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3 毫秒
1.
为提高商业储运管理水平,商业仓储部门继续开展“四好仓库”活动。浙江省商业管理办公室于去年进行了试点,取得了好效果。今年要在全省商业系统仓库全面开展“仓库管理质量”认证工作,并制订和印发了浙江省商业系统“四好仓库”认证考核细则,这对全省商业系统进一步开展“四好仓库”认证工作,提高仓储管理水平,有了遵循的依据和统一执行的标准。  相似文献   

2.
“四好仓库”活动,是原商业部在八十年代初部署的仓库管理的竞赛活动,我们总公司开展“四好仓库”活动已有十几年了,不但计划经济时期取得了实效,进入市场经济,我们仍然坚持,就是在最困难时期,我们抓“四好”也未放松。实践证明,在仓库管理中坚定不移地抓好“四好仓库”活动,对于仓库进入市场经济和企业的发展起到了保证作用,也促进了仓库经营的改革开放和创效。  相似文献   

3.
质监视窗     
CCC标志的含义是什么? 答:认证标志“CCC”的名称为“中国强制认证”(英文名称为“China Compulsory Certification”,英文缩写为“CCC”,也可简称为“3C”标志)。对于Ⅸ目录》内的产品,“CCC”标志是准许其出厂销售、进口和在经营性活动中使用的证明标记。  相似文献   

4.
认证活动起源于商品经济发展初期。当一个工匠谋求订户确认他的产品符合某种规格时,就出现了原始的认证活动。随着市场经济的成熟和标准化水平的提高,现代认证已发展成为市场经济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一个复杂的技术经济体系。认证一词的定义是:“为确认产品、过程或服务完全符合有关的标准或技术规范而进行的第三方机构的证明活动。”目前质量认证包括产品认证和质量保证体系认证两种形式。产品认证,它是依据产品标准和相应的技术要求,经认证机构确认并通过颁发认证证书和认证标志来证明某一产品符合相应标准和相应技术要求的活动,产品认证…  相似文献   

5.
以开展“四好”仓库活动为主线,紧紧围绕创优质服务,促经济效益,抓仓储管理,保仓库安全的要求,推动各项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使仓库的经营管理上了一个新台阶。  相似文献   

6.
加入WTO后,我国的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工作获得了飞速的发展。这对于提高我国企业的管理水平,特别是质量管理水平,无疑具有重大意义。但是,在这股“认证热”中,却也出现了一些值得注意和研究的问题,需要我们认真对待。1认证机构违规操作的问题应当说,目前出现的“认证热”,虽然有一定的客观必然性,但与认证机构积极开发市场不无关系。我国的认证机构过多,竞争相当激烈,在开发市场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问题。例如认证机构本身的“官方”或“半官方”身份,有逼迫企业之嫌;认证机构与咨询机构存在的或明或暗的“母子”关系,使…  相似文献   

7.
我国的质量认证工作近几年来进展较快,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最近,《南方周末》和《北京青年报》都对质量认证工作进行了报导,同时提出了“质量认证,谁来认证?”等问题。正确地回答这些问题,对于我国质量认证工作的健康发展是至关重要的。1我国质量认证合格的企业是  相似文献   

8.
1前言 企业通过了质量认证,获得了认证证书,说明企业在贯彻IS0 9000系列标准中已经达到了自身质量体系符合性和有效性的“及格分”标准,如何提高一纸认证证书的含金量?保证这张证书在市场的良好声誉,是企业永续探讨的课题。当然,要想提高一纸证书的含金量,需要每个环节做些实实在在的工作,夯实企业的管理基础,同时,各方要把好关且要相互监督,以便提高认证证书的含金量,使认证工作本身具有良好的社会信誉,确保获得认证证书的企业都会得到较大的收益。2 采取的措施2.1认证机构应严把证书质量关 认证证书是认证机构…  相似文献   

9.
补正     
《价值工程》1996,(1):43-43
我国质量认证体系的机构经过十年努力.我国质量认证体系已基本形成。质量认证体系的四个机构是:中国质量体系认证机构国家认可委员会:中国产品认证机构国家认可委员会冲国实验室国家认可委员会;中国认证人员国家注册委员会。这四个机构认可活动已经有序地展开。国内已...  相似文献   

10.
《广东质量》2003,(10):24-24
9月2日,深圳市认证、认证咨询、认证培训40家机构的50多名代表,共同商讨“深圳认证同业公会”有关事宜。  相似文献   

11.
对企业“质量体系认证”若干误区的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WTO正在向我们走近,越来越多的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强烈的感受到,质量是企业的生命,是竞争的核心,取得质量体系认证不仅是产品质量保证能力达到国际标准的标志,而且是走向国际市场的“通行证”。但是,在如何认识质量体系认证和如何获得体系认证的问题上,一部分企业出现理解和操作上的差异,自觉或不自觉地步入了质量认证的误区。为此,本文就此问题谈些个人看法。误区之一,把通过ISO质量保证标准认证,描述为通过国际质量认证。现时,我们经常听到或看到这样的提法:“XX.产品通过国际质量认证”。其实,这是一个误…  相似文献   

12.
荣翔 《企业活力》1995,(4):19-20
质量认证:市场“通行证”荣翔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中国企业有越来越多的机会走向世界,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为使产品顺利地进入国际市场,不少精明的企业家在导入CI策划之后,又纷纷把目光注向了质量认证,想早日获得一纸商品“通行证”,以便在激烈的市...  相似文献   

13.
现在,有些通过认证的企业存在这样一个“神话”误区——获得证书就可以高枕无忧地获得通向国际市场的“通行证”、“红地毯”、“金钥匙”。 确切地说,认证后的企业通常能顺利进入国际市场,是质量认证有效性的具体体现。如我国去年对270家产品认证获证企业问卷调查显示:获证后订货或销售额明显增加的占72.7%,其中60%的企业扩  相似文献   

14.
ISO9000系列标准是在总结各工业发达国家质量管理经验的基础上产生的,是当代科学质量管理方法的结晶,以该标准为依据开展的质量认证是目前国际上加强质量管理、进行质量评价和开展国际贸易合作的通行做法和通用质量语言。质量认证是指“第三方依据程序对产品过程或服务符合规定要求给予的书面保证”。取得质量认证资格,是企业向客户与公众证明本企业能持续生产符合客户质量要求的一种权威性凭证。我国的质量认证工作虽起步晚,但起点高、速度快,目前已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但也应清楚地看到,由于种种原因,质量认证工作还存在一些…  相似文献   

15.
企业质量体系运行中常见的错误 一个企业通过了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并取得了“认证证书”,是否说明该企业的质量体系在有效运行?产品质量就能很好地满足顾客的需求了呢?回答显然是否定的。在通过了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的企业中,有的企业产品质量大幅度提高,经济效益十分显著,而有的却面貌依旧,产品质量平平。究其原因,除认证本身的客观原因外,主要还是企业自身原因造成的。 以下,本人就执行质量体系文件中遇到的问题,谈谈质量体系运行中常见的几种错误做法。 我们都知道,质量体系的核心是“程序”,即按规定的标…  相似文献   

16.
开展“认证”工作加快与国际惯例接轨武汉水利电力大学信息中心杨淑仪1质量认证的基本概念11“第三方认证”制度“认证”起源于商品采购方的需要,目的是为了保证他们将要购买的东西确实能满足需要。为了保证质量,采购者要求对产品进行检验,但这往往是昂贵的、费...  相似文献   

17.
《巴蜀质量跟踪》2003,(20):40-41
为了保护消费者人身安全和动植物生命安全、保护环境、保护国家安全.我国开始施行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从2003年8月1日起,和消费者安全密切相关的19类132种产品必须迈过“3C”认证这道门槛。未通过“3C”认证的产品将禁止进入市场。四川质监系统严格按照国家质检总局和省质监局关于“3C”认证的部署,本着对人民负责,对企业负责、对国家负责的态度.积极开展“3C”认证工作,宣传到位,措施有力、认真负责、不留死角.使我省“3C”认证工作得到顺利地实施。从8月1日各地质监部门检查的结果来看.我省“3C”认证工作还是喜中有忧.存在着有些企业和商场对“3C”认证的认识不够、甚至有用假冒“3C”标志的情况。对此,我省各级质监部门决定加大监督执法力度,排除干扰,开展深入细致的工作,坚决将“3C”认证进行到底。  相似文献   

18.
我们是如何开展质量体系认证工作的广东吉荣空调设备公司胡源我公司在认真开展全面质量管理活动的基础上,积极贯彻实施ISO9000系列标准。经过一年的奋斗,于1994年底顺利地通过了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成为全国工业空调行业中取得ISO9001质量体...  相似文献   

19.
我国宣贯ISO9000系列标准开展质量体系认证活动正全面推广。认证企业单位每年成倍增加,一项经济领域的革命正在神州大地蓬勃发展。如何把这项活动搞得更好,使认证活动真正持续有效,其关系举足轻重,人们正密切关注。但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有些人喜欢搞“短期行为”,把认证或为了一种“广告效应”,或为了拿到一张走向国际市场的“通行证”,(其实只是一张“护照”,还须拿自己的产品质量去“签证”)务虚不务实,突击认证,损害了认证证书的含金量。还有的把认证看作是缓解目前企业困境的急救药方,搞运动式认证,结果企业虽有“…  相似文献   

20.
“我们要提高认识,统一思想,集中精力,克服困难抓好企业摸查和执法准备等工作,促进3C认证工作在我省顺利开展。”4月8日,省局召开3C认证工作会议,省局赖天生局长在会上提出了这一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