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正> 一、苗种培育 1.清塘消毒 将塘水排干,每亩用50-80公斤生石灰或30-50公斤茶粕全池泼洒,若条件允许,最好干塘暴晒7—15天。放苗前5—6天注入50厘米的新水,鱼苗下塘前2—3天,每亩施腐熟的粪肥200-300公斤或无机肥。水质要求“肥、活、爽、嫩”。 2.试水放苗前一天在池塘中插入小网箱,放入少量鱼苗,观察一天,若无异常反应,则可以放苗入塘。  相似文献   

2.
<正> 1.池塘条件 池塘面积8亩,水深2m,池塘长方形,东西向,保水性能良好。池底平整,淤泥30cm 左右。水质良好,注排水方便。2.池塘消毒 1999年4月15日,将池水抽干,用生石灰彻底清塘,杀灭病原菌和野杂鱼,用量100—150kg/亩。放养前5—7天,池塘注水0.5—0.8m。进水口用30目鱼网扎牢,以防野杂鱼进入。每亩施鸡粪50—100kg,调节  相似文献   

3.
<正>一、培肥池塘水质鱼塘经过一冬的冻晒和清塘消毒后,要及时地注入新水,施足基肥。基肥一般每亩施250-500公斤腐熟了的牲畜粪或人粪尿,如果是新建鱼塘,要求还要多施。施肥后可  相似文献   

4.
<正> 一、池塘条件1、池塘面积5—10亩,长方形,东西向,长宽比2.5—3∶1,堤埂坚实不漏水,水深1.5—2米为宜,池底有机淤泥层不超过20厘米,池四周要有4—5米宽的浅水滩。2、要有充足的水源,水质清新无污染,进排水分开,排灌通畅,高产池每3—5亩配增氧机1台。二、放养前的准备工作1、清整池塘。干塘后进行整修堵漏堤埂,挖去过多的淤泥.放养前10天左右摊干池水,每亩用75kg 生石灰或5—10kg 漂白粉消毒,青苔和湖淀(臭绿莎)多的池塘每亩可用0.5kg 硫酸铜溶水泼  相似文献   

5.
<正>俗话说"一年之季在于春",养鱼要想获得高产高效,把握好春季鱼种放养这一环节更为重要。因此,现将春季鱼种投放技术介绍如下:一、要培肥池塘水质。鱼塘经过一冬的冻晒和清塘消毒后,要及时地注入新水,施足基肥。基肥一般每亩施250-500kg腐熟了的牲畜粪或人粪尿,如果是新建鱼塘,要求还要多施。施肥后可注入一部分冬水,以利于培  相似文献   

6.
<正>在池塘养鱼中,生石灰可用于池塘消毒、改良底质和水质调节,是目前最有实用价值、用的最广的一种水质改良剂。其主要用途如下。一、清塘1.排水清塘:一般每亩用生石灰60-80kg,如生石灰质量差或池底淤泥多时,可增加至100-150kg。施用时在池底挖几个浅坑,坑的数量和距离以能将石灰  相似文献   

7.
<正>4.4定期调节水质每15~20天定期用泼洒生石灰水1次,用量为每亩15~25kg,改善养殖水质条件。5.病害防治5.1综合预防措施5.1.1采取彻底清塘、加注新水、换水排污及使用水质改良剂等措施,改善池塘水质条件,营造良好的养殖水体环境。5.1.2放养健康的苗种,适宜的放养密度和合理的养殖组群。5.1.3科学投喂优质饲料。5.1.4药物预防是针对水源条件较差、淤泥较多的池塘而采取的措施。在  相似文献   

8.
<正> 冬闲蟹池养青虾,是指养蟹池塘多数在当年的11月底至12月初捕捞结束后,至翌年5月或6月初这段空闲期,可用来养殖一茬青虾,如果饲养得法,每亩池塘可产青虾25—30kg,增加效益800元左右。 1、池塘准备。河蟹捕捞结束后,每亩用50kg茶饼(因茶饼对存塘蟹没有影响)打碎浸泡捣烂后,全池均匀泼撒,以杀死池中野杂鱼及有害生物;每亩施经发酵的粪肥200kg或复合化肥4—5kg,以培肥水质,为虾苗提供适口的天然饵料。  相似文献   

9.
一、池塘准备与配套设施 1、池塘准备池塘面积10-20亩,水深1.8—2.5m;放养前2周,每亩用生石灰75kg溶化后均匀泼洒于池底,隔数日进水,每亩分别用二氧化氯2—4kg和浸泡的茶籽饼35—50kg全池泼洒消毒。  相似文献   

10.
<正>一、养殖前准备1.池塘条件池塘面积10~15亩为宜,能蓄水2m左右,池底平坦,淤泥较少(20cm左右),水源充足,未被污染且水源四周无污染源,排灌方便。2.清塘消毒每年用药物清塘一次,最少也应隔年清塘消毒一次。带水清塘法:水深1m每亩用生石灰120~150kg或漂白粉13.5~15kg化水全  相似文献   

11.
<正> 一、注重培水 7月中旬放养虾苗前10天,每亩用75kg生石灰彻底清塘,以杀灭敌害生物并改善池塘底质条件,3天后每亩施有机肥(发酵)100kg,为促进浮游生物、特别是青虾适口的天然饵料——枝角类的大量繁殖创造有利的环境条件。在养殖过程中,视水质肥瘦状况适当施入追肥,使枝角类高峰时间维持在半个月至一个月,这样幼虾不但生长速度快,且个体大小均匀。对比试验表明,枝角类多的池塘,青虾早期生长速度比枝角类少的池塘快3O%—50%。  相似文献   

12.
鱼塘施肥的目的是为了增加水中的多种营养物质,培养池塘中的饵料生物。选择合适的肥料和掌握正确的施肥方法,能最大限度地提高鱼的产量。合理施用鱼塘无机肥和有机肥。无机肥的施用量:以平均水深1.5m计算,新鱼塘每亩施基肥碳酸氢铵6—8kg或尿素2—4kg;旧鱼塘的施肥量要适当减少。追肥:新鱼塘每7天左右施一次,用量以基肥用量的一半为宜,旧鱼塘每次追肥的时间可适当延长。化肥作基肥或追肥施用,均应兑水泼洒。鱼塘施用有机肥,要根据水质与水温情况灵活掌握。基肥每亩施400—600kg腐熟的人畜粪。作追肥时要少施勤施,7天左右施一次,每亩用量为60…  相似文献   

13.
1.1池塘条件:池塘二口,面积分别为7亩、10亩.放养量分别为2.5万尾、3万尾,水深在2m左右。鱼种入塘前,先进行了清塘和水质培育工作,每亩用125—150kg生石灰进行带水清塘,以杀灭池塘内的敌害生物和病菌,并在沿池四周向阳面撒上已发酵的牛粪或鸡  相似文献   

14.
2004—18渔业致富指南一、池塘条件及准备1、池塘条件要求水源充足,水质良好,进排水方便并能分开,能通电和水陆交通便利。每只池面积一般10-20亩,水深2-2.5m,最好能配套1-2只2-3亩的小池塘,便于培育鱼种和囤存鱼种或成鱼。外堆圩要求坚固不渗漏,高于历史最高水位0.5m以上。2、配套设施配备一条3-5吨的挂浆机船,用于到天然水域中捞取水草和运输鱼种、成鱼等。有条件的可每5亩水面安装一台3KW增氧机。3、池塘清整冬春干塘后,挖去沟中过多的淤泥,使淤泥层维持在10cm以下,最好经冰冻日晒20天左右。放养前每亩分别用生石灰75kg、茶籽饼25kg溶化…  相似文献   

15.
<正>江苏省泰兴市水产良种场经5年多的养殖实践,形成了一套较完整的斑鳜养殖技术。现将有关技术要点归纳如下。1.池塘准备:面积以2-3亩为宜,池深1.2-1.6m,池底平坦,污泥不超过10cm,不渗水,水质无污染,灌排水方便。在池内用高1m左右、40-60目的聚乙烯或尼龙网片围隔池塘面积的1/10作为驯化区。放养前15天,每亩用生石灰75-  相似文献   

16.
<正> 一、做好虾池的前期准备,合理放养虾苗 青虾属底栖动物,耗氧量高,不耐低氧环境,游泳能力差,喜欢栖息于浅水区域、集群爬行于池边滩脚及维管束植物较多的地方。池塘面积2—4亩为宜,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池水1—1.5m之间,坡比1:3,池底淤泥20cm,池底平坦,进排水安装密眼网袋。放虾前10天,虾池用生石灰(每亩100kg)清塘消毒,杀灭敌害生物。3天后注水50cm,施发酵粪肥(每亩100—200kg)培育浮游生物,为虾苗提供适口的天然饵料。7月中旬至8月初放苗,每亩放5—6万尾,规格为1—2cm。在放苗后20—30天,每亩投放100g左右鲢、鳙各30尾,用以调节水质。  相似文献   

17.
<正>采用鲫鱼当年养成新技术,可将鲫鱼当年养成商品苗,每亩产量达1000kg,每亩净收入4000元以上。一、条件池塘面积以5~20亩为宜,底泥厚度不超过25cm,水深1.5m以上。水质应符合渔业用水标准,透明度30~40cm。每个池塘建1个食台,食台上架设自动投饵机1台。5~10亩池塘配备1.5kW和0.75kW的增氧机各1台,超过10亩的水面最好配备2台1.5kW的增氧机。  相似文献   

18.
<正> 养鱼要想夺高产,抓好池塘早春管理很重要。其主要措施如下: 一、调节好池塘水深、水质 早春,鱼塘水不宜太深,成鱼池先保持水深1米左右,让水温能较快升高,以利饵料生物大量繁殖,鱼类早食生长。另外还要根据水质及时调节,若水质老化过肥偏酸性,应立即注入新鲜水20cm和用生石灰10—15kg兑水泼洒全池。若水质清瘦,可施化肥补救,亩施碳  相似文献   

19.
<正>水产品越冬池塘水中溶解氧含量高低,是由越冬池塘的底质、水质、水中浮游生物的种类以及数量、水位的变化、越冬水产品的密度等多种因素导致的,当越冬池塘水中的溶解氧含量低时,我们要采取以下几点急救措施:一、打冰眼,使用增氧剂每亩越冬池塘冰面平均打直径两米的冰眼6-8个,每亩池塘根据检测水质中溶解氧的含量,确定使用增氧剂的多少,直至水中溶解氧达到5mg/L左右时,暂停使  相似文献   

20.
<正>问:怎样选备池塘?答:主养黄颡鱼的池塘要求不太严格,关键是要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注排水方便,池底平坦,淤泥较少,面积以3~5亩为宜,水深1.5~2m,并配置增氧机。在放养前10~15天,每亩用生石灰75~100kg化水后全池泼洒消毒。毒性消失后,加注新水1m左右,然后施入适量有机肥,培育天然饵料生物,供黄颡鱼摄食。问:怎样放养鱼种?答:一般每亩放养体重10g左右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