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城市是人类与环境结合的空间地域系统.环境赋予人以维系生存和发展,并提供了在智力、道德、社会和精神等方面获得发展的机会.因此,未来城市之间的竞争主要是城市形象、环境和品位的竞争.其中关键是如何塑造完美的城市形象,使其富有鲜明的特色,不落入"千城一面"的俗套.  相似文献   

2.
城市的出现改变了人类生活的环境,人们的各种生产和生活等社会活动也在不断地改变着城市,为了使人们的生活更美好,城市景观和城市景砚设计逐渐诞生和发展起来.伴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城市景观也经历了从注重"殿堂"列注重"生态"的转变,然而,随着城市越来越快速的发展,由于城市形象提升的需要,要求城市景观在设计过程中要加入城市文化的内涵,然而正是这一城市形象提升的需要在某些时刻却变了味,人文因素大大的冲淡了生态因素在城市景观的重要作用,而我们作为城市景观设计的从业者,必须清楚地看到,城市景观设计所面对的整个城市生态系统,我们必须正确的运用景观设计的方式、方法,来完成城市美化的需要、同时也要保证城市景观在城市整体环境中的生态作用.  相似文献   

3.
城市形象和城市文化的社会经济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塑造城市形象、建设城市文化是城市无形资产的开发与利用。城市若要快速、健康发展,就应该把对城市形象的塑造和城市文化的建设融入到社会经济的发展中来,以有特色的城市形象和城市文化为基础,创造城市良好的投资、商务环境和经济秩序,吸引更多的资金、资本、人才、技术等资源,加速城市的现代化建设。文章提出城市形象和城市文化的社会经济意义表现在有利于城市旅游业的发展,有利于人才的吸收和招商引资,有利于增强城市的知名度,有利于城市精神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4.
宁波城市形象与旅游吸引力公众认知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网络调查法,通过与三组城市对比,得出公众对宁波商业经济感知度比较高,经济因素对宁波城市形象认知贡献度大,宁波在长三角第二梯次城市和我国东部滨海城市中,城市旅游吸引力处于中等偏低水平.又通过对宁波各类景区产品的公众认知分析,从另一个角度印证了前述结论.因此提出了重视探亲访友目标市场、多元化开发传统文化景区、整合开发品牌产品以提升城市形象魅力和旅游吸引力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以数字技术为基础的网络环境对城市形象在网络空间中的传播带来诸多挑战的同时,也带来了机遇.内地一批"网红城市"的崛起为当下做好城市形象网络传播提供了范本.通过近年的努力,无锡城市形象网络传播呈现出了传播矩阵相对完善、传播载体相对丰富、传播主题相对突出等特征.然而,面对网络传播环境的竞争加剧,未来无锡的城市形象传播应推动要...  相似文献   

6.
太原市城市形象分析及优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侃侃  王国梁 《经济师》2009,(1):279-280
城市形象是指城市内部诸要素,经过长期综合发展给人(人类社会)形成的一种潜在和直观的反映和评价。城市形象体现着城市自然环境、文化传统、产业结构、城市功能和整体视觉的特点,代表着城市的身份和个性。文章从城市格局、城市建筑物、城市道路和交通系统等方面对太原市的城市形象进行分析,并对今后太原市城市形象的塑造提出了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7.
《大陆桥视野》2008,(3):30-43
为了集中展示沿桥各城市的城市形象,本刊特开辟《城市名片》栏目,对连云港、日照、徐州、开封、郑州、洛阳、西安、宝鸡、定西、兰州、张掖、嘉峪关、昌吉、乌鲁木齐等沿桥城市的历史文化、城市综合竞争力等方面进行宣传报道。  相似文献   

8.
进入新时代,软实力越来越成为一座城市综合实力的重要标识.近年来,围绕提升城市软实力,无锡聚焦城市形象营销、推动人才集聚、优化营商环境、供给文化产品等领域精耕细作、久久为功,致力打磨出一个软实力厚重的"精彩城市".无锡市第十四次党代会提出了"努力在文化软实力上取得突破"的工作目标,需要无锡对标先进、学习榜样,秉持市民文明...  相似文献   

9.
城市自身形象的塑造,能够提高城市自身的社会和经济价值.保定作为一座历史文化古城,具有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构建保定文化城市形象对其自身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为了解保定市城市文化与城市形象的现状,笔者进行了问卷调查,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改进策略.  相似文献   

10.
城市经营是指城市政府运用市场手段对城市的各类资源、资产进行资本化运作与管理,从而调控城市发展目标与有限资源之间矛盾的一种经济活动.一般来讲,政府可调控的城市资源有城市土地资源、城市规划资源、城市管理资源、城市环境资源和城市形象资源等.其中,城市形象资源尤为重要,它是其他资源的外在表现的集合.本文试从城市形象分析入手,对城市形象资源的内涵及其作用进行分析,并针对福州城市形象资源经营状况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现代城市形象的塑造与营销学理念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以城市形象塑造的历史发展为基础,指出近20年来,经济全球化与经济结构转型对城市发展的巨大影响,致使城市形象塑造作为城市发展的策略被关注,完成了由传统的设计层面向现代营销层面的变迁.并进一步阐释了城市形象营销的核心理念和操作模式--从城市形象定位、城市形象设计、城市形象传播到城市形象评价.  相似文献   

12.
论文在界定城市形象工程的内涵的基础上,结合我国许多城市的形象工程建设的实践,探讨了城市形象与城市经营、形象工程的伦理、形象工程建设的策略与方法等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3.
城市形象既是一个城市建设水平与文明程度的标志,也是一个经济问题.城市形象改善了,不仅有利于提升城市的知名度,而且有利于招商引资,还能极大地促进城市土地的升值,可以说,不注重城市形象就谈不上经营城市.正因为城市形象如此重要,所以无论城市大小都应不遗余力地打造城市形象.如何塑造镇江的城市形象?我认为应从三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4.
兰州城市人居环境建设质量评价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推进,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工业和人口大规模集聚。如何改善城市人居环境,已经成为人类发展进程中的突出问题,引起了全人类的重视。作为西部城市,兰州特殊的自然环境和相对落后的社会经济条件,导致了城市人居环境建设的相对滞后。为了全面评价兰州城市人居环境,本文从组成城市人居环境的自然子系统、建筑子系统、支撑子系统和社会子系统等方面,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对1990~2002年兰州城市人居环境建设质量在时间序列上进行了趋势评价,并得出了一些主要的结论,对政府决策部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对城市旅游形象的思考--兼论武汉城市旅游形象的设计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在提出城市旅游形象概念的基础上,分析了城市旅游形象的影响因素、建设内容和城市形象的个性化问题.以武汉市为例分析了武汉市旅游形象现状,初步设计和策划了武汉市旅游形象,希望对推动武汉城市旅游与城市形象一体化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基于结构方程式模型的广州城市形象元素分析评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城市形象在城市战略规划和城市营销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同时,城市形象是一个多维度的概念,不应该只局限于某几个城市规划专家的视角,而应该包括其他利益群体的观点。以往的研究侧重于本地居民、城市规划专家、旅游者的视角,采用因子法分析城市形象。引入结构方程模型,从会展参与者的视角探求城市形象形成机理尚属首次。利用1 009份广交会参与者调查问卷,以结构方程式模型(SEM)中的"路径分析"对广州市的城市形象元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现代建筑、水、多元文化、工作环境、国际化、活力、文化艺术、事件、购物、夜生活、舒适性和安全性等12个形象属性对广州形象的形成都起到了显著的正向作用;②城市形象对广交会参与者关于广州发展预期有正向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区域城市化空间格局研究——兰州-西宁为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应用不平衡指数、全局空间关联指数和局部空间关联指数,采用Arcgis9.2技术,对兰州-西宁区域31个城市进行城市化空间格局定量测量和定性分析.得出结论:①兰州-西宁区域城市体系为倒"丁"字形规模等级结构,而不是金字塔型;②兰州-西宁区域城市化空间格局呈现"Y"字形,以西宁-兰州-陇西段陇海铁路和景泰-白银-兰州铁路为中心轴线,城市化水平从轴线向外围按照距离规则逐渐降低,其中西宁、兰州、白银是轴线上的极点;③近几年核心城市在区域发展中极化性增强,相对于国内生产总值的城市化不平衡指数在增大.同时,区域城市化的全局和局部空间关联指数较小,区域城市化空间关联弱,城市化的"热点区"主要分布在北部区域;④城市化的空间格局呈现出北高南低和西高东低演化趋势.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关于城市形象建设的话题,愈来愈受到我国城市政府和从事城市科学研究的重视,河北省成立了城市形象建设办公室,邯郸市进行了城市形象战略的研究,昆明市出版了城市开 建设的书,兰州市召开了城市特色研讨会,德州等城市开展了关于城市形象问题的专家咨询活动,1999年在西安举办了有30多位市长参加的城市容貌建设经验交流会。城市形象建设已经摆上了议事日程。这里我想结合自己对城市形象建设问题的体会,谈几个观点。  相似文献   

19.
城市形象定位与设计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城市形象是城市性质、职能和文化内涵在城市外部形态上的特征表现,是公众认同的该城市区别于其它城市的深刻印象。良好的城市形象是城市发展的基本动力,对于外来人才、资金具有强大的吸纳作用,同时也能够激励城市居民为建设更加美好的城市不懈努力。城市形象是城市宝贵的无形资产,是城市综合实力的外在表现,有利于提升城市的竞争力。一、城市形象定位的原则1.突出个性的原则。各个城市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功能各异、文化传统也存在差别,因此,城市形象建设应考虑城  相似文献   

20.
旅游资源与形象是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基础,然而在传统旅游观点下,匮乏与负面是资源枯竭型城市旅游资源和城市形象的代名词。有鉴于此,本文以湖北省黄石市为例,一方面,挖掘资源枯竭型城市旅游资源内在活力,提出了激活潜在旅游资源与盘活存量旅游资源的活化途径。另一方面,通过分析资源枯竭型城市形象重塑的必要性和面临的问题,提出以城市功能转型为突破、以特色矿冶文化为核心、以山水文化资源为依托和以创新旅游产品为支撑的黄石市旅游形象重塑路径,使黄石市在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过程中重塑"中华矿冶文化之都"的新形象,培育矿冶文化品牌旅游目的地,并建立旅游形象重塑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