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民俗社会生活为艺术教育提供了广阔的创作源泉与实践的舞台。通过对社会艺术教育教学中的民俗性进行的探讨与解读,期望发挥在艺术教育中了解民俗,最终将艺术还原于生活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没有对生活的深切感受就没有好的艺术作品,而采风写生是艺术创作的源泉。为了提高工艺美术学院专业导师的专业教学能力,感受贵州绚丽奇美的自然景色、恢弘独特的民族文化和淳朴多姿的民风民俗,  相似文献   

3.
民俗物质生活与民俗传统观念作为传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至今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对于设计艺术而言,民俗文化不仅能提供具体的形式因素方面的借鉴,还能从观念层面上带来许多有益的启示。从艺术设计的角度研究民间物质生活以及民俗行为和民俗观念,有助于使我们的艺术设计活动立足于本民族的文化系统,使我们的艺术设计成果彰显民族文化的特征,有利于推动艺术设计民族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4.
《高女人和好的矮丈夫》从民俗的角度截取生活日断,以民俗审美构塑出几个颇具典型民俗美学意义的奇特形象,这些形象透现出我国民俗审美倾向。  相似文献   

5.
民俗博物馆是展示人们生产、生活、饮食、起居、交通、服饰、禁忌等民俗文物、民俗事象,具有文化、教育、旅游、环保及文物收藏诸功能的文化活动场所。必须把握世界博物馆发展趋势,通过建设民俗博物馆,发展旅游业的形式对广西丰富的民俗资源进行合理的利用和保护。目前可先通过建设壮族民俗馆等11 个馆,配合各地现有旅游资源来带动各族各地经济、文化、教育、旅游各业的发展,以保证广西民俗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商贸与民俗有密切关系。商贸的发展离不开对民俗的研究。南楚商贸民俗的历史悠久。南楚系富饶之域 ,经济发达 ,商贾云集 ,商贸民俗有集市、庙市、赶年场、赶社、坐商、行商、牙商中介和市声等多种表现形式 ,在“经商之道”中 ,亦有丰富的民俗内容。  相似文献   

7.
"马克.吐温是美国文学中的林肯"——美国现实主义文学先驱威廉.豪威尔斯曾如此评价这位美国19世纪最负盛名的文学巨匠。其作品集批判现实主义、幽默讽刺与地方民俗特色之大成,开创了美国式小说的先河。马克.吐温在密西西比河上的两年水手生活经历对其后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密西西比河上的生活》正是他这段经历的记录。这部小说完美展现了马克.吐温对于地方俗语的独到描写,充分发挥了他对于地方特色的诠释手法,更深刻体现了他在幽默中所蕴含的对丑恶人性的强烈讽刺。本文旨在分析小说中对于密西西比河沿岸各色人物生活的描写,领略马克.吐温式的讽刺、民俗描写以及对人性的探讨。  相似文献   

8.
通过分析王安石《元曰》诗的内涵,引发出对中国不同地域中“年”的民俗化,为研究中国民间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宋元之际吕洞宾传说蔚为大观,其盛况一直持续至近代,对学(戏剧、小说)、宗教、民俗等均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本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系统地考察吕洞宾传说的早期形态及其在宋元历史环境中的拓展,探究宋元之际的社会生活、人心态和宗教环境等对吕洞宾传说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湘西州苗族拥有丰富多彩的传统民俗化资源,众多民俗化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体现了积极、奋发、团蛄、向上的民族精神。弘扬苗族优秀传统民俗化对繁荣湘西民族地区经济有着划时代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对沈阳市餐饮业老字号民俗生活进行调查,梳理其产生、发展脉络,描述老字号的饮食民俗文化和商业民俗文化,分析民俗文化中蕴涵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12.
网络信息传播范围广泛,有着其他传播媒体无法比拟的优越性,网络越来越受到广告制作者和商家的青睐。在网络广告中融人民俗元素,无疑可以使熟悉这些民俗元素的广告受众感到亲切自然,使不熟悉这些民俗元素的受众获得一种全新的审美体验,满足他们求新、求异的心理需求。更重要的是融人民俗元素的网络广告,强化广告的文化底蕴,增加所宣传商品和服务的文化附加值。  相似文献   

13.
依据民俗旅游区开发的A—B—P模式,通过对忻城中华土司民俗旅游区的区位及市场条件分析,提出了民俗旅游区的功能区划理念。并对忻城土司文化进行了具体的旅游产品开发设计。  相似文献   

14.
民俗旅游开发中经济激励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俗旅游能给民俗地区带来经济收入,这实际上就是一种经济激励。这种经济激励的质量影响着民俗地区居民对开发民俗旅游的态度。分析了经济激励的作用、缺陷,并提出了改进经济激励的建议,以期更好地发挥经济激励在民俗旅游开发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新旧太平街     
长沙曾经的商业老街。湘商民俗的传承之地。一度繁华。2007年太平街重新修复,长沙唯一保存完整的历史文化街区。  相似文献   

16.
春节过后,一班影友相约去了福建龙岩一带采风,这时正是新春农闲时节,有很多民俗活动,一地一风俗,其问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的是连城古田游大龙和罗坊走古事两项民俗活动。  相似文献   

17.
客家族群的文化质态丰富多样,无论是聚族而居,还是歌舞传情,无论是衣着服饰,还是馔膳浆酒,无不折射出这个群体独特的审美观念。“群和”作为客家审美观念的恒常主题,千百年来始终有力地承托着客家族群的团结和拓展,编织着客家人多姿多彩的民俗生活,诠释着客家文化的美学价值和社会价值,堪称客家审美观念的核心。  相似文献   

18.
十几年来,龙胜壮、瑶、侗、苗民俗风情旅游业已经得到健康、快速的发展,但是同时还存在着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必须做好龙胜民俗风情旅游点的开发与管理工作,以提升民俗村寨旅游对中外游客的吸引力。  相似文献   

19.
对于少数民族的研究一般从体质学角度和民俗学角度进行分析,前者着重对少数民族人种的身高体重值等身体结构的指标进行探讨,后者侧重于对各少数民族内部信仰、服饰、居住、节日、婚姻等民俗事项的探讨。从体质学和民俗学角度探讨僜人和关系相近的羌族、珞巴族、藏族的关系,并对这些族群的体质、民俗事项进行对比分析,发掘僜人与西南少数民族交融背后各自存在的差异化特征,进而有助于更加清晰地认识僜人及其渊源。  相似文献   

20.
地方戏曲的诞生,与它所在地域的自然人文密切相关,要解析它产生的奥秘,需要对它所处的文化生态系统进行深入考察,从自然环境、社会经济、民风民俗、文学、艺术等不同因素的相互作用中了解该区域的戏曲文化生态,以解析其文化渊薮。本文就以宁波地区为个案,阐析自然环境、社会经济对当地民风民俗、文化艺术的影响,以及由此形成的地方戏曲(曲艺)文化样貌,以作为地方戏曲文化生态研究的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