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池塘准备与配套设施 1、池塘准备池塘面积10-20亩,水深1.8—2.5m;放养前2周,每亩用生石灰75kg溶化后均匀泼洒于池底,隔数日进水,每亩分别用二氧化氯2—4kg和浸泡的茶籽饼35—50kg全池泼洒消毒。  相似文献   

2.
<正>为了探索新的养殖模式,使河蟹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我们于2007年进行了无公害鱼虾蟹池塘养殖试验,取得了每亩利润2453元的优异成绩。现将情况总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池塘条件试验塘口位于前锋镇郭家荡养殖区,水源为白马湖水系,水源充足,排灌方便,进排水系分开;水源四周没有对渔业水质构成威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加入WTO,池塘清洁化生产和水产品质量建设已成为目前渔业发展首要任务2002—2003年淮安市淮水特种水产养殖场承担了江苏省水产三项工程项目“半循环自净式组合式养殖模式的应用及推广”,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将池塘养殖与水稻种植组合装配,进行池塘、稻田组合生态养殖鱼鳖试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池塘清洁化生产提供一条有效途径,同时又促进了水产品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正>目前淡水龙虾市场看好,发展人工养殖龙虾具有较好的前景。根据本地龙虾养殖经验,介绍几种池塘龙虾养殖模式,供参考。主养龙虾:池塘主养龙虾是指以龙虾养殖为主,只是少量放养花白鲢,用于调节水质。其放苗放式有二种:一是秋季投放种虾。7-9月份或10-11月份,放养种虾20~30kg/亩,雌雄比为3∶1,规格为24~28尾/kg。  相似文献   

5.
6.
<正> 此模式采取放养异育银鲫、鲢鱼、鳙鱼夏花,青虾苗和Ⅴ期幼蟹,发挥鱼、虾、蟹幼体阶段生长快的优势,达到当年放养,当年上市的目的。优点是投入少、风险小、产量适中、效益较高。一般亩产成鱼150kg以上,青虾10kg以上,河蟹25kg以上,亩效益1000元左右。 一、池塘条件和放养前的准备 1、池塘条件。所谓大水面是指利用低洼荒地或低产农田,在四周挖沟筑堆,进行“提水”养殖的水面,每匡面积50—1000亩。要求沟深1.2m,宽8m,沟的面积占池塘总面积的15%以上,  相似文献   

7.
<正> 可供我国养殖的鱼类有几十种之多。养何种鱼能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必须因地制宜,科学决策。 一、根据池塘条件选择鱼的种类 1、池塘进排水系统完善,水源有保障,电、路畅通,如有资金可选择优质吃食鱼,辅以滤食性鱼类进行饵料半自给式类型养殖,投饲喂料,高投入高产出,如主养异育银鲫、彭泽  相似文献   

8.
<正>随着鳖养殖进入快速发展期以后,由于养鳖周期缩短、激素、生长素的应用,鳖原有美味和食用安全性遭到破坏,消费者对鳖心存顾虑,造成池塘养殖仿野生鳖的售价远远高于温室鳖的售价。安徽寿县堰口镇寿丰村南依世界第一大人工塘安丰塘,从八十年代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讨罗氏沼虾适宜养殖模式与经济效益的关系,我们进行了如下试验。1材料与方法1.1试验池塘试验于年4月—11月在我校实习基地的9口池塘中进行。每口池塘面积均为2300m2左右,可蓄水深度1.5—2.0m,水源为机井水,配有蓄水池可使井水升温,排灌方便,水质良好;4月19日,用200g/m2的  相似文献   

10.
黄颡鱼Pseudobagrus fulvidraco(Richa-rdson),俗称黄鮟,是我国淡水水体中分布较广的淡水底层经济鱼类。该鱼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无肌间刺,近年来,市场需求日渐增大,其在自然水体中的资源不断减退,因而开展黄颡鱼的人工养殖具有很大的市场潜力。为了更好地推广这一名优品种,提高淡水养殖经济效益,我们利用池塘和网箱进行不同模式养殖技术生产试验,获得成功。现将养殖技术要点介绍如下:1、池塘主养主养黄颡鱼的池塘面积大小,依养殖规模而定,一般为3-5亩,水深1.5m,要求水源充足、水质良好、交通方便、供电方便,有相对独立的进、排…  相似文献   

11.
我们于2003年5月11日—2003年10月9日选择面积1.1亩池塘进行了《池塘养殖淡水白鲳试验》,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结果,为本地引进新品种,调整水产养殖结果摸索出一个新的养殖模式。现将试验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我们于2003年在湖南岳阳团湖渔业公司渔场进行了大口鲶80:20成鱼养殖模式试验,试图通过改变放养结构、改进养殖方法等措施,达到增产增效的目的。现将经过一年的试验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利用配合饲料,进行高投入高产出的鱼类精养,是目前池塘养鱼生产上普遍采用的一种养殖模式,在这种养殖方式中,饲料成本可占到养殖成本的60%以上。在当前池塘养殖效益低、增效难的状况下,如何降低饲料成本,已成为池塘养殖增加效益的关键。池塘养鱼饲料成本的高低是由饲料价格和饲  相似文献   

14.
<正> 江苏省盐城市城区北闸村袁同大,头脑灵活,善于钻研,从种植蔬菜转向“特水”养殖,利用2只面积分别为820平方米和720平方米的池塘,采取集约化经营,同一池塘年内分别养殖罗氏沼虾,囤养商品虾和培育早繁苗幼蟹,获得了惊人的效益,为小型池  相似文献   

15.
几种对虾池塘养殖模式的生态效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着重从生态效益角度对我国对虾池塘的几种养殖模式进行了较为详尽的评价,综合养殖模式符合生态平衡、物种共生与互利以及对物质多层次利用等生态学原理;较之于单品种养殖模式,具有较高的生态效益,在我国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6.
<正> 鳜鱼是一种娇贵鱼类,大规模成片养殖不易成功。笔者从1993年开始参与鳜鱼养殖技术攻关,在118亩主养池塘中连续四年单产突破150公斤,亩平主值突破7000元,其中1996年45亩连片精养池,产标鳜8617.5斤,单产191.5公斤,总产值48.258万元,亩平产值10742元;在456亩套养池,产标鳜25764公斤,亩产标鳜56.5公斤。此模式适宜于有翘嘴鳜苗种资源的地区推广,现将技术措施与养殖模式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致富之友》1998,(8):10-11
团头鲂系草食性经济鱼类,具有病害少、易捕捞、繁育简便、成活率高等优点,其肉质鲜美,市场价格逐年上升,目前已成为广大养殖单位的主养品种之一。一、水花育成夏花鱼种(一)池塘条件:鱼种池面积1.0亩-1.5亩,水深1.0米。(二)清糖:用生石灰或“富氯”清塘。1.生石灰清塘:对修整好的鱼种地放水至5厘米-10厘米,然后在他底四周挖几个坑,每亩用生石灰150公斤倒入坑内,加水溶化,趁势将石灰水均匀地泼洒到池塘中。次日再用泥耙把底泥耙一遍,使石灰浆与底泥充分混合,以提高清塘效果和疏松底泥。2.“富氯”清塘:对修整好的鱼…  相似文献   

18.
<正> 一、养殖条件与生产布局试验养殖水面共28.8亩,池塘有效水深1.5—1.8m。池水源于长江支流,水质清瘦,无污染。其中一半塘口四周用砖头护坡,所有塘口进排水较为方便。  相似文献   

19.
经过几年的池塘养殖.池底淤积越来越严重,特别是广大的农村坑塘本来就不够深,致使许多养殖池塘的水位过浅,养殖空间窄小。这些池塘如果不加以改造整修,养殖环境就会恶化,养殖效率也会降低。但是,在生产过程中,由于受资金、时间、人力等客观条件的限制,及时整修这些浅水池塘而使其达到理想的水深又不太实际。如何使这些浅水池塘发挥作用,以取得较好的生产效益,我们近几年对浅水池塘养殖进行了试验研究,总结出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20.
<正>池塘放养模式指的是池塘内不同品种、不同规格的鱼种按不同的数量进行搭配组合。养殖同样的品种,好的放养模式可以将饲料系数控制在1.8甚至1.6以内,而一个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