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贪污罪与职务侵占罪在犯罪主体方面的不同 1.贪污罪的主体范围。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九十三条和第三百八十二条的规定.我们将贪污罪的主体分为三类:(1)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是指在国家的各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以及部分行政机关的直属事业单位工作的人员。另外,在我国由于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和人民政协的参政议政地位,决定了其管理工作在国家活动中处于重要地位。因此,对在上述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也应作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对待。(2)准国家工作人员,是指在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中从事公务的人员。此外,准国家工作人员还包括其他依照法律从事公务的人员。(3)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  相似文献   

2.
<正> 某国有企业的厂长贪污公款12万元,被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10年;而某有限责任公司经理因侵占该公司财产12万元,其情节与上述国有企业厂长基本相同,事发后被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5年。同样是非法占有12万元财产,为何一个判处10年有期徒刑,另一个则被判处5年有期徒刑呢?其根本原因是二者的身份不同。根据刑法的规定,在某类犯罪中国家工作人员与非国家工作人员犯罪情节相同所受到的处罚是不同的,这是我国刑法的一个重要特征。所谓国家工作人员,是指国家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即国家公务员。还有一些人虽然不是国家工作人员,但是实施犯罪行为后也按国家工作人员来对待。这些人当中,一是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中从事公务的人员;二是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  相似文献   

3.
陈国栋  曹万彬 《活力》2010,(14):202-202,204
当前,国有或集体所有资产流失及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遭受侵害现象十分严重,而导致国有资产流失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负责管理国有资产的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以及集体经济组织,不履行或不认真履行自己的监管职责.而对此又缺乏制度性的监管手段。  相似文献   

4.
葛云峰 《活力》2011,(19):63-63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九十一条规定的对单位行贿罪,是指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给予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以财物或者在经济往来中。违反国家规定。给予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的行为。现实中,一些单位和个人贿赂国家机关等单位的情况时有发生,特别是对单位行贿犯罪腐蚀的对象是整个单位,它严重损害国家和政府的形象。使党风和社会风气受到污染和破坏,其影响十分恶劣。  相似文献   

5.
一、主角与配角的关系 根据《宪法》、《审计法》及其它财经审计法规的规定,国家赋予审计机关查处大案要案的审计监督职能,一般是指查处严重违反财政法规、截留、挪用、侵占、浪费国家资金的款项的行为,在这方面查处大案要案,审计机关要唱主角。在过去的审计实践中,审计机关查处的严重违反财政法规的大案要案,主要包括有隐瞒、截留应当上交国家的财政收入;虚报冒领、骗取国家财政拨款或者补贴;超越权限、擅自减免税收、动用国库款项;违反规定挪用生产性资金用于非生产  相似文献   

6.
为了从源头上防范和治理腐败,中纪委发出通知明确要求政府部门、国有企事业单位试行会计委派制度。自试行以来,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57个地(市)、1029个县(市、区)开展了试点工作。试点范围包括党政机关、财政拨款的事业单位、国有或国有控股的企业,以及乡镇集体企业等,直接或间接委派会计人员近11万人,被委派单位涉及44000多个行政事业单位、79000多个企业。委派形式包括向国有企业委派会计总监或总会计师,向行政事业单位委派会计机构负责人以及对行政事业单位实行集中核算。从试点情况来看,实行会计委派制度,有利于发挥会计监督作…  相似文献   

7.
贪污犯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以及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行为。贪污犯罪是社会危害性很大的违法行为,是当今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开呈现日趋严重的阶段性发展态势。它不但影响社会的稳定,干扰经济的发展,给国家造成严重的损失,而且在政治上严重败坏了党和政府的威信。本文似就当前贪污犯罪的主要特点和成因谈点看法。一、贪污犯罪的主要特点(一)趋向呈严重性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贪污分子的金钱欲望越来…  相似文献   

8.
刁巍 《活力》2010,(16):83-83,85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八十二条: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是贪污罪。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们团体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  相似文献   

9.
《陕西审计》1995,(2):41-41
为了加强党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延长县委、县政府指派县审计局对该县9个乡镇政府93年以来的财务收支进行了全面审计。审计机关对一些部门、单位无视财经法规、乱批条子,乱搞建设,虚报冒领,骗取财政拔款和补贴,挪用专项资金,白条列支,甚至任意挥霍浪费国家资财等现象向县委、县政府作了认真汇报,  相似文献   

10.
马俊山 《秘书》2012,(8):11-13
党的十八大即将召开,新一轮国务院机构改革或将拉开大幕,随之必有地方各级国家机构进行改革。国家机关设置应该说是一个重大的政治事件,但作为其重要标志的国家机关名称问题,却长期被忽视,各级国家机关名称存在诸多乱象。国家机关名称规范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对外交往中,国家机关名称直接代表着国家及国家职能机关的形象,规范的名称在对外文化展示、扩大交流与合作方面具有积极作用;在国内政治经济生活中,对于服务人民、机关内部管理等同样大有益处。但是从目前情况看,我国的国家机关(主要指行政机关及直属事业单位)名称显然有待规范,且急需规范。  相似文献   

11.
事业单位是国家机关组织的利用国有资产从事教育、科技、文化以及卫生等活动的,致力于国家社会公益建设的社会服务组织。事业单位虽然不以盈利为直接目的,但是其正常运行离不开国家财政拨款。在新形势发展背景下,对事业单位进行有效的财务管理与监督,不仅是保障国家资产不受损害的必要举措,同时也是确保事业单位平稳运行的重要途径。本文结合现阶段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现状,提出了新形势下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创新策略。  相似文献   

12.
隐瞒、截留财政收入是指党和国家机关、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违反国家有关规定,以弄虚作假等手段,隐瞒、截留应当上交国家的税金、利润或者其他财政收入归单位所有,或者将隐瞒、截留款合伙私分的行为。  相似文献   

13.
我国的国有医院是属于社会事业单位编制的,以前医院财政拨款是国家以全额财政拨款的方式运作的,而随着医疗体系的改革和社会经济体制的深化,目前的部分财政拨款取代了全额财政拨款,显然,政府的财政补贴不能维持医院的正常运营。医院要维持正常  相似文献   

14.
《国有资产管理》2011,(7):47-50
一、问题的提出 30年前,财政部针对国有、集体企业、行政及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就制定了通行的执行规定,即:固定资产报废直接送交回收公司,企业按照该项资产账面余额的3%回收残值纳入财务管理。今天,这项制度规定仍然是国有控股、参股企业固定资产报废、资产界定、评估、审计以及国家行政、事业单位、相关机构等遵照执行的制度规定。  相似文献   

15.
张建山 《活力》2011,(8):74-74
反贪污贿赂局制定反贪污贿赂侦查工作计划和安排意见:依法受理初查和立案侦查本辖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和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国家工作人员的贪污贿赂犯罪案件,以及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其他重大经济犯罪案件;做好职务犯罪个案预防工作。  相似文献   

16.
事业单位中的固定资产,是事业单位进行工作和业务活动的物质基础,是保证其工作任务和业务计划完成所必需的物质条件。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虽属非经营性质.不能给国家直接创造经济效益,但它却是我国发展社会经济.为社会公众提供服务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手段,而且这部分固定资产主要是由国家财政拨款,  相似文献   

17.
事业单位资金主要来源于国家财政拨款和社会捐赠.提供资金的目的是为了使事业单位在经营过程中不断提升其社会效益。所以.做好预算管理、保证国家资产得到合理运用是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中心内容。但是,目前我国事业单位在预算管理上还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一些不足。  相似文献   

18.
预算外资金是指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政府授权机构,为履行或代行管理职能,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具体法律效力的规章而提取的未纳入国家预算管理的各种财政性资金。  相似文献   

19.
行政事业单位基建业务账内核算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是按照现行的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通过财政拨款或自有资金举办基建项目,不在行政事业单位账目内核算(行政事业单位本身无基建类核算科目)。需要单设银行基建账户、另设基建账簿、按照建设单位会计制度单独进行会计核算;在通过财政拨款举办基建项目时不经过单位账目而直接进  相似文献   

20.
行政事业单位包括国家权力机关(如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国家行政机关人民政府及所属部门、国家审判机关、国家检察院、以及各党派、人民团体等,所需经费或固定资产,由国家财政预算拨款无偿供给,鉴于这些单位固定资产价值在其全部的资产价值中占有很大比重,加强对其固定资产审计显得尤其重要。为此,本文拟就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审计的主要内容谈些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