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价值工程》2017,(3):236-238
乡村景观是人类因为生活和生产的所需逐步去适应自然改造自然进而形成的景观,它作为人类审美与认知的一部分向人们展示了乡村文化所特有的田园文明,尤其是对于近代西方的园林规划以及当代伊斯兰园林的建设都有着深远而又实质的影响。然而伴随着当代的现代化农业的快速发展,原本传统的乡村景观也受到了一定的冲击,在当代的园林规划乡村景观建设中我们应该合理的在提高当代乡村景观的规划基础上,保证乡村建设与文化景观的可持续发展。论文从诠释乡村景观内涵到对于传统乡村景观的保护与传承方面加以论述,从园林发展趋势的角度入手,以当代园林规划设计中乡村景观设计为契机,分别从空间、造型元素和多种形式上探讨当代乡村景观在园林设计中的发展趋势和设计原则。  相似文献   

2.
在新城区的园林建设中,风景园林设计师所面对的并不是一张白纸,而是一块有着千百年劳作历史的、附着了风土色彩和文化氛围的土壤,设计师如果从这块土壤中寻找设计的语言,从乡村景观的特征中生成园林作品,最终形成的景观必定是属于地区的、属于民族的,也是属于中国的。  相似文献   

3.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城市化建设的不断完善,城市景观园林的规划建设逐渐成为城市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城市景观园林规划被更多的人所熟悉,然而在景观园林的规划设计中,由于地区的经济发展能力和园林的规划能力不平衡,以及一些指导思想的的不合理,导致在景观园林的规划设计中也会很多的问题存在,例如不能够因地制宜,对一些规划项目实际情况缺乏全面性的考虑、致使在实际中实际产生的效果不佳,城市景观园林的规划设计中应该贯彻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以人为本。本文对景观园林规划设计的注意问题和设计原则以及如何科学合理的进行景观园林的规划设计展开谈论分析。  相似文献   

4.
土地、经济、人口、社会和景观犹如几个巨大的齿轮相互契合着,形成推动乡村城市化进程的动力和重要的权衡要素,是研究中国乡村城市化问题的共同关注要素。在城市边缘区这个同时兼具自然特性和社会特性,城市和乡村激烈碰撞的空间地带里,乡村旅游以一种新兴的姿态切入其中,形成一条充满活力的经济线索将土地、经济和人口社会等要素串联成一部拉动乡村发展的巨大机器。本文以成都城市边缘区的乡村旅游地三圣花乡为对象,通过观察其发展历程中的土地、经济、人口和景观变革来透视旅游经济作用下的乡村城市化进程。变革的结果表明,在城市边缘区乡村地带发生的乡村旅游并非是乡村抵御城市的有力防线,而是通过一种非工业化的路径创建了乡村向城市过渡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5.
面对城市儿童远离 自然,城郊乡村景观趋于城市化,旅游产品单一,乡村旅游投入受限等诸多问题,以具有地缘优势的城郊乡村为研究对象,把自然缺失的城市儿童与城市近郊乡村旅游发展相结合,提出儿童友好型城郊乡村景观营造,通过问卷调研阐述其可行性,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新的吸引点,从而有效疏解城市公园压力,改善乡村环境品质,为乡村旅游提供驱动力.同时给出了城郊乡村景观的典型意向及设计要点,以期对相关旅游型乡村景观规划设计提供创新途径.  相似文献   

6.
快速城市化背景下乡村聚落空间结构变迁研究评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农村工业化、劳动力转移、建设用地扩张三方面梳理了快速城市化背景下乡村聚落空间结构变迁的相关研究。研究发现,快速城市化背景下,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乡村地区工业化发展以及建设用地扩张使我国城乡生产要素的配置更为复杂,城乡空间相互作用已超越传统城乡关系理论能解释的范围。另外,受全球化及信息化的影响,我国乡村社会经济联系方向更为广阔和多元,生产要素在乡村地区不断发生重组,乡村聚落空间结构向复杂、分化多元的方向变迁。同时,各地城市化发展模式和水平差异也使得乡村聚落空间结构的变迁具有区域差异。因此,基于中国城市化发展经验探索乡村聚落空间结构变迁规律,提炼不同城市化水平及模式地区的乡村聚落空间结构区域差异,以及对大都市区乡村聚落空间结构进行跟踪研究,对于拓展人们对乡村聚落空间结构的认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价值工程》2016,(33):43-44
以商洛市万湾村为例,从旅游导向乡村景观切入,利用SPSS软件结合IPA模型,从乡村景观重要性与满意度两方面进行分析,得出万湾村景观建设的重要性与满意度是不一致的,且存在景观设施不完善、景观不突出、村民文化意识不足等问题,并基于此,提出景观建设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8.
兰宇 《科技与企业》2014,(12):172-172
城市化在推进的过程中,相关的规划建设人员已经越来越重视现代城市园林景观的设计,在进行城市内部园林的设计过程中,植物造景设计就是一项重要的组成部分,完善园林的植物造景建设,有利于改善园林的景观形象。  相似文献   

9.
原乡规划借鉴老庄哲学顺应自然的无为自化思想,强调在规划过程中以无为作为最高境界,尊重自然,以实现自然境域下人们生活与生产的原真性,规划理念和方法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主张以自然为本,以居民为本,主张保持好原住民的生活方式,主张为人们提供本色的自然体验和生活体验。原乡规划运用于乡村规划的思想,是拒绝乡村的城市化,使乡村保持好乡村景观和乡村意象,是拒绝让城市病蔓延到乡村。  相似文献   

10.
高洁 《大众标准化》2016,(10):14-17
山西省作为中部的农业大省,城乡经济发展极不均衡,建设美丽乡村是山西省缩小城乡差距、统筹城乡发展的必然选择.乡村景观绿化是美丽乡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目前乡村建设对村里的公共活动场所、村内房屋、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比较重视,但景观绿化还是一个比较薄弱的环节,村庄普遍缺少系统的公共绿地,零散的园林绿化盲目模仿城市手法,缺乏系统科学的园林绿地规划和各类绿地的具体设计,施工与管护等方面的指导,因此,制定《乡村景观绿化技术规范》林业地方标准,对改善我省乡村面貌、缩小城乡差别,推动山西美丽乡村建设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