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际贸易》1997,(10):7-9
中国同联邦德国1972年10月 11日建交以来,作为双边关系重要组成部分的双边经贸关系,在高水平上保持了全面、快速、健康的发展势头。 现状 双边贸易迅速发展 据中方统计(下同),两国建交时,中德贸易额仅为2.74亿美元,其中我国对德出  相似文献   

2.
自1972年中日建交以来,两国贸易取得了快速的发展。1972年,双边贸易总额仅为10.4亿美元,2000年增加到831.5亿美元。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两国贸易发展速度更为惊人,2013年双边贸易额已达3127.06亿美元,比建交初期增加了300多倍,两国成为彼此重要的贸易伙伴。然而,从出口和进口来看,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对双边贸易的推动作用存在差异,相  相似文献   

3.
今年是中法建交30周年。30年来两国在政治、经济等各个方面进行了富有成效的合作。事实证明,建立和保持良好的政治关系对促进双方经贸关系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从新中国成立后到1964年中法建交前,两国年均贸易额只有3000万美元。而建交后,两国贸易交往飞速发展。70年代中法年均贸易额已增至3.7亿美元,80年代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中丹(麦)经济贸易关系发展很快。丹麦已成为我国同西欧发展经济贸易的重要国家之一。中丹两国于1950年建交,30多年来,两国贸易关系不断发展,根据我方统计,五十年代两国平均贸易额仅500万美元,到八十年代头四年两国平均贸易额为1亿多美元,即在三十多年里两国平均贸易额增长了20倍。1982年中丹两国贸易创历史最高水平为1.8亿美元,比1981年增长125%,其中从丹麦进口比1981年增长237%,对丹麦出口减少5%。从丹麦进口大幅度增加的原因是我购买了四艘6.4万吨级散装货船、冰激凌生产设备和化肥等。对丹麦出口减少,主要是世界性经济衰  相似文献   

5.
1972年尼克松总统访华,中美两国关系开始了历史性的转折,两国经贸关系随之得以恢复和发展,1972年,中国美晚几首从零开始,至中美建交前的1978年,双边贸易额增至9.9亿美元。  相似文献   

6.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建交以来,两国的经贸关系发展一直良好,双边贸易额基本上保持着上升势头。根据我国海关统计,1995年两国贸易总额为137.1亿美元,创历史最高水平。今年1—5月,两国的贸易额已达48.75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5.5%,可望再创佳绩。德国已是我国在欧洲最大的贸易伙伴,中德贸易额占我对全欧贸易额的27%,对  相似文献   

7.
这次,《国际贸易》杂志社出版发行“中日经贸专刊”,是极其有意义的。在此,我谨向策划编辑这一专刊的贵杂志社表示由衷的敬意。 自从1972年日中邦交正常化以来,日中关系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从日中两国的经济关系来看,贸易额由1972年的11亿美元增长到  相似文献   

8.
<正> 中美两国的贸易关系在中美上海公报发表后逐步恢复和发展起来,特别是中美建交以后,两国贸易关系有了很大改善,并日益呈现出下列特点: 一、中美两国贸易受到政治因素的强烈影响 1950年,美国打着联合国的旗号,发动侵朝战争,对中国实行封锁、禁运,中美贸易曾一度出现中断。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成功。中美两国在上海发表了《联合公报》,双方同意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改善和发展中美关系。中美政治关系的改善带来了中美贸易的发展。1972年中美贸易额从零迅速增加到1300万美元。到中美建交前的1978年,中美贸易总额已达9.9亿美元。然而,这一期间的中美贸易关系相当不稳定。其主要原因之一是中美两国尚未建立正式外交关系,以至两国贸易中分期付款的问题不能解决,美国出口商无法扩大对华贸易。同时,由于中美之间没有签订贸易条约,美国没有给中国非歧视性的待遇,对从中国进口的货物要征收高额关税,这无疑严重阻碍了两国贸易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韩国在中国对外贸易中的地位不断提升,成为一个不可或缺的角色。1992年,中韩两国正式建交,当时双边贸易额仅为50.3亿美元,2006年,中韩建交14周年,双边贸易额达到1343亿美元,增长了25倍多,其中出口由24亿美元增加到445亿美元,进口由26亿美元增加到898亿美元,分别增长了17倍和33倍。在传统的发达国家进出口市场以外,以韩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在我国外贸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  相似文献   

10.
中、韩作为传统贸易伙伴,贸易往来的历史悠长.据海关总署统计数据显示,中韩两国建交二十二年,双边贸易额已由最初的50亿美元增长到2014年的2905亿美元,年均增速达到28.55%.  相似文献   

11.
中国和澳大利亚两国虽然远隔重洋,但两国间的贸易往来却源远流长。早在19世纪中期,中国便开始直接向澳大利亚出口丝绸,手工艺品和服装等商品。新中国成立后,两国保持着民间贸易往来。但是,在整个50年代,两国贸易往来很少,双边贸易额累计不过1.57亿美元。1961年我国开始从澳大利亚进口小麦后,中澳贸易额获得了较大幅度增长。 1972年12月,中国和澳大利亚建立了外交关系,这一历史性事件标志着中澳关系的转折点,从而揭开了两国经挤贸易关系的新篇章。1973年7月,两国签订了政府贸易协定。协定规定在双边贸易中互相给予最惠国待遇,从而为两国经济贸易关系的健康发展打下了有利的基础。随着两国友好关系的不断加强,两国经济贸易往来日益活跃,双边贸易在平等互利、互通有无的基础上获得较大增长,经济技术合作的范围和领域逐步扩大。  相似文献   

12.
中泰两国是近邻,人员往来频繁,两国经济贸易合作渊远流长。1975年7月1日中泰两国建立了外交关系,为双边经贸发展铺平了道路,促进了经贸关系的不断发展。 建交前两国没有直接贸易,建交后经两国政府的推动和企业的努力开拓,得到了快速发展。建交20年来,其间虽有因进出口品种结构大幅波动和变化而下降或徘徊,但总的是快速发展的。两国贸易额从  相似文献   

13.
自中瑞两国建交以来,双边就保持着良好的经贸关系。2000年以来,两国贸易额的增长率一直保持在20%左右,2008年的贸易额首次突破100亿美元,中国成为继日本之后,瑞士在亚洲的第二大贸易伙伴;而除欧盟国家之外,瑞士是中国在欧洲最大的贸易伙伴。两国在经贸互补性、贸易结构等方面存在着广泛的合作基础。本文通过对双方经济开放度、贸易结合度以及贸易量与GDP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从而对两国建立自由贸易区的可行性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4.
1974年5月31日,中马两国政府宣布正式建交,开启两国关系发展新纪元,马来西亚成为东盟中首个与中国建交的国家。2004年5月31日,在两国建交30周年之际,两国政府宣布建立“战略合作关系”;2013年10月4日,两国领导人又一致同意将“战略合作关系”提升至“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并签署《中马经贸合作五年规划(2013—2017)》,计划至2017年双边贸易额将达1600亿美元的目标。2015年11月23日,两国政府再次发表《联合声明》,并签署《关于进一步推进中马经贸投资发展的合作计划》。  相似文献   

15.
<正> 中国与澳大利亚贸易关系历史悠长。尤其是自1972年两国建交以来,双边贸易已经风风雨雨走过了20年的历程。总的来看,双边贸易的发展是较快的,但现在所达到的贸易规模与这两个亚太地区经济大国的地位还很不相称。随着环太平洋经济圈的崛起,两国的经济贸易关系必将有一个新的飞跃。值此  相似文献   

16.
<正>近年来,中印都在以超常规的速度发展,贸易规模不断扩大。2010年是中印建交60周年,中印两国的经贸合作不断涌现新的契机。印度是中国在东南亚地区最大的贸易伙伴。近年来,中印双方贸易加速发展,贸易额不断攀升。2000年中印之间的贸易额不到20亿美元,而2009年,中印双边贸易额为433.8亿美元.年均增长  相似文献   

17.
陈庚 《国际贸易》1995,(4):21-22
中加两国同处太平洋沿岸,一个是西方工业强国,一个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两国在经济上互补性很强。中加两国自50年代起就开始了民间贸易活动,正式贸易关系始于1961年中加小麦协定。1970年10月中加两国建交以来,双边经贸关系发展顺利,仅就双边贸易来说,60年代双边贸易额每年仅1—2亿美元,70年代为每年4—5亿美元,80年代增长到12—13亿美元,90年代更是突破了20亿美元的大关,并且年年迈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18.
中国、联邦德国经济贸易关系迅速发展的十二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今年10月11日是中国、联邦德国建交12周年纪念日。12年来,两国在各个领域的友好关系全面发展,两国人民之间的友好情谊和相互了解不断加深,两国经济贸易合作卓有成效,硕果累累,令人欢欣鼓舞。一、日益完善的法律基础1972年以前,中国和联邦德国之间保持着民间贸易往来。建交以来,两国政府为改善两国贸易和经济合作关系作出了很大的努力。1973年,两国政府正式签订了贸易和支付协定。1975年两国政府成立了促进经济和贸易关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同巴西建交前的1973年,巴西有人发表文章断言:“巴西同共产党中国的贸易前景并不很令人鼓舞。”但是,事实是最雄辩的。1974年两国建交时的贸易额仅1,742万美元,1983年则增至5.7亿美元,10年增长32倍。1984年双边贸易额已达8.4亿美元。中国已成为巴西在亚洲的第二大贸易伙伴,中巴贸易额在巴西外贸中的地位从微不足道上升到第12、13  相似文献   

20.
日中两国邦交正常化以后,围绕日中经济关系中最主要的两国间的贸易如何发展这个中心,双方进了多方面的努力。1972年,两国贸易额不到10亿美元,从两国互通有无的经济合作潜力来看,仅占了很小的比例。1978年日中长期贸易协定的签订,以及中国资源出口和技术、原材料进口体制的建立,使两国贸易出现了稳定、飞跃的发展。 1979年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以后,中国政府实行了来料加工、资源共同开发、接受直接投资及贷款等与国际经济社会保持多样合作的政策,使中国经济快速地走上国际化道路。中国在80年代经过反复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