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谨慎性原则是会计核算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之一,正确理解与应用谨慎性原则十分重要.分析了谨慎性原则的含义,介绍了谨慎性原则在中国会计核算中应用的必要性;阐述了谨慎性原则在会计核算中的体现,同时运用实例说明谨慎性原则的具体应用,并指出了谨慎性原则在中国企业会计核算中存在的现实问题及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
谨慎性原则是会计核算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之一,正确理解与应用谨慎性原则十分重要。本文详尽分析了谨慎性原则的涵义,阐述了谨慎性原则在会计核算中的具体运用,并指出了运用谨慎性原则时应注意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3.
轩庆明 《会计之友》2007,(14):41-42
谨慎性原则是会计核算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之一,正确理解与应用谨慎性原则十分重要.本文详尽分析了谨慎性原则的涵义,阐述了谨慎性原则在会计核算中的具体运用,并指出了运用谨慎性原则时应注意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4.
张晓玲 《电子财会》2010,(4):30-32,16
谨慎性原则,是会计核算最重要的原则之一,该文以新的基本会计准则、38项具体会计准则和我国现行会计制度的相关规定为依据.结合国际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分析研究谨慎性原贝4的基本涵义、谨慎性原则与其他相关会计原则的关系,以及谨慎性原则在我国会计核算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5.
谨慎性原则是会计核算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之一,正确理解与应用谨慎性原则十分重要。分析了谨慎性原则的涵义,介绍了谨慎性原则的基本要求,阐述了谨慎性原则在在新会计准则中的应用,并探讨了谨慎性原则关于谨慎性原则正确运用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6.
<正>谨慎性原则作为企业防范市场经济风险的重要手段,日益受到企业、债权人、投资者以及相关部门的重视。谨慎性原则是会计核算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之一。因此,正确理解与应用谨慎性原则就显得十分重要。一、谨慎性原则的内涵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日益发展,我国的会计制度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本文从谨慎性原则的内涵、新旧会计制度中谨慎性原则的比较分析以及谨慎原则在实际运用中的局限性、合理运用谨慎性原则的思考认为谨慎原则是会计核算必不可少的一般原则之一,但其在运用时与其他会计原则之间存在矛盾与冲突;同时谨慎原则在运用时主要依靠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因此,为了防止企业任意使用或歪曲使用谨慎原则,使会计信息可靠、真实、公允,必须合理适度的运用谨慎原则。  相似文献   

8.
新会计准则颁布后,谨慎性原则在会计核算中得到了更加充分的体现。随着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提高,使正确理解和应用谨慎性原则越来越重要。针对新准则中谨慎性原则在会计核算中的应用进行了具体的阐述。  相似文献   

9.
谨慎性原则作为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之一,在理论上和实践中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本文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谨慎性原则的局限性,然后以中国会计准则为例,分析了运用谨慎性原则所导致的不良经济后果,最后提出了合理运用谨慎性原则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完善谨慎性原则 促进企业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谨慎性原则是企业会计核算的重要原则之一,在会计核算工作中要坚持谨慎性原则,即要求企业在不确定因素下作出职业判断时应保持必要的谨慎,充分估计到各种风险和损失,既不高估资产和收益,也不低估负债和费用。谨慎性原则体现在会计实务的方方面面,完善谨慎性原则的推广和应用,有利于企业提供更加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有利于保护债权人、小股东和社会公众的利益,也有利于企业的持续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1.
谨慎性原则是会计核算的一项重要原则。所谓谨慎性原则是指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应当遵循谨慎性原则的要求,不得多计资产或收益,少计负债或费用,不得设置秘密准备。对或有事项的确认和计量以及披露就是谨慎性原则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12.
1、谨慎性原则的含义。谨慎性原则是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之一。它是指在会计环境中存在不确定和风险或是在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的精确性受到影响的情况下.应运用谨慎的职业判断和稳妥的会计方法进行处理。也就是说.按照谨慎性原则的要求.凡是可以预计的负债、损失和费用,我们都应当予以充分地记录和确认,而没有十足把握的资产和收益则尽量少计或不计,  相似文献   

13.
谨慎性原则是会计核算中采用的重要原则,要求会计人员在遇到某一会计事项的时候,在不影响真实性的前提下,尽可能地采用不高估资产和收益、不低估负债和费用的会计处理方法。谨慎性原则的运用体现在了企业会计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的全过程,要求会计报告尽可能提供真实全面的会计信息。本文就谨慎性原则在会计核算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从谨慎性原则在会计核算中的运用来看,有利于防止企业包装上市、虚夸资产、扩大利润的现象发生,能为有关各方提供更加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但是,同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一样,运用谨慎性原则也有其固有限制性。由于谨慎性原则在运用中具有明显的倾向性、主观臆断性等弱点,随着应用范围的扩大,人为调节费用、操纵利润的空间也增大,从而极大地破坏了会计信息的宏观性,使会计信息失去可靠性。所以,谨慎性原则是一把双刃剑,应用谨慎性原则的优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它的运用程度,在会计核算中只有适度地应用谨慎性原则,才能真正揭示它的会计本质。  相似文献   

15.
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应当遵循谨慎性原则的要求,不得多计资产或收益、少计负债或费用,不得设置秘密准备。在会计核算工作中坚持谨慎性原则,要求企业在面临不确定因素的情况下做出职业判断时,应当保持必要的谨慎,以求不高估资产或收益,也不低估负债或费用。现在浅谈一下谨慎性原则在当前会计工作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16.
左淑慧 《河北企业》2007,(10):11-12
一、谨慎性原则的内涵 《企业会计准则》第二章第18条规定:“会计核算应当遵循谨慎性原则的要求,合理核算可能发生的损失和费用。”《企业会计制度》(以下简称《制度》)第11条第12项规定:“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应当遵循谨慎性原则的要求,不得多计资产或收益,少计负债或费用,但不得计提秘密准备。”这是《企业会计准则》和《制度》对会计核算中贯彻谨慎性原则的一般要求。  相似文献   

17.
本文首先阐述了谨慎性原则在实际应用中的优越性与局限性,然后通过具体事例,阐述了谨慎性原则在我国会计中的具体应用,最后探讨了谨慎性原则在应用中存在的不足及对策,提出了谨慎性原则在我国会计核算中具体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改进方法及建议。  相似文献   

18.
减值会计核算的目的是为了真实反映资产的价值,为决策提供可靠减值信息。本文介绍谨慎性原则在上市银行资产减值会计核算实务层面的运用情况,分析谨慎性对及时、准确确认计量资产减值的作用和影响,并提出了适度运用谨慎性原则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谨慎性原则是企业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中的一项重要的原则。本文介绍了新会计制度中的谨慎性原则及其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然后针对问题提出几点意见和建议,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企业更重视经营活动中不确定性信息的揭示,以增强控制风险的能力。在这种情况下,谨慎性原则成为经济管理会计核算中广泛应用的原则。本文阐述了谨慎性原则在会计工作中的具体运用,分析了应用谨慎性原则的利弊,并提出合理应用谨慎性原则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