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提出了江西省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简称"两型社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从时间尺度上,对江西省1990—2007年的"两型社会"发展状况进行了动态评价。结果表明:资源节约指数经历了明显的先升后降两个阶段。环境友好指数表现出先呈明显线性上升,然后又呈略微缓慢的下降趋势;而社会发展和技术进步指数则一直呈现出较快的线性上升趋势。最后,为促进江西省"两型社会"建设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基于混合聚类的湖南主体功能区划分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结合湖南省的实际情况,在建立主体功能区划分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采用基于K-means聚类和层次聚类的混合聚类方法,对湖南省14个地州市进行主体功能区划分。根据划分结果,提出主体功能区的备选方案,可为有关部门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3.
通过构建"两型社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两型社会"发展程度评估模型,对常德市2004~2009年"两型社会"发展度、协调度、可持续度和综合发展程度进行了定量评价。结果表明:(1)2004~2009年,常德市"两型社会"发展程度综合指数由0.358 0增至0.666 7,呈现出线性上升的良好态势;(2)截至2009年,社会发展协调度和可持续度指数分别为0.592 9和0.612 5;(3)除可持续度外,发展度、协调度与社会综合发展程度之间显著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86、0.988,P<0.05)。可见,常德市2004~2009年期间"两型社会"建设在取得成果的同时,经济发展、能源资源消耗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明显存在,经济发展可持续性较低。在今后建设过程中应在加快经济社会结构转型基础上,积极开拓发展低碳经济与循环经济的新思路,强调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对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进行国际比较有利于总结建设中的成功经验,找出社会经济建设的差距,提高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质量和速度,促进社会经济更快更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5.
对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进行国际比较有利于总结建设中的成功经验,找出社会经济建设的差距,提高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质量和速度,促进社会经济更快更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6.
周建华 《经济地理》2011,31(4):642-645
按照粮猪型村发展两型农业的生产特点、资源与环境条件,从两型农业的基本要求出发,建立了一套适合于粮猪型村两型农业评价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并以此对浏阳市八角亭村进行两型农业发展情况的评价,得出该村两型农业发展处于初级两型农业发展阶段的结论。  相似文献   

7.
基于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生产体系的丰富内涵,从新型农业生产运行的内在机制出发,通过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生产体系评价系统模型,并结合各子系统的本质特征,提出了两型社会农业生产体系的评价指标系统,为指导两型社会农业生产体系建设提供了理论指导以及政策制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两型农业刚刚提出,两型农业发展状况是两型农业建设中的主要内容,但是,我国国内对有关两型农业的研究文献甚少.本文结合国内外相关农业发展状况的指导性指标体系,并结合我国地域特点,设计出一套可行的两型农业发展状况的评价指标体系,这对指导两型农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9.
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发展的难点和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加速"石油农业"生产模式向环境友好型农业发展模式的转化有赖于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的发展.文章针对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发展中所面临的技术约束、制度约束、供给和需求市场约束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企业信息化的灰聚类评价模型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企业信息化评价时需要考虑的因素多,具体指标的评价值又无法完全确知。根据这些特点,首先针对不同专家对多指标的评价,构造指标样本矩阵,建立白化权函数,确定友聚类评价系数,最后采用定权方法进行企业信息化的灰聚类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11.
我国中部地区可持续发展综合测度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张陶新 《技术经济》2010,29(2):115-119
基于建设"两型"社会的战略思想,本文构建了适合于测度我国中部地区可持续发展的综合指标体系,并对2000—2007年我国中部地区的可持续发展状况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我国中部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较弱,人力资本是制约其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创新能力不足是其软肋。  相似文献   

12.
绿洲是干旱区所特有的地理景观,是干旱区人类生存和生产的核心场所,绿洲农业的稳定与否,直接关系到区域社会经济能否可持续发展.本文利用2007年的相关数据,借鉴已有的研究方法,运用数学模型对新疆南北疆绿洲农业稳定性进行分析评价,并结合实证结果提出应充分发挥政府职能做好生态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生态环境的有效冶理,大力发展农业落后区域的特色农产品产生,提高水资源利用率,控制人口增长以缓解农民耕地资源的矛盾,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为新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智力支持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利用2008—2012年我国东部某城镇的时间序列数据,选取经济、环境和社会3个子系统的35个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对该城镇的环境友好发展水平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该城镇的环境友好发展水平逐年提高,2012年其环境友好发展总体水平为一般,其中经济子系统指标水平相对较低。提出:该城镇在今后发展中应将重点放在经济建设上,特别是应提高人均GDP和第三产业在经济发展中的比重。最后提出加快城镇环境友好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已成为当今世界农业发展的潮流和趋势,成为21世纪农业发展的战略选择。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指出: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为了量化农业发展循环经济水平,分析存在问题,建立农业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文章以国家发改委等三部委联合下发的《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为参考依据和宏观指导,结合新疆实际情况,构建了新疆农业的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5.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深入发展,我国农业发展面临资源环境的双重约束.解决我国农业资源环境双重约束的根本出路在于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即“两型农业”)之路.以湖南省332个农户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考察农户自为从事两型农业生产的行为.调查显示,当前农户对发展两型农业的行为态度给予负面评价,在主观规范上缺少一定的压力以及感知行为控制能力低下,从而导致农户自为发展两型农业的意向低下.  相似文献   

16.
为探索"两型社会"发展的新路子,2007年底长沙市委研究决定扩大岳麓区的版图,并将它打造成一个先导区,由点到面带动整个城市群的发展,这个战略被命名为"大河西战略"。大河西战略实施至今,对长株潭地区的经济增长产生了明显的正效应,也给湖南的区域经济发展注入了有力的支持。  相似文献   

17.
发展低碳农业对于当前有效应对气候变化、实现农业绿色低碳循环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实践和理论意义。从农业经济社会发展、要素减量投入、能源低碳利用、资源环境安全四个维度构建广西低碳农业发展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在测算广西农业碳排放量的基础上,运用因子分析法测度和评价广西2000—2018年低碳农业发展质量。结果表明,广西农业碳排放量呈上升趋势,其中化肥和翻耕是广西农业碳排放的两大主要碳源,两者合计约占农业碳排放总量的75%;低碳农业发展质量指数随时间推移而逐年递增,主要受农业经济社会发展公因子的推动。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制约广西低碳农业发展质量的因素,并提出优化广西低碳农业发展质量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区域性生态农业建设的作物配置新策略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针对现行作物分类法的局限性,运用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功能性原理,提出一种新的作物分类法,以作物生产过程所表现的主体功能为依据将作物分成三大类型即社会型、经济型和生态型,并对每一类型作物的基本特性和增产增效对策进行了系统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区域性生态农业建设中农田作物的合理配置的新策略。  相似文献   

19.
德国农业信息化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信息化是农业生产的大趋势,德国农业信息化技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本文介绍了信息技术在德国农业中的应用情况,比如农业机械的卫星定位、精准农业、农田的计算机管理、动物饲养的信息化和食品安全管理的信息化等等,分析了信息化技术应用的局限性。展望了农业信息化的未来前景,例如:机器人作业、智能农场等。  相似文献   

20.
城市农业及其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城市农业随着工业化、城市化和经济的不断发展而加快,为此,应进一步认识发展城市农业的重要性;在进行城市规划时,必须有效地融入城市农业,合理布局和设计城市农业;同时,要加强城市农业技术的研究与开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