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作为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改善农民生活质量及促进农村经济增长的重要物质基础,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对扩大农村地区内需增长点,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以及全面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广东省作为我国南部地区经济发达省份,具有丰富的农业生产自然资源,但其农村基础设施发展程度相对来说却比较低,其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不利于农村经济结构优化升级。为了保障农村基础设施的供给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保持协调一致,文章以广东地区农村为例,采用多元非线性回归分析的方法,在论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对农村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的基础上,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与农业生产、非农生产和农民人均纯收入3方面的内在关系进行计量分析,结果表明,首先农村基础设施对影响农业经济增长的3方面因素都发挥了显著的规模经济效益;其次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的教育变量对农业经济增长的作用最为显著;再次,农业机械设施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相对于其他影响因素而言不太显著;最后,道路、通讯设施对非农生产和农民人均收入收入的贡献率相对其他变量数值较低。并提出健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机制、加大农村基础设施的资金投入力度、提高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利用水平、全面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进程等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来,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加大了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财政投入,农村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有较大改观。然而,当前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仍处在起步阶段:一是基础设施建设总量不足,不能满足农民的生产生活需要;二是基础设施建设发展不平衡,以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普遍老化;三是基础设施建设缺乏统筹规划,出现重复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相对滞后,已严重影响了农村经济社会的总体发展,成为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大障碍。因此,进一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已是当前新农村建设中最现实的任务,也是广大农民群众最迫切的愿望。  相似文献   

3.
自2007年2月银监会批复农发行开办农业综合开发、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贷款业务以来,农发行积极支持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长期政策性信贷业务,大力投向农村改革发展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贷款业务发展势头强劲,已经成为"两轮驱动"业务发展战略中的重中之重,为改善农业农村基础设施  相似文献   

4.
以兰州市三县五区为研究区,通过对兰州市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经济发展现状进行分析,采用固定效应模型,选取2007年-2017年兰州市农村基础设施的面板数据,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对农业经济的影响进行计量分析,结果表明:交通运输、农田水利和卫生环境基础设施对农业经济增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提出了要继续推进兰州市农村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和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加大资金投入,完善农村卫生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同时注重农村基础设施投资与农业经济增长的相关性,满足农业生产的效用性和长远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基于贵州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反贫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一个地处西南内陆欠发达省份,贵州省由于地形、气候等自然条件的影响以及自身农村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落后,制约贵州省农业发展缓慢,与周边各省相比一直处于较低水平,而且农业基础设施的各项建设指标、发展指标占全国的比重也很小甚至微乎其微。本文首先阐述了农业基础建设与反贫困的关系及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必要性,其次通过描述贵州省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现状和建设成就,发现贵州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当中的问题,进而针对相关问题研究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以促进贵州省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农村农民尽快尽早脱离贫困。  相似文献   

6.
周斌 《农村经济》2012,(8):98-101
当前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已经严重制约了农业、农民和农村的发展。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背景下,加强和改善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就显得尤为突出和重要。这迫切需要我们给予更多的关注,从战略高度、公正视野来思考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相似文献   

7.
<正>农业农村基础设施项目贷款历来是我国农业发展的重点课题之一。农发行作为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紧贴国家政策指向和当地发展需要,支持农业农村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同时存在一些制约项目支持和业务发展的难题,亟待研究破解。本文以农发行陕西省分行营业部为例作一探讨。一、陕西省分行营业部支持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现状2013年以来,陕西省分行营业部围绕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和大西安城镇  相似文献   

8.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我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长足发展,使农业生产条件获得了较大改善,综合生产能力有所提高,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奠定了一定基础。但从全面提升农产品的竞争力、新时期农业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来看,部分地区薄弱和落后的农业基础设施,已严惩制约了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就此,作以重庆市万州区为例,提出了治理思路及对策。  相似文献   

9.
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融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我国农村基础设施现状入手,论证加快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对完善我国农村基础设施融资制度提出政策建议,以完善制度来提高效率、以丰富主体来增加来源、以建设环境来保障监督几方面分析,这将会对增强农村基础设施投资力度发挥一定的促进和改善作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必将健康、有序、稳定地进行。  相似文献   

10.
本文运用1980—2009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对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与农村金融发展水平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农村金融发展规模、结构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正相关;而农村金融发展效率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具有显著的负效应;农村金融机构分布密度的增加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总额的增加具有促进作用,却与经济类和社会类基础设施投资负相关。经Granger因果检验发现,农村基础设施(包括经济类和社会类基础设施)是农村金融机构分布密度的Granger原因,方差分解表明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农业基础设施不仅是农业稳定生产的重要基石,也是农村贫困治理的重要手段。探究农业基础设施减贫效应,对未来相对贫困治理和减贫经验总结意义重大。方法 文章运用空间自回归模型(SAR)和空间误差模型(SEM),分析21世纪以来中国农业基础设施减贫效应及内生机制。结果 农业交通基础设施中的公路密度、河道密度和铁路密度分别显著降低农村贫困发生率1.424、0.03和0.05个单位;农业生产基础设施中的人均装机容量、水土流失治理能力和每公顷塑料薄膜用量分别显著降低农村贫困发生率0.122、0.212和0.011个单位。从控制变量来看,每千人播种面积,农村人均教育水平和人均乡镇卫生院床位数也发挥着积极的减贫作用。由减贫机制可知,农业基础设施主要通过降低农业自然灾害和增加农业产值,进而提高农户收入和降低农村贫困发生率。结论 应尽快完善农田田间道路、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和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强农村公共基础设施投入,促进农业增产和农村减贫。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了全面贯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建设美丽乡村为导向,研究影响青岛市农村基础设施提档升级的驱动因子,为青岛市农村现代化建设和城乡协调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文章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青岛市农村基础设施的基本情况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通过技术各因子之间的相关系数、特征值和贡献率分析影响青岛市农村基础设施提档升级的主要因素。[结果]青岛市农村基础设施一直处于升级的状态,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第一主成分和第二主成分可以代表绝大部分信息,第一主成分与X1(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X2(乡村人口)、X4(农业产值)、X6(农村恩格尔系数)、X7(工业生产总值)具有很大的相关性,第二主成分与X3(农用机械总动力)、X5(固定资产投资)具有明显的相关性。[结论]经济发展因素和农业人口因素是影响青岛市农村基础设施提档升级主要驱动力。为了进一步提高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政府应该增加固定资产的投入,重点整治农村污染和公共卫生,加强村容村貌整治,促进青岛市美丽乡村的全面建设。  相似文献   

13.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对我国在“十二五”时期推进农业现代化,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大现实意义。近年来,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但仍然存在很多难点问题。本文首先研究了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然后从基础设施建设标准体系、规划布局、管理和制度保障、资金投入等方面深入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并提出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4.
城乡物流一体化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支撑,是"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通过分析广西城乡物流基本情况,发现广西物流发展潜力巨大,同时也存在巨大的障碍,包括农业物流发展缓慢,城乡物流联合困难等问题。在此基础上分析解决城乡物流配送困难的农超对接模式、"大数据"管理模式、物流"O2O"模式、"众筹"等模式。并提出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产品组织生产和加工水平,加大城乡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城乡物流信息网络系统建设及培育城乡物流经营主体等建议。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在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关键时期,深入剖析工商资本下乡投资带动农业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对促进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方法 文章利用江苏省工商企业下乡投资调研数据,采用有序选择模型(Oprobit),实证分析江苏省工商资本下乡促进地方农业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结果 (1)研究结论表明,良好的政企关系显著促进了工商资本下乡带动地方农业产业发展。在进行替换被解释变量、更换关键解释变量、考虑内生性问题进行稳健性检验后,上述结论依然成立。(2)异质性分析表明,对处于基础设施完备地区和项目负责人为非当地户籍的下乡投资企业,政企关系对工商资本下乡带动地方农业产业发展的促进作用更大,而对处于政策环境更好地区的下乡投资企业而言,政企关系的促进作用有所减弱。(3)进一步分析表明,行业关联正向调节了政企关系对工商资本下乡带动地方农业产业发展水平的促进作用。结论 应推进工商资本与村集体形成利益共同体,充分利用农业关联企业的带动作用以及完善乡村配套基础设施以提升工商资本下乡促进地方农业产业发展的效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农村基础设施采用PPP模式能够增加项目投资、使产品和服务的品质得到改善、体现更高的经济效率,对农村经济发展起到良好的支撑作用,在农村和农业建设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方法]基于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和熵权法(Entropy),实现主观与客观赋权相结合,从合作障碍因素、制度保障因素、经济环境因素3个层面,确定了19个影响因子在影响农村基础设施PPP模式发展中的权重值。[结果]评价指标中项目收益率、政策支持力度、资金可获得性、专业人才充足性、平等合作意识指标的权重居于前5位,表明该5项指标是影响农村基础设施PPP模式发展的主要因素,并进一步探索这些因素对农村基础设施PPP模式发展的影响机理。[结论]结合主要影响指标贡献度,提出注重优化组合、加大扶持力度、拓宽融资渠道、注重人才培养、坚持平等互利,消除合作障碍等建议,为农村基础设施PPP模式发展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提供了新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The paper provides a brief overview of the problems of physical agricultural marketing infrastructure in Africa, with particular reference to rural roads and marketing facilities, such as storage, processing and market centres. In order to overcome these constraints, it is necessav to strengthen macro policy changes, with particular reference to commodity marketing, rural finance and government decentralization policies with the obiective of providing more incentives to marketing enterprises and local authorities to promote infrastructure development. Changes in macro policies have to be supported by adequate training programmes, support to institution building and adjustment of aid strategies to encourage self-help in developing marketing infrastructure.  相似文献   

18.
[目的]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是促进现代农业的重要途径,对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高质量实施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文章从政策、品类、区域、流向、主体、基础设施等方面分析了农产品电子商务的特点、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并提出了政策建议。[结果]农产品电子商务蓬勃发展,在品种上,表现出网络零售品种繁多,在区域上,呈现出“群雁效应”,在流向上,显现出城乡、跨境双向流动的态势,在主体上,展现出大中小电商平台共生发展的良好格局,在支撑条件上,网络环境与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在创新上,新机制、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涌现。[结论]在强有力的政策推动下,农产品电子商务将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成为精准扶贫的新抓手,帮助返乡入乡人员成为新农民,助推现代信息技术与现代农业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