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于卫星通信信号的多站时差测轨是一种重要的新型无源测轨方法,分析其定轨精度对系统 应用具有重要意义。介绍了四站时 差测轨原理与系统组成,提出了基于四站时差测量数据的自校准统计定轨策略,采用计算机 仿真了同步轨道卫星的统计定轨精度。仿真结果表明:当无系统误差时,24 h观测数据统计定轨位置误差约为11 m,预报1周位置误差约100 m;当存在系统 误差时,可用自校准方法同步估计系统误差,系统误差估计精度约为4 m,位置误差约 为120 m,预报1周的位置误差约为200 m。  相似文献   

2.
在“神舟”任务中,航天测量船的定轨精度直接影响着整个地面测控系统的完成质量。 在分析研究测量船误差源对近地近圆轨道确定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了提高海上定轨精度急需 解决的问题及研究方向,建立了测速数据的船姿船速修正模型,设计了自适应信息检测 算法,实现了测量船复杂误差的精确仿真并基于次序统计量研究了初轨根数的选优问题。这 些技术的应用使初轨计算半长轴外符合精度提高了3倍,为提高测量船定轨精度发挥了重 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针对航天器测控中利用卫星通信转发器实现多站测距进行可行性分析,在扩频测距 帧测距原理的基础上,研究利用卫星转发器对上行测距信号变频转发来实现对星测距,同时 对卫星工程测控与应用系统之间上下行链路功率分配、标校方法、地面测量设备组成原理等 关键技术进行分析论述。该测距方案突破了传统多站测距时受卫星应答机配置数量的限制条 件,实现多站同时测距后,可以提高测距精度和定轨精度,降低对设备测角精度的要求,减 少测轨时间,有效缓解测控设备资源紧张的状况,同时该测距方式还可作为应答方式侧音测 距的有效技术备份手段。  相似文献   

4.
江剑 《消费导刊》2013,(3):173-173,49
本文分析了调直机的机械定尺切断方式,并且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通过测长轮测长、高速计数器计数、PLC进行控制、气动剪切的新方案。该方案通过论证分析认为,该方法具因为具有定尺切断误差小,灵活性强、可靠性高、维护方便等优良特点,对定尺切断的准确性以及定尺切断的精度都有很大的改善,具有一定的推广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瓦楞纸模切机是包装纸箱生产的重要设备,速度和精度对生产厂商至关重要.传统瓦楞纸板模切机的动力传递系统大多采用机械凸轮箱的传动方案,由机械凸轮箱通过机械齿轮将送纸、印刷、开槽部的主电机进行连接.这种机械同步连接的方式实现了设备各部分的同步,保障了印刷设备的印刷精度.但是随着设备使用时间的增加,机械磨损将逐步导致设备的印刷精度降低,难以保障产品的长期一致性.对机械凸轮箱的维护和维修将产生较大的费用开支,同时影响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6.
针对海上平台设备润滑管理重要性,从"五定润滑"入手,深入阐释如何做好设备"五定润滑"、"三过滤",为下一步采油厂设备润滑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了在炼钢过程中定氧加铝系统的工艺及控制要求,基于s7-300plc和mm440变频器设计了定氧加铅自动控制系统,plc mm440之间采用profibusdp现场总线技术进行通信.该系统投产后运行稳定,具有良好的准确性、快速性和及时性等.  相似文献   

8.
针对导航星座自主定轨中的UT1-UTC预报误差,分析了其对星座定轨的影响,并对预报精度进 行了仿真;给出了基于锚固站的定轨算法,并使用Walker12/3/1星座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 UT1-UTC预报误差对星座定轨精度影响较大,107 ms的预报误差将引入168 m的星座位置误差 ;引入锚固站后,这一影响被有效抑制,抑制效果随锚固站测量精度的提高而增强。  相似文献   

9.
随着智能电网的发展,继电保护定值整定管理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电网运行方式与整定计算是紧密联系的,电网正常方式运行下,保护定值不会有问题,但是在电网规划、新建站接入系统及编制电网异常方式时应考虑到设备定值整定是否合理,应该采取哪些措施,这些措施是否同步进行.这样才能避免设备投入后二次限制一次设备运行的问题,才能保障电网安全、稳定、经济运行.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了在直流电机驱动的高炉探尺控制系统中,由远程PLC利用算法构建速度闭环控制系统,以实现智能调节探尺运行状态的目的,并介绍了整套系统的硬件及电路。  相似文献   

11.
CQFP型谱系列外壳由于其最小引线节距为0.635mm,最小的印刷线宽和间距达到0.15mm以下,因此,在外壳加工工艺中对陶瓷的收缩精度和金属化印刷精度提出很高的要求。为了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在开展CQFP型谱项目产品研制时,在127mm×127mm的生瓷片上,采取大版印刷、注浆、叠片、层压、生瓷坯切割等大版生产工艺,如果收縮率不稳定会给生产工艺带来许多问题。如切割工装、装配模具等的变化,并无法保证产品质量的一致性和可靠性。为此,对CQFP外壳收缩精度和印刷精度开展了工艺技术研究。  相似文献   

12.
35KV变电站继电保护定值整定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继电保护器在35kV变电站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它不仅保护着设备本身的安全,而且还保障了生产的正常进行,因此,做好继电保护的整定对于保障设备安全和生产的正常进行是十分重要的。而特殊天气会影响变电站继电保护定值的适应性,同时实际工作中还存在继电保护误整定的情况。加强继电保护管理,健全沟通渠道,加强继电保护定值整定档案管理是提高继电保护定值整定的必要措施。  相似文献   

13.
高压电网的继电保护是保证电力系统正常运行的重要保护装置,对其整定值的计算更是关系整个配电系统能否正常运行的关键。全文首先介绍了高压电网继电保护及整定计算步骤,随后从输电线路保护、变压器保护、母线保护三个环节探讨了其对应的整定计算。  相似文献   

14.
继电保护器作为电气设备一部分,其在电器设备运行中有着重要作用。继电保护器不仅能保护自身设备安全,同时也能保证生产顺利进行。就目前来看,继电保护器已经广泛应用在电力系统中。本文主要从对继电保护器的整定方法进行分析、继电保护器在整定过程中应该注意的技术要求、继电保护器在整定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继电保护器在整过程中应该采取的措施等方面出发,对继电保护器的整定方法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电力系统线路保护中的整定计算一体化系统为研究对象,针对当前技术条件支持下电力系统线路保护整定计算软件存在的问题与缺陷入手。狄线路保护整定计算一体化系统基本结构分析、电力系统线路保护整定计算扩展性问题分析以及阶段式保护数据结构与整定分析这三个方面入手,围绕电力系统线路保护整定计算一体化系统这一中心问题展开了较为详细的分析与阐述,并据此论证了整定计算一体化系统在整个电力系统线路保护整定计算中的突出应用优势与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16.
随着天然气脱水装置、脱硫装置、加热炉在油田、气田的广泛使用,其所使用的脱水剂脱硫剂的再生及原油的加热均需通过常压火筒式加热炉来完成。该炉体结构通常设计为可拆卸法兰连接结构。由于是常压,所设计设备法兰其厚度为14~16mm,内径在1000~1600mm之间,属于大型薄法兰。要保证其制作完毕后不变形、不泄露,其组对、焊接问题是个难点。  相似文献   

17.
针对卫星发射入轨段遥外测多种不等精度、不同类型的测轨数据放在一起定轨时的合理加权问题,采用基于微分轨道改进基本原理,推导得到适用于不同类测轨数据联合定轨的动力学条件方程,提出了依据不同测量数据均方差确定该测量元素对应的动力学条件方程权重的方法。仿真验算和实战数据检验表明,该方法充分发挥了分布于各种测轨数据中的高精度测元的作用,融合后的定轨精度得到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8.
针对星箭分离前、后两段数据处于不同的飞行轨道,经典的轨道计算方法无法实现两段外测数据联合参与定轨,入轨段初轨精度难以进一步提高的问题,通过分析星箭分离时刻轨道半长轴确定精度与测量误差、轨道偏心率之间的关系,提出了提高站址坐标测量精度、采用分布式船姿船位测量体制以提高姿态测量精度、采用卫星测高数据计算任务海域垂线偏差并对船姿数据进行修正、船载雷达测速数据的东平台影响修正、合理的数据预处理以及采用基于速度增量修正的定轨新方法等多种技术途径,并重点介绍了基于速度增量修正、可实现星箭分离前后外测数据联合定轨的新方法。仿真计算和任务实测数据验算表明,新方法轨道半长轴确定精度较以往传统方法提高1个数量级以上,有利于后续测控计划制定和测控站的跟踪引导。  相似文献   

19.
传统动态目标模拟器采用存储转发模式工作,具有接口复杂、造价偏高、稳定性差等问题。基于原发式设计思想,利用现行综合基带全数字化、大容量优势,在设计测控系统时,将飞行目标信号的动态特性模拟、遥测遥控及话音信息通过系统的传输特性模拟考虑进去,设计了一种原发模式的动、静态综合目标检测系统,既可以作为测控系统联调时验证系统性能指标的平台,也为设备日常操作训练提供了手段,还可以作为卫星地检设备使用。原发式动态目标综合检测系统可以模拟多个假定目标,静态距离模拟精度优于1.0 m,静态速度模拟精度优于1.0 mm/s,是检测测控系统性能的有效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20.
具有代表世界最小摄象机头之特征,并使用了CCD(Charge-Coupled Device)图象传感器的彩色电视摄象机系统,已由东芝公司研制出来.姆指大小的摄象机头(直径17.5mm,长53mm)与一个小型宽视场角的镜头及CCD图象传感器相结合.光学图象由图象传感器传感而转换成电信号并由电缆传输到摄象机控制单元.然后它们被转换成NTSC视频信号,因此,图象能在电视荧光屏上显示或由VCR(Vidio Cassette Recorder)记录.这个新系统能在广泛的领域中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