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农村产业发展是乡村振兴的重点,产业兴则百业兴,产业兴旺将吸引更多的技术资源、资金资源、人力资源涌入农村,才能更高效率的促进农村地区经济增长,推动新农村建设,实现乡村振兴发展。但是乡村地区产业振兴一个转变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充分利用乡村地区自然资源优势,抓住当前绿色经济背景下国家对农村产业的政策机遇、市场发展机遇、技术机遇等,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本文主要分析当前经济背景下农村产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并就产业发展提出建议,以进一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  相似文献   

2.
乡村振兴视域下生态农业经济发展策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乡村振兴是新时期补齐民生短板、振兴乡村经济的重要战略发展目标,农业经济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基于此,从生态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出发,结合当前农业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促进生态农业经济发展的措施,进一步助推乡村振兴战略的落实。  相似文献   

3.
新农村背景下,乡村经济振兴工作需要加强农业经济管理,故农业经济管理已然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点工作。在建设小康社会之际,需要加强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关注,积极推动农业经济管理,促进农民增收,推动农村快速发展。本文对当前我国经济管理发展的趋势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新农村背景下农业经济管理的策略。  相似文献   

4.
戴子涵 《山西农经》2023,(8):123-125
自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以来,我国乡村迎来新发展机遇。乡村旅游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产业,是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其中,乡村生态旅游是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新发展模式,其在大力推动乡村经济发展的同时,对乡村生态文明建设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乡村生态文明建设和乡村生态旅游的融合发展,是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一种新发展形式。文章就当前乡村生态建设与乡村生态旅游的交叉问题、困境及解决办法提出见解,以期实现农村经济与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同步优质、高效发展。  相似文献   

5.
凡金玲 《山西农经》2023,(1):126-129
推动农旅融合是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必然要求,其中茶旅融合对推动茶产区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信阳茶产业规模大,地域分布广,涉茶人口多,带动能力强,是广大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此外,信阳茶区具有十分丰富的农业生态资源与浓厚的田园生态氛围。因此,推动信阳茶旅产业融合,发展生态农业旅游,对于促进信阳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基于此,文章在农旅融合和茶旅融合的背景下,分析了信阳生态农业旅游发展现状、生态农业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茶旅产业融合下信阳生态农业旅游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6.
通过释放生态红利变生态优势为经济优势是实现乡村产业振兴的最佳选择。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助推乡村产业振兴具有三大基本逻辑,一是基于生态经济效益理论和“两山”理论的基本理论逻辑,二是基于政策推动、消费拉动和技术驱动的现实逻辑,三是基于国内大量案例的实践逻辑。乡村生态产业化有利于促进乡村产业经济效率提升,产业生态化有利于形成乡村生态产品品牌溢价,二者共同作用助推乡村产业振兴。基于这一内在机理,围绕生态资源开发、农业绿色转型、资源产权流转和生态载体溢价的四种乡村产业发展模式。提出了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助推乡村产业振兴的六大路径,即以科技创新为主线发展乡村生态农业,以绿色转型为主线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以品牌建设为主线发展乡村特色产业,以品质提升为主线发展乡村生态旅游产业,以促进市场交易为主线发展乡村碳汇产业,以“生态+”为主线构建乡村全产业链条。  相似文献   

7.
刘丽华 《山西农经》2023,(8):157-159
乡村振兴战略是推动我国农村健康发展、改变农村落后面貌、提高农民幸福指数的重要发展战略,农业、农村的发展需要紧密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当前,在乡村振兴视域下,我国生态农业的发展面临着诸多困境,主要体现在人均耕地面积逐渐减少、乡村经济发展受到阻碍、农业生产结构不佳等方面。在这种情况下,农村地区需要进一步优化生态农业发展路径,着重突出区域特色,加强科技投入和资金投入,构建多元化的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劳动者生态农业意识,以生态农业为突破口,加快农村地区的发展步伐。文章分析了生态农业的特点,阐述了生态农业发展对乡村振兴的重要价值,提出了生态农业发展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8.
李蕾 《山西农经》2024,(1):21-23
乡村振兴战略是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数字经济作为新兴产业在乡村振兴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乡村地区的数字经济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潜力巨大,数字经济对于乡村振兴具有不可替代的推动作用。因此,在乡村振兴背景下,要重视数字经济,积极采取措施推动数字经济的发展。主要探讨了乡村振兴背景下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明确当前存在的问题与挑战,并提出相应的措施,以期为数字经济在乡村振兴中的应用提供依据和思路,推动数字经济与乡村振兴的融合发展,实现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9.
钟娜娜 《山西农经》2023,(9):123-125
农业经济的发展和生态环境休戚相关,然而粗放式的农业经济发展方式消耗了大量生态资源,导致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因此迫切需要建设生态农业以推动农业经济长期持久发展。文章分析了建设生态农业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必要性,剖析了建设生态农业以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实践中存在的现实问题,并提出全面认知生态农业、发挥生态农业功效、培育生态农业人才等具体举措,以期为生态农业建设者提供有价值的借鉴和参考,从而实现生态农业对农业经济持久发展的有力推动。  相似文献   

10.
佟丽杰 《山西农经》2023,(6):138-140
为有效解决我国“三农”问题,国家提出了乡村振兴这一重大战略,旨在推动农村繁荣发展、农业经济腾飞以及农民收入水平提高,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其中农业经济发展作为“三农”问题的关键,在全面推行乡村振兴战略的视域下,打造绿色生态的农业经济发展模式已成为目前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趋势。文章立足乡村振兴视域,对生态农业经济发展中面临的困境及应对策略提出几点思考,力求助推我国生态农业经济发展的可持续化,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11.
农业经济是农业中经济劳动与经济活动的总称,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驱动力,也是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目标落地、落实的支撑力量。在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传统农业经济发展模式、管理方式及经济结构等难以适应新农村建设需求。为改善此种现状,实现高质量农业经济助力乡村振兴,文章结合实际情况,从农业经济管理、生态农业经济、数字农业经济、农村金融4个层面,探究农业经济应用于乡村振兴战略发展中的策略。  相似文献   

12.
牢牢把握脱贫攻坚的优秀成果,坚决做到"脱贫不返贫",将乡村振兴贯彻到底,使农村经济能够健康快速发展,保证全体人员共同富裕是当前党的重要工作。中国共产党是实现乡村振兴,推动农村经济朝现代化、共同富裕目标不断前进的引领者、谋划者以及参与者。稳抓稳打基层党建工作,强化党建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是党推动乡村振兴的前提。彻底转变基层政府的工作机制,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模式转换升级,大力推动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是新阶段我国农村发展的主要路径。  相似文献   

13.
姜涛 《山西农经》2024,(1):64-66
乡村振兴的战略背景下,加强农业经济的管理对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意义重大。农业经济发展和农业经济管理之间关系密切,管理是为了促进经济更好发展,而经济发展的过程又会不断完善管理措施,两者相辅相成。基于此,论述了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农业经济管理的重要性,分析了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论述了提高管理质量的措施,以期为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改革的深化为乡村经济振兴提供了制度性供给。乡村经济振兴依然存在着生态、社会、文化、经济、政治等各个领域的多层次、深程度问题。为此,打造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机制、发挥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的引领作用、通过科技创新推动乡村振兴、促进农村产业化发展、培育乡村经济发展队伍、增强贫困群众的获得感,是全面深化改革视角下振兴乡村经济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5.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开展新农村建设,需要对乡镇农业经济发展赋能,深入实施农村创业培育行动,培育一批扎根乡村、服务乡村、带动乡村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开辟地方新农民建设地方经济促发展的道路。以广州市从化区乡镇为例,通过调查数据分析新型职业农民创业能力与培育的现状,总结从化区新型职业农民创业能力存在的问题,提出精准培育策略,对助力农村生产力快速发展和推动新农村建设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6.
基于建设“数字辽宁”的背景下,数字经济成为乡村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数智赋能产业、创新引领未来”为核心的数字经济,为乡村产业振兴发展提供了新动能、新路径。结合辽宁乡村数字经济发展情况,针对辽宁乡村产业振兴共性问题,探讨辽宁乡村数字经济推动乡村振兴发展、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的新路径,着力抓住数字经济发展机遇,多措并举补齐短板。  相似文献   

17.
汉宇 《山西农经》2020,(9):136-137
在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文化建设的地位愈发凸显。乡村文化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构成因素之一,有助于推动乡村文化建设,提升农民的基本素质,良好贯彻乡村振兴战略,推动乡村经济的发展与进步。  相似文献   

18.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我国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农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改善,但是农村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凸显,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因此,必须采取相应对策促进农村生态环境治理,推动乡村经济振兴和发展,提高乡村建设的和谐性,为广大村民营造一个和谐优美的人居空间,推动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9.
民族地区乡村旅游业的发展是带动民族地区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推动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当前我国民族地区乡村旅游既存在优势和机遇,也存在劣势和威胁,它在推动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新农村建设也对其发展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进一步提升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对新农村建设贡献度需要促进乡村旅游产业的优化升级、加强与外界的交流合作、提升服务水平和人员素质、促进乡村旅游业的法制化运行。  相似文献   

20.
新农村经济建设逐渐向着数字经济的方向发展,物联网、电商等逐渐成为新农村的发展方向。如何在现有的农村发展条件下助力数字经济发展,已经成为农村发展与建设的关键。从数字经济发展角度入手,针对乡村振兴与农村发展中存在的人力资源、基础设施等问题进行分析,对"互联网+"农业产业链发展模式进行研究,为乡村振兴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