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糖烟酒周刊》2004,(20):J012-J013
有这样一个白酒品牌,它在江苏地区曾创下了年销售上亿元的销售奇迹,从1997年进入市场,到2004年已经整整八年时间,始终占据着绝对的市场主导,傲立不倒。这在当前盛行“一年喝倒一个品牌”竞争残酷的白酒市场是非常少见的,而这一奇迹的创造者就是湖北“稻花香”酒。为什么“稻花香”酒在江苏市场会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功呢?  相似文献   

2.
倾听     
《糖烟酒周刊》2005,(8):A015-A015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国内白酒消费的绝对值会逐步下降,但是白酒不会消亡,而且白酒消费量的下降也不是等比例下降,而是有升有降,高档白酒会升,中低档产品则会降。——茅台集团董事长季克良[茅台董事长指出了未来白酒的市场变化,指出了白酒未来是高档酒竞争时代,高档酒的竞争将更激烈,各白酒企业应加大对高档酒的投入。]  相似文献   

3.
马来 《糖烟酒周刊》2006,(36):26-27
战略大师告诉我们,战略就是差异化。可是,以酒店终端为主的销售模式在市场上十分普遍,是反映了很多白酒企业没有战略可言,还是从另外一面反映了所谓的战略存在趋同呢?竞争不能错位,难度自然加大。比如在安徽省内,大部分企业的主要精力都放在中高档白酒市场,酒店竞争十分激烈,如果你把大部分的精力也投入到这个细分市场,需要的精力也必将是巨大的,且市场成效还不一定大。这就是目前整个徽酒市场的现实情况。不过,从调查来看,徽酒除了给人留下终端大战深深的烙印外,还是在错位竞争上做了一些尝试的,当然一切都围绕着能否绕开酒店这个老话题。  相似文献   

4.
有个说法是,湖南和河南被称为白酒市场的“两难(南)”,别有意味。两南是白酒的消费大省.但地产酒相对来讲不够强势,外来酒纷至沓来,也许正因为如此,两地消费者对白酒品牌多是一种不断尝新的消费心态。而这则使得白酒市场的竞争中没有绝对的强者,品牌竞争激烈且多变。湖南的状况大致如此,所以白酒市场很容易发生很大的改变。  相似文献   

5.
皖北地区集中了安徽大部分白酒企业,竞争异常激烈。不过在写作上我们选择了以阜阳为代表,不仅因为这里人口众多,关键是聚集了几乎所有的徽酒主流品牌,能够反映出徽酒在皖北市场是一种怎样的竞争态势。[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连续3期,我们对白酒包装做了一番细致地调研,白酒行业的从业者们对包装问题所表现出来的高度关注的热情给了我们继续前进的动力。在本期我们把目光投向华东市场,这里拥有山东、安徽、江苏这样的产酒大省,品牌云集,竞争十分激烈。尤其是安徽、江苏两地白酒在华东市场十分活跃,而包装的演进更迭在它们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几乎可以说这  相似文献   

7.
《糖烟酒周刊》2005,(17):16-18
本期入市先锋调查的是河北的张家口、唐山、廊坊、邢台四个地级城市的白酒市场。通过调查发现,四个城市的白酒市场都比较混乱,除了品牌之间竞争格外激烈外,市场上仿冒酒、杂牌酒也比较多,对市场上那些畅销的正规品牌形成了很大冲击。市场的激烈竞争和杂牌酒的“盛行”给外来品牌的进入形成了很大的障碍,对于欲开拓这些城市的白酒厂家和经销商来说要有充分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我刊于2005年第10期《价格跳高 江苏白酒期待复兴》一文中综述了江苏白酒(以下简称苏酒)在2004年全年的市场概况,并提出了江苏白酒复兴的观点。通过2005年的江苏白酒市场来看,洋河蓝色经典系列在中高档市场取得了骄人的业绩,江苏其他三大名酒在品牌建设、市场占有率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上升。在江苏大部分地区的酒店终端,苏酒的中高档产品抢占了不小的市场份额,雄踞江苏市场的徽酒面临着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9.
白酒市场就像跷跷板一样,当一个品牌上来以后,另一个与其价位相同或接近的品牌必然会受到影响,这种现象在江苏市场开始出现,在以洋河蓝色经典为代表的江苏酒开始迅速崛起时,曾在江苏白酒市场战无不胜的徽酒显然已被推到了风口浪尖之上……[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似乎是受水井坊影响,整个中国白酒市场掀起了一股高端争夺潮流。自水井坊以“中国白酒第一坊”的身份形象登场,并逐步在高档白酒市场站稳后,各路商家无论规模大小、竞争实力强弱都加入到高档白酒市场的竞争之中。在这一新的战场上,谁将成名,谁将获益,都还是一个扑朔迷离的未知数。综合来看,现阶段的高档酒市场正呈现出一些新的趋势,本文从以下三个方面出发,试谈当前高档酒市场竞争的主流特征。  相似文献   

11.
于悦 《糖烟酒周刊》2007,(34):34-35
大约从2001年之后,苏南白酒市场上演了一场扣人心弦的市场争夺战,其中的主角以众所周知的徽酒口子窖、高炉家和江苏的地产酒洋河蓝色经典为代表。[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长龙 《糖烟酒周刊》2005,(43):22-23
苏北地区一直以来都是江苏白酒消费的重点区域。隶属于泰州的兴化市更是白酒消费重镇。据经销商反映,当地白酒的年消费额决不低于15个亿,而且这个市场比较开放,消费者很容易接受来自不同地区的白酒品牌。巨大的市场容量和相对较好的市场氛围吸引着众多品牌纷纷进入,品牌之间的竞争也日趋激烈。  相似文献   

13.
王如柏 《糖烟酒周刊》2005,(36):A0020-A0021
最近10年来,中国白酒在销量和营销创新上最活跃的地区,是在广东。“东西南北中,发财到广东。”白酒正是这样,全国白酒强势品牌云集广东,分羹高达150亿的庞大市场。因此,广东市场是全国白酒消费的第一大市场,也是竞争最残酷的市场。所以在广东有时装酒、广告酒“各领风骚两三年”之说。可以说,如果在广东市场上能够存活下来的品牌,  相似文献   

14.
尚鸣 《商业文化》2005,(10):26-27
中国是白酒的市场,也是白酒的战场。走过喝酒凭票,过年才有酒的艰难岁月后的中国,洒就像开闸之水奔涌而来,白酒、啤酒、国酒、洋酒,市场要什么酒,就会有什么酒。市场饱和,有着喝不完的酒。供大干求,竞争由此而生,而首先燃起硝烟的就是品牌战场,是品牌之争。如今,国家工商局有关酒类注册商标的总数已经突破了10万个。各种专业命名机构或公司也应运而生,并出现了一些囤积居奇、待价而沽的酒名。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最大的排场消费莫过于婚宴。新婚迎嫁乃一生中的大事,无酒不成宴,有宴必有酒,新婚的喜宴从十几桌、二十桌到四、五十桌,大有愈演愈烈之势。婚宴市场巨大的空间,成就了不少以此为专业市场定位的酒类企业,也加剧了该市场的竞争态势。在如今竞争已成白热化的情形下,能否在婚庆市场之外寻找到第二条白酒专业市场的成功之路?  相似文献   

16.
不久前,我刊曾对安徽白酒在南京等地市场上的角逐做过特别报道,指出在南京市场徽酒表现出了强劲势头,以至于原有的一些川酒及江苏地产品牌都渐渐在徽酒的挤压下,慢慢滑出消费者的眼帘。从我刊对徽酒品牌追踪调查的情况来看,与南京市场颇为相似的一场徽酒争霸战正在广东特别是深圳市场悄悄重现,主角分别是皖酒王与高炉家。  相似文献   

17.
《糖烟酒周刊》2004,(48):B026-B028
本刊发表在2004年第46期杂志的《徽酒,终端之后的持续发展危机》一文,引起了行业内的关注和争议,业内对徽酒的运作模式和竞争手段可谓是见仁见智,徽酒的问题代表的不仅仅是徽酒的问题,它反映的是市场转型期白酒企业整体的动荡以及关于市场.运作、竞争理念的思考。我们诚恳地欢迎各位同仁对此发表你的看法和意见。本期沙龙我们继续关注徽酒的南京之战。  相似文献   

18.
可以说。白酒市场的竞争是一场永无休止的战役。从安徽当年的沙河、焦陂。到今天的高炉家、口子窖、九酝妙品,其省会合肥市场几度易帜,中国酒业的整合已经进入了另一个阶段:徽酒成为了中国白酒的主角之一。继“徽商”、“徽茶”、“徽文化”等词汇之后.“徽酒”随着皖系白酒企业作为一个整体的崛起,叫响了大江南北。  相似文献   

19.
对于高端白酒市场,虽然有人说的很乐观,说可能要洗牌了,可这个话说了好几年,好像也没看见洗牌。从行业内看,现在冲高端有很多。不说其他地方,单是江苏就先后出现了洋河蓝色经典、双沟珍宝坊、、今世缘的国缘酒,而江苏白酒的振兴在一定程度上就是靠这些高端品牌带动和体现出来的。打造高端白酒品牌,大家也想借鉴某一个模式,但相同的模式很难找。本文设想从这个角度去探索,对高端品牌特别是地方酒企从低冲高的模式化进行一次有益的梳理。  相似文献   

20.
白酒是中国的国酒,有着千年历史,白酒也承载着中华的文化。同时酒类行业具有很高的回报率和利润率。正是因为这样诱人的企业利润,酒饮料市场在我国竞争日益激烈,分析高端白酒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有助于其在该市场的竞争,保持并不断扩大市场份额。同时探讨解决品牌白酒扩大酒饮料市场份额的可行方法和白酒营销在市场中的创新,为确立品牌白酒在酒饮料市场中的龙头地位,发扬中华文化有着积极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