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0 毫秒
1.
传统农产品产销对接模式和机制存在信息化程度较低、组织化程度不高以及物流配送体系不健全的缺点,影响了市场供需平衡和农民收入水平。对此,在"互联网+"的社会潮流下,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对传统农产品产销对接模式和机制进行了创新,具体包括:搭建"互联网+"背景下以电子商务网站为主的产销对接机制、培养"互联网+"背景下专业化的产销主体、打造"互联网+"背景下龙头企业主导的"基地+直销"模式,有效解决了传统对接模式和机制的不足。  相似文献   

2.
以"互联网+"环境下电子商务等互联网技术对生鲜农产品供应链带来的变革和创新为切入点,针对生鲜农产品供应链中供求不平衡的现实性难题,文中提出了基于消费众筹的"互联网+"生鲜农产品供应链预售模式,并从价值主张、核心资源、运作流程以及盈利模式四个方面对该商业模式进行了阐释。在此基础上,本文作者结合三类典型的应用案例,分析了该商业模式实践的可行性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大力发展农产品在线销售平台是提升农产品供销对接效能以化解农产品销售难问题的有效手段,它有助于推动农业产业供给侧改革,为解决"三农"问题提供新动力。研究阐述"互联网+"背景下发展农产品线上销售平台的内涵及意义;指出提升"互联网+农产品"销售平台的在线品牌价值,整合其供应链资源和创新O2O运作模式等具体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4.
<正>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农户农产品销售的渠道方式也产生了变化,《关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做好"三农"工作的若干意见》强调要继续开展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因此,研究"互联网+"背景下农户农产品销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互联网+"背景下农户农产品销售的现状1.销售渠道农户直接销售  相似文献   

5.
在"互联网+"与"双创"的发展背景下,市场对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提出新要求。为了探索"互联网+"背景下的旅游管理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策略,从3个方面分析了旅游管理专业"互联网+"创新创业教学改革背景。介绍了江门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管理专业探索"互联网+"背景下的创新创业教学改革过程,以《专业导论与专业创新》为例,探讨"互联网+"背景下的旅游管理专业创新创业课程的开发实践成效。  相似文献   

6.
随着5G、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现代化技术及信息化手段的飞速发展,社会已经进入到全新的发展时代,这为各个行业的发展带来了较大挑战,尤其是农产品营销行业,由于其传统营销理念与营销方式所带来的影响,导致部分农产品虽然质量较为优异,但在市场价格方面却不尽如人意。所以,亟需在"互联网+"背景下进一步探寻全新的农产品营销方式,逐步促进农业经济的稳定发展。基于此,文章首先对"互联网+"基本概念加以明确,然后对"互联网+"时代下农产品营销的机遇与问题展开深入分析,最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互联网+"背景下农产品营销与农业经济发展的具体优化措施。  相似文献   

7.
农产品传统营销模式已经落后经济社会的发展,随着绿色消费兴起,农产品的绿色营销也快速发展。同时,伴随着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在"互联网+"背景下农产品绿色营销又迎来新的发展机遇。返乡大学生实施"互联网+"背景下农产品绿色营销,一方面关系到返乡大学生自我发展,另一方面还将关系到农产品转型升级、农业农村绿色发展。  相似文献   

8.
李丹琳 《农业经济》2018,(3):133-134
农业是我国经济新常态下的重要增长极,在"互联网+"背景下推进农产品物流的信息化建设以实现"货畅其流"、"物尽其值",成为破解农产品物流发展难题的重要路径。本文从分析农产品物流的内涵和特征出发,指出"互联网+"背景下我国农产品物流存在的一系列问题,进而提出农产品物流信息化发展的路径,以期对研究农产品物流未来的发展态势带来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互联网+"正深刻影响着经济社会和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山区特色农产品营销渠道是否通畅关系到农产品价值的实现,关系到农民脱贫致富,对推动乡村振兴和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从中国柿子之乡富平柿子传统营销渠道切入,分析传统营销渠道模式与存在问题,提出"互联网+"背景下的柿子营销渠道创新,并就传统与"互联网+"背景下的营销渠道进行对比,提出面向互联网的农产品营销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赵淑雯 《农业经济》2018,(2):129-131
随着"互联网+农业"的全面推进,生鲜农产品线下线上双渠道并存的供应链已成为主流,业务快速发展使供应链内、渠道间与物流的协调合作等问题逐步呈现。本文通过数据分析,阐述了线上线下渠道间的矛盾和双渠道物流配送服务差异对供应链各因素的影响,及物流效率问题对双渠道供应链收益共享和总利润增加的约束问题。试图探索通过双渠道供应链的协同、配送资源整合、物流服务创新等途径达到提升效率,为"互联网+"背景下双渠道供应链系统的协调运作提供进一步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1.
结合我国农产品营销渠道现状,分析农产品营销渠道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互联网+"背景下农产品营销渠道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12.
正"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是党中央、国务院为解决农产品"卖难"问题、实现优质优价带动农民增收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近日,农业农村部制定了《"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试点工作方案》,优先选择包括贫困地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在内的100个县开展试点,加快现代信息技术与农业生产经营深度融合发展,建立完善适应农产品网络销售的供应链体系、运营服务体系和支撑保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和普及应用",互联网+"技术已遍布各行各业。"互联网+"技术对农业发展的影响也与日俱增。在我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指引下,应该更好地利用互联网技术,让甘肃省特色农产品"走出去",走向世界各地。通过分析甘肃省特色农产品的发展现状,结合SWOT分析方法对甘肃省特色农产品"走出去"进行分析,并给出战略指导,对促进甘肃省特色农产品在"互联网+农业"背景下"走出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受消费群体对鲜活农产品供给需求变化的影响,我国农产品流通模式不断朝着便捷、安全方向改进,面向"互联网+"时代的多元创新流通模式层出不穷,发展空间巨大。我国"互联网+"时代下的鲜活农产品流通模式在农村具体实践的结果喜忧参半,既促成了鲜活农产品流通高效发展,也暴露了一些问题,亟待改进。本文在对我国鲜活农产品流通模式展开探究的背景下,找出当前鲜活农产品流通模式显露的弊端,把握"互联网+"时代鲜活农产品流通模式的发展趋势和创新方向,针对问题结合流通环境改进现有模式,探索鲜活农产品流通模式新格局,为我国鲜活农产品流通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研究阐述在"互联网+"背景下农产品精准营销的内涵及其实施意义;深入剖析农产品精准营销战略实施过程中面临的农产品目标市场精准定位问题,农产品营销渠道精细化建设问题及农产品营销增值服务能力提升问题;给出精准定位农产品目标市场,打造个性化农产品营销渠道,开发农产品精准营销新工具及完善农产品精准营销的增值服务体系等若干基于"互联网+"平台的农产品精准营销对策。  相似文献   

16.
随着互联网技术发展以及农村基础设施日益健全,安徽省部分农村已经具备了农产品O2O模式发展的基础条件。本文基于手机APP的商业开发视角,深入研究"互联网+"背景下安徽省农产品O2O发展模式,并对农产品O2O手机APP发展方向提出了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17.
互联网环境下的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作为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一项重要建设内容,对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进一步解决"三农问题"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立足于广东省农产品流通体系的现状,在概述"互联网+"环境对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影响的基础上,总结了广东省"互联网+农产品流通"的四种基本模式,并提出了创新"互联网+"环境下广东省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的基本路径,以期为广东省构建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构建电商平台,运用互联网思维实现农场、农产品经营和消费者互联互通,确保供需双方利益最大化,促进电商平台健康发展。本文从"互联网+"对农产品影响的背景下,阐述了黑龙江省查哈阳农场构建电商平台的优势、旗舰店模式与运行方式,将农业与互联网有机结合,优化了生产模式。  相似文献   

19.
2015年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正式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互联网+农业"是互联网技术对传统农业发展重要机遇,作为农业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互联网+农业无疑为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方向。本文通过对我国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现状的研究,并联系"互联网+"的背景,探索阻碍我国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原因,进而提出有针对性的发展措施。  相似文献   

20.
随着国家"互联网+"战略的持续推进,互联网+农业模式蓬勃兴起,农产品消费需求向着品质化、个性化、多样化、定制化方向转变,农产品供应链也随之转型升级,呈现出上行渠道多元化、信息实效性和对称性强、物流体系日趋完善、以消费导向为核心的发展趋势。未来随着信息化变革的不断深入,农产品供应链的信息化程度、资金流转效率、管理水平也会不断提高,将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技术应用于农产品生产、加工、运输、销售、信息等供应链各环节,通过建立"互联网+农产品流通"的新型供应链体制,可以在农产品前端需求、标准规范制定、质量追溯、仓储物流建设等方面构建一条全信息化的农产品上行体系。同时,通过信息流、商流、资金流、物流的汇集,进而推进农产品供应链向着标准化、规范化和现代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