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用化肥或除草剂催了的豆芽生长快,长得好而根须不发。它不但无清香脆嫩的风味,而且那些残存的化肥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可生成亚硝酸氨,有诱发食道癌和胃癌的危险,尤其是有些除草剂有致癌、致畸的物质。如灭火草隆就有致癌作用。在购买豆芽时,先要抓一把闻闻有无氨味,再看根须。如果发现有氨味和无根须的,就不可购买食用。怎样鉴别化肥催发的豆芽  相似文献   

2.
识别毒豆芽     
豆芽菜脆嫩鲜美、味道可口,富含多种维生素,价格又便宜,备受群众的青睐。夏季正是豆芽菜大量上市的季节,有些不法商贩为了私利,用化肥浸泡豆芽菜,所以提醒广大消费者注意。化肥主要指尿素、硫酸铵、硝酸铵、碳酸铵等,个别商贩为了催芽,缩短生长期,使豆芽粗壮,在生产中施放化肥。豆芽中的化肥大部分被豆芽吸收,这种豆芽不仅口感差,无脆嫩鲜美味道,还会对胃产生刺激。更重要的是,化肥都是含铵类化合物,在细菌的作用下,可以转变成亚硝胺,亚硝胺是一种强致癌物质,所以入吃了用化肥浸泡过的豆芽菜,必然会伤害身体。鉴别化肥浸…  相似文献   

3.
掺假食品的鉴别泡水蔬菜:指浸泡在水里过夜的蔬菜。这类蔬菜看上去很肥壮,有水淋的感觉,若折断茎端,断面有水分流出。化肥豆芽:米用化肥催生的豆芽,短根或无根.如将一豆芽折断,仔细观察断面有水份冒出,有的还残留化肥气味。豆腐充水:好的油豆腐具有鲜嫩感,充水...  相似文献   

4.
北京消费者丽丽:我爱吃豆芽和豆腐,可是市场上难免不遇到掺假现象,识别起来比较麻烦。能给我提供一些简易的辨别知识吗?主持人:教您识别真假豆制品,专家有建议。豆腐质量好鉴定。一用眼睛观察:豆腐内无水纹、无杂质、晶白细嫩的为优质;内有水纹、有气泡、有细微颗粒、颜色微黄的为劣质豆腐。二用缝衣针鉴别:手握1枚缝衣针,在离豆腐30厘米高处松手,让针自由下落,针能竖直插入豆腐的则为优质品。“化肥”豆芽巧识别。自然培育的豆芽,芽身挺直,芽根不软,组织结构脆嫩,有光泽且白嫩,稍细,无烂根、烂尖等现象。用化肥浸泡的豆芽色泽灰白,芽杆粗壮…  相似文献   

5.
泡水蔬菜浸泡在水里过夜的蔬菜,表面上看上去很肥壮,有水淋的感觉,若折断茎端,断面有水流出。化肥豆芽采用化肥催生的豆芽,短根或无根,如将豆芽折断,仔细观察断面能发现有水渗出,有的还残留化肥气味。油豆腐充水好的油豆腐具有鲜嫩感;充水油豆腐油少、粗糙。好的油豆腐捻后易恢复原状;充水油豆腐一捻就烂。灌水牛肉牛肉灌水后有鲜嫩感,但仔细观察牛肉上有水冒出,用手摸会感到手掌有水。鲜鱼灌水鱼表现为肚大,若将鱼提起,鱼肛门下方两侧凸出下垂,用手指插入鱼肛门,旋转两下,手指抽出,水即流出。豆腐干掺豆渣、玉米粉豆腐干表面观感粗糙、无光…  相似文献   

6.
“使用无根素可以让豆芽无根无须,使用速长剂能让豆芽飞速生长,使用漂白粉可以使豆芽白嫩诱人”……豆芽是中国老百姓餐桌上常见的蔬菜之一,然而,为了让豆芽变得“白白胖胖”卖相好。一些无良商贩想出歪招:使用无根素、速长剂、漂白粉等浸洗豆芽,把生产豆芽的作坊变成自己的“化学实验室”,全然不顾使用这些化学添加剂对人体潜在的极大危害。  相似文献   

7.
豆芽作为极为普通的家常菜,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但有些不法商贩为了缩短豆芽的生长周期和增加产量,在加工过程中使用了激素类物质,容易对人们的健康造成危害。消费者在选购豆芽时,可采用”闻、看、掐”的方法进行挑选。  相似文献   

8.
吴广博 《活力》2012,(4):18-18
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矿山污水、大量使用化肥、农药、除草剂的农田污水、堆放在河边的工业废弃物和生活垃圾……  相似文献   

9.
最近看了一篇文章,又学习了几种食品用“化学物质”知识,赶紧拿来和大家分享分享。无根豆芽素(无根剂),它的功能是使豆芽粗壮、嫩、无须根;植物生长调节剂,让豆芽尽快发芽,芽体长得高、粗;保险粉,可以让豆芽白亮,放置时间长。以上3种物质都被人用于制作豆芽的工艺过程中。除此之外,还有我们已经熟悉的防腐剂和漂白剂。  相似文献   

10.
除草新技术     
杂草不仅影响农作物生长,导致减产,而且有些草类蔓延会严重破坏土壤的团粒结构,大量掠夺土壤肥料,使农产品质量下降。过去,防除杂草的办法有施用除草剂、人工拔除、放养鸡和鸭等动物啄食等等。目前,国内外又有许多除草新技术在生产中试验、推广,极具发展势头。一、以肥除草。近年来,国内研究的除草尿素,是一种具有肥药效应的新型化肥,除含有普通尿素相同的氮素外,还含有适量的全元广谱型除草剂和各种微量元素,集肥药于一体。对水稻应用除草尿素试验,结果表明:对稻田以稗草、牛毛毡等为主的恶性杂草综合防效达90%以上,比常…  相似文献   

11.
豆芽本是餐桌上最常见的食品,可是豆芽到底是食品还是农产品的问题,却"尴尬"了不少监管部门。近日,就有业内人士表示,由于豆芽的培育制发过程比较特殊,不知道究竟是归管"种植"的农委部门管,还是归管食品生产的部门监管,而豆芽制发中使用的6-苄基腺膘呤和4氯苯氧乙酸钠也成身份模糊的"灰色产品"。由此,各地行政、司法机关对涉及豆芽的食品安全立案的标准不尽一致,自由裁量权有点大。  相似文献   

12.
速成豆芽     
<正>豆芽是老百姓非常喜爱的食物。豆芽的生产周期一般需要一周以上,而有些市售的豆芽不仅生产周期短,一般三四天即可长成,而且外观粗长,无根须,颜色鲜亮,产量翻番,1千克绿豆起码能产出10千克豆芽,有的报道甚至说能产出14千克。经检测,这种豆芽含有尿素、激素、农药、兽药和抗生素等物质。其中,有些物质可能影响人的健康。那么,速成豆芽为什么会有这些物质?这些物质究竟有什么危害?如何区分正常豆芽和速成豆芽?  相似文献   

13.
2004年“问题豆芽”频频在各大城市上镜,北京、广州以及宁波等各大城市农贸市场纷纷查出了“问题豆芽”,经过了一段时间对“问题豆芽”的销毁和对生产“问题豆芽”窝点的查处与打击后,“问题豆芽”几乎销声匿迹没了踪影,今年,“问题豆芽”却在杭州市死灰复燃猖獗起来,漂白粉成为了这一次“问题豆芽”的主角,而杭州有关部门对此问题很无奈。在2005年南宁也曾经出现了“问题豆芽”事件,目前正值盛夏,豆芽是南宁广大市民餐桌上的家常菜,凉拌、素炒、做馅……豆芽变着花样摆在桌面上成了很多南宁人的最爱,因此,希望南宁市民购买豆芽要注意了,选购豆芽要小心,对疑似“问题豆芽”要向相关的部门举报,同时监管部门还要认真监督好不让“问题豆芽”重新抬头。  相似文献   

14.
有机农业,有机产品与质量认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有机农业、有机食品或产品的兴起近几十年来,随着技术的进步,机械设备和化学工业的发展,化肥、农药、生长素、辐照技术、转基因技术等的应用,农业生产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大大促进了农产品以及以农产品为原料的产业的发展。但随之而来的负面效应也日趋明显,例如:化肥和化学除草剂的大量应用,破坏了自然环境和土壤结构,导致土壤的板结或沙漠化,农业生态环境日趋恶化;化学合成的除草剂、杀菌剂、杀虫剂大都具有致癌作用和诱变作用,是农民和消费者的致病源之一,也是导致婴儿先天性缺陷、人的神经系统损伤、诱发基因突变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日常生活中容易引起中毒的蔬菜:一是被农药污染的蔬菜。菜农为了使蔬菜长得快、长得好,使用高浓度农药喷洒蔬菜,而且提早上市;二是没有煮熟,外表呈青色的莱豆和四季豆。这两者含有皂甙和胰蛋白酶抑制物,可使人体产生中毒;三是发芽的马铃薯和青色番茄。均含有龙葵碱毒性物质,食后会发生头晕、呕吐、流涎等中毒症状;四是用化肥生长的豆芽。因化肥都是含氨类化合物,在细菌作用下,可转变为一种致癌物亚硝胺,长期食入可使人患胃癌、食道癌、肝癌等疾病;五是鲜黄花菜(也叫金针菜)。含有水仙碱,当进食大量未经煮泡去水或急炒加热不彻底的鲜黄花菜后…  相似文献   

16.
水利部副部长翟浩辉近日表示,目前我国农村化肥、农药、除草剂、农膜的大量使用已经造成了严重的表面污染,许多河道发黑,河岸杂草丛生,垃圾成堆:不少农田土壤层有害元素含量超标、板结硬化,农村水环境的恶化不仅危及农民的身体健康,也影响了农产品的安全。  相似文献   

17.
豆芽含有丰富的营养和独特的风味,是人们喜欢食用的菜品之一,目前食用的豆芽一般是黄豆芽和绿豆芽,个别地方也曾出现过豌豆、蚕豆、赤豆和黑豆制作的豆芽。花生仁虽然香脆并含有丰富的营养,但以煮、炒吃时就不易消化,营养也不易被人体全部吸收。而花生豆芽是经过近5年的试验,采用特定的最  相似文献   

18.
绿色豆芽     
<正>我一直靠搞黄豆芽和绿豆芽生产谋生,长期以来都是散装水生无根豆芽,一统豆芽市场。随着市民"莱篮子"的丰富多彩,人们的口味越来越刁,吃法不断花样翻新,而豆芽的口味和种类  相似文献   

19.
豆芽以其脆爽的口感和丰富的营养“征服”了很多食客,市民餐桌上也常常会见到豆芽的身影,市民购买豆芽时,也喜欢挑选粗壮、白嫩的。但是,如果你知道这些卖相好看的豆芽,极有可能是用化学原料催生出来的毒豆芽,你还会觉得它是美味吗?城东警方捣毁了一家生产销售毒豆芽的黑窝点,成功侦破了青海省首例食品安全案件,揭开了毒豆芽的黑幕。  相似文献   

20.
正近日,我们接到线索称,在某市场蔬菜区内有人批发的豆芽亮白超长,被怀疑是使用了非法添加剂制作的"毒豆芽"。就此我们进行了暗访,发现这些豆芽来自房山区某村庄的一养殖小区内,该加工点内酸味刺鼻。随后,本市石景山区、房山区食药监局和公安分局出动执法人员,对生产豆芽的加工窝点进行了联合查处。当场发现张某、于某等人将7种非食品添加剂用于豆芽的生产。经鉴定该处生产的豆芽全部为"毒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