难读懂.  相似文献   

11.
争议潘石屹     
华远地产董事长任志强说潘石屹"能把土豆卖成黄金"。没错,在SOHO中国过去的18年中,潘石屹抓住了中国经济高速、杂乱发展的时机,通过快进快出回笼资本的方法,使SOHO中国的净利润率每年保持在50%左右,这家公司开发地产的面积一度占到北京中央商务区商业地产面积的1/5。  相似文献   

12.
怀揣借壳之后换得的大笔现金,任志强迅速异地扩张。最近,在长沙黄金商业地段拿下一块规划建筑面积超过80万平方米的综合项目开发用地,地价款不超过20亿元,已实际获得项目公司控制权(占93%的股权)。任志强并高调宣传,老搭档潘石屹将继续充当任志强的合作伙伴。长沙地块的商业部分归SOHO中国,酒店给同属于北京西城区的兄弟公司金融街。但很快,潘石屹在京接受媒体采访宣称,潘石  相似文献   

13.
这个暮春,远在大洋彼岸的SUN(太阳微系统公司)和微软握手言欢,一笑泯去了10余年的冤仇;国内的地产巨头潘石屹和任志强放弃10余年的争吵,宣布实现“结婚”;法国“鳄鱼”公司,则与香港“鳄鱼”和解,又把新加坡“鳄鱼”告上法庭,所有这一切都无不让人们大跌眼镜——在被描绘成战场的商场,没有永远的冤家,只有永恒的利益。于是,现代的商业词典里,多了一个新词:竞合。  相似文献   

14.
刘光宇 《信息与经营》2012,(4X):218-224
<正>在房地产界,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挥斥方遒、纵横捭阖;他们称霸武林、翻云覆雨;他们笑傲江湖、乐享其中。他们曾统领房地产一个时代,他们曾缔造了一段辉煌的历史,他们曾书写了一个个人生传奇。他们在事业上功成名就,他们的生活同样五彩斑斓。本期《生活方式》将出场的是房地产一代枭雄,王石、冯仑、张宝全、黄怒波、潘石屹、任志强。他们的主业是房地产,他们的名气也来自房地产,但除去房地产这份工作之外,他们依然把生活过得有滋有味、其乐无穷。  相似文献   

15.
嚣张三地王     
《三联竞争力》2010,(4):26-26
中央调控房地产的决心刚刚表露完毕,2010年3月15日,远洋地产等三大央企一日之内便吞下京城三大地王,令任志强、潘石屹等地产大鳄都不禁望地兴叹。  相似文献   

16.
最近一段时间,潘石屹成了媒体的热门话题。老潘用他的建外SOHO再次告诉人们。什么是创新;稍后当众多发展商蜂拥到北京去分享“奥运”大餐的时候,他又投到了海南博鳌。关于他有各种各样的报道与非议,比如认为他和任志强的对话是利用挖人事件和氨气事件炒作,甚至认为他是个面带忠厚而无比虚伪的人。  相似文献   

17.
抛开楼市来说,这真是一个闹腾的拐点时刻。有人演戏走红,有人选秀成名。有人为股票疯狂,有人痛骂猪肉价飞涨。有人在网上炫富,有人坚定不移做钉子户。有人要为熊猫立新律文,有人要为老虎拍写真。向左向右,向前向后,评论家和民众一齐出动,十字路口成了茶余饭后的据点。楼市也不甘落后,在强硬了一年的2007岁末,看尽了圈里圈外的娱乐纷争.地产大佬们终于憋好了主意同出一口气。王石、任志强、潘石屹,先是自相残杀互不松口,后又吞吞吐吐如鲠在喉,我说来了你说没有。观点相左是必然的,不然在这样的时候,送什么给媒体娱乐才算大礼呢?当楼市拐点问题似乎已经从有无之争转向刻意寻找了,那新一轮毫无结果的争论又要开始了。  相似文献   

18.
魏贵芳 《华商》2014,(14):23-27
在中国的地产商中,华远集团总裁任志强和SOHO中国董事长潘石屹无疑是最著名的两个。这不仅因为他们均实力雄厚,更因为他俩都爱在媒体上发表“高见”,当然,还因为他们常常在博客和微博中论战,互相嘲讽,互相攻击,互揭老底。  相似文献   

19.
《三联竞争力》2010,(5):33-33
在2008年的房地产行业危机中,SOHO中国当家人潘石屹曾预言百日剧变,万通集团董事长冯仑则断言将有企业卖儿卖女。然而因为政府4万亿投资刺激计划的出台,两者的预言均迅速落空。  相似文献   

20.
焦点     
《商务周刊》2009,(3):19-19
郭金龙“交锋”任志强 1月中旬,北京市“两会”召开.最精彩的一幕发生在地产商任志强和北京市长郭金龙就房地产市场的“交锋”中。作为市政协委员的任志强1月12日抛出了最新的说法.“目前的拐点是经济的拐点. 中国超德国成世界第三大经济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