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各地注重发掘民间"非遗"项目,一些民俗节庆活动成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旅游文化资源。广西贫困山区那坡县、融水苗族自治县少数民族保留着自身独特的民俗文化,通过对壮族同歌节、彝族跳弓节、苗族拉鼓节等民俗节庆的挖掘与开发,探索出以文化旅游脱贫攻坚、振兴乡村的绿色发展新路径。  相似文献   

2.
岭南疍民民俗文化的奇特性和区域垄断性,符合使其成为民俗旅游资源的重要条件。本文从保护和传承疍民民俗文化的视角,探讨岭南疍民民俗文化旅游的开发,提出了文化生态保护区开发模式、民俗节庆活动开发模式和民俗博物馆开发模式等。  相似文献   

3.
节庆旅游是指利用地方特有的文化传统,举办意在增强地方吸引力的各种节日及活动,促进地方旅游业的发展。文章基于江西省旅游资源,立足于江西省节庆旅游产品发展现状,分析了江西省节庆旅游产品的数量、主题、举办地点、时间等方面的情况,研究发现:江西节庆旅游产品发展前景广阔,但整体节庆旅游活动水平不高,节庆旅游产品总体上仍处于粗放式开发阶段。为此,提出了注重产品的外延扩展及内在变化、增强节庆旅游产品举办的连续性、建立节庆旅游效果的评估机制、打造在国内外具有标志性的节庆旅游产品等建议。  相似文献   

4.
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服务经济之后体验经济成为经济发展的第四个阶段,目前旅游产品提供给旅游者的体验还停留在表层,文章从平顸山新城区体验式旅游产品的现状和进一步开发的策略等方面对旅游产品体验式开发做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5.
节庆起源于传统的民间节日,是世界各地各族人民在长期生产和生活中产生的.它通常每年定期举行,有着鲜明的主题,包含文化,经贸,娱乐等多种项目.近年来,随着旅游产品和旅游方式的多样化,出现了一种以各种节庆活动为依托,经过一定的旅游开发而形成的一种特殊的现代旅游产品,即节庆旅游.  相似文献   

6.
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大力推动、旅游需求市场的强劲拉动下,中国乡村旅游产品的开发迎来了又一轮的高潮.衡阳县旅游开发起步不晚,而且已有一定基础,但总体发展不快,发展水平较低.应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其优势资源、主导产品、目标市场进行准确定位,并应对农家乐、观光休闲农业、乡村生态游、节庆旅游等乡村旅游产品优先开发,重点发展.  相似文献   

7.
《企业技术开发》2016,(6):116-117
西北民族地区囊括陕西、甘肃、宁夏、新疆和青海,是多民族聚居的地区,自然资源丰富,休闲旅游发展迅速又独具西部特色。在多年的旅游发展中开发出多种休闲度假旅游产品,包括农家乐、温泉度假村、沙漠旅游区、胡杨长廊、民族节庆等。在休闲度假发展方面,民族地区依靠多民族的特点,开发民族美食旅游,民族特色美食旅游是饮食文化与旅游高度结合的专项旅游,是文化消费的高级形式,是体验旅游的重要类型。发展西北地区特色美食旅游具备得天独厚的优势,前景广阔。文章主要是基于西北资源特色优势,通过分析西北民族地区的沙漠旅游、温泉度假旅游、胡杨林度假游、节庆旅游、美食旅游等特色休闲度假旅游产品,展示出西北民族地区与众不同的休闲度假产品,突出特色和优势,然后着重分析民族地区的传统美食状况以及开发出的美食旅游产品。  相似文献   

8.
颜澄 《集团经济研究》2007,(26):152-153
节庆旅游是以某种具有鲜明主题的公众性庆典活动作为旅游吸引物而开发出来的一种现代型旅游产品.  相似文献   

9.
唐靖雯 《民营科技》2008,(4):140-141
豫、桂两省都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通过对两省节庆旅游发展的比较,学习先进的经验,创造具有广西特色的节庆旅游产品。  相似文献   

10.
民俗类非遗是群众长期传承形成的特殊文化现象,内涵丰富,在当今仍然具有较强的教育价值、经济价值和社会功能。池州市庙会文化历史悠久,是集商贸、宗教、手工艺展示于一体的盛会,但是开发方式以静态的展演为主,在游客心中难以形成深刻的印象。故此有必要对其进行体验式旅游开发,探讨如何通过有效的旅游开发形成深度的文化体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