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李思卿  李俊亭 《科技和产业》2023,23(21):116-121
近年来红色旅游市场不断趋于“年轻化”,其中大学生是一个具有青春和活力的旅游群体。红色旅游景区应提供多维度价值体验,使大学生积极参与红色旅游。在对文献研读的基础上,构建“感知体验-文化依恋-满意度-忠诚度”概念模型,对219份有效问卷进行数据分析。研究发现,景观感知体验和教育感知体验双维度对游客文化依恋具有正相关性,继而文化依恋间接影响满意度,最终得出满意度对红色旅游忠诚度具有显著正相关作用。最后提出新时代下红色旅游业态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沙塘沟村为例,采用SPSS20.软件运用线性分析方法,分析参与红色旅游游客的满意度。研究表明,本次所收集的所有样本对于沙塘沟村的红色旅游项目满意。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本次调查从被调查样本的基本情况、游客满意度以及受教育情况三个大方面入手,提出对红色旅游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3.
《中国西部》2011,(15):14-14
日前,广西壮族自治区红色旅游协调小组会议提出广西二期红色旅游发展目标:2015年实现年接待红色旅游游客人数达到2500万人次、年增长11%,旅游总收入182亿元、年增长23%。据介绍,按照二期发展思路,广西将打造百色、河池、桂林、“凭祥—龙州”四个红色旅游基地;  相似文献   

4.
现有关于旅游目的地游客满意度和忠诚度间关系的研究中,以认知形象研究居多,情绪形象的研究较少。为探讨情绪形象与游客满意度、忠诚度间的关系,文章通过对218名游客的调查,采用结构方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旅游地情绪形象能显著影响游客满意度和忠诚度,游客满意度显著影响忠诚度。该研究对于旅游目的地管理者和营销策划者在旅游目的地提升战略制定中具有一定启示。  相似文献   

5.
本文选取网络文本数据,以入选“建党百年红色旅游百条精品线路”的新疆21个景区为例,对比分析景区的红色旅游体验文本和红色文化传播文本,了解建党百年文化视域下新疆红色旅游和红色文化的融合发展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在新疆红色旅游中,游客对红色文化载体的感知最为强烈,能够对红色文化产生一定认同感,红色旅游的教育功能较为显著;同时,游客在游览过程中的积极情绪有利于其产生幸福感。今后可进一步推动新疆“红色文化+”融合发展,借助现代科学技术提升红色文化融入度,加强红色文化产品创意设计和品牌打造,并借助营销不断扩大红色文化影响力,更好地传承红色文化,推动新疆红色旅游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6.
尹书婷  段佩利  尹鹏 《科技和产业》2023,23(16):102-106
为进一步加快海洋主题公园转型升级,推动海洋旅游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基于中国30个海洋主题公园的线上游客评论数据,运用编码分析和网络文本分析,开展海洋主题公园游客感知研究。结果表明:亲子游是中国海洋主题公园的主要旅游形式,多数游客对中国海洋主题公园旅游形象感知持积极态度,满意度较高;正面情感评论中,高频词出现频率较高的是情感体验和旅游吸引物类,其中情感体验中的推荐程度类高频词占比最高,旅游吸引物中的特色场馆和海洋生物类高频词占比较高;负面情感评论中,高频词出现频率最高的是旅游吸引物类,其次是情感体验和管理服务类,其中旅游吸引物、旅游成本、治安水平和服务质量方面是游客负面情感产生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余慧敏 《科技和产业》2023,23(6):96-101
以莫干山地区的乡村民宿集聚区为研究案例地,以携程网的民宿评论为资料来源,采用内容分析法探讨游客民宿体验的要素结构和特性。结果显示:游客对于民宿体验感知主要体现在感官体验、情感体验、特色体验和行动体验4个方面,“房间”“老板”“服务”是游客最为关注的具体对象;民宿体验感知总体持积极情绪,消极情绪主要来源于性价比低、缺乏娱乐等方面。研究结果可为民宿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8.
赵晓艳  石峰 《科技和产业》2023,23(17):244-252
游客体验研究对发展高品质旅游具有重要意义。利用CiteSpace软件对中国知网数据库内近二十余年的游客体验文献进行分析,多视角探讨游客体验的研究热点演变与趋势。结果表明:研究热点主要为探究游客体验基础概念、表现形式和发展领域3大研究方向;前沿趋势集中在系统理论、旅游供需、旅游产业发展和政策理念及旅游研究方法4个方面。未来我国游客体验的发展应在构建理论体系、深化热点主题、拓宽研究视角和创新研究方法4个方面进行深化。  相似文献   

9.
从游客体验看世界遗产地西递-宏村的旅游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世纪90年代,人类迈入了"新经济"时代,其中强调个性需求与发展的体验经济正在崛起.旅游经济是典型的体验经济,体验是旅游产品的核心,体验性的旅游活动越来越受到游客青睐.本文在对西递、宏村游客抽样调查基础上,分析游客对于村落总体印象、活动项目、古建筑、游览氛围等满意度的评价,提出皖南古村落旅游必需依托徽文化,广泛设计体验性产品,努力提高游客的参与性,丰富游客的学习、审美、娱乐等复合体验,从而打造出与世界文化遗产名号相适应的体验型文化旅游品牌.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以西安为案例地,使用结构方程模型法分析了信息熟悉和经历熟悉对旅游目的地游客满意度评价维度,以及游客满意度评价维度对旅游目的地满意度的影响。研究表明,对中西方游客而言:信息熟悉对旅游目的地游客满意度评价维度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经历熟悉对旅游目的地游客满意度评价维度的影响则是负面的,同时发现信息熟悉的影响力远大于经历熟悉;社区环境、旅游服务质量等旅游目的地软环境是影响旅游目的地游客满意度的重要变量。基于上述发现,提出了促进旅游目的地发展的若干举措。  相似文献   

11.
忠诚游客的重游与口碑宣传是旅游地重要的价值资源和竞争优势,游客忠诚机制的研究有助于认识游客忠诚形成的路径,为构筑游客忠诚战略提供帮助。文章采用现场问卷调查获取游客忠诚影响因子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安徽省休闲度假旅游地作了实证研究,发现地方依恋在模型中拥有显著的核心影响力,游客的感知价值和满意体验通过地方依恋对游客忠诚产生影响,满意体验对游客忠诚具有直接正面影响。在此基础上,结合案例地实际,提出了构筑安徽省休闲度假旅游地游客忠诚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12.
张素梅  张有山  王建梅 《特区经济》2009,240(1):176-178
北戴河正处于向“生态型、园林式、国际性旅游休闲度假区”的转型期,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转变开发思路,将顾客满意度理论应用于旅游开发研究,构建游客导向的旅游开发模式,实现旅游开发模式的创新。本文在对北戴河游客满意度进行研究分析的基础上,从旅游产品、旅游设施和旅游发展水平三个方面对北戴河旅游业提出了建议对策,以实现北戴河旅游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旅游景区是旅游价值链的上游环节,旅游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迫切需要在旅游景区内部实现价值链的横向一体化,横向整合的结果是在相对封闭的景区内形成了独特的商务生态系统。文章在旅游价值链研究基础上,用电子商务生态系统观点来分析旅游景区电子商务的应用,给出旅游景区电子商务生态系统的构成、演化、协调机制和评价指标体系,最后用黄山旅游景区的智慧黄山项目进行实证分析,有助于从整体把握旅游景区各参与方在其中的地位和影响。  相似文献   

14.
基于惠安现有的文化旅游资源,制作调查问卷,主要以惠安当地的游客为调查对象,从旅游认可度,旅游产品偏好,旅游动机等方面进行调查,对各个要素应用spss进行分析。根据调查结果,提出相应的建议,并且设计惠安文化旅游产品,提高惠安文化旅游吸引力。  相似文献   

15.
红色旅游是爱国主义教育与旅游产业相结合的一种新兴旅游产品,安徽省红色旅游正处在蓬勃发展阶段.文章在对安徽红色旅游环境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总结了当前发展红色旅游存在的环境问题,并从政府政策和景区经营管理两个层面提出了对策性建议.结合安徽红色旅游资源的特点,从旧址、陵园纪念馆和遗迹三个方面提出生态培育方案.  相似文献   

16.
余杨  游静 《科技和产业》2021,21(10):100-104
将具有代表性的智慧旅游评价指标转换成游客满意度问卷问题,提取出影响川渝智慧旅游游客满意度的4个主要因子,按其影响程度大小排序为智慧旅游信息因子、智慧公共管理因子、智慧服务营销因子、智慧基础设施因子.结果表明,川渝游客的总体满意度评价为一般至满意之间,其中重庆的相对满意度较低,而公共管理是影响重庆智慧旅游相对满意度最重要的因子.以因子分析为基础提出川渝智慧旅游的改进建议,对加强川渝在文旅智能化建设方面学习互鉴、交流合作,及促进区域旅游发展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7.
韦瑾 《特区经济》2014,(4):165-167
文章根据目前国内旅游业发展现状,提出了要构建完善的旅游吸引物系统的观点。通过对旅游体验和旅游吸引物系统的研究现状的总结,发现目前还缺乏探讨两者之间关系的研究成果。由此,分析了旅游体验和旅游吸引物系统的关系,指出了目前国内旅游吸引物构建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通过虎丘风景区的案例,提出了基于旅游体验理论构建旅游吸引物系统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8.
本文基于咸宁城市旅游品牌的现状,提出旅游资源开发、政策规划引导、旅游设施与交通建设、旅游产业结构升级等是咸宁城市旅游品牌发展的动力要素。探讨了各动力要素的运行关系,提出了强化"香城泉都"形象建设、加强旅游品牌整合和系统建设、树立"顾客满意"理念,提升旅游品牌忠诚度等优化措施。以期根据咸宁城市旅游品牌发展的特殊性,开发具有特色的咸宁旅游产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