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征  田婉琳 《老区建设》2012,(12):13-17
温氏集团在与员工、消费者、社会的共存共荣中求发展。员工对于温氏是一个扩大了的概念,包括内部职工、合作养殖户、客户、股东。温氏通过利益共享,实现与员工的共存共荣。温氏通过严把安全质量关,实现与消费者的共存共荣。温氏通过积极承担企业公民的社会责任,实现与社会的共存共荣。  相似文献   

2.
孙洁 《魅力中国》2011,(8):202-202
实现教育公平直接关系到社会公平的实现.关系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本文分析了在我国影响教育公平的要素,提出了实现教育公平的有效途径。 教育公平是社会基本的公平,在人的生存问题和温饱问题得到基本解决以后,教育就成为人的最基本的需要。教育公平对社会的影响是潜在的、长期的。实现教育公平直接关系到社会公平的实现.关系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相似文献   

3.
王宏磊 《黑河学刊》2008,27(2):68-70
公平问题是当前的一个热点问题。时代要求构建公平正义的和谐社会。马克思恩格斯的公平观实现了科学性和价值性的统一,是当代唯一正确合理的公平观,公平的实现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和重要保障,对指导和推动和谐社会的建设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一方面从唯物史观角度揭示了公平的本质:公平是相对的、现实的、具体的、历史的,是社会生产与交换方式的反映。另一方面,马克思恩格斯从阶级的角度对不同制度下的社会公平进行了具体分析。阶级社会的公平不过是阶级利益的表达,即使在共产主义第一阶级,也不存在“不折不扣的公平分配”,只有到了共产主义社会,才能实现真正的公平。  相似文献   

5.
激励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任务,公平是激励员工的根本保证,同时公平本身就是一种激励措施。目前在员工激励方面有很多不公平的地方,主要包括激励内容的不公平、程序的不公平等方面,这严重打击了员工的积极性,对激励产生了不利影响,并对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本文基于公平理论,强调公平在员工激励中的重要性,阐述了公平的分类和实质,并浅析了与激励效果相关的绩效评估公平、薪酬公平和程序公平问题,最后提出了实现激励公平的三条途径。  相似文献   

6.
教育资源公平配置问题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勇  张仲涛 《理论观察》2009,(5):131-132
教育资源的公平配置是实现教育公平的前提和内在要求,目前,教育资源不公平分配问题已成为制约中国教育公平化发展和可持续前进的重要瓶颈。因此,本文对近年来有关教育资源公平配置的内涵、原则、现状、成因、对策等讨论做了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邓小平次序公平思想的一致表现在:实现社会主义的效率和公平是他们的共同追求;进行政治经济体制改革,是他们实现社会主义效率和公平的共同手段;让人民得到最大的利益是他们共同的出发点和归宿。邓小平对毛泽东效率公平思想的超越性表现在:实现了效率和公平的前提的转变;由公平至上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由赶超战略到“三步走”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8.
社会公平是一个国家存在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石,社会公平的实现就是让人民能够无差别的共享发展成果。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在发展过程中由于经济水平、制度政策、公民意识等多方面的原因致使公平问题凸显,引起人们对经济发展中社会公平实现的深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的实现必须立足于中国的社会现实和基本国情,构建自己的社会公平策略,通过理性思考不断寻求社会公平实现的可行之路。  相似文献   

9.
文章论述了教育信息化在促进教育公平化发展中的作用和实现手段,对教育公平的实现和教育决策的制定具有很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尹小兰 《魅力中国》2011,(2):183-183
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人们的民主意识不断觉醒,公平意愿不断增强,教育公平成为人们一个永恒的追求。而高考命题方式是制约教育公平实现一个重要因素。我国的“统一命题”与“统一考试,分省命题”的这两种高考模式都在一定程度上一定范围内保证了考试公平和教育公平,但都不能真正从根本上实现教育公平。因此,本文提出了推进高考命题方式改革的途径,包括最大限度地实现教育资源的公平分配、建立统一的命题质量监控与评价标准体系、加强题库建设及借鉴国外经验。以期望对我国命题方式的公平性改革有些许的建设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