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汇源果汁的创始人朱新礼:现在正是卖掉汇源的最佳时机。以近两倍的溢价收购,涉及金额约24亿美元,这是历来最大的海外公司并购中国企业的交易案。9月3日,国内果汁饮料老大汇源果汁发布公告称,可口可乐将以每股报  相似文献   

2.
(一)背景 2008年9月3日.汇源果汁发布公告称,可口可乐将收购汇源果汁集团有限公司股本中的全部已发行股份及全部未行使可换股债券。汇源果汁的有形资产,包括果汁罐装生产部分、各地的销售网络及客户将易主。汇源的无形资产——“汇源”商标.也将由可口可乐控制管理。  相似文献   

3.
高永钰 《董事会》2007,(4):68-69
今年的春节对于朱新礼来说格外喜庆,汇源果汁不仅在春节晚会上露足了脸,更值得庆贺的是,汇源果汁(1886.HK)2月23日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当日收报9.98港元,比招股价高出66%,并成为了当日成交金额最大的股票。  相似文献   

4.
龚恒超 《中华商标》2010,(12):19-22
2008年的"汇源果汁"品牌事件至今让人记忆犹新:可口可乐于2008年9月宣布,计划以现金全资收购中国汇源果汁集团有限公司,该交易若完成,可口可乐将付出对价约179亿港元,汇源果汁将撤销上市地位。  相似文献   

5.
新闻扫描     
东风汽车和汇源果汁战略合作启动7月31日,"东风汽车"与"汇源果汁"战略合作签约仪式暨交车仪式在武汉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办公场地举行。7月,汇源集团一次性从东风裕隆汽车销售有限公司购买了179辆东风轻型车作为该公司的物流配送用车,由此开辟了东风汽车与汇源集团战略合作的新篇章。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相似文献   

6.
陈飞  耿建 《中华商标》2008,(11):60-61
9月3日,国际饮料巨头可口可乐公司宣布,将以每股12.20港元,收购中国汇源果汁集团有限公司全部已发行股本,总收购价达179.2亿港元。这意味着,若交易完成,可口可乐将成为汇源果汁的全资控股公司,汇源果汁将撤销在香港联交所的上市地位。消息一经发布,立刻激起巨大波澜。再度引发人们对全球化浪潮下的商业竞争与民族商标品牌发展战略等诸多问题的争论。  相似文献   

7.
近期,企业家中的风云人物纷纷退居二线,马云、史玉柱、刘永好等先后引退,日前,汇源果汁创始人朱新礼也加入了这一潮流。7月15日,汇源果汁发布公告称,经集团董事局通过,任命苏盈福为本集团的首席执行官。董事局主席朱新礼将随即退任集团总裁,并继续留任执行董事及董事局主席。据悉,苏盈福加入汇源果汁前为纽约证交所上市的金宝汤公司亚洲区总裁,2009年至2012年期间出  相似文献   

8.
18日,汇源集团南充项目开工奠基仪式正式举行,这也标志着西南地区最大的果蔬饮料加工基地落户南充.汇源南充项目占地300亩,总投资3亿元,年产值10亿元,利税1亿元以上,项目内容主要包括果汁、果汁饮料、纯净水罐装生产线及水果加工、储藏和销售.  相似文献   

9.
新闻速览     
声音"可口可乐兼并汇源案是发生在两家外资企业之间的事,并不涉及到中国投资政策。"——商务部部长陈德铭日前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表示。他特别指出,可口可乐公司总部在美国,汇源果汁是一  相似文献   

10.
《中国包装工业》2007,(12):59-59
2007年初,中国果汁行业领军企业——北京汇源饮料食品集团有限公司向法国西得乐集团(Sidel)引进了一整条世界领先水平的无菌灌装生产线。该生产线每小时可灌装36,000瓶果汁或果汁饮料,稳定和高效的生产率将有助于汇源江苏盐城工厂在产能方面拔得头筹。对西得乐来说,能针对客户需求量身定做相应的解决方案,帮助客户适应竞争激烈的饮料市场,这是市场对其技术实力的又一次肯定。  相似文献   

11.
全球检测系统最大的供应商之一海富公司(HEUFT SYSTEMTECHNIK GMBH)日前在上海举办饮料行业检测设备研讨会,来自国内外饮料、食品及包装行业的巨头申美、百事、汇源果汁、上海紫泉、光明、南京中萃、可口可乐、统一、农夫山泉、伊利、福建新乌龙饮料、厦门银鹭等代表参加了本次研讨会。  相似文献   

12.
软包装在10多年前在西方发达国家开始流行,由于软包装有着方便经济的特点,深受食品生产企业和消费者的青睐,所以到目前为止仍然是主流的包装形式,其中果汁产品、酸奶产品、液体调味品,甚至食用油等都已经采用软包装形式。目前,国内很多食品企业也已经开始尝试这种包装形式,例如:北京汇源果汁、三鹿乳品公司等企业。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可口可乐并购汇源为例分析了外资并购中国企业的信号传递效应。数据显示。对可口可乐并购汇源的首次宣告,饮品企业平均市场反应为负;而随着案件进入反垄断审查阶段,饮品企业的负市场反应逐渐消失;当案件最终被商务部否定时,饮品企业平均市场反应为正。数据结果支持了竞争效应假说,即外资并购传递了目标行业竞争压力即将加剧的信号。对饮品企业的单独分析显示,盈利能力与汇源果汁较为接近的饮品企业受案件的冲击更为明显;它们对案件首次宣告表现出更强的负市场反应,而对案件终止宣告表现出更强的正市场反应。  相似文献   

14.
《化工管理》2008,(11):24-25
华尔街金融危机席卷了美国众多企业:雷曼兄弟破产、高盛申请转型、通用汽车与克莱斯勒商讨并购、福特计划出售马自达股份……但也有一些企业底气十足.继续扩张壮大的步伐:就在2个月内,强生收购了大宝.可口可乐并购汇源果汁。企业是经济的主要载体,也是危机来临时支撑经济发展、东山再起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15.
家长的能量     
段冰 《董事会》2007,(6):89-89
中国企业中家长的威力在关键时刻可以成为震慑对手的重量级砝码综观达能在中国20年的发展路径,不难看出一条清晰的渗透和并购轨迹,从参股汇源果汁,与娃哈哈、乐百氏合资,再到与光明、蒙牛合作,光明在中国食品饮料行业可谓左拥右抱。但是这一次,达能遇上了一颗顽固的钉子,纵然握着法律的利器,也没有撼动宗庆后抗争的决心。  相似文献   

16.
兼并收购是企业快速扩张的一种普遍选择,企业进行并购的主要目的之一是获得协同效应。若能在并购之前对协同效应予以准确量化,就可避免支付过高溢价,从而对企业的并购实践具有重要指导作用。文章结合可口可乐与汇源果汁并购案,运用实物期权方法对该并购可能产生的协同效应进行预测,并进一步推论,认为一般情况下,协同效应不应超过目标企业在并购前的市值。  相似文献   

17.
沈晗耀  陈佳 《董事会》2008,(10):68-69
本刊2008年第9期《中芯国际:用管理扩张打造半导体王国》一文,详尽分析了中芯国际的管理扩张战略。2000年创立以来,中芯国际的扩张步伐从未停止,目前已经发展成为全球排名第三的Foundry企业。然而就在资本市场萧条、公司市值缩水之际,中芯国际如何免遭“门口野蛮人”的袭击?可口可乐收购汇源果汁告诉我们,这决不是杞人忧天。  相似文献   

18.
遭遇突发事件,如何面对媒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中,小到一个组织,大到一个国家,在其运作过程中,都难免会遭遇到无法预测的突发事件,甚至演变成危机事件。从企业层面上来看,也是突发事件接连不断。三鹿问题奶粉事件引爆了整个中国乳品行业的危机,品客薯片、依云矿泉水、养乐多出现质量安全问题则引发了人们对国际大牌的信任危机,汇源果汁刚一提出转让就引来了众多高举民族主义大旗的网友前来声讨,而国美创始人黄光裕的被拘则引起一场关于民营企业“原罪”的热论。  相似文献   

19.
8月12日,北京汇源集团有限公司驻乐陵办事处郑经理一行四人专程来乐陵市工商局赠送了"品牌卫士维权楷模"的锦旗,并对工商局的优质服务表示感谢。自北京汇源集团有限公司决定在乐陵建立分厂以来,乐陵市工商局积极派员靠上帮扶,主  相似文献   

20.
《中国包装工业》2009,(12):67-67
26日,中国汇源集团宿迁汇源食品饮料有限公司项目在宿迁经济开发区开工奠基。项目计划总投资10亿元人民币,首期投资2950万美元,一次开工5条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生产线,主要生产销售果蔬汁及果蔬汁饮料、茶饮料、咖啡饮料、植物蛋白饮料、果奶、奶制品等,设计生产规模每年15万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