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问题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姝 《湖南商学院学报》2007,14(5):23-25,32
中小企业在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增长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而中小企业的发展则依赖于技术创新.从当前的总体情况来看,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水平仍然不高,技术创新已成为制约中小企业发展最突出的因素.本文在分析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现状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了其面临的问题与困境,从服务体系构建、宏观制度建设、微观创新制度与理念创建,以及技术创新管理风险规避等方面提出了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问题的解决对策.文中还针对湖南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问题与对策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2.
促进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针对目前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所面临的问题,应该从法律保证、计划保障、资金保障、服务保障、合作交流等五个方面积极应对,通过加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法律保障达到促进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它们创造了许多被认为是当代最重要的工业创新成果。但在其技术创新过程中却面临许多不利因素的制约,政府政策便是其中最为重要的因素之一。本文通过德国与法国政府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政策的比较,提出了我国政府在“十五”期间促进和鼓励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4.
中小企业作为国民经济中最活跃的部门之一,面临着巨大的生存考验,中小企业的"知识化"是其不二的选择。中小企业要生存、发展和壮大,技术创新是必由之路。通过分析成功实现快速发展壮大的企业的成长经验,发现知识的积累、发酵与扩散是中小企业获得技术创新的内在驱动力,这为中小企业提供了可借鉴的技术创新路径。  相似文献   

5.
建立和完善面向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服务体系是当前科技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立足于贵阳市中小企业,研究其在创新活动中面临的主要困难,提出系统构建技术创新服务体系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中小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以及所面临的问题,提出几点建议:(一)建立健全中小企业法律体系;(二)健全中小企业管理机构;(三)减轻中小企业的负担;(四)金融支持;(五)财政支持;(六)技术创新支持。  相似文献   

7.
政府政策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它们创造了许多被认为是当代最重要的工业创新成果。但在其技术创新过程中却面临许多不利因素的制约,政府政策便是其中最为重要的因素之一。本文通过对德国与法国政府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政策的比较,提出了我国政府在“十五”期间促进和鼓励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8.
企业治理结构与企业技术创新具有密切的关系.有效的治理结构可以对企业技术创新形成强有力的支持,可以化解企业技术创新中的风险,形成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激励.治理结构是影响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关键因素.但是,我国中小企业治理结构不完善、股权过于集中、董事会职能不完善对我国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形成了制约.在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治理结构的优化中,要完善企业治理结构,提高企业技术创新的支持力;完善董事会的功能,提高企业技术创新决策的科学性;完善公司治理激励约束机制,提高经营者技术创新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9.
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对增加税收、创造就业机会、技术创新等方面的贡献很大,中小企业已成为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主要在对嘉兴市中小企业管理现状的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嘉兴市中小企业在基础管理、战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管理、市场营销管理、技术创新管理、企业文化建设等方面现状,找出其所存在的问题;并对其所存在的问题一一提出相应的对策,以供我国中小企业管理借鉴.  相似文献   

10.
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很多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在于技术创新。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只有走知识联盟的道路,才能取得长足发展。因此,中小企业发展需要知识联盟是现实的需求。  相似文献   

11.
企业技术创新模式已有很多的研究成果,但是从创新过程和利益相关者视角研究技术创新模式却一直无人问津。本文在利益相关者思想的主导下,先从企业技术创新的一般过程模式入手,然后分析利益相关者视角下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过程模式。在此基础上演化出中小企业创新网络模式。通过分析,我们给出结论:中小企业创新模式的选择不应再拘泥于传统的技术推动型、市场导向型和综合创新模式,而必须将视野拓宽,将创新认识提高到利益相关者理论的高度上来,即在技术创新过程中,中小企业应密切与其利益相关者的关系,充分利用外部创新资源,积极构建创新网络,在信任和合作的基础上,开展合作创新。  相似文献   

12.
中小企业在增加就业、促进国民经济增长、推动技术创新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就中小企业发展来看,还存在着许多问题与困难。大力推进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帮助中小企业渡过难关,实现平稳健康发展显得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3.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中小企业在自己比较擅长的领域中对知识进行不断地积累和持续地学习是培育其核心能力、获得内在竞争优势与长期发展的关键。中小企业对于外部环境、市场信息和技术变化能够迅速捕捉到资讯,在此基础上进行有序的跟踪和学习,其效果直接和本企业的学习机制密切相关,企业学习机制的运行状况同时受到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了解各因素的作用机理有助于企业调整学习机制运行方式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我国中小企业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入世”,我国中小企业在发展中逐渐暴露出众多问题:产业结构初级化、产品结构单一化;技术装备差,专业化程度低;企业布局分散,不能形成规模经济;科技及管理人才匮乏;粗放式经营、资源浪费严重等。如何使中小企业摆脱困境,提高竞争力和竞争优势,是中小企业急待解决的问题。中小企业可以通过虚拟生产模式:建动态合作联盟、对非核心业务实行外包、接外包业务等虚拟生产方式来实现二次创业。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总量和比重这两个不同的角度,对我国企业技术创新的状况进行了实证分析。随着我国经济总量规模的迅速扩大,企业技术创新总量明显增长,但从企业层面看,技术创新的比重却没有得到相应的提升,甚至呈现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6.
技术创新虽然是国际上通用的一个经济术语,但国内外对其概念、内涵的认识及内部结构层次方面还存在一些分歧。关于技术创新中的技术限定问题应以狭义的技术为主;关于对技术创新概念广义和狭义界定的认识问题应以广义的理解为主;关于技术创新的创新强度的限定问题应对创新程度不应加以限定为宜;关于技术创新在市场上成功实现的成功标准问题应适当宽泛一些,获得利润、改善市场、提高创新主体素质都属于成功实现;技术创新与技术进步是两个内涵不同、侧重点不同的概念,技术进步是与宏观相对应的,其包括多种要素,其中技术创新是核心要素;创新建立在发现、发明的基础上,但发现、发明不一定都导致创新,只有发现、发明实现了商业化应用才是创新。  相似文献   

17.
随着社会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技术进步推动各种新的信用增级方式不断产生,大大丰富了中小企业融资的方式,拓宽了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对中小企业信用增级从理论和实践角度分别进行梳理和总结,并分析其中隐藏的问题,对于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乡镇政府债务成因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乡镇政府负债问题不仅阻碍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影响乡镇政府的正常运转,还有可能冲击农村政权的稳定,引发经济和政治风险。乡镇政府负债的基本原因在于:乡镇财政基础较弱.财源非常短缺;乡镇行政改革滞后,使财政不堪重负;现行减债措施不到位,缺乏过硬的负债责任追究机制。  相似文献   

19.
技术创新网络是技术创新活动的企业间分工深化的结果.技术创新的网络化和模块化有效地降低了技术的交易成本,并为技术创新网络信誉机制的建立提供了前提.技术的互补性资源的共享是技术创新网络外部性的根源,交易成本和技术互补性的程度是网络规模的决定因素.  相似文献   

20.
This paper offers a Schumpeterian view of the Great Merger Movement in the American manufacturing industries, which occurred from 1895 to 1904. From this perspective, the Great Merger Movement was a response to competitive pressures associated with a number of significant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s which occurred at the end of the nineteenth century. Because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se innovations required large capital investments, and because the returns to the investments would have been highly uncertain if they had been made competitively, firms at the turn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 sought to restrain competition. Since the uncertainty precluded cooperating at arms-length, cooperation was internalized through horizontal consolidations. The consolidations in turn increased the size of the capital investments undertaken to implement the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s. The theory is supported with historical evidence about the techn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industrial conditions at the turn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 and an econometric model is tested using data from the Twelfth and Thirteenth Censuses of Manufactur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