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货币流通速度变动理论述评及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古典经济学家、马克思、简单货币数量论者、凯恩斯学派和货币学派关于货币流通速度变动的理论,以及20世纪70年代中期之后出现的制度假说、随机游走假说、货币供给波动性假说,对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动性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解释。这些理论和假说,能够为我国关于货币流通速度的理论研究和政策实践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2.
西方收入分配的主要思想理论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方经典经济学家关于收入分配的主要思想理论有:古典经济学派收入分配理论、新古典经济学派的收入分配理论、福利经济学派的收入分配理论、凯恩斯及后凯恩斯经济学派的收入分配理论等。在当前,我国收入分配改革进入深水区,有必要对西方收入分配的主要思想理论进行厘清,以汲取其合理内核。  相似文献   

3.
本文就《就业、利息及货币通论》发表一来70年间凯恩斯理论的发展演化历程,分析对经济学理论和现实经济世界影响深远的五个流派:凯恩斯经济学、新古典综合派、新剑桥学派、凯恩斯主义非均衡学派、新凯恩斯主义,就各个凯恩斯流派的理论内核、特点及继承发展关系分别加以剖析,对各流派地位做出评价,说明理论的演化总是在不断的批判继承和吸收创新中得以进行。并以此阐明经济理论演化总是随着现实经济世界的变化在反思、批判、创新、超越中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4.
一、凯恩斯的有效需求理论 1936年凯恩斯出版了《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凯恩斯首次在该书中提出了有别于古典经济学派的观点和主张,被后来的经济学家称为“凯恩斯革命”。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成了西方经济学的正统,并指导西方国家进入了长达近30年经济繁荣时期。目前,绝大多数实行市场经济体制的国家根据凯恩斯主义的原则,积极推行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加强宏观调控,促进了经济的繁荣与稳定。  相似文献   

5.
刘力军 《河北企业》2009,(12):47-47
以1929年-1933年的大危机为契机.在1936年凯恩斯出版了他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在全面否定古典主义宏观经济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国家干预宏观经济的政策主张。自此以后,国家干预主义在宏观经济学界逐渐占据主流地位。然而,随着20世纪70年代西方国家经济普遍陷入滞胀的泥潭.针对凯恩斯学派的批判和责难一浪高过一浪.并逐渐形成了主张国家应该减少对宏观经济进行干预的新自由主义——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派。从20世纪80年代初直到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爆发的近30年间.自由主义经济学派大有压倒凯恩斯主义学派的气势。美国金融危机爆发之后。  相似文献   

6.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就业问题一直备受关注。文章结合几个经济学派就业理论展开讨论分析,着重利用凯恩斯就业理论分析当前就业问题。此外结合2014政府工作报告的相关内容探讨了当前形势紧张的大学生就业问题,并适当的提出了应对措施。最后针对国情,提出了有效解决就业的关注点。  相似文献   

7.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就业问题一直备受关注。文章结合几个经济学派就业理论展开讨论分析,着重利用凯恩斯就业理论分析当前就业问题。此外结合2014政府工作报告的相关内容探讨了当前形势紧张的大学生就业问题,并适当的提出了应对措施。最后针对国情,提出了有效解决就业的关注点。  相似文献   

8.
凯恩斯主义的产生是以20世纪30年代的世界性经济危机为其背景的,当时凯恩斯为解决资本主义国家中出现的失业和经济危机等问题而提出的一套反危机的理论和政策。人力资源政策是政府调节和干预劳动力市场、就业和收入等经济活动的政策,它是以凯恩斯主义为理论基础的,不可避免地成为凯恩斯主义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与凯恩斯主义的演进密切相关。本文就凯恩斯主义的人力资源政策进行简要评议。  相似文献   

9.
西方公共财政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7、18世纪英国的重商主义、德国的官房学派、法国的重农学派,但是,这些学派还没有形成较完整的财政学理论体系。真正对财政税收理论进行系统研究并形成较完整理论体系的是英国古典经济学派代表的物亚当&;#183;斯密,其财政理论在西方财政理论界的影响达150余年。但是,世界性经济危机使西方的财政理论思想有了重大突破,从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发表到20世纪60年代末,凯恩斯的宏观经济学一直主导着西方的财政税收理论,并在各国广为应用。20世纪70年代初期,发达国家的滞胀问题则导致了当代各派财政学研究的新发展。纵观西方公共财政理论的历史发展,按期存在的市场经济条件不同,可分为两个主要阶段,即自由市场经济下的早期的公共财政和宏观调控市场经济下的现代公共财政。  相似文献   

10.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是由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货币主义和理性预期学派逐渐演化而来.因在研究中尤其注重理性预期的研究,也被称作理性预期学派.经过两个阶段的发展,新宏观经济学理论发展逐渐成熟.其与新凯恩斯主义一起被列为西方经济学两大主要流派.本文以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产生背景、 发展的历程和理论特色为基础,探讨其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应用,并确定其在经济、 市场、 企业存在的现实意义.通过研究中国经济的发展更好的诠释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对西方经济学改造与发展中的深远影响,故研究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一、博弈论与理性预期经济学的发展 博弈论与理性预期理论自30年代凯恩斯主义诞生以来,各国都普遍意识到政府对国民经济进行干预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然而60年代末、70年代初,西方国家普遍陷入"滞胀",这就宣布了凯恩斯主义理论和政策的失败.此时,理性预期学派的理论受到了大家的普遍关注,该派代表人物卢卡斯1995年荣获了诺贝尔经济学奖,萨金特(Thoma·Sargent)和拜罗(Robert·Barro)等经济学家的理论也为经济学人嘱目.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沪深两市1999年到2006年制造行业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为基础,研究了制造企业投资率与政府政策利率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公司投资率与公司债务利率负相关,公司债务利率与政府政策利率正相关.这说明我国上市公司投资率与政府政策利率之间的关系适合凯恩斯学派理论,而麦金农和肖的"金融抑制"和"金融深化"理论对我国上市公司投资不适用.  相似文献   

13.
基于SCP框架下的我国汽车产业组织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由哈佛学派创立的以新古典经济学的价格理论为基础的产业组织理论,以实证研究为手段,构建了“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的分析框架。在我国新一轮宏观经济调控政策效果显现和新汽车产业发展政策进入实施的背景下,文章主要依据产业组织理论,运用SCP框架对近年来我国汽车产业的大量数据进行市场结构、企业竞争行为、产业绩效及其相互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并由此为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提出了相应的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4.
我国自实施扩张性财政政策以来,财政总赤字的积累达到了新中国历史上的最高点。无论是单纯的古典财政理论还是新凯恩斯主义教条,都难以得出积极财政政策对未来宏观经济启示的结论。我国的财政政策应放在经济转轨的背景下考察。随着后扩张性时期的到来,财政政策面临空洞化趋势。进行政策调整,提高宏观经济适应性将成为所面临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5.
当代研究经济增长问题的经济学家试图从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总结经济稳定增长的特征,预测未来经济的长期趋势。哈罗德在1939年发表的《论动态理论》一文中,试图把凯恩斯采用的短期、静态均衡分析方法提出的关于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或就业理论长期化和动态化。50年代发展起来的新古典增长理论,则把凯恩斯以前经济学的边际生产力理论、生产函数理论引进经济增长中来,代表人物有索洛(R.Solow)、斯旺(T.Swan)等人。新剑桥学派则以李嘉图的收入分配理论为依据,把收入分配理论与经济增长理论结合起来,并把它们同宏观经济的稳定条件联系在一起。80年代中后期,以罗默(P.Romer)的《收益递增和长期增长》和卢卡斯(R.Lucas)的《论经济发展机制》的论文为标志,经济增长理论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6.
从理论影响实践的角度看,凯恩斯主义和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对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都负有极大的责任。同时,危机中各国的救市政策本质上仍属于凯恩斯式的救急方案。本文首先概述了凯恩斯主义相关理论,总结出新凯恩斯主义和新古典主义之间的同异点;接着分析金融危机的根源和全球主要经济体的救市政策;最后指出凯恩斯主义未来的可能发展方向及应对其进行正确认识。  相似文献   

17.
<正>有关中央银行相对独立性问题的争议归根结底为货币政策的规范性与随意性之争(以主张相机抉择的凯恩斯学派为代表)。主张“规则”的现代货币学派自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由基德兰德(Kydland)和普雷斯科特(Prescott)开创的“时间非一致性”(time inconsistency)分析模式,并经巴罗(Barro)和高登(Gordon)等人引入到货币政策领域以来,时间非一致性理论  相似文献   

18.
文章对工资理论的发展渊源进行了简要梳理,总结出劳动力工资的决定机制有市场内生与市场外生这两种观点。指明劳动力具有一般商品所不具备的激励性,讨论劳动力市场工资的特殊决定机制。基于凯恩斯学派工资粘性理论,指出市场机制的内部不兼容、信息反应及时性等只能部分解释市场存在的长期性、非自愿失业的缘由。不同于前人研究的总量模型,基于存量—流量模型,指明一般市场价格是在流量市场依从供求关系决定,只有劳动力市场工资是在存量市场在供求关系之外由激励机制决定,工资的调整与就业因素无关,而是与效率、工会力量等一系列非就业因素有关,科学地解释经验事实与理论范式的冲突。  相似文献   

19.
一般人,是很难弄清经济学的“左”派、“右”派之争的,更不要说什么“新左派”、“新自由主义”了。大家理解中的经济学家,就是研究经济理论和经济问题,为政府的公共政策出谋划策,替公众代言的人,至于他们在理论上的分歧。或者学派之争,对老百姓而言,并不重要。  相似文献   

20.
国外非正规部门研究的主要学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所依据的理论思想,将当前非正规部门的主要理论学派划分为二元主义、新马克思主义和新自由主义,对其核心观点、存在的争论及综合途径进行了分析。认为非正规部门的多样性和地理差异性既是争论产生的主要原因,也是实现理论综合的基础。据此从特定地理背景与非正规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非正规经济体系与非正规经济政策建议三方面探讨了我国非正规部门理论研究的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