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昕 《港口经济》2012,(10):42-45
福州作为海峡西岸省会中心城市,对台区位优势突出,海洋自然资源、产业资源、科技资源和文化资源丰富,发展海洋经济条件得天独厚。应紧紧把握海峡蓝色经济试验区建设新机遇,推进滨海新城建设、加快临港工业大项目“三维对接”、引导海水养殖从福州向省外和东南亚等国家转移、引导政府及社会资本向海洋经济聚集、推进滨海旅游深度开发,快速发展壮大蓝色产业,提升福州城市综合实力和竞争力。  相似文献   

2.
海洋产业园区是聚力推进辽宁海洋经济发展的重要平台。辽宁海洋产业园区聚焦现代海洋牧场、盐化工、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高端产业,呈现技术密集和资本密集的特征,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开发性金融立足于服务国家和区域经济重大战略,通过依托金融机构与政府的紧密联系,能够对辽宁海洋产业园区发展提供融资和融智服务。通过加强政银企合作,以及内外资银行的协作,带动更多商业金融资源助力辽宁海洋产业园区建设。产业基金能够发挥战略投资者的作用,促进战略性新兴海洋产业的提升,从而让辽宁海洋产业园区占领未来发展的制高点。  相似文献   

3.
<正>近年来,石浦镇着力推进"工业强镇、渔业稳镇、旅游兴镇、港口促镇"发展战略和"东扩、西拓、南联、北跨、中提升"的组团式城市建设战略,全力打造象山南部区域中心、宁波南部滨海小城,塑造"千年渔港新城"魅力形象。发挥滨海优势做强海洋产业,快速壮大经济实力。从卫星城市镇试点以来,全镇生产总值从44亿元提升至65.6亿元,年均增速约13%,三次产业比达到23.4:42.6:34。成功搭建了石浦科技园区和门前塘水产加  相似文献   

4.
2013年正值中国海洋旅游年,为海洋旅游的发展提供重大历史契机,各滨海旅游地区应抓住机遇,做大做强海洋旅游.辽宁滨海地区海洋旅游资源丰富,旅游基础条件成熟,应充分利用“美丽中国”的历史背景,发展海洋旅游.运用层次分析法对辽宁海洋旅游资源进行评价,得出各因子的重要性得分.结合区域传统旅游项目,尝试设计辽宁滨海地区海洋旅游产品.并从整合旅游资源、重视科教兴海、建设生态文明三方面提出辽宁海洋旅游可持续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5.
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之一的辽宁,近两年经济增长乏力,亟待探索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和推动力,产业结构也需转型和升级。而同时辽宁省作为海洋大省,海洋经济发展迅猛。因此,海洋产业与陆域产业间的联动发展,既推动陆域产业结构的转型和升级,也带动海洋产业进一步发展,进而,实现辽宁经济的快速持续协调发展。本文首先阐述了海陆产业联动机制的相关理论,然后分析了辽宁海洋产业与陆域产业的演变与特征,再通过灰色关联度指标衡量了辽宁海陆产业间的关联性,探寻海洋产业与陆地产业间所存在的对应关系及关联程度,最后从延伸海陆产业链、开发利用海岸带和增强科技创新能力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本世纪初以来,中国海洋经济快速发展,海洋产业生产总值占GDP的比重逐步上升,海洋产业体系也逐步完善,海洋经济已经成为中国经济新的增长点.尽快如此,海洋产业结构不合理、缺乏统筹规划、产业同构和重复建设问题突出、海洋产业科技水平较低、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仍制约着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为此,文章提出了包括优化海洋产业结构,大力扶持战略性新兴海洋产业发展;制定完善的海洋发展规划,建立健全相关的政策法规;加大海洋产业科技创新的力度,重视人才培养;改革分散式的管理,构建统一综合的海洋管理体制;加强海洋环境和资源的保护,实现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等在内的对策建议,以期对推动中国海洋经济发展、提升中国的海洋开发利用能力、促进中国成为海洋强国,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7.
宁波海洋科研体系建设存在专业人才匮乏,开展海洋科研缺乏智力支撑;海洋研究能力薄弱,无法引领海洋产业实现结构升级;涉海产业规模小,既有科研成果尚不足以形成核心竞争力;涉海公共服务少,企业开展研发活动缺乏平台支撑等问题。构建宁波海洋科研体系要切实理清全市高校向海发展思路,提出海洋科研院所建设的发展框架,明确涉海企业工程技术中心的建设目标与任务,加快各类海洋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将鄞州滨海新城建设成海洋科学城,不断强化人才与资金支撑。  相似文献   

8.
《港口经济》2014,(1):52-52
正嘉兴港区一直致力于打造嘉兴市海洋经济示范区和滨海开发核心区。2013年初以来,港区以打造"千亿产业带"和"百亿企业群"为目标,加快推进"三位一体"港航物流体系建设,海洋经济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临港产业初具规模发展海洋经济,优势在港口,关键是产业。嘉兴港区充分依托乍浦港优势,加快推进区港联动,以打造化工新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大连为例,研究通过提升旅游动力扩大内需的创新思路。在分析国内旅游行业发展趋势的基础上,结合大连的海洋优势,研究商贸与旅游产业互促发展的新路径,围绕旅游新需求,从提升旅游业游客吸引能力、促进商旅融合发展、鼓励多业融合发展的角度,提出以消费为支撑,通过打造人民参与、多业协调、智慧创新的大连新旅游,发挥大连宜居、宜业、宜游的海洋城市特点,融合各产业特别是商贸业和轻工业发展。以提升大连市滨海旅游竞争力为方向,以文旅与科技渔业、定制工业、海上体育、城市会展等多产业互促发展为着力点,促进实现海洋优势向动能转变,推动滨海经济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八大做出的"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决策,给因海而兴的辽宁带来重大的历史契机,惟有抓住机遇才能把握未来。按照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奋力推动辽宁新一轮振兴发展的总要求,聚焦海洋经济转型升级新突破,聚力海洋经济创新驱动新引擎,围绕海洋强省建设目标,总结了辽宁海域发展的条件与特点,阐述了辽宁海洋经济发展的困难,给出辽宁新一轮海洋经济振兴发展的对策与建议,以期为全省海洋经济"十三五"规划的编制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为开创全省"蓝色经济"新局面贡献智慧和力量。  相似文献   

11.
本文首先对辽宁滨海6市旅游竞争力进行了评价,并分析了不均衡的原因,然后剖析了辽宁滨海旅游竞争力不均衡造成的4方面不利影响:制约辽宁滨海旅游业进一步发展;不利于辽宁滨海6市旅游合作;阻碍辽宁滨海旅游整体竞争力提升;影响辽宁沿海经济带建设。在此基础上本文最后提出了4项促进辽宁滨海旅游竞争力均衡的建议,即政策扶持、资源挖潜、人才战略、项目带动。  相似文献   

12.
广东省是海洋强国建设的主力军和排头兵,也是参与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和海洋经济建设的强省。广东海洋强省建设必须置于我国海洋强国战略体系之下。海洋经济强省是海洋强省的基础与保障,广东海洋经济强省建设既要发挥现有海洋经济规模、海洋产业地位、海洋经济发展能力以及临近港澳、海陆协调发展等优势,也要挖掘海洋科技、遍及全球海洋国家华侨华人产业实力、海洋社会文化等综合潜力。在壮大海洋经济综合实力基础上,特别重视海洋产业的国际获利能力,不断提升其全球产业地位与竞争力,在实现海洋经济强省过程中为实现海洋强国目标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3.
建设中国"蓝色硅谷"对于提升我国海洋科技整体水平和国际竞争力,加快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进一步发挥青岛市的海洋人才、产业和区位优势,打造高端海洋产业,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蓝色硅谷"建设首先应在明确自身发展的现实基础上,对其进行合理的功能定位,并需要各级政府在组织领导、财政税收、投融资、科技与人才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  相似文献   

14.
刘文俭 《走向世界》2012,(20):12-15
新一届青岛市委提出:高水平规划建设蓝色硅谷,整合海洋科技资源。充分发挥驻青国家和国际海洋科研机构作用,促进创新要素集聚,全力打造国际一流的海洋科技研发中心、成果孵化中心、人才集聚中心和海洋新兴产业培育中心,在大青岛东部尽快形成滨海科技新城。这是彰显蓝色经济核心优势,加快建设中国海洋经济科学发展先行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核心区、海洋自主研发和高端产业集聚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示范区的战略举措。可以说,蓝色硅谷是青岛实现蓝色跨越、建设蓝色领军城市的战略基点和关键支撑。  相似文献   

15.
《港口经济》2011,(5):45-45
上海发展海洋经济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海洋经济是开发、利用和保护海洋的各类产业活动,以及与之相关联活动的总和,包括主要海洋产业、海洋科研教育管理服务业和海洋相关产业三个层次,海洋渔业、海洋交通运输业、海洋油气业、滨海旅游业、海洋船舶工业、海洋生物医药业是它的重要组成部分。“十二五”期间,上海市将积极推进海洋经济的跨越式发展,服务上海“四个中心”的建设,实现海陆产业互动和海陆经济一体化。  相似文献   

16.
杜强 《亚太经济》2014,(5):121-124
当前,福建的海洋经济与海洋环境的关系存在诸多矛盾与冲突,两者要达到协调发展的状态还面临诸多的现实困境。应转变发展方式,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加快建设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以福建海峡蓝色经济试验区为平台,推动两者协调发展;强化海洋科技的支撑作用;建立海洋生态补偿机制;推动闽台两地在海洋经济与海洋环境领域的深度合作,推动福建海洋经济与海洋环境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7.
杭州积极贯彻落实海洋强省重大战略部署,实施加快发展海洋经济三年行动计划,推进海洋经济重大项目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受地理区位条件限制,杭州市海洋经济产业发展优势不明显,海洋经济呈现"科技实力强、产业发展弱"的局面.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建设海洋强国",广东省委、省政府也明确提出广东要"建设海洋经济强省"。广州作为国家中心城市、广东省海洋经济发展的试点城市,自古以来因海而兴,区位优势明显,海洋历史文化积淀深厚,海洋产业基础良好,海洋科技实力较强,海洋综合服务与保障功能比较突出,海洋经济产值连续多年位居全省前列,在我国"建设海洋强国"特别是我国南海开发中具有独特战略地位,在广东"建设海洋经济强省"中处于关键地位。我们要抓住当前发展海  相似文献   

19.
对泉州海洋经济发展现状、不足和空间发展格局进行分析,发现湄洲湾南岸枢纽港,大港湾、青山湾渔业旅游区,泉州湾高科技海洋综合开发区,深沪湾综合加工出口、滨海旅游区,围头湾轻工业、对台加工贸易区五大海洋经济区具有明显的空间集聚态势。并在进行泉州海洋经济"一核、两翼、三带、五岛、十区"的整体规划布局基础上,提出泉州海洋经济空间一体化策略,包括完善海洋经济一体化体制和发展平台建设,推动海洋产业分工与协作等。  相似文献   

20.
张拴虎 《辽宁经济》2011,(10):79-81
“三生共融”的海洋岸线资源综合开发有助于突破辽宁等老工业基地目前所面临的资源、环境等发展瓶颈,推进全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下一步辽宁要科学谋划滨海主导产业群,建设蓝色海洋经济带;优化滨海城镇空间布局,构建蓝色生活城镇带;保护和修复沿海生态岸线,构筑蓝色生态景观带,共同谱写美妙的“蓝色协奏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