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91 毫秒
1.
在新形势下,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如何做好粮食购销工作,笔对济宁市任城区粮食收储公司做了一些调查。  相似文献   

2.
对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是国家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和国家粮食宏观调控的载体,加快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是“三项政策、一项改革”的重要内容,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的成败关系到我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能否顺利推进,关系到粮改目标能否最终实现。随着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力度的不断加强,推进和加快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的改革显得尤其紧迫。当前,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中遇到的主要问题是:企业布局不合理、产权结构单一、经营机制不完善、减员分流不彻底,企业的历史包袱沉重、经营亏损的局面尚未得到有效的改善。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的改革是一项艰巨的系…  相似文献   

3.
2002年,广西全面启动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实行了“一取消、两放开”,即“取消粮食定购任务,放开粮食购销市场,放开粮食购销价格”。打破了以往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垄断粮食收购的局面,对广西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经营和农发行的业务经营和管理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广西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经营和农发行业务在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后出现了显著的变化1.国有粮食企业购销规模较以往出现较大萎缩。2002年广西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收购粮食43万吨,比2001年减少44.58%;2002年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收购量占当年粮食产量的2.76%,比2001年下降2.08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4.
一、基本情况 2005年以来,泰安市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工作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深入贯彻全省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工作会议精神,加强领导,强化措施,落实责任,强力推进。至年底,全市92家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全部完成改革任务。改革后重组为64家,其中国有独资11家、国有控股5家、国有参股1家、其他改制形式47家。  相似文献   

5.
王文 《齐鲁粮食》2008,(8):16-18
一、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的简要回顾回顾市场化改革后我市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进程,可分为两个阶段:一是研究制订方案和初步实施阶段。时间从2004年初到2007年春节前,标志是2005年底印发《即墨市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制方案》并组织实施,重点是搞好宣传发动、调查摸底,掌握改制企业人员、资产、  相似文献   

6.
2005年,按照省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威海市各级粮食部门认真落实深化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的各项政策措施,按期完成了企业改革任务。通过改革,较好地解决了“老人、老粮、老账”等历史遗留问题。但按期完成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任务并不等于可以停止不前、一劳永逸。如何适应形势发展要求,不断深化改革,加快发展,使企业真正成为市场主体,是各级粮食部门面临的一项非常紧迫而现实的任务。本结合威海市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后的经济运行情况,就如何进一步深化购销企业改革谈一点粗浅认识。  相似文献   

7.
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直接涉及作为国民经济基础的农业问题,涉及农村改革和农民利益,涉及国家粮食安全等敏感问题,所以,始终小心翼翼,没有迈开实质性步伐。  中国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在组织形式上不是法人治理机构,既不能象现代企业一样组建,经营不善也不能象现代企业一样申请破产;它的经营决策机构是各级政府及粮食行政主管部门,它完全是政府意志及其政策的体现者及执行者。改革开放以来的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主要是围绕政府关于“维护国家粮食安全,保护粮农利益,减轻国家财政负担”的基本指导思想进行的,是服从于或服务于粮…  相似文献   

8.
我市现有8个国有粮食购销企业.辖粮食购销站28个;在岗干部职工356人。2005年底,我市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完成改革任务后.企业的“老粮老账老人”问题基本解决。经过一年半的运行,全市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全面扭亏为盈。2006年,实现利润37万元,较同期减亏增盈1440万元;2007年上半年,实现利润13万元,同期减亏增盈283万元。尽管我市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取得了初步成效.但目前部分购销企业中仍存在经营机制不活、经营者责任感不强、国有资产监管不力等问题.直接影响了企业经营状况,影响了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如何建立完善新形势下粮食企业国有资产经营管理机制,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仍是当前粮食工作中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来,各地粮食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政策和措施,积极推进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取得了明显效果,但是,国有粮食企业的布局和结构仍不尽合理,历史包袱较重,企业经营机制不活,市场竞争能力不强,因此,要继续深化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更好地发挥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在粮食流通和宏观调控中的重要作用,以适应新形势下粮食流通和宏观调控的需要。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一定要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和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总体部署,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通过企业战略性改组,形成合理的企业布局和组…  相似文献   

10.
被誉为中国企业改革最后阵地的国有粮食企业,在我省即将实行粮食购销市场化的改革,又将受到一次更大的冲击和挑战,做为粮食流通主渠道并兼有多种上职能的国有粮食企业,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迎接改革并求得生存与发燕尾服的问题,已摆在本已处于改革严重滞后状态的国有粮食企业面前。  相似文献   

11.
时间进入了2005年下半年,济宁市任城区和全省其他地方一样,按照各级党委、政府的部署,紧锣密鼓地进行了国有粮食企业改革。改革基本完成后,全区原粮食职T改革不改志,充分发挥主人翁精神,以原粮食企业资产为基础,新组建了8个新型民营粮食企业,他们创新体制,搞活机制,与农民结成利益共同体,大搞粮食购销,取得了新的成绩。  相似文献   

12.
随着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全面深入,职工身份置换和政策挂账剥离完毕之后,县级粮食行政主管机构面临的主要工作是如何充分利用和处置原有的国有资产经营网点,积极寻找新的经营路子。这是目前亟待研究解决的问题。根据潍坊市寒亭区改革情况,结合基层现状,现就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后的出路谈几点不成熟的意见。  相似文献   

13.
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如何由过去执行政策的“载体”变为市场经济的“主体”,这必须以极大的勇气和气魄实施脱胎换骨的改造。一、重组整合,创新产权机制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涉及到农民利益和国家安定等诸多敏感问题,各级政府都比较谨慎。改革要本着企业可能,市场可行,效益可靠的原则,对企业进行实事求是的会诊,把粮改政策规定的高难度动作和企业自身改革需要的自选动作结合起来,创新体制改革。1.置换职工身份,千斤重担大家挑国有粮食购销企业虽然实现了减员50%以上的奋斗目标,人浮于事的弊端得到一定克服,但是,职工的紧迫感…  相似文献   

14.
一、科学引导,强化组织保障。坚持粮食局作为推进和完善粮食改革的责任主体,市、县(区)粮食局分别成立国有粮食企业改革发展工作领导小组。购销公司作为改革的直接参与者和受益者,积极配合,创造性开展工作。建立国有粮食企业改革评价考核机制。  相似文献   

15.
威海市粮食局按照省、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始终把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作为粮食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着力推进企业体制、机制创新和资源整合,较早完成当年阶段性的改革任务。今年5月中旬,荣成、文登、乳山三市和市直购销企业率先全部通过省政府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验收组的验收。现结合该市推进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的做法做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16.
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步伐加快,绝大多数省区仍不能摆脱亏损的局面,主要原因是企业产权制度改革滞后。本文拟对此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7.
民以食为天。粮食是百业之本,是维持一个国家安定的基础。国有粮食购销在粮食经营流转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如何激活国有粮食购销企业,使其切实发挥作用.成为当前工作中的重中之重。下面,结合我县实际,就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后的国有粮食企业如何创新思路、搞活经营、摆脱困境、加快发展问题,谈几点粗浅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是粮食产业发展的主阵地,是服务三农的重要载体。深化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事关粮食流通产业转型升级,事关粮食安全保障水平,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当前面临多元主体激烈竞争的市场形势,地方国有粮食购销企业要想立于不败之地,真正发挥主渠道作用,就必须加快改革步伐,加大推进力度,走产业化、规模化、集团化道路,  相似文献   

19.
福建省已实行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粮食的收购和价格已全面放开。国有粮食购销企业要想在这一改革的浪潮中乘风破浪,必须进一步加大对自身的改革力度。 一.政企分开,变紧密型包办为宽松型管理。1998年深化粮食流  相似文献   

20.
城区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是我国粮食的重要载体,既区别于一般的粮食购销企业,又不同于单纯的粮食储备企业。近年来随着粮食市场化改革步伐的加快,粮食购销企业内部改革不断推行,其内外部环境都发生了显著变化,城区粮食购销企业的发展面临着新的挑战。笔者对扬州市城区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的现状进行了调研,分析其优势与不足,对其未来发展做初步探究并提出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