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周彬  贺传阅 《乡镇经济》2007,(11):30-33
乡村旅游是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具有发展潜力大、关联度高、带动力强、拉动内需明显等特点,发展乡村旅游自然便成了西部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首先界定了乡村旅游的内涵,在分析西部地区发展乡村旅游优势的基础上,对乡村旅游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互动关系进行了探讨,并初步认为乡村旅游的发展促进了新农村建设,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又为发展乡村旅游开拓了空间。为了促进二者之间的协调发展,提出基于新农村建设的西部地区乡村旅游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2.
高谋洲 《乡镇经济》2008,24(3):78-81
乡村旅游发展的实践证明,它具有促进农村产业结构优化的功能,但在发挥这一功能方面它也面临很多困难和问题。为了规避或矫正乡村旅游在此方面的不足,发展乡村旅游时,必须加强整体规划和机制设计,提高乡村旅游地农民的参与范围和程度;提高建设规划水平,在保持乡村整体风貌的基础上进行标准化建设;充分利用价格机制,调节游客流量;充分发挥社区和乡村旅游合作经济组织的作用,克服乡村旅游经营分散性带来的弊端;加大政府的指导和管理力度,保证乡村旅游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吴名全 《老区建设》2008,(24):36-37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的一项重大任务,乡村旅游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乡村旅游不仅丰富了旅游活动内容,而且在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方面都发挥了积极作用。本文在分析当前新农村建设中乡村旅游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发展乡村旅游的思路与具体对策,以促进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乡村旅游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互动机制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了解决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三农”问题,中央提出了新农村建设的重大举措。而乡村旅游是农业生产与旅游活动的有机结合,它有利于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农民收入增加、农村社会稳定、村容村貌的改变,促进了新农村的发展;与此同时,新农村建设也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了发展空间和政策支持。本文就乡村旅游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互动机制及我国乡村旅游与新农村互动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乡村旅游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互动发展的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5.
乡村旅游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与手段。和谐社会的构建促进了乡村旅游的发展,乡村旅游助推了和谐社会的建设。文章以江西发展乡村旅游为例,分析了乡村旅游对构建和谐江西的推动作用,针对江西乡村旅游的发展概况,在和谐社会的要求下,为实现和谐江西,找出适合江西乡村旅游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6.
新农村建设与乡村旅游相互贡献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农村建设与乡村旅游发展具有相互促进的内在作用机制,找出新农村建设与乡村旅游的联接点,有利于促进新农村建设与乡村旅游的发展。在回顾相关研究基础上,本文构建了新农村建设和乡村旅游发展系统,阐述新农村建设和乡村旅游发展系统的互动机制,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新农村建设与乡村旅游的相互促进贡献评价指标体系,目的是为定量化、科学化评价新农村建设和乡村旅游发展的相互贡献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休假制度改革带动乡村旅游热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施行新的休假制度,对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带来了一系列变革。各大旅行社增加了短线旅游的线路,离城市较近的乡村带来了乡村旅游发展的热潮。各级政府应该出台相应的政策,指导辖区内乡村旅游的发展;乡村旅游项目设计应重点推动乡村旅游本乡本土特色;乡村旅游项目的市场营销更要适应社会发展,走多元化路线;“农家乐”经营者应该与时俱进,使乡村旅游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个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乡村旅游是一种城市反哺农村建设的旅游活动,是连接都市与农村的纽带,它将政府、企业、农民、农业、农村、文化和旅游相结合。湘西地区农村全面脱贫之后,“三农”工作的重点是乡村振兴,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于乡村旅游。通过分析乡村振兴的具体实施表现及人力资源开发相关理论,针对目前湘西地区乡村旅游普遍存在的问题,从培养人才、完善培训制度等方面探讨乡村旅游人力资源开发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新农村建设中的乡村旅游建设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昱亮 《特区经济》2010,(7):181-182
当前,新农村建设正在全国各地广泛开展,其中乡村旅游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新农村建设为乡村旅游建设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而乡村旅游建设又进一步促进了新农村建设,两者存在良性的互动关系。乡村旅游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并建立在丰富的旅游资源、有利的政府政策和完善的基础设施基础上。为了加强乡村旅游建设必须从科学规范抓起,做好品牌营销、教育培训和生态建设等工作。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九大报告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作为乡村振兴总要求。在对部分具有代表性的乡村旅游品牌调研的基础上,结合乡村振兴战略的这一背景,从乡村旅游品牌定位、品牌打造、品牌营销和品牌保障四个方面构建乡村旅游品牌化建设体系,对目前乡村旅游建设现存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乡村旅游品牌化建设提升战略及展望,以期为国内乡村旅游品牌化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在红色旅游资源富集的农村地区,红色旅游与新农村建设互动式发展称为一种耦合现象。文章从二者耦合的物质基础、动力机制、政策背景等三方面进行了分析,指出新时期红色旅游与新农村建设耦合式发展是一种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2.
孙丽坤 《特区经济》2009,(7):144-145
乡村旅游作为第三产业中的新兴产业,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而新农村建设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了发展空间和政策支持。本文针对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大连乡村旅游发展面临的机遇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大连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路径和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在分析乡村旅游发展原动力的基础上,详细剖析了宁波市慈城镇五星村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积极发展乡村旅游的资源环境与市场条件、组织结构与区位条件、优势项目与政策条件,通过当前新农村建设主要制约瓶颈的讨论,揭示出乡村旅游与新农村建设互动发展的三大重点领域和五个关键结合。  相似文献   

14.
发展乡村旅游促进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发展乡村旅游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手段,有助于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目标,对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增加农民收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丰富旅游地的文化内涵、保护农村旅游环境以及促进农村社区的民主管理,维护农村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城乡统筹发展的理念在美国、韩国等国家都已经实行了很长时间并且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在城乡统筹的大方向下开发旅游,这对我国城乡发展是一个很好的选择。但是发展的道路还很漫长,因此可以借鉴其他国家在城乡统筹发展中的成功经验来发展我国的城乡旅游,寻找适合自己的城乡统筹中旅游发展的模式。文章首先介绍了国外城乡统筹成功的基本经验;其次论述我国乡村旅游发展存在的不足之处;并提出促进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6.
发展乡村旅游 推进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乡村旅游以乡村为基点连接着城市和农村两头,在解决农民增收、调整农业结构、保护农耕文化等方面都能发挥显著作用,是解决“三农”问题,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之一。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
寇蕾  黄斌  戴林琳 《特区经济》2012,(7):158-161
目前国内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尽管速度较快,农业观光园、农家乐、采摘节等乡村旅游形式在各地大量涌现,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处于起步阶段,各旅游目的地之间缺乏统一规划、资源特色不明显、配套服务设施缺乏、经营模式单一等问题突出。区域旅游合作对整合资源、统筹城乡发展、丰富区域旅游类型、满足都市居民对乡村旅游的需求,提升其综合发展水平是一条可行的途径。本文基于对乡村旅游发展现状的研究,提出了包括空间发展、运营模式、产品开发、策划营销及支持系统在内的区域旅游合作发展模式,以期对乡村旅游的发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8.
乡村旅游对农民增收、就业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唐代剑  黎彦 《改革与战略》2009,25(12):122-125
对乡村旅游促进农村经济和就业,学术界缺乏定量研究,致使人们无法准确认识乡村旅游的作用与价值。文章利用浙江省三个不同类型乡村旅游点的社会调查资料,运用回归分析法,探讨乡村旅游对农民收入增加、农村就业的比例以及乡村旅游收入与从业人数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乡村旅游发展时期,可以促进农民增收12.17%,提高农村就业率13.26%,对新农村建设和城乡一体化发展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