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为评估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状况,从经济、社会和环境三个角度出发构建了一套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考虑到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为此引入了MA聚类法,实现了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动态聚类及聚类预测,并依据聚类结果从多个角度揭示了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现状;通过对聚类结果变动原因的分析为相关部门研究区域经济问题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
基于混合聚类的湖南主体功能区划分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结合湖南省的实际情况,在建立主体功能区划分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采用基于K-means聚类和层次聚类的混合聚类方法,对湖南省14个地州市进行主体功能区划分。根据划分结果,提出主体功能区的备选方案,可为有关部门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3.
为评估我国省域经济发展状况,文章从经济、社会及环境三个角度出发,构建了一套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指标体系。并在此基础上综合运用CH指标法、面板数据K-means聚类法及判别分析法,实现了对我国31个省市的聚类评价,并依据评价结果将我国省域按经济发展水平高低划分为5类,展示了我国区域经济的空间分布;通过对聚类结果的解析为相关部门解决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以湖南省14个州市为研究区域,构建城镇化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熵值法对各个州市的城镇化质量得分进行测算。结果表明,湖南省各州市城镇化质量发展是不平衡的,为此用系统聚类法将各个州市分为五大类型区,并依次对其进行分析,探讨其未来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5.
农业可持续发展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本文根据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四个评价维度及22个指标,通过因子分析提取反映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子,将加权总因子转换为可持续发展绩效,在此基础上利用系统聚类对我国31个省域数据进行聚类分析。聚类结果显示出四个不同的农业可持续发展层次:华东主要省份农业可持续发展绩效较好,华中、华南及华北地区发展绩效次之,东北、西南部分省份排名第三,西北部分省份发展绩效较差。四类农业可持续发展层次的差异产生于农业系统内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各子系统协同耦合的差异。本文从四个子系统的角度分析了我国区域间农业可持续发展产生差异的原因,并给出相应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基于灰色聚类法的中小企业信用风险评估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关伟  薛锋 《生产力研究》2004,(1):109-110
本文首先根据中小企业的信用现状和各种信用评估方法的特点 ,提出了一种适用于中小企业的信用风险评估方法———灰色聚类评估法 ,在对灰色聚类评估法介绍和应用分析的基础上 ,运用灰色聚类评估法对中小企业的信用状况进行了评估 ,最终发现该方法能够很好的评价中小企业的信用状况。  相似文献   

7.
基于空间聚类的区域经济差异分析方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张燕文 《经济地理》2006,26(4):557-560
在对传统的区域经济差异分析方法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空间聚类、分级地图和类轴分析的区域经济空间差异分析的新方法,并以东北经济区2000年人均GDP数据分析为例,开展了应用试验,分析结果表明与实际的区域经济差异发展情况相一致。该方法不仅可以揭示经济数据的宏观分布规律,而且可以挖掘其中微观的空间分布特征,可以更好地帮助分析和解释大量空间经济统计数据所蕴涵的经济特征和规律。  相似文献   

8.
湖南省森林植物园位于长株潭城市群核心区附近,对于长株潭"两型社会"试验区的建设及"生态城"的建设起着示范和带动作用,对于区域经济发展与和谐社会建设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其保护生物资源的职能也是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内容,是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9.
在对中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物流园区供给数量、需求水平及基础配套设施状况三类数据进行去量纲处理和单因素方差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动态聚类分析方法把中国大陆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在这三类因素维度进行聚类,研究各地区在物流园区供给、物流园区需求以及支持园区发展的基础配套设施三者之间的匹配程度和差异状况后发现,中国物流园区区域布局存在着结构性不合理。因此,对中国区域物流园区进行规划应结合中国经济发展的实际,通盘考虑,合理布局。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强创新引导,创新能力显著提升,但区域创新能力发展不均衡的现象依然存在。针对这一问题,建立面板聚类模型,以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为标准,将我国内地31个省区划分为3类,并深入分析了3类区域创新能力发展的差异性。研究发现,我国创新能力领先区域与追随区域创新能力较高,并呈现出不同的创新发展路径;创新能力后进区域在促进创新能力提升时不能盲目模仿,应根据区域创新发展特点,因地制宜地制定创新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1.
产业集群战略作为一种新的区域发展战略已被广泛认识,但其自身存在的一些内在不足,将使有些地区不能成功地实施集群战略。本地知识资源不充分难以保证创新的持续,集群过度专业化和地理临近性有可能导致本地网络失灵,同时,后发地区实施集群战略时面临着四大困境。区域发展政策应该致力于实现外部联系与本地创新的互动,资源、已有实力和新增能力之间的互动,并保持制度稳定和制度创新之间平衡。同时,还应注意,集群政策并不是对所有地区都适用。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国外生物医药行业发展的状况出发,指出该行业的发展具有典型的区域聚集、生态群落、环境依赖性等自然特征.然后从生态学的角度分析了生物医药行业组织进化的特点,认为生物医药行业迅速发展的原因不仅在于其有能力吸引大量的资金将最新的生物医药科研成果进行产业化,也在于其能够通过产业范围内企业数量和规模的自我合理调节使产业集聚保持在良好的动态平衡状态.  相似文献   

13.
中国城市化地区差异与就业结构比较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城市化和就业这两大问题一直是中国经济发展非常关注的问题,城市化水平与三次产业结构和就业率有着密切的关系。近年来,中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但是地区差异很大。聚类分析它们的相关性,比较分析这10年间各省区城市化发展速度和三次产业就业增长速度,说明他们之间的相互依赖性。  相似文献   

14.
河南产业集群选择问题统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慧 《经济经纬》2004,(4):83-87
以区域经济的产业集群理论为出发点,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和聚类分析方法,选取了反映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9个指标,对河南省18个地区的经济水平进行了划分和区域分类,并据此进行综合评价,为河南省制定区域经济的发展战略、形成产业集群提供了量化依据。  相似文献   

15.
The purpose of building a resource-conserving society is to pursuit less resource consumption and less environmental pollution,and to accept greater economic and social benefits,and the ultimate goal is to ensure sustainable use of resources and economic and soci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Developing circular economy is the inevitable choice and the basic way to build a resource-conserving society.Recycling economy is a resource-conserving production,initiate resource-conserving consumption,and it is the key to build resource-conserving society.This study tries to clarif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m and bring forward a scientific index system which can measure the development level of a resource-conserving society.It provides a new set of ideas for the evaluation of resourceconserving society,and it is important for the resource-conserving society assessment and construction,while further empirical research is made on China's eastern coastal Shandong Province.  相似文献   

16.
绿洲是干旱区所特有的地理景观,是干旱区人类生存和生产的核心场所,绿洲农业的稳定与否,直接关系到区域社会经济能否可持续发展.本文利用2007年的相关数据,借鉴已有的研究方法,运用数学模型对新疆南北疆绿洲农业稳定性进行分析评价,并结合实证结果提出应充分发挥政府职能做好生态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生态环境的有效冶理,大力发展农业落后区域的特色农产品产生,提高水资源利用率,控制人口增长以缓解农民耕地资源的矛盾,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为新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智力支持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浙江传统产业集群成长的社会网络机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朱华晟 《经济经纬》2004,91(3):42-45
产业集群具有协同作用和集体效率两个本质特征。作者认为 ,“协同”与“集体”包含着丰富的社会学内容。社会网络作为联结地方不同的行为主体以及本地与其它地区的纽带 ,在地方成长路径中 ,有效地促使要素资源简单集聚转向结成地方生产网络 ,并进而向地方创新网络演进。尽管在产业集群的生命周期中 ,社会网络的作用强度呈现由成熟期之前的持续增强转向此后逐渐减弱的变化特征 ,然而它不能完全由市场机制所替代。在全球化的背景下 ,特定的社会结构仍然是构成地方能力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This study focuses on the identification of regional business clusters as a primary step in the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cluster-based development strategies. A methodology that has not been used previously to identify clusters is applied to data on inter-industry linkages from the input–output table of a region in northern Spain. The first advantage of this approach, hierarchical clustering on principal components (HCPC), over the use of factorial analysis alone, is that it involves the application of objective clustering techniques to the principal components analysis results, which leads to a better cluster solution. A second advantage is derived from using a mixed algorithm for the clustering process – a combination of the Ward’s classification method with the K-means algorithm – which improves the robustness of the final results.  相似文献   

19.
通过分析重庆市休闲农业示范点的空间分布特征差异和社会经济影响因素,以期对重庆市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将重庆市301个示范点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计算最邻近指数、变异系数、核密度指数、空间自相关指数,得出空间分布特征。分析表明:示范点呈集聚分布且具有多中心核密度集聚特征;全局自相关Moran’s I指数的结果表明重庆市相邻区县间的示范点具有集聚的相似属性;局域自相关的LISA聚类显示,示范点多存在“低—低聚类”分布,主要在渝西地区;通过相关性分析得出示范点空间分布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农业发展水平和交通运输能力较显著相关,但与旅游发展水平相关性较弱。最后在农业发展、产业融合、交通网络建设、旅游资源优化方面对重庆市休闲农业示范点的建设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