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营口作为辽宁省沿海城市之一, 发展大众化、 休闲化和全球化旅游具有山岳河海、 人文和旅游景观优势. 结合自身的旅游资源优势, 积极参与"一带一路" 战略, 扩大开放, 优先发展旅游业, 构建低碳评价指标体系, 推进旅游结构性增长和丰富旅游目的地信息等.  相似文献   

2.
为科学评价辽宁沿海经济带旅游业发展现状及其存在问题,本研究选取了旅游基础、资源实力、旅游规模、环境基础和经济实力5个一级指标及15个二级指标,采用TOPSIS法对辽宁省丹东、大连、营口、盘锦、锦州和葫芦岛6个滨海市的旅游竞争力进行了定量评价。在评价基础上从5个一级指标的评价方向对6市旅游竞争力进行对比分析,并根据定量评价结果将6市旅游竞争力水平分为3个层次,其中大连旅游综合竞争力最强,营口最弱,而两者发展势头却恰恰相反。为了进一步提升辽宁滨海地区旅游竞争力,本研究提出7点建设性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3.
党中央提出到2020年我国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营口市第十一次党代会也提出营口要在辽宁沿海经济带建设中实现率先崛起的发展目标。要想实现党中央和营口市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的发展战略目标,除了要加速发展营口经济,还必须打造一个良好的营口外部发展环境。本文结合营口实际,就如何打造营口良好外部发展环境,从如何打造营口良好法治环境的入手,提出自己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4.
营口是东北早期经济发展时期的主要贸易港,营口贸易及其金融体系不仅支撑了东北的地区开发和经济发展,而且对于其整个贸易覆盖地区也有着深远影响。文章主要利用早期的日本调查资料,对营口贸易的发展过程、营口贸易的覆盖区域、市场网络及其运行机制、营口的贸易模式和商业构造的变化等问题进行分析与探讨,反映了晚清时期以华商为主导的营口贸易对东北地区开发和经济发展的推动。  相似文献   

5.
根据营口开发区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整理出SWOT分析的策略矩阵,提出增长(S-O)、调整(W-O)、防御(S-T)和生存(W-T)4种交叉组合策略,为营口开发区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思路和参考.  相似文献   

6.
<正> 海洋占地球面积70%多,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一个重要资源宝库,开发利用潜力很大。开发海洋资源,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新趋势。营口市委、市政府根据全市社会经济发展态势,明确地提出了《向海上进军,建设海上营口的设想》。对如何认识海上营口,怎样建设海上营口,笔者有如下浅议。  相似文献   

7.
营口市第十一次党代会明确了营口市的发展战略是"以港兴市、产业立市、文化强市"。按照"文化强市"的发展战略就是要深入挖掘营口历史文脉资源,不断丰厚营口的历史文化底蕴;着力打造一批骨干文化企业,培养具有营口地方特色和国内外重要影响的文化旅游品牌;充分利用营口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形成文化旅游产业链,打造特色文化集聚区,形成产业关联与波及效应,促进城市和区域经济向文化创意型转化。发展营口的旅游经济,要以文化创意为出发点,以文化促旅游,以旅游传文化,使文化创意能切合旅游发展趋势,最大程度地整合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让文化创意引领带动营口旅游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8.
寒冰 《东北之窗》2013,(19):38-39
“大连营口商会的成立,实现了在连营商多年的夙愿。对于促进大连和营口两地经济发展、商贸交流,扶持营口籍企业家在连共同发展,将起到积极的桥梁纽带和平台推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石浩男  沈玉志 《科技和产业》2009,9(11):44-46,123
对于营口港来讲,要想持续的发展,就必须不断推进合资合作工作,培育港口产业集群,利用地理位置上的接近和产业的关联,通过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投入、风险共担方式进行合作创新,既可以克服创新资源不足的困难,又可以分散风险,提高创新能力和创新效率,使竞争的双方实现"双赢"。通过设计协同竞争博弈模型来分析如何培育营口港产业集群,从而提升营口港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0.
汪鸣 《港口经济》2007,(11):12-14
随着营口港年吞吐量突破亿吨,港口发展将进入新的阶段.从港口与城市、区域及交通运输与物流发展关系分析,营口港进入大型港口行列后,因规模效应的出现,其对经济发展和产业布局的作用将更加明显,营口港必须对既有功能进行调整和充实,以便发挥更好、更大的作用.按照现代港口的发展规律,以及物流与港口发展的关系,考虑到港口所在区域交通运输基础设施条件的改善,为有利于营口港港口功能的提升和规模的进一步扩张,充分发挥港口在带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以及提升与区域相关港口的合作和港口的整体竞争能力,积极依托营口港建设区域物流系统,将显得非常重要和紧迫.  相似文献   

11.
上海市旅游业发展阶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嵩   《华东经济管理》2010,24(11):4-6
近几年上海经济突飞猛进的发展,旅游业发展迅猛,对上海经济的贡献日益显现,文章就上海旅游业的生命周期进行分析,对提高旅游业政策制定的科学性和增强旅游业发展战略的前瞻性具有重要意义。利用logistic回归模型研究旅游业的发展阶段,表明上海正处于发展旅游业的最佳时机。  相似文献   

12.
旅游业是一门综合性强、关联度广的产业,发展旅游业可以促进区域经济的健康、持续、快速发展。文章分析了宁德旅游业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提出加快宁德旅游业发展,推进宁德旅游业上新台阶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3.
首先对营口港的自身条件进行分析,先分析了内部优势,其中包括:区位优势、区位成本优势、功能优势、服务优势、市场优势。之后分析了内部劣势,其中包括:边缘化、自然条件、内部管理、人力资源、思维方式、经济成分构成,最后针对营口港自身的情况提高营口港的策略设计,即:加强营口港企业文化建设,树立品牌效应、建立集群内信任机制、强化港口企业的技术创新,积极开发新航线新项目等。  相似文献   

14.
以东北地区41个市级单元为研究对象,选取2004~2015年3个时段,兼顾总量、比例和速度,结合旅游业产值、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旅游业发展速度综合考察东北地区旅游业发展差异演化特征,以便全方位反映区域旅游业发展真实态势,并进一步分析旅游业发展差异的影响因素。旅游资源是旅游业发展的基础,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起促进作用,基础设施建设是旅游业发展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15.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帝国主义强开牛庄(后改为营口)为商埠.开埠前营口具备一定贸易基础.开埠后清廷放开"豆禁",大豆贸易在营口逐渐兴盛,贸易量不断增长.甲午战争后,列强竞相争夺控制东北地区,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交通近代化,也促进了大豆贸易的发展.营口缺乏国家有力支持,又屡次发生"过炉银"危机,商业信用受到严重冲击.其依靠大豆贸易发展所形成的中心地位逐渐被取代.  相似文献   

16.
立足于国内外轻纺工业发展大趋势,把握中国经济发展大脉搏,本文拟就紧密结合营口轻纺工业发展实际,总结历史、剖析现实、清理思路、展示未来,谋划营口轻纺工业发展大计,为营口轻纺工业迅速步入世界经济的快车道寻找机遇和切入点。一、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增强...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从目前广西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的旅游业发展现状及特点出发,分析部分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的旅游业发展的条件,指出广西特色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的特色旅游开发缺乏多样性等突出问题,提出要加强政策引导、建立创新旅游业等有利于少数民族贫困地区旅游业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在中央实施的环渤海战略和辽宁沿海五点一线的大开发战略中,作为重要支撑力量的营口,坐拥辽河,西临渤海,犹如一条巨龙蜿蜒俯卧在沈大高速公路沿渤海湾的偌大空间之中。为了让营口这条巨龙在双重历史机遇面前腾空高飞,营口供电人在探索与振奋中闯出了一条成功之路,这就是:打造感动式服务品牌,把感动式服务与地区发展热点融在一起,让企业在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和谐共振中,成为感动营口的辽电明珠。  相似文献   

19.
福建省旅游业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从旅游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入手,分析了福建省旅游业发展现状与前景。运用时间序列分析,借助EV iews软件,对GDP与旅游业总收入进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建立GDP与旅游业的向量自回归模型,定量分析了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实证结果表明福建省旅游业与区域经济增长互为因果关系,并提出促进旅游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程中海  罗芳 《特区经济》2008,(4):165-166
新疆那拉提风景区旅游资源极其丰富,发展旅游业具有得天独厚开发优势。本文结合那拉提风景区旅游业发展的现状,分析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发展那拉提风景区旅游业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