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惠山泥人”是一门优秀的民间艺术,自清代以来就驰名中外,其制作已有一千多年历史。“惠山泥人”以独特的艺术造型、鲜明的民族民间色彩和浓郁的江南乡土气息而深受海内外各界人士的喜爱,并于2006年5月20日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然而,这种传统手工艺面临消亡的局面,迫切需要对其进行保护和创新。只有不断地为其注入新的活力,才能在传统中孕育现代,民族的更体现国际性。“大阿福”作为无锡惠山泥人的代表,打造其品牌形象,能使泥人产业保持活力和生机,同时有助于椎广无锡城市形象.促讲城市终济发展。  相似文献   

2.
无锡地区有不少富有地方特色的传统文化资源,诸如以无锡泥人为代表的民间文学艺术,以无锡排骨为代表的特色饮食文化,它们不仅极大丰富了无锡的文化发展史,也成为无锡吸引全国乃至全世界的“招牌”。目前,这些传统文化大多已产业化,而在产业化过程中,任何企业都会面临知识产权的  相似文献   

3.
汪志晓 《时代经贸》2012,(18):168-168,170
无锡惠山泥人作为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着市场萎缩,产品需求不大,生产规模有限的困境。而微博、社交网络等新媒体的蓬勃发展,为泥人这类传统工艺品提供了很好的推广平台。本文阐述了惠山泥人的营销现状,对新媒体带来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就如何进行推广提出了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4.
无锡惠山泥人作为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着市场萎缩,产品需求不大,生产规模有限的困境.而微博、社交网络等新媒体的蓬勃发展,为泥人这类传统工艺品提供了很好的推广平台.本文阐述了惠山泥人的营销现状,对新媒体带来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就如何进行推广提出了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5.
无锡惠山泥塑是中国民间塑作艺术中的一朵奇葩。百余年来,其作品一直是长江中下游以及江南地区广大人民喜闻乐见的工艺形式。 惠山泥塑具体出现的年代已无从考据,最早有关惠山泥塑的记载见于明末散文家张岱(1597-1679)的作品《陶庵梦境》卷七愚公谷条,其中描述了有关当时惠山泥人在精雅店铺中出售的情况。可见,在明朝惠山泥塑的创作已具有相当成熟的技术了。到了清朝和民国,惠山泥塑更是名重一时,成为进贡的佳品。 (一) 惠山泥塑虽然在江南地区产生、发展,并以其特有的水乡风情驰名中外,但如果我们对其形态或色彩细细…  相似文献   

6.
《理论学习与研究》2010,(3):F0003-F0003
玉田民间泥塑玉田县地处冀东平原,位于京、津、唐中心地域。春秋时期为无终子国,于唐万岁通天元年,以晋人干宝所著《搜神记》中“阳伯雍无终山种玉”的故事更名为玉田县。玉田泥玩具就滋生在这块古老的土地上。玉田民间泥塑,是以历史人物、神话故事、田园动物等为题材而制作的把玩泥埙,亦称泥人或泥笛,均为彩塑。  相似文献   

7.
岁月的长河,历经久远,剪纸艺术经历了千百年生息,已经成为了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从汉代到现代剪纸艺术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变革,吸引了一代又一代的人喜欢它、研究它。随着民族文化史的演进和民族艺术的积淀,剪纸艺术已经成为一种文化底蕴。作为一名剪纸艺术家,我已经深深体会到这种艺术的魅力,并为之所折服。  相似文献   

8.
锡绣是无锡区域性的地方刺绣品种。说起锡绣,很多新老无锡人都未曾听闻、不甚知晓。锡绣在全国范围的名气不能与苏绣相提并论,现今锡绣作为苏绣艺术的一个分支存在,但曾经无锡也是江苏刺绣的重要产地之一。明清时期锡绣盛行,曾是无锡当地广泛流传的民间工艺与家庭副业。明朝中期锡绣曾作为上供朝廷的贡品,在清末民初锡绣已蜚声海内外。虽然无锡与苏州相毗邻,相隔不过55公里的距离,但在刺绣这门传统工艺的传承与发展上差距甚远,这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与苏绣一脉相承的锡绣面临传承与  相似文献   

9.
乔今 《时代经贸》2007,(4Z):169-170
原始艺术是是最为古老的民间艺术,是民间艺术的早期表现。随着原始时代的结束它的艺术也被其它的时代艺术所替代,但是民间艺术是惯穿在整个艺术历史中。原始艺术是长河民间艺术是河中的浪花,可以说它们是人类艺术的孕育之母。民间艺术就是民众的智慧。它是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民间艺术中流露着原始的艺术的情节,无论我们看剪纸,泥塑,年画还是其他的民间艺术它们的表达形式都是那样的质朴,自然,稚拙和随心所欲不加修饰,它和原始艺术的表现形式及其相似。  相似文献   

10.
明代江南地区重要艺术家不胜枚举,其艺术成就涵盖文学、绘画、书法、戏曲、园林等多种艺术门类。此中望族文化的影响无处不在,且起到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梳理明代江南地区家族文化与艺术的关系,无疑能够更好地理解此时期的艺术繁荣,从而更深入地把握艺术发展的规律。一、望族文化对艺术的重视与促进一是以重教育、重科举为前提,江南望族往往更加注重家族成员综合文艺修养的整体提高。明代中叶,无锡当地流传着"安国、邹望、华麟  相似文献   

11.
现代艺术的发展呈现出两极分化的趋势,一方面是前卫艺术,另一方面是大众艺术。艺术不但没有终结的迹象,相反,前卫艺术以其对传统艺术观念的颠覆,表现出现代人的艺术观念,为艺术开拓出更为广阔的空间;而大众艺术更是像空气一样渗透到大众的日常生活中。艺术以其对感性的表达充分展示了现代人的生存方式,并且以新的形式和新的观念不断地寻找着自身的价值;同时,它也是艺术家对我们生存世界的表达。  相似文献   

12.
建筑艺术是当今艺术范畴中举足轻重的一部分,而建筑艺术又离不开建筑结构,建筑结构一方面要符合建筑学、人体工程学等各方面的规律,以此来满足人们对物质的需求和对精神愉悦的需求;另一方面它还要体现心灵文化和凝聚民族文化,体现人类生活习俗。建筑艺术的结构美在中国建筑艺术中曾得到完美诠释。它将在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基础之上,不断创新,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一、播音主持艺术发展的趋向 1.“传与受”始终贯穿播音主持艺术生存和发展的规律。“传与受”是播音主持艺术创作的基本矛盾。抓住这一矛盾运动规律,就抓住播音主持生存和发展的规律。“传与受”随着人类发展而产生,发展而发展。现代社会,它在媒体安家。它用播音主持艺术创造解释自己,但它不会因为媒体的更迭而消亡,也不因为媒体、主持字面名称的消化而消失,今天叫播音员、主持人,明天叫传媒人、传达者,这些称谓都无关紧要。无论是广播、窄播,还是交互式传播,传的主动性和地位并没有改变,“传与受”这一矛盾的基本性质并没有改变.  相似文献   

14.
文化艺术档案是人们在长期群众文化研究、组织、策划、指导、辅导等活动中形式的,它是文化艺术研究与各项活动预测和决策的基础及重要依据。随着社会群众文化事业不断繁荣发展,文化艺术活动日益增多,更需要进一步加强群众文化艺术档案工作的开发和利用,充分发挥群众文化艺术档案自身价值,为群众文化事业的发展提供有效服务。  相似文献   

15.
吴敏明 《江南论坛》2013,(12):19-21
惠山古祠堂群坐落在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无锡的惠山脚下。古祠堂群之所以聚集一地,除了祭祀祖先之外,与惠山这独特的风水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也有学者称它们为"祭山祠"。祠堂是礼制建筑的一部分,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表现方式,它的装饰艺术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直接反映社会生活,体现民俗民风,表达艺术家的审美情感,考察研究古建筑装饰艺术是了解建筑本身所承载文化内涵的重要手段。因此,研究惠山古祠堂群的装饰艺术将有助于我们更为全面地了解祠堂群所蕴含的文化思想。  相似文献   

16.
杂技都是在创新的道路上前进。所以,“推陈出新”方针最深刻的意义就在于它反映了艺术发展的规律。一切艺术都要不断创新,这是它们的共同性问题。就杂技的创新而言,有两种倾向是值得注意的。一种认为杂技是高难度艺术,主要是一学二演,在创新面前却步,甚至不思改革,不谋创造,认为杂技节目“雷同”是理所当然的。  相似文献   

17.
舞蹈是一门综合艺术,集人体动作、音乐、服装、舞台美术、色彩、灯光和情节于一体,主要依靠人体动作来塑造艺术形象,表达思想感情,是一种表情性的时空艺术,被人们称为人体动作的艺术。它起源于劳动,又与文学、音乐、美术相伴而生,是人类历史上最早产生的艺术形式之一。  相似文献   

18.
《江南论坛》2013,(11):F0004-F0004
东林中学始建于1905年,前身系无锡竞志女学堂,由无锡教育家侯鸿鉴出资创立,是无锡教育史上办学最早的中学。她文化底蕴深厚,人文气息郁勃、师资力量雄厚,办学质量一流,特色教育鲜明,具有良好的社会声誉。学校是江苏省第一批重点艺术特色学校、无锡市第一批外语特色学校。  相似文献   

19.
桥的艺术     
桥梁不仅架设于山水之间,成为点缀和美化大自然的来神之笔,同时桥梁本身也是实用与艺术的融合体,它的各种形体和神韵就摇曳着艺术的风采,具有独特的艺术性。我国桥梁的艺术性,主要表现在它的造型风格和装饰艺术两个方面。造型风格主要体现在曲线柔和、韵律协调和雄伟壮观上。而  相似文献   

20.
无锡作为一个城市建制的历史并不长。按照封建政制的规则,地方州府等距离设置,因而,长期以来,它一直作为中吴要辅常州的诸邑之一。无锡,作为江南文化名城,历史踪迹源远流长,但真正崛起是在晚明清初。近代以来民族工商业的兴起,才使这颗太湖明珠逐渐变得璀璨夺目、熠熠生辉。而为无锡近现代文运奠基的,是清初做了十三年无锡知县的吴兴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