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品牌》2014,(7)
随着元代儒生地位的下降,仕进道路的蹇塞,大量的文人士子走向了民间,推动了元曲等市井文艺的发展。因此元代对柳永的接受并不在他的词上,而是对柳永人生遭际的认同和对柳永形象的塑造上,这是元代柳永接受的不同于宋代的最大特点,在这两方面对柳永接受的群体正是本文中提到的书会才人。  相似文献   

2.
张继经历了安史之乱的全过程,他的一生与其时代息息相关。面对国家危难和个人失意,张继身心憔悴、痛苦悲愤。他的诗歌真实形象地记录了战乱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也抒发了自己客居他乡的思归之情、漂泊之感、羁旅之思、失落之意。  相似文献   

3.
杜甫草堂诗中包含了诗人在此段时期的各种丰富的情感,有在世俗生活中的闲适自得之情,也有漂泊他乡的羁旅之思,更有在隐逸与出仕中两难的矛盾心理。在草堂诗中,诗人对自己的称呼方式充满变化,并非单一地称"我"。诗人的自称方式,包含着诗人对自己身份的认定或向往,因此读者能体会到诗中诗人纷繁复杂的情感。  相似文献   

4.
王雨豪 《商界》2013,(4):134
古人柳永这样描述睡梦醒后的感觉: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布丁酒店的创始人则认为你时下很难再找到那种体验了——一觉醒来,你都不知道到底是住在7天、如家,还是汉庭。"细分,爱时尚,免费的高速WiFi,自动售货机,苹果电脑,Skype全球免费电话,USB接口的插座,波普  相似文献   

5.
用"80后"来形容黄加阳并不确切,他身上更多的有一种沉重的味道.当然,他有他的聪明.参加"赢在中国"他特意跑去把头发挑染成黄色,在比赛中"80后"是个更好的标签.  相似文献   

6.
<正>临近毕业的大学生小林在网上登记求职,有人打来电话.自称是东莞某台资企业。"电话面试"后.小林被"录用"了。正当小林要动身前往东莞时.他发现对方原来是骗子。"电话面试"后大学生被"录用"昨日.小林向记者讲述了他的这次经历。小林在长春某大学计算机专业学习.4月17日.他接到一名女子的电话。此人自称是位于广东东莞的某台资企业的"康助理"。她说在网上见到了他的求职简历.感  相似文献   

7.
王立权是个地地道道的"北漂".他是北京东直门外一家不大不小美发店的老板,每月有上万元的稳定收入,妻子美丽贤淑,儿子健康可爱.他文化水平不高,曾身无分文,辗转努力,最终靠一门手艺开创出自己的一片天地.他是那些几经奋斗而最终逆袭的"北漂"的缩影,而关于他的的故事,要从他生命中的几个"春天"讲起.  相似文献   

8.
风格即人     
李奇安是一个注重文化涵养的画家.他的涵养是双重的,一方面是人格的涵养,一方面是艺术表现的涵养. 从人格涵养的角度说,李奇安的生活经历和精神体验是丰富而多向度的.看他从大学校门出来后的人生轨迹,虽然和绘画时近时远,若即若离,但进入了灵魂之中的审美人生态度却一直是他的精神底色,有了这个精神底色,他这些年来的一切人生经验,不管是悲、是喜、是苦、是乐,都可以作为他涵养人格的资源.他走出校门后的历史这一段,从人的精神层面说,这是一个使人"物化"的历史时期,在这个时期中,他为了生存,甚至经过商,但他却始终在精神中坚守着一颗"文心"和一种文化状态.他总是无法脱离文化之缘,于是他搞书法、篆刻,搞古玩收藏、玩石头等等.靠着对这些文化和艺术的雅好,他使自己的心灵抗拒了"物化",超然于世俗功利之上.  相似文献   

9.
杨丽娟 《现代商贸工业》2009,21(13):217-218
《简爱》是英国小说家夏洛蒂.勃朗特的代表作,小说中的女主角简.爱被认为是19世纪叛逆女性形象的代表,重于用西蒙娜.德.波伏娃的"他者"理论来解读简.爱,从而分析简强烈的反抗意识及简对女性独立自主的追求,以论述女性不是"他者",而是"自我",追求自由,追求和男性平等的"自我"。  相似文献   

10.
就像《霸王别姬》里的程蝶衣,或者《蝙蝠侠》里的小丑,克里斯蒂亚诺·罗纳尔多在一部名叫《足球》的电影里,散发出罂粟般的诱惑力. 他是那个挑染发型、身材瘦削的"小小罗",他是躲在队友怀里哭泣的孩子,他是扛着皇马前进的终极杀手;他少不经事,他深情温柔,他浑厚有力,他放荡不羁,他柔情似水,他的名字叫克里斯蒂亚诺·罗纳尔多.过去,人们叫他"小小罗",如今,人们只叫他"C罗".  相似文献   

11.
刘志东的老家在"小小竹排江中游"的江西于都河畔,那是当年红军长征的起源地.在他儿时,他当"医官"的红军爷爷给他讲述自己在枪林弹雨中救死扶伤的故事,他的红军奶奶给自己讲述同她一起参加红军的6个姐妹牺牲了5个的悲壮历史,他的外公谢宝金在长征途中同其他几个红军战士一起历尽艰险把电台发电机从瑞金护送至延安.这些都深深地刻印在刘志东的脑海中,成为了刘志东"戎装在身是好汉,下岗创业志更坚"的原动力.  相似文献   

12.
吴敬琏不炒股.他是以一句"股市像赌场"掺和进股市这团乱麻中的. 这句话不是今年年初才说的,吴敬琏似乎一贯这么认为,虽然也许他并没有用"赌场"这个词.  相似文献   

13.
赵海京  黄河 《中国市场》2005,(2):101-103
"知识管理"一词最早出现于彼得·德鲁克的一句话.在1 988年,他就提出了这样的一个观点,他认为具有知识的人员是组成新经济的个体力量,而在这种新经济中的硬通货是知识.  相似文献   

14.
周强到"芙蓉国"湖南赴任时,首次公开承诺的是"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这位团口走出的文科高官并拥有7年法学背景的他,是地方行政程序规定和规范行政裁量权办法的主要推手.他以年轻的姿态靓丽步入政坛,跃进民众的视野.他的青春心路、激情心弦、难移心志和未泯雄心,备为世人所关注.  相似文献   

15.
蔡亮 《大经贸》2007,(7):56-59
"2006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的几轮评选,波司登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高德康众望所归,榜上有名.评奖委员会给他的颁奖词是:在冬奥运上,他的服装与中国健儿一起打破零的纪录;在全球市场,他保持多年世界纪录.他是农民致富带头人,他是中国乡村走出的世界冠军.作为中国羽绒服行业的领军人物,高德康的创业人生充满传奇色彩,有三个拐点引人注目.  相似文献   

16.
福特最早的"四轮车" 亨利·福特生性好奇,尤其对机器颇感兴趣.1876年他13岁,有一次父亲带着他乘坐一辆马车外出旅行,当他看到一辆以蒸汽机产生的蒸汽为动力的车时,惊讶无比.这是他第一回发现车子可以不用马拉.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伦理电影"的角度为切入点,探析李行同他的电影世界.李行导演人性的道德面同他伦理电影中渗透的儒家伦常的观念是相互辉映的.  相似文献   

18.
杨云 《上海商业》2010,(4):56-58
认识香格纳的洋老板也有十六年了.他是个瑞士人,叫Lorenz Helbling,他幽默地把Helbling又笑译成"何浦林",这就是他的中文名字.何浦林是上海艺术画廊老板中唯一的一位正宗的欧洲人. 和他第一次见面,那是在上海美术馆的一个展览会上,我们好几个朋友都兴高采烈地在门口等主办人,突然迎面来了一个外国人,他潇洒地骑着一辆"山地"自行车,向我们微笑着点了点头,说了一句不太熟练的中国话:您们好!我想:他一定是画展的主办人,这策展人怎么会是一个洋人?  相似文献   

19.
康丽 《财经界(学术)》2010,(13):110-112
"三星"的开始 1910年2月12日,李秉哲出生在韩国庆尚南道宜宁郡一个富裕的农民家庭.他的祖父是位文人,李秉哲小时候就是在其祖父开办的"文山书亭"的书院里度过.虽然他自小就很聪明伶俐,但也十分贪赃玩,为此没少挨父亲的骂.  相似文献   

20.
一个被认为是全英国最抢镜头的"嬉皮商业奇才",他创办的品牌被96%的英国人熟悉,其品牌在"英国男人最知名品牌评选中"排名第一,在"英国女人最知名品牌评选中"位列第三.而他本人,是英国最大的民营企业主,个人资产超过70亿美元.在BBC2001年进行的一项民意调查中,被评为最具启发性人物的第二名,高于耶稣.他就是英国维珍(Virgin)王国的创始人和缔造者--理查德·布兰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