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城郊水体由于城市生活污水(有些还有工业废水)的大量流入,一般呈富营养化,有的污染甚至超出水体自净能力而使水体极度富营养化。这类水域因其生物耗氧量和化学耗氧量高,用以养殖,要么养鱼的安全系数低,要么产品具有异味,商品价值低。为探索  相似文献   

2.
我国农田和水体污染及微生物修复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重金属以及化学农药(除草剂)残留和多化芳烃等有机污染是造成我国农田复合污染的主要污染物,是影响到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粮食安全、农业生态环境安全的重要问题。水体氮磷污染和富营养化也是我国目前的主要环境问题之一。微生物在农田污染治理和水体富营养化修复中显示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该文分析了我国农田的重金属污染和有机污染,以及我国水体富营养化的严峻形势,讨论了微生物资源在农田与水体污染修复中前景。  相似文献   

3.
造成养殖池塘水体的亚硝酸盐和氨氮超标原因很简单:就是水体中的氮积累(比如投料和施肥、底泥释放等)速度高于水体中的氮消耗速度(比如水体藻和其他植物、微生物等吸收无机氮的生物不给力),又或者水体的溶解氧已经不能承受池塘水体中这么多氮的净化需求了(比如底泥和水体富营养化条件下水体微生物太多、耗氧量太大)等等原因。  相似文献   

4.
<正>随着养殖技术的不断发展,池塘养殖密度在不断增大,对水体的投入也在增加,当水体超过负载能力时,易造成水体富营养化和水体环境恶化,在富营养化水体中,浮游植物  相似文献   

5.
多年来经过对我国部分内陆大水体进行调查和水质分析,显示:我国大水体富营养化程度非常严重,主要富营养化物质大多数为氮,氮的富营养化评价指数远大于磷的富营养化评价指数。以鲢、鳙鱼为主养对象的大水体渔业可以用来净化水质。为保护水域环境,减缓大水体富营养化,要充分发挥大水体渔业对氮、磷等富营养化物质的转化和疏导作用,基于此本文提出了不同类型和功能的大水体应采取的渔业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6.
北京市水体富营养化的成因与治理对策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北京市河湖水体富营养化日趋严重。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水体当中的营养物质增多,干旱造成的水库蓄水减少,以及近年来温度的逐步增高与光照时数的延长,从而造成水体本身生态系统的失衡,“水华”爆发。通过评价分析北京市治理河湖水体富营养化各种技术方法,提出依靠生物调控综合处理措施是解决北京市河湖水体富营养化的出路所在。  相似文献   

7.
三、蓝藻在什么情况下可大量暴发?蓝藻在湖水遭到严重有机污染,氮、磷含量超标呈严重富营养化状态下,再遇上适宜的温度(气温在18摄氏度左右)等条件,蓝藻就可能暴发疯长。蓝藻其实呈绿颜色,大量浮藻覆盖在水面上像一层粘糊糊的"绿油漆",专家们为它取了个靓丽的名称——蓝藻水华。水华暴发时,水中的溶解氧被蓝藻大量消耗,鱼类等其他水生生物因缺氧而死亡,水体不仅变了颜色,还有臭味。长期如此,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大量的富含氮、磷的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及农业废水排入江、河、湖,致使水体中的藻类和其他浮游生物迅速繁殖,水体溶解氧下降,水质恶化,鱼类及其他生物大量死亡,这种现象称为水体富营养化。它阻碍了水产养殖业可持续发展。一、池塘水体富营养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养殖水体富营养化污染的危害及其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近几年沿海频频爆发“赤潮”现象,说明了富营养化的恶果。富营养化是天然水体普遍存在的现象,对于池塘这样的小型养殖水体来说,由于水流缓慢,水质更新期长,养殖期内又接纳大量的氮(总N>0.2mg/l)、磷(总P>0.01m/l)、有机碳等营养元素,更易引起藻类等浮游生物的迅速增殖,需氧有机物增多,导致水质恶化(BOD_5>10mg/l),形成富营养化污染。据资料表明,在养殖水体中微囊藻为主的有害藻类大量滋生泛滥(俗称“水华”、铜锈水、蓝绿藻等),严重抑制水产养殖动物的正常生长,微囊藻所产生的毒素可导  相似文献   

10.
由于人类活动的加剧,水体富营养化造成了藻类疯长造成“水华”、水质恶化等严重后果;从景观异质性的角度上阐述了湖泊各景观要素在其水体富营养化过程中的变化,及其在维持生态平衡方面的意义;为富营养化的水体预防和治理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农业种植对水体富营养化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该文从农田施用氮磷肥的数量入手,结合土壤中营养物质运移的基本原理,总结了前人报道的太湖湖区水体营养盐来源及比例,阐述了农业种植对水体富营养化贡献的数量与比例。分析认为:每年进入太湖湖区水体的氮素数量不足0.94万t,占总氮排放的10%左右,从农田中直接排出的磷不足83t,约占总排磷量的1.5%。综合分析表明:农业种植中施用的氮磷肥不会对水体造成严重污染,降低环湖农田产量目标、确定氮磷肥合适用量、限制环湖农田蔬菜作物种植是减少农业种植对水体富营养化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2.
<正>一、影响水体肥度的环境因素1.水温水温直接影响水生生物的代谢速度,从而影响水生物对营养元素的吸收利用速度。在水生生物适宜生长的水温范围内(15-32℃),随着水温的升高,肥料的利用速度越快,在水生生物的最适生长水温内(25-30℃),肥料的利用速率最大。2.光照光照直接关系到水生植物的光合作用,从而影响水生植物对肥料的吸收利用。水体光照越充足,植物的光合作用越强,肥料的利用率越高。晴朗的天气是施  相似文献   

13.
《浙江林业》2005,(3):23-23
一种利用白色塑料泡沫作为浮岛载体的“生物浮岛”栽培技术日前获得成功。这种技术让栽培在浮岛内的植物吸收水中的营养物质,从而达到治理内陆江河湖泊水体富营养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正精养草鱼的池塘在投入饲料中的氮(N)、磷(P)仅20%-30%被鱼利用,大量的营养物质以多种形态存在于水体和底泥中,加速了养殖水体的富营养化过程,进而影响鱼类生长,引发病害,用药增加,导致水产品药物残留等质量安全问题。"鱼-菜"共生技术,利用生物浮床在水面上种植蔬菜,通过蔬菜根系对养殖水体中营养物的吸附、吸收与转换,并以  相似文献   

15.
<正>一、养殖水体的营养元素养殖水体的天然饵料有两类:活的生物(细菌、真菌、水生生物)和无生命的有机碎屑。在温度、光照等条件适宜时,水体初级生  相似文献   

16.
城市湿地是构成城市复合生态系统重要的生态系统类型,住维持城市生态系统安全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城市湿地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是水体富营养化,主要是由于人类活动引起的氮、磷元素的过量输入和N:P比例失调所导致的一系列生态问题。从植物全株性状、叶片性状、茎和根性状以及繁殖性状等方面综述了湿地高等植物功能性状对湿地水体富营养化的响应,并展望了今后可能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7.
<正>本文就影响水质四大常见指标因素及在养殖生产中应用试剂盒测试水质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介绍,以期与同行交流。1影响水体四大水质指标因素1.1 p H天然水体p H值俗称酸碱度,是指水体中已经电离生成氢离子的浓度。p H值影响水生生物活动。p H值能够反映水中各种物理、化学和生物活动情况,根据pH值可以间接判断养殖用水的水  相似文献   

18.
近两年来,各地就化肥养鱼的争论比较多,其主要问题就在于化肥对水体造成的富营养化,也就是水污染问题。还有多起个案进人了诉讼程序。更有生态专家建言,要严格控制和严厉禁止在水库中开展化肥养鱼等。  相似文献   

19.
<正>一、水体中氮的循环空气中的氮气经固氮藻类或固氮菌类吸收转化。大气中的氮气经雷雨以硝态氮的形式进入水体。水中动植物的尸体及水生生物的排泄物经细菌等微生物的分解变成为铵态氮(NH4+)、分子态氨(NH3)、硝态氮(NO3–)和亚硝  相似文献   

20.
<正>我场湖区围网养殖面积1万亩,是我场渔业主要养殖模式和经济来源。随着水体富营养化、生态资源的破坏、水生生物资源趋于枯竭以及湖区发病率的升高,湖区水产养殖已处于进退两难的尴尬局面。如何进一步提高湖区资源利用率,真正实现我场由水面资源的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换,实现我场湖泊渔业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和谐统一。根据湖区特点和当前我场渔业发展形势,提五点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