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随着手机、PAD、掌上电脑等移动客户端的广泛使用,移动电商和移动支付以灵活、简便的特点受到消费者青睐~([1])。与此同时,交通一卡通初步实现城市公共交通全覆盖,市民出行需求往便捷化、灵活化、差异化方向发展,传统交通一卡通单一支付服务功能和公共交通工具定位已经不适应一卡通自身发展趋势和市民高时效性的出行需求,迫切需要开拓新的发展方向,拓展一卡通产业生态~([2,3])。一、基于NFC终端的广东省交通一卡通移动电子商务系统框架设计  相似文献   

2.
近些年,随着智能卡的发展和移动支付的推动,SIM卡、银行卡等逐渐进入综合交通领域,公共交通一卡通行业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建设公共交通一卡通的TSM平台,有利于一卡通运营机构拓展移动支付增值业务,并可用于实现空中发卡,提高了一卡通系统的服务质量,提升了公共交通一卡通相关企业的竞争力。本文对公共交通一卡通的TSM平台建设展开研究,搭建了平台的系统架构,设计了平台各个模块的流程结构,该平台主要包含业务管理系统、库存管理系统和空中发行系统三个模块。本文设计的公共交通一卡通TSM平台建设方案已应用于广东省一卡通系统中,并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3.
京津一卡通卡于8月15日在北京正式对外发行。今后,人们可以手持一张一卡通,在京津两地通用,并同时享受两地公共交通的优惠。北京市政交通一卡通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京津一卡通把北京市政交通一卡通卡和天津城市一卡通卡整合到一张卡上,既成为人们的一卡两地双电子饯包,又实现了京津两城市一卡通的互联互通功能。持有京津一卡通卡的用户除可在北京  相似文献   

4.
<正>近日,交通运输部正式发布《城市公共交通IC卡技术规范》,包括总则、卡片、读写终端、信息接口、非接口通讯、安全和检测等七部分内容。技术标准是推进全国交通一卡通互联互通工作的重要基础和先决条件。此前印发的《交通运输部关于促进交通一卡通健康发展加快实现互联互通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要统一交通一卡通标准体系,规范交通行业支付领域的业务管理系统、信息接口、安全技术、读写终  相似文献   

5.
<正>5月21日,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副司长王水平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交通运输部将着力推进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长江经济带中游城市群等重点区域交通一卡通率先实现互联互通。近日,交通运输部出台《关于促进交通一卡通健康发展加快实现互联互通的指导意见》,从顶层设计入手,对互联互通进行全盘规划和布局,  相似文献   

6.
“一卡通”发展现状市政交通一卡通(以下简称“一卡通”)是以统一发行的非接触式IC卡(集成电路卡)作为支付媒介,采用国家建设部统一的密钥体系,利用计算机、通信等技术手段,建立以发卡、结算为中心的基础工作平台,为市民在全市范围内所有的公共电汽车、轨道交通、出租车、高速公路、停车场、汽车维修、公园景点等领域的服务付费提供电子化的支付手段。  相似文献   

7.
4月1日获悉,长三角区域交通“一卡通”合作已在技术标准、交换清算平台和系统建设方案等多个方面作了准备,将以2010年上海世博会为契机,推进“一卡通”在区域内的全面通行。  相似文献   

8.
城市脉动     
北京 市民支持奥运交通;首都机场快速轨道交通即将完工;香港:奥运临近,都准备好了;北京:新市政交通一卡通拟推出;上海:轨道交通网络实现年内增能50%;厦门:BRT——交通与景观的融合。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公众出行需求的分析,构建了公众出行信息服务平台的体系框架,并对平台的建设及运营模式展开研究,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建设运营模式,以达到提高面向公众出行的信息服务质量、改善交通环境、提升交通行业政府部门的管理决策水平和促进交通产业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广州智能交通信息服务产业联盟于日前成立,这标志着广州市政企合作建设交通信息化工作步入了全新的阶段,智能交通产业建设由传统离散型生产迈向产业联盟一体化发展。  相似文献   

11.
经过两年多的系统建设,广东已基本实现了全省高速公路联网收费,共撤并了14个主线收费站,粤通卡用户也已突破20万,开通了147条自动缴费车道,大大提高了高速公路的通行能力,有效地服务于广东路网的发展,广东描绘了一幅全省交通“一卡通行”的蓝图,并已构筑了初步的轮廓。  相似文献   

12.
<正>经过多年发展,城市一卡通运营企业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为各地市民的便利出行做出了卓越贡献。但同时,城市一卡通运营企业也正处于历史变革的关口,移动互联网的冲击不再是"未来式",而是"进行时",向移动互联网转型已经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一卡通运营企业急需从多年的10版本升级到移动互联网下的20版本。在10的版本里,城市一卡通运营企业主要关注实体发卡、充值、消费和沉淀资金的管理,这些都是在线下进行的,但在一卡通运营的2.0版本里,企业需要  相似文献   

13.
随着新一代技术的日新月异,传统的智能交通系统面临重构和再造。本文提出开放互联环境下诞生的新产物——全息交通,构建了全息交通的逻辑框架、物理框架和通信架构。全息交通是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对传统智能交通系统的全新演绎,未来将对传统的交通管理模式和交通出行模式产生巨大的颠覆。研究成果对规范和促进全息交通产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高速公路作为我国交通发展的坚实基础,是新基建赋能的重要领域。本文重点研究分析了智慧高速公路的发展路径,将公路智慧化提升主线分为基础设施数字化、交通要素网联化、业务决策智能化、开放融合协同化四个方面,并提出相应的提升方向与标准,从而实现有效引领智慧高速公路科学建设以及技术与产业创新。  相似文献   

15.
为了加快湖北交通事业的发展,提高湖北省高速公路的使用效率和高速公路营运管理水平与服务质量,湖北省在2003年1月1日实行全省高速公路联网收费“一卡通”,按照建成一条高速公路联网一条的原则,湖北省的联网收费已经走过了4个年头,除黄黄高速公路外,湖北省的其余高速公路和长江大桥均已实行联网收费。2D06年4月1日,全省高速公路实行计重收费。随着联网路段越来越多,对联网收费系统的可靠性和  相似文献   

16.
交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先导性产业,江苏交通肩负着江苏省"两个率先"先行军的重要使命.以GIS(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为基础的交通信息化发展工作成为了提高江苏交通服务管理能力的关键因素.江苏省交通地理信息服务平台的建设,实现了全省交通资源的整合和共享,并为交通管理部门和社会公众提供优质权威服务夯实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1995年,中国政府首次派团参加了第二届世界ITS大会。此后,智能交通、智慧交通、"四个交通"等提法接踵而来,智能交通协会、智慧交通产业联盟等组织相继建立,云技术、大数据技术、互联网+交通等概念层出不穷。二十年过去了,有必要通过智能交通的发展历程’重新认识智能交通的内涵、现状、问题与发展趋势。本文就这些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8.
突破车路协同智能控制关键技术,抢占智能交通前沿技术制高点,是未来我国能否形成智能交通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在智能化交通管理技术不断丰富和完善的同时,要加速发展智能化交通服务技术中国智能交通协会理事长吴忠泽,在中国智能交通年会的主题报告中说这是我国智能交通未来发展的趋势。9  相似文献   

19.
本文首先从交通工程角度分析目前高速公路长下坡避险车道存在的普遍问题,然后阐述了长下坡避险车道交通工程设计的必要性,最后提出完成长下坡避险车道的交通工程设计的具体方案。  相似文献   

20.
勒川 《中关村》2013,(6):82-83
"北京经开历来倡导自然、和谐的产业生态。这种产业生态的形成不是人为干预的结果,而是企业根据自身发展需要自然聚集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