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黎艳艳 《云南金融》2012,(7X):301-302
本文主要从重商主义的视角来解释当前中美贸易摩擦现状及其原因,认为中美贸易摩擦根源主要体现在中国对外贸易长期顺差上,致使美国认为中国长期贸易顺差损害了其利益,故多次对中国的产品出口进行不合理的反倾销调查。然而,根据国际贸易理论,中美之间的市场是存在互补性的,所以中美之间贸易进行是合理的,而中国并非是因重商主义的思想而对美国实现长期贸易顺差,这是由市场决定的,因此中美之间贸易摩擦问题解决的入手点也应该是发展市场经济,完善双方贸易渠道。  相似文献   

2.
黎艳艳 《时代金融》2012,(21):301-302
本文主要从重商主义的视角来解释当前中美贸易摩擦现状及其原因,认为中美贸易摩擦根源主要体现在中国对外贸易长期顺差上,致使美国认为中国长期贸易顺差损害了其利益,故多次对中国的产品出口进行不合理的反倾销调查。然而,根据国际贸易理论,中美之间的市场是存在互补性的,所以中美之间贸易进行是合理的,而中国并非是因重商主义的思想而对美国实现长期贸易顺差,这是由市场决定的,因此中美之间贸易摩擦问题解决的入手点也应该是发展市场经济,完善双方贸易渠道。  相似文献   

3.
对我国钢铁行业贸易逆差转变为顺差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曦 《武汉金融》2007,(3):66-67
本文就我国钢铁行业贸易顺差形成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站在如何改善我国对外贸易顺差、促进我国钢铁行业健康及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一、中国巨额外汇储备成因分析 (一)国际收支持续顺差 中国外汇储备居高不下的一个关键因素就在于国际收支长期处于双顺差局面。一方面,我国九十年代以来实行的出口导向型外贸政策使得中国的经常项目顺差连年大幅攀升,2010年全年经常项目顺差3,062亿美元,较上年增长25%;另一方面是由于经济持续较快增长,外国投资者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信心增强,外商直接投资持续保持较大规模,  相似文献   

5.
一、中国巨额外汇储备成因分析(一)国际收支持续顺差中国外汇储备居高不下的一个关键因素就在于国际收支长期处于双顺差局面。一方面,我国九十年代以来实行的出口导向型外贸政策使得中国的经常项目顺差连年大幅攀升,2010年全年经常项目顺差3,062亿美元,较上年增长25%;另一方面是由于经济持续较快增长,外国投资者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信心增强,外商直接投资持续保持较大规模,资本和金融项目  相似文献   

6.
温浩 《济南金融》2008,(5):48-50
前几年,中国对外贸易顺差持续递增,外汇储备增长迅速并稳居世界第一;另一个方面,国内经济保持着低通胀高增长。可是从2007年开始,结构性物价上涨成为了经济发展面临的两大难题之一,因此重新在中国的国情背景下研究贸易与通胀的关系是很有必要的。本文基于对外贸易,通过总需求总供给和成本输入两个方面来研究开放经济下通货膨胀的风险,并且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
方鑫 《中国外资》2013,(16):32-33
中日两国都是当今世界国际贸易的大国,自1994年,中国的国际收支一直处于"双顺差",而相反,日本基本上保持国际收支平衡的状态。通过分析两国的国际收支平衡表,可以得到两个国家的对外贸易政策的差异,从而寻求解决中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的现状。  相似文献   

8.
前几年,中国对外贸易顺差持续递增,外汇储备增长迅速并稳居世界第一;另一个方面,国内经济保持着低通胀高增长.可是从2007年开始,结构性物价上涨成为了经济发展面临的两大难题之一,因此重新在中国的国情背景下研究贸易与通胀的关系是很有必要的.本文基于对外贸易,通过总需求总供给和成本输入两个方面来研究开放经济下通货膨胀的风险,并且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
我国自2005年汇率改革以来,人民币汇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此外,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加深及对外贸易规模的不断扩大,我国的对外贸易顺差也呈现出快速增长态势。因此,研究人民币升值对我国贸易顺差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做出政策建议具有重要的理论及实践意义。本文选取2005~2014年的数据,对人民币汇率与我国对外贸易差额的关系进行分析,得出的结论是:人民币持续升值不会使我国对外贸易差额下降。由于我国长期实行出口导向和引资优惠政策,特定的贸易方式,中美两国GDP增长率差异等因素的影响,使得人民币升值对我国贸易顺差的影响程度很小甚至存在悖论。最后,就人民币升值与我国贸易顺差调节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国的对外贸易也在不断丰富扩大。近几年在中国持续的双顺差以及外汇持续增长的状况下,人民币升值的趋势也越来越明显。针对人民币汇率升值的压力以及中国正在进行的汇率改革,本文采用人民币汇改后从2005年8月到2011年3月的汇率数据及出口月度数据进行实证的分析,探讨汇率变动与中国出口贸易额的关系,从而对完善外汇制度以及经济改革提出建议,使中国的对外贸易能够平衡发展。  相似文献   

11.
要正确地认识贸易外汇结售汇顺差(以下简称为顺收)小于或大于对外贸易顺差(以下简称为顺差)问题,首先要寻找研究两者对应关系的科学方法.  相似文献   

12.
冯康颖 《云南金融》2011,(8X):76-77
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国的对外贸易也在不断丰富扩大。近几年在中国持续的双顺差以及外汇持续增长的状况下,人民币升值的趋势也越来越明显。针对人民币汇率升值的压力以及中国正在进行的汇率改革,本文采用人民币汇改后从2005年8月到2011年3月的汇率数据及出口月度数据进行实证的分析,探讨汇率变动与中国出口贸易额的关系,从而对完善外汇制度以及经济改革提出建议,使中国的对外贸易能够平衡发展。  相似文献   

13.
持续了数年的中国对外贸易顺差并没有因为全球经济的恶化和外需的钝化而放慢自己急行的脚步。据海关总署发布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贸易顺差达689.2亿美元,扩大56.4%,其中6月份贸易顺差额为317.3亿美元,单月顺差额度猛增至三年半以来的最高点。顺差形成的常规机理就是出口大于进口。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中美贸易格局基本是以中国整体对外贸易顺差、美国整体对外贸易逆差不断上升为显著特征的。中美两国经济的内部都存在着消费、储蓄和投资之间的结构性失衡,外部存在国际收支失衡。经济学理论认为,外部平衡与内部平衡密不可分,外部结构性失衡的根源应该从内部的结构性问题中找寻。  相似文献   

15.
刘昕彤 《中国外资》2014,(2):215-215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我国经济获得了长足迅猛发展。我国大力发展国际贸易,尤其是货物商品贸易成为了我国经济增长的最强劲动力。在全球化趋势的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规模、深度进一步扩大,长期的低价商品出口带来的外汇储备的巨额激增以及我国本身由工业化时期向后工业化时期过渡等多种背景下,人民币实际汇率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日益加深。长期的货物贸易顺差给中国的外向型经济发展带来了瓶颈,人民币的升值使得中国商品的国际竞争力不如从前,产业结构的转型,贸易重心由货物贸易向服务贸易转移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16.
陈序 《金融博览》2012,(18):1-1
中国7月份外汇占款继5、6月份增加之后再次减少,尽管当月中国实现了对外贸易顺差达251亿美元。央行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银行系统7月底外汇占款总计人民币25.658万亿元,低于6月底的25.661万亿元。  相似文献   

17.
杜鹃 《武汉金融》2006,(3):26-27
<正>一、湖北省对外贸易发展的几个阶段 (一)以贸易顺差为主阶段(1988—2000年)。这一阶段除1993年、1996年全省贸易顺差在2亿美元左右外,其余年份均在4亿美元以上,2000年全省贸易顺差达到6.5亿美元,此阶段系全省贸易顺差较大阶段。 (二)进出口贸易基本平衡阶段(2001—2003年)。这一阶段全省对外贸易仍以顺差为主,进出口顺差金额在0.2-2.5亿美元之间,顺差不大。  相似文献   

18.
《中国外汇》2021,(3):95-97
结售汇银行结售汇呈现小幅顺差。2020年,银行结售汇顺差1587亿美元这主要是由于我国疫情防控有力有效,稳步推动复工复产,对外贸易明显好于预期,进出口顺差增长;同时,受全球疫情影响,服务贸易逆差收窄,使得相关结汇需求增加,购汇需求回落。分阶段看,银行结售汇上半年顺差786亿美元,下半年顺差较上半年略增16亿美元(见图1)。  相似文献   

19.
朱明宣  余力 《新金融》2012,(5):21-23
2011年我国经济面临对内通货膨胀与对外贸易、资本双顺差的内外经济失衡状况。通过分析2 0 1 1年我国经济对内失衡的经济表现,形成内部失衡的主要原因是政府预算赤字、储蓄不足、投资过旺以及对外货物贸易顺差共同形成的国内超额需求。要实现经济内外均衡,必须继续进行经济结构调整,加大汇率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20.
自2001年以来,我国对外贸易连续保持稳定增长。到2006年,我国对外贸易额高达17606.9亿美元,比上一年净增3387.8亿美元,增长23.8%;顺差高达1774.7亿美元,同比净增加75%。我国对外贸易的良好发展,对于解决我国经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