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基于偏离—份额分析的新疆区域产业结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偏离-份额分析方法,以新疆经济发展为参照系,对2000-2007年新疆15个地、州的产业结构和竞争力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结果显示:全疆各地、州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结构偏离为负值,对经济增长起着负向推动作用,第二产业虽为正值,但正向推动效益不显著,反映了各地、州产业结构层次低,素质差.各地、州三次产业内部及整体的结构和竞争力因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应采取相应的措施和不同的政策,避免区域差异的进一步扩大.  相似文献   

2.
曹振 《新疆财经》2005,(1):12-15
本文利用偏离份额法对新疆15个地、州、市的经济发展状况进行了分析比较,得出各地、州、市产业结构与竞争力方面的优、劣势及数量关系,对各地、州、市调整产业结构、提高经济增长质量、缩小区域经济差异具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刘月兰 《乡镇经济》2009,25(3):96-100
应用偏离一份额分析方法,以新疆经济发展为参照系,对2000—2007年新疆15个地、州的产业结构和竞争力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结果显示:全疆各地、州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结构偏离为负值,对经济增长起着负向推动作用,第二产业虽为正值.但正向推动效益不显著,反映了各地、州产业结构层次低,素质差。各地、州三次产业内部及整体的结构和竞争力因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应采取相应的措施和不同的政策,避免区域差异的进一步扩大。  相似文献   

4.
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差异综合评价研究——以广西为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综合考虑经济发展内涵和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特征基础上,从区域经济增长、社会发展和环境资源发展等3个方面构建了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差异的综合测度指标体系。引入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以广西为例应用构建的指标体系对经济发展差异进行了综合测度,并将广西经济发展综合水平划分为四个梯度类型。  相似文献   

5.
新疆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差异综合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是区域经济学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本文从县域、地州区域、三大区域(北疆、南疆和东疆)和城乡区域四个层面,选择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计量经济方法,对新疆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进行了分析和评价,对新疆区域经济类型进行了划分,最后得出一些基本结论。  相似文献   

6.
新疆地州区域产业结构转换综合评价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产业结构优化是促进区域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关键之一。本文采用主成分分析、层次分析和均方差三种方法的组合评价法对新疆地州产业结构转换能力进行了评价,并建立回归方程对新疆地州区域产业结构转换能力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最后计算了新疆地州产业结构转换速度与转换方向系数,把新疆地州区域产业结构转换方向划分为四种类型。通过多角度的计量分析,得出一些结论和启示。  相似文献   

7.
新疆经济发展差异主要来源于地州之间.为缩小过大的经济发展差异,带动整体经济发展,就需要从县城层次上分析经济空间结构,了解经济发展水平分布,从而有目标、有重点、有步骤地发展经济.文章以新疆87个县市为研究对象,从空间角度探究经济发展层次,从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规模两方面运用三种方法探究合理的经济空间结构,为制定经济发展战略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8.
上市公司的发展,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区域经济增长潜能的大小和核心竞争力的强弱,可以说一个地区上市公司的发展水平是衡量该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尺度.本文通过对甘肃省上市公司与区域经济发展进行实证研究发现,甘肃省上市公司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因果关系方向是双向的,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基于新疆2019年的旅游经济数据,运用引力模型测算新疆14个地州的旅游经济联系强度,借助结构洞理论、核心—边缘理论和凝聚子群分析,对新疆旅游经济网络的空间结构特征进行探讨。结果表明:新疆14个地州之间的旅游经济联系日益密切,整体旅游经济网络愈加紧密;南北疆结构洞水平差距较大,北疆各地州结构洞水平远高于南疆各地州;新疆旅游经济网络具有明显的核心边缘分区,核心区位于北疆地区,从北疆到南疆呈现明显的核心边缘过渡;新疆内部凝聚为6个地州组合,“乌昌伊”组合凝聚水平最高,“克州—和田”组合凝聚水平最低。  相似文献   

10.
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和工业结构的不断提升优化,梯度转移理论越来越被经济界认可,并显示出强有力的指导作用。这里略述其理论,通过这一理论透视唐山经济现状,研究唐山如何运用梯度转移理论谋划经济社会率先发展、率先突破,努力走在全省最前列的措施、方法。一、梯度转移理论是促进区域经济可持续性发展的重要指导理论。在经济地理学上,“梯度”被用来表示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以及由低水平地区向高水平地区过渡的空间变化历程。每个国家和地区都处在一定的经济发展梯度上,每出现一种新技术、新产品、新行业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大致像接…  相似文献   

11.
在地区经济发展出现多个收敛的俱乐部现象之后,如何实现地区经济的平衡发展已成为当前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课题。本文运用经济增长模型对我国地区经济发展状况进行分析,并进一步指出实现地区经济平衡增长的关键在于根据自身要素分布的特点与经济发展的水平建立起相应的工业经济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2.
张丽  黄卫东 《新疆财经》2009,(3):11-15,34
新疆地域广大,各区域经济发展很不平衡,区域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有很大不同。本文通过panel—data计量模型,采用1978年-2007年(1978=100)30年的统计数据,对新疆各区域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作用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一些启示和建议,为政府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新疆民族地区经济发展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疆民族地区生态环境脆弱,经济发展滞后,已经成为制约新疆经济发展的重要环节。因此,加快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缩小民族地区与其他地区的差距,不断提高各族人民生活水平,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繁荣,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也关系到新疆的社会稳定和和谐发展。本文对新疆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状况和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几点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新疆县域经济的发展水平差异较大,本文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选取多项指标,对新疆县域经济发展水平进行了分析,根据指标指数计算综合得分,结果表明,新疆县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协调各地经济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张健 《特区经济》2010,(7):13-15
本文在梳理和总结我国地区经济发展进程中所表现出的特征基础上,运用方差分析方法探讨地区经济发展模式。结果表明,我国区域经济增长模式呈现出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特征,造成我国各省之间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主要是集约性因素。国际贸易通过传染效应、干中学效应、演示和培训效应以及竞争效应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技术能力,优化产业结构,进而促进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6.
西部大开发以来,新疆的产业结构升级速度和区域创新能力逐步提高,经济增长也实现了迅速发展。基于新疆2000—2020年的产业结构升级、区域创新能力、经济增长的相关数据,运用Eviews9.0软件做VAR模型,检验平稳性,做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根据VAR模型估计结果发现,新疆区域创新能力与产业结构升级对新疆经济增长的影响显著,但依然存在着一些产业结构不合理性问题。在此模型结果的基础上围绕区域创新能力和产业结构升级提出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7.
经济发展周期的差异性决定了其所需调控政策的差异性。本文通过对新疆与东部地区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速、GDP增速和通货膨胀率等反映经济发展周期的基本经济指标进行对比分析,论证新疆经济发展周期与东部和全国平均水平的非一致性,以说明统一的金融宏观调控政策与新疆经济发展周期的非适应性及由此产生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8.
在国际产业转移浪潮不断加强,我国沿海地区产业转移日益活跃的背景下,新疆正承接着国内外的转移产业。本文通过分析新疆承接转移产业现状、存在问题及承接转移产业对新疆区域经济的影响,提出了解决对策,从而使得新疆更好地承接转移产业,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新疆城镇化发展与产业结构关系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业结构与城镇化是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两个重要方面。产业结构的优化是城镇化的重要推力;同时,城镇化的加快发展也会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本文采用实证分析的方法重点研究了产业结构对城镇化进程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新疆产业结构与全国和东部地区相比,层次明显偏低,甚至低于西部地区的平均水平;新疆产业结构的变化与城镇化发展进程不匹配,城镇化相对滞后于工业化;新疆的第二、第三产业就业比重与城镇化水平均呈正相关,尤其第三产业对城镇化发展的推动作用更强劲,但新疆越来越"重"的工业结构极大地降低了第二产业的就业效应,新疆城镇化进程缺乏现代服务产业的支撑。因此,实施以就业为中心的工业化路线,促进新疆地方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壮大,继续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推进城镇化与产业结构的协调发展,是新疆进一步提升城镇化发展水平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20.
本文在国内外学者已有的研究基础上,结合金融发展理论,首先对中国区域金融发展水平进行了度量,得出东部地区金融发展水平最高、西部其次、中部第三、东北最低的结论;然后利用泰尔指数及其分解法对中国区域金融发展水平差异进行了度量分析,发现中国区域金融发展水平差异在1992年-2009年间呈“U”字型走向;最后利用定性和定量的方法对中国区域金融发展水平差异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证明了中国区域金融发展水平差异是外生因素(政策因素)和内生因素(经济增长速度)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