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 毫秒
1.
杨柳  刘铁英 《科技与企业》2013,(24):167-167
根据穿透地层的地震波的记录而建造地层界面图像的方法。又称地震层析成像。反射地震成像方法主要应用于石油勘探。在地面记录的未经偏移的反射地震能量(例如共偏移距记录)通常可提供地下构造的强相干图像。尽管是强相干的,但该图像是不正确的,原因在于它受到几种畸变作用的影响,最显著的影响是来自地质界面截断的绕射波和倾斜界面上反射点与地面位置间能量的横向移动。地震成像就是校正这些畸变影响的地震处理手段。20世纪70年代末,地震成像技术才发展为全球地震学的成像技术,由研究人工震源地震波发展到研究天然地震波,进行全球层析成像。早期的地震计算机偏移方法是在古典的偏移方法的基础上提出来的。那些符合波的传播特征的方法取得了成功的。尽管这些方法使用了波前、绕射等地震波传播的惠更斯原理,但是,这也只是概念性的。偏移剖面的质量虽然能够满足最基本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大型工件视觉图像畸变校正控制点的自动生成是提高畸变校正准确率的有效手段。本文介绍了图像畸变校正控制点的自动生成方法实现提高视觉工件定位精度。应用图像分析处理和模式识别方法,提出一种畸变控制点自动生成算法。该算法从网格模板图像中自动提取网格交叉点,按照行列对交叉点进行编号,实现图像畸变校正。实验证明,该算法计算速度快、提取准确,校正精度高,能够提高工件的定位精度。  相似文献   

3.
地震数据道的振幅信息是地震资料处理和解释的一个重要参数,对提高地震勘探精度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为各种振幅补偿技术都存在自身的不足,HHT变换分析法结合其它补偿技术的综合运用可以达到比较理想的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4.
小波降噪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非常有发展前景的降噪方法。在图像边缘提取、语音处理中有广泛的应用。文章介绍小波降噪模型的基本理论,通过对地震加速度传感器测量数据进行仿真分析和误差校正,对加速度检测数据提出了校正结果,得到符合运动事实的规律曲线,在对地震加速度的采集和整理上有很大应用,得出小波降噪模型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5.
关中盆地东段断裂系统发育,活断层调查地震资料信噪比低,通过处理解释一体化运作,围绕地震成像精度,处理上优选适宜的静校正技术、 保幅去噪技术、 高精度速度分析技术、 叠后偏移技术等针对性技术措施,解释上结合已知断裂信息,解释并推断地震剖面上的活断层构造.  相似文献   

6.
采集脚印是三维地震勘探一种噪声的新概念,他的存在严重的影响着地震分辨率的提高,它由观测系统因素和非观测系统因素两方面引起的。因此在地震数据采集阶段要合理的设计采集参数,尽可能采用均匀空间采样,使得地震道的各个属性趋于平均。除此之外还要在优化处理方法,在叠前可以通过插值重构或者加权平均的方法对地震数据进行规则化。在叠后可以利用用奇异值分解理论或者KxKy域陷波滤波等方法来对采集脚印进行压制。压制采集脚印对地震勘探的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提高转换波地震资料成像精度是目前陆上多分量地震勘探技术亟待解决的问题。其中转换波静校正是影响转换波成像精度的主要因素之一,到目前为止,转换波静校正技术远未达到纵波静校正的水平。本文针对松辽盆地北部XC地区采集的转换波初至现象不明显、无法应用初至法进行静校正处理的实际情况,采用共检波点叠加方法进行转换波静校正处理,大大提高了转换波的成像质量,为以后的多波解释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小波分析是近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一个数学分支,由于它在时间域和频率域里同时具有良好的局部化性质,因而在图像处理领域有着日益广泛的应用。随着数字图像处理需求的不断增长,相关应用也不断的增长,文章以一例图像处理过程为例,阐述了基于小波二维变换的图像处理方法在图像处理过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噪声干扰会严重影响到后期地震数据的应用,为消除地震记录中的噪声,本文从小波分析原理出发,选择sym小波基、3尺度参数和软硬阈值处理结合的方法,对模型和实际地震资料进行降噪处理.结果表明,基于小波的阈值处理方法在降噪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能有效地压制噪声干扰.  相似文献   

10.
小波分析是近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一个数学分支,由于它在时间域和频率域里同时具有良好的局部化性质,因而在图像处理领域有着日益广泛的应用。随着数字图像处理需求的不断增长,相关应用也不断的增长,文章以一例图像处理过程为例,阐述了基于小波二维变换的图像处理方法在图像处理过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