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 毫秒
1.
文章从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提出的"洞穴喻"角度对《会饮篇》进行解读,通过分析对话中人物的形象及场景设置,揭示出柏拉图通过在对话中为解读者设置的两重洞穴,在第一重洞穴中,苏格拉底对爱欲的颂辞向众人指出如何从现象美上升到真实美,这也是对解读者的启发。但在第二重洞穴中,这个启发由于是柏拉图戏剧设置的要素之一,其本身变得可疑,在这个意义上,《会饮篇》为解读者提供了无限的空间。  相似文献   

2.
正自然法通常是指宇宙秩序本身中作为一切指定法制基础的关于正义的基本和终极的原则的集合,萌发于古希腊哲学,其中智者学派将"自然"和"法"区分开来,认为"自然"是明智的,永恒的,而法则是专断的,仅出于权宜之计。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相似文献   

3.
柏林 《发展》2014,(7):103-105
本文通过管窥柏拉图的《申辩篇》,从苏格拉底的言辞与其实际表现相脱节、为人处事的态度和立场、哲学的思想内容及其实质三个方面,论证了苏格拉底实际上是个唯物主义者。  相似文献   

4.
柏拉图在《会饮篇》中提出了个人的理想生活境界,即哲学的观照生活。他对哲学观照的对象进行了规定,并运用辩证法思想分析了观照的过程。他认为只有哲学沉思的生活才是通往真理世界的唯一途径。柏拉图将理想的生活境界诠释为脱离感性经验的理性思辨,虽然有很大的局限性,但却奠定了西方哲学的理性主义传统。  相似文献   

5.
牛德  丁佳 《新西部(上)》2013,(11):108-108,14
苏格拉底的申辩在哲学史上一直影响深远,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哲学前行的步伐。本文列举了《申辩篇》,认为苏格拉底在申辩的过程中表现出了他的精神和表达了他的哲学信念。苏格拉底虽是被希腊的民主政体判处死刑,但实质上,苏格拉底是为他所衰爱的哲学殉道。  相似文献   

6.
"哲学"一词的最初含义就是爱智慧。如何爱智慧,就需要惊奇,需要求知,需要更注重思维精神层面的绝对追求。柏拉图指出:"thauma"(惊奇)是哲学家的标志,是哲学的开端。亚里士多德在《形而上学》中说,求知是所有人的本性。人都是由于惊奇而开始哲学思维的,一开始是对身边不解的东西感到惊奇,继而逐步前进,而对更重大的事情发生疑问,例如关于月相的变化,关于太阳和星辰的变化,  相似文献   

7.
一 人性是什么?这是长期困扰人们的话题,古今中外的先哲们为此而上下求索,以探求人性之真谛.早在古希腊罗马时代,苏格拉底(柏拉图)认为"善"即知识、理性,他说到"智慧是唯一的善,无知是唯一的恶."由此可见,古希腊的大哲学家对于人性的认识是异然清醒的,很少带有情感色彩.  相似文献   

8.
杨辉辉 《黑河学刊》2009,(2):134-136
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是德性幸福论的重要代表人物,但苏格拉底、柏拉图幸福学说的德性基点指向了虚无的神或同样过于神秘的“善的理念”。亚里士多德对幸福的求索,没有继续追寻苏格拉底、柏拉图在幸福学说研究的虚幻主义,把幸福置于灵魂——置于玄思静观上,停留在“哲学的生活中”,而是把思考的方向转到了万物的尺度——人,注重对现实活动、实践的探讨。亚里士多德幸福论的实践转向不仅在历史上产生了重大影响,在今天也具有不可忽视的借鉴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薛晶 《魅力中国》2010,(31):188-189
西方哲学源于古希腊哲学,虽然西方哲学枝繁叶茂,但其骨干仍然是古希腊哲学,可见古希腊哲学的重要性。西方哲学有其悠久的传统特征,这种特征源于古希腊人们对于自然与人的理性追问,由此从这个源头冒出的活“水”流淌了数千年。在这个源头上我们重建了人的认识系统,从认识者出发,建立认识对象的结构,并结合哲学历史找到了西方哲学的自然哲学传统和人类学传统两大传统。并接着论述了两大传统的根源:自然哲学传统始于泰勒斯和毕达哥拉斯;人类学传统始于苏格拉底。认识西方哲学的两大传统为我们理解西方哲学,拓展对哲学的思考能力有很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柏拉图是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和社会思想家,他在一定的历史背景和个人经历下,成就了反映如何构建和谐城邦的《理想国》著作。柏拉图所设计的理想国是以社会分工为制度保障,并在哲学王的统治下,以正义为原则,实现个人灵魂和谐和城邦和谐的一致协调,达到真正意义的正义与和谐的国家。和谐思想贯穿着构建理想国的始终,解读《理想国》中的和谐社会思想,在构建和谐社会主义的今天,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