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审计必须服务于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的崛起、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环渤海经济区的形成、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说明以经济区为对象的竞争格局已经形成。在这种经济发展大背景下,福建省委、省政府提出建设对外开放、协调发展、全面繁荣的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战略构想,进一步明确福建发展的定位,凸显区位特点和对台优势,是新时期发挥福建优势、加快福建发展的重大举措,  相似文献   

2.
沈阳经济区建设的途径与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越 《经济研究导刊》2011,(13):161-162
沈阳经济区是以沈阳为中心,辐射八个城市,形成联系紧密的"区域经济共同体"。其建设对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速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实现东北和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具有重要意义。沈阳经济区发展基础良好,未来建设应从中心城市、发展轴线、增长节点等多个方面着手,同时应以先进的理论为指导,高起点、高标准地进行建设。  相似文献   

3.
沈阳经济区是以沈阳为中心,辐射沈阳、辽阳、本溪、鞍山、抚顺、营口、阜新、铁岭八个城市,形成了联系紧密的“区域经济共同体”,是辽宁省经济发展的核心区域和东北地区重要的工业城市群,是国家重要装备制造业基地和优先开发区域.但是,当前沈阳经济区产业的空间布局不合理严重制约着区域经济的有序发展.本文对沈阳经济区产业布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从优化产业布局的角度提出了促进沈阳经济区经济协调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指出,要"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充分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优先推进西部大开发"。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区域经济格局已形成了"三大增长极",即长江三角洲经济区、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和京津冀经济圈,无论从经济总产值、地方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水平,还是从产业规模、利用外资总额来说,上述三个经济区被认为是产业集聚效应发挥最好、周边经济带动能力最强的三大经济区。这意味着,区域经济一体化对于促进地区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意义重大,成渝经济区的建立成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举  相似文献   

5.
沈阳经济区的形成、演变及发展策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英杰 《经济论坛》2011,(3):101-104
在我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推动下,沈阳经济区的开发开放已由地方性战略提升为国家级战略,成为当前我国惟一的国家新型工业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本文首先对沈阳经济区的形成与演变进行简要的综述,然后针对沈阳经济区存在的问题现状,对其发展策略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川渝经济区开发建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川渝经济区是西部大开发中国家重点建设的长江上游经济带的主体,是西部三大经济带(区)中西北西陇海兰新经济带和西南南贵昆经济区的重要衔接区和战略接替区,在中国西部地区与长江流域经济开发中具有极为重要的政治、经济、社会和生态地位.本文系统地分析和研究川渝经济开发建设的发展基础、障碍因素和战略思路,提出全面推进川渝经济区开发建设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7.
《大陆桥视野》2011,(21):79-79
日前,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意味着中原经济区建设已上升为国家战略,人口和农业大省河南将迎来跨越式发展的重大机遇。  相似文献   

8.
《发展研究》2006,(1):1-1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将“海峡西岸”写入“十一五”规划建议,表明这一战略已从地方决策上升为中央决策,从区域战略上升为全国战略,从局部共识上升为全局共识,这是海峡西岸经济区战略的重大提升。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对于服务全国发展大局和祖国统一大业,具有重大意义。一是有利于完善全国区域经济布局。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区域经济布局,有东部率先发展、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  相似文献   

9.
随着沈阳经济区建设的推进,要想谋求经济区的飞速发展,带动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腾飞,就必须制定相应的政策促进经济区各城市的协调发展,因此,制定发展政策之前首先应该明确当前各城市的发展梯度水平,本文将利用主成分回归的方法对沈阳经济区八个城市的综合发展梯度水平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0.
正2009年12月,国务院正式批复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标志着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江西第一个上升为国家级战略的区域性发展规划,是江西发展史上的重大里程碑,对实现江西崛起新跨越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目标能否实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科技创新能否有所作为。因此,本研究通过建立一套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客观、全面地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科技创新能力做出评价和分析,为进一步提高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科技创新能力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1.
从长江流域经济带角度构建三峡生态经济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从长江流域经济带角度对三峡生态经济区范围进行了界定,并结合流域经济的发展,提出了三峡生态经济区建设的总体目标与思路。文章认为,应根据三峡地区的特殊条件和背景,立足长江流域经济发展、三峡工程建设与长久运行、库区移民与全面奔小康的目标,学习国际流域开发经验,遵循生态规律和经济规律,构筑建立在生态与经济双赢基础上的独具特色的生态经济型流域开发模式。加强长江流域经济协作,与东部产业互补承接,合理布局,突出特色,发展三峡优势生态产业经济。通过重庆、宜昌两点联动,西联成都,远呼上海,实现三峡生态经济区在长江流域经济带中的强劲发展。  相似文献   

12.
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新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黄河三角洲地处山东省的东北部,是胜利油田所在地,是我国唯一一个尚未全面开发的大河三角洲。与国内其他两大大河三角洲相比,黄河三角洲成陆时间较晚,再加上黄河泥沙的淤积和海水倒灌,土地沙化、盐碱化现象十分严重,生态系统非常脆弱,生态环境很不理想,无法进行大规模、常规式开发,只能另辟新径,探索一条以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为己任的高效生态经济发展之路。后来,随着时光的推移,建立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高效生态经济的思路渐渐清晰。2009年,国务院正式批复了《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黄河三角洲开发建设便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实际上,黄河三角洲的开发建设,不仅关系到黄河三角洲自身的崛起,而且还影响着山东半岛、环渤海湾经济圈及其整个黄河流域发展进程。在此,不遗余力地加快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确已势在必行,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3.
关中—天水经济区的建立是中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化和延伸,在核心区的辐射带动下加速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促进区域城镇化、工业化建设。同时,加快城乡统筹发展,发展新型农业发展形态,促进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缩小城乡差距也是经济区发展的基本要务,也是实现关中—天水经济区未来战略目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4.
随着中原经济区的建设,河南省经济和社会发展将步入大规划、大战略、大效率、大成就的时代。中原经济区是纲,是长期的、全局的。河南省应该围绕中原经济区发展思路和战略规划调整工作部署,紧紧抓住中原经济区这条主线,开展各项规划和建设。而《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已将中原经济区纳入国家层面的重点开发区域,这是国家第一次将中原经济区写入国家文件,标志着中原经济区建设已正式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而河南省商丘市在中原经济区建设和发展中更要致力于打造政策高地、体制高地,形成新的发展优势,为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提供新途径。  相似文献   

15.
房君 《经济研究导刊》2011,(15):148-149,276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加快发展,中国各地区之间、区域之间的经济社会联系越来越紧密,相互间的合作和协调发展也显得越来越重要。成渝经济区在中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其对中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推进和长江上游经济带的开发都将产生极大的影响。从成渝经济区区域内部协调发展的目的与原因出发,结合成渝经济区发展现状与特点,分析其在区域协同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如何有效促进成渝经济区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袁怀宇 《经济地理》2012,32(2):66-70
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已经上升为国家层面的重大战略。在探讨城市群发展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合理分析福建海西区城市群发展环境:厦泉漳、福州、南三永三个城市群的发展及措施。之后,对福建海峡西岸经济区城市群发展的制约因素进行剖析,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结果显示:在区域城市群的协调和整体发展方面,要加快完善福建交通网络体系、推动海西区经济一体化的步伐,加大海岸、海岛、海洋的利用开发力度,发展县、乡特色产业和特色经济,为海西经济区发展提高完善的金融支持服务,充分发挥祖国统一前沿平台的优势。  相似文献   

17.
本文运用国内生产总值的养老保险系数和人均养老保险水平考察沈阳经济区8个城市的养老保险水平差异。在考察差异变动规律的基础上得出沈阳经济区养老保险水平存在差异性但此差异性初现消减趋势。这种特征与2010年辽宁省实行养老保险省级统筹的政策实践相契合,并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实践中沈阳经济区一体化特征正在逐渐显现。  相似文献   

18.
《经济月刊》2010,(4):105-105
为加快推进沈阳经济区一体化、同城化发展,辽宁省将在沈阳经济区8个城市的连接带上规划建设33座新城、新市镇。  相似文献   

19.
张艳 《时代经贸》2014,(2):154-155
按照《中原经济区建设纲要》的部署,建设中原经济区需要构建十大支撑体系,其中高素质的人力资源开发体系是其中之一。作为中原经济区的主体,“中原经济区”发展战略的提出,对河南省经济发展目标和进程提出了新要求,也为河南省人力资源更好的开发和利用提供了新机遇。因此,河南省要加快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培育,以求将人力资源优势切实落实到河南省经济发展中去,充分实现人力资源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相似文献   

20.
陈婷婷 《时代经贸》2008,6(10):104-105
成渝经济区在中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成渝经济区的良好发展,对中国西部大开发的推进和长江上游经济的发展都将产生极大的影响。本文从成渝经济区发展现状出发,分析了成渝经济区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促进成渝经济区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