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货币政策与银行风险承担变量呈显著负相关关系,规模越大、资本越充足的银行,其风险承担行为对货币政策的敏感性越低,与传统货币政策百对称性理论结论不同的是,扩张性货币政策对银行风险承担的激励作用强于紧缩性货币政策的约束作用。  相似文献   

2.
严格的货币政策、资本监管一方面会降低商业银行杠杆率和利润创造能力,另一方面会通过优化资产组合的方式增加收益。那么,货币政策、资本充足率与商业银行风险承担之间的关系将取决于二者的净效应。文章基于1998—2015年期间我国上市商业银行的微观数据,采用GMM动态面板估计方法实证检验了中国货币政策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验证了货币政策传导的银行风险承担渠道假说。实证结果显示:①货币政策与银行风险承担变量呈显著负相关关系;②规模越大、资本越充足的银行,其风险承担行为对货币政策的敏感性越低。  相似文献   

3.
基于2002-2017年165家银行的面板数据,本文采用可行广义最小二乘(FGLS)方法实证检验金融结构演变视角下货币政策对银行风险承担渠道的影响。研究发现:金融结构的变化对银行风险承担具有显著影响,随着直接融资占比的上升,银行资产端风险承担显著减少,但负债端风险承担显著增加;控制住金融结构的作用之后,货币政策对银行资产端风险承担和负债端风险承担也具有显著的异质性影响,具体来说,价格型货币政策的紧缩使得银行资产端风险承担显著减少而导致银行负债端风险承担显著增加,数量型货币政策的紧缩则使得银行资产端风险承担和负债端风险承担同时减少;此外,货币政策与金融结构对银行风险承担具有显著的交互影响,随着直接融资占比的上升,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对银行资产端风险承担的影响减弱,对银行负债端风险承担的影响没有表现出显著变化,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对银行资产端风险承担和负债端风险承担的影响都受到削弱。研究结论的政策含义对货币当局、监管部门以及商业银行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本文基于20家商业银行2013—2020年的样本数据,通过构建固定效应面板模型回归分析考察数量型与价格型结构性货币政策如何影响商业银行的风险承担。研究显示:数量型与价格型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均对商业银行风险承担有影响,即数量型结构性货币政策弱化了商业银行风险承担,而价格型结构性货币政策促进了商业银行风险承担。进一步异质性分析表明,结构性货币政策银行风险承担渠道更多地通过小型银行起作用。  相似文献   

5.
对16家上市银行的年度数据进行实证分析,运用动态面板模型检验银行如何对货币政策立场的转变做出反馈并调整其承担风险的程度.研究表明,基于我国银行体系银行风险主动化和个体风险系统化的发展趋势,货币政策工具能够对我国商业银行风险承担产生显著影响,且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的变化对信贷投放总量以及社会总产出也会造成影响.同时,风险定价效应、追逐利益效应、习惯效应、杠杆效应,作为我国货币政策银行风险承担渠道的重要作用机制,在货币政策传导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从理论和实证两个层面检验了表外业务对银行风险承担影响的双重效应,即表外业务发展提高了银行风险承担水平(直接效应)以及表外业务通过强化货币政策银行风险承担渠道提高银行风险承担水平(间接效应).理论分析表明,表外业务高复杂性、高杠杆率、 低透明度和流动性期限错配风险直接提高了银行风险承担水平;表外业务对利益搜寻效应的强化和对央行沟通和反应函数的改变则强化了货币政策银行风险承担渠道.利用25家上市商业银行2009~2016年的面板数据,在采用两步法规避货币政策与表外业务的内生性影响的前提下,本文实证检验发现:表外业务与银行风险承担水平正相关,并且表外业务确实强化了货币政策银行风险承担渠道,提高了商业银行的风险承担水平.进一步,本文探讨了表外业务对银行风险承担影响的异质性,与股份制商业银行相比,系统重要性商业银行的响应更为稳健与审慎.本文的研究为理解货币政策银行风险承担渠道的影响因素提供了一个新的重要视角,对防范表外业务风险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李婷婷 《商业研究》2020,(1):95-102
商业银行同业业务逐渐从传统信用拆借演变为类信贷业务,一些银行通过同业业务实施监管套利、风险资产出表,同业业务的快速发展对原有货币政策传导体系形成干扰,甚至改变了商业银行的风险承担渠道。使用25家A股上市银行2008-2018年数据,在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分析了同业业务发展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理论上,同业业务能够提高银行风险承担水平和强化货币政策风险承担渠道,上述影响并同时对于不同银行伴有异质性。实证结论验证了理论推演的假设:同业业务发展与银行风险承担水平正相关,并对货币政策银行风险承担渠道具有强化作用;同业业务对大型银行的风险承担水平影响有限,但对股份制银行和中小银行的风险承担水平表现了较强的正相关性。分析货币政策风险承担渠道,中小银行对货币宽松与否更为敏感,其同业业务发展程度与货币宽松情况表现出较强的相关性。根据上述研究结论,监管政策应当更加关注银行体系分层结构下的同业业务发展引导,尤其是对于股份制银行和中小银行,应当逐步引导同业业务占比较高银行压缩同业资产,鼓励商业银行业务回归本源,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8.
2008年金融危机后货币政策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属于经济学界的新兴研究热点。基于2007—2012年14家上市银行的数据,运用GMM动态面板估计方法实证检验了货币政策对我国上市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并分析了非国有银行的风险承担行为。实证结果表明,宽松的货币政策会激励银行的风险承担,非国有银行对货币政策变动的反应更为敏感。此外激励效果的产生依赖于银行的资产负债表特征和宏观经济形势。  相似文献   

9.
文章从中国银行业整体层面对货币政策与银行风险承担行为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并发现,中国宽松的货币政策对银行风险承担的鼓励既体现在银行的资产选择行为上,又体现在银行的负债选择行为上。  相似文献   

10.
本文研究了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如何影响货币政策的银行风险承担传导渠道,结果发现: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会削弱货币政策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从而阻梗这一渠道的传导;这种阻梗效应在经济上行期比经济下行期更强,在货币政策扩张期比货币政策紧缩期更强;通过"渠道识别"得到"纯银行风险承担渠道",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纯银行风险承担渠道"的阻梗效应依然存在.研究结果说明,降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有助于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相似文献   

11.
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引发了理论界对货币政策是否影响银行体系稳定更为广泛的关注。文章基于异质性视角构建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对货币政策与银行风险承担行为之间的关系进行估计,研究结果表明:2003-2011年,货币政策变量对银行风险偏好的影响具有时滞性,贷款利率提高有助于抑制银行风险,货币供应量增加会刺激银行更加冒险;不同银行对货币政策冲击会做出异质反应,随着资本充足率的提高,货币政策对银行风险承担行为的影响效果减弱。因此,加强中国人民银行在宏观审慎监管中的主导作用、建立逆周期的货币政策和资本监管协调机制是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监管当局的重要议题。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我国央行对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使用越来越常态化,由此形成了对结构性货币政策的广泛关注与研究,而银行作为结构性货币政策定向调控的关键一环,其风险管理极易与央行宽松意愿出现背离。从银行风险承担渠道视角出发,对当前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进行梳理,以求为我国结构性货币政策银行风险承担渠道研究进一步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流动性管理引起了监管机构的重视,本文使用我国113家商业银行1998~2014年度非平衡面板数据,研究流动性覆盖率(LCR)和净稳定资金比例(NSFR)这两个流动性监管指标对银行风险承担渠道传导效率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我国银行风险承担渠道存在,宽松的货币政策会激发银行的风险承担,并且流动性监管的加强也会增强货币政策风险承担渠道的传导效率.从银行微观特征看,流动性监管对货币政策风险承担渠道传导效率的影响在中等规模的银行中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14.
自2007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货币政策通过"银行风险承担渠道"影响金融与经济稳定已渐成学术界共识。然而,关于货币政策银行风险承担渠道时间非对称性方面的研究目前尚处于萌芽阶段。鉴于此,本文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进行了梳理和探讨,不仅加深了对于货币政策风险承担渠道的时间非对称性的内在机理的理解,而且对于宏观审慎政策如何协调货币政策监管金融稳定有了更深刻的把握。  相似文献   

15.
钱慧子 《商业科技》2014,(22):180-180
本文并基于中国2005-2012年间的14家上市银行的年度数据,应用于动态面板的一阶差分广义矩估计。结果显示:我国货币政策与银行风险呈负相关关系,货币政策显著地影响银行风险承担。  相似文献   

16.
流动性监管新政的出台是为了更好地控制银行风险,而不同的货币政策环境会影响流动性监管新政实施的有效性。本文基于2006-2017年111家商业银行的年度数据,实证检验了净稳定资金比率对银行风险的影响,并考察不同的货币政策工具是否会改变该指标对银行风险的影响。结论表明:第一,提高净稳定资金比率会显著降低银行风险承担水平。第二,流动性监管新政的出台加强了净稳定资金比率对银行风险的抑制作用。第三,当央行采取宽松(紧缩)的货币政策时,会削弱(加强)净稳定资金比率对银行风险的抑制作用。因此,监管当局要考虑货币政策对流动性监管新政的影响,加强两者的协调,使其更好地发挥防范风险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金融危机频繁爆发,我国的金融业受到了打击,也影响了国家的经济发展,越来越多的学者将眼光转入货币政策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研究。我国的货币政策是政府进行宏观调控的一项重要手段,是价值规律的创新性发展,能够有效抑制通货膨胀和刺激新的经济增长点,更好地发挥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重要作用。研究表明货币政策和银行风险承担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本文就将两者的关系进行简要的探讨。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以Z值为银行风险代理变量,控制了银行微观因素和宏观经济因素后探究货币政策对商业银行风险的影响。样本为2002—2016年期间29家中资商业银行,使用GMM动态面板模型进行估计。实证发现宽松的货币政策以利率工具实施时会导致银行风险上升,宏观经济向好、房价上升会导致商业银行风险降低,而资产规模小、收益水平高、未上市等因素则会导致银行承担的风险更高。  相似文献   

19.
作为研究的基本前提,货币政策银行风险承担渠道的"存在性"研究不仅颇具理论深度,而且在经验估计方面极富挑战性,但相对国外学者的研究,国内文献对此多有忽视.有鉴于此,本文从代理理论出发,首先分析了银行非风险中立这一风险承担渠道存在前提的原因,并采用2006~2014年我国155家银行的面板数据,将其分为高、低风险组的研究结果表明,高、低风险组对于货币政策的反应存在显著的差异,表明银行是非风险中立的,亦即我国确实存在银行风险承担渠道.在此基础上,本文还在国内首次尝试从贷款质量转移的角度,并采用我国16家上市银行2007~2014年的贷款五级分类数据构建了贷款质量指数进行再估计,得出了大致一致的结论.  相似文献   

20.
《商》2016,(10):175-176
针对目前我国金融机构面临经济下行的负面影响,风险投资的比重日益增多,在该背景下对货币政策的银行风险承担进行相关的研究。根据金融放大机制、收益追逐机制、中央银行沟通反馈机制等理论进行分析,运用2007-2014年14家商业银行的经济数据建立面板模型来实证研究,由此得出货币政策的变化确实会影响银行的风险承担,然而对于不同的资产规模、盈利水平、资本充足率的银行其影响程度是不一样的结论,并给以一定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