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发展软件产业有利于推进高技术产业的转型升级,推进IT产业集群创新体系建设和促进外资企业的技术转移。因而分析苏州软件产业及软件外包发展现状,提出当前应注重发展制造业嵌入式软件开发,开拓"高端"软件外包,培育和吸引更多的高素质软件人才等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2.
相对于承接制造业外包,服务外包产业具有信息技术承载度高、附加值大、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吸纳就业(特别是大学生就业)能力强、国际化水平高等特点。所以主动承接国际服务外包是我国在新形势下推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最佳路径之一。本文选择了"我国承接国际服务外包的对策"这一课题,通过对近年来国际服务外包的发展模式、产生的经济效应等情况进行分析和研究,为更好地利用服务外包这一新的发展模式,我国应抓住机遇,制定并贯彻承接外包服务的战略措施,提升我国产业升级,促进经济全面繁荣。  相似文献   

3.
从全球价值链来看,我国现有的服务外包产业仍处在价值链的低端,面临着产业升级的压力。本文在分析我国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探讨我国服务外包产业升级的路径,以促使服务外包产业进入全球价值链的高端。  相似文献   

4.
随着全球服务外包产业的兴起和蓬勃发展,一些国家已经通过承接发达国家和跨国公司的服务外包业务,实现了经济的增长和产业结构的升级。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全球服务外包产业出现一系列新趋势。尽管全球外包市场萎缩,中国服务外包产业仍然保持了快速增长态势。后危机时代,国际服务产业加快转移和重组,本土市场潜力加快释放等多方面有利因素为中国服务外包产业加快发展提供了重要机遇。"成本优势"是现阶段产业竞争力的主要来源,加快发展和提升水平的关键在于实现"成本导向"向"价值导向"的转变。  相似文献   

5.
煤炭是我国的基础能源,在我国能源生产消费中占据着主导地位。但由于煤炭资源的有限性以及近年来的大量粗放开采,使得煤炭资源不断减少,煤炭产业效益不断下降。"一带一路"背景下,发展煤炭产业服务外包有利于煤炭企业转型升级,对促进黑龙江省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黑龙江省煤炭产业服务外包蓬勃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突出的问题。为了更好的发展黑龙江省煤炭产业服务外包,需要提高煤炭产业服务外包"技术"水平,引进服务外包高端技术人才,吸引掌握相关国家法律的人才,加大黑龙江省政府对煤炭产业服务外包的政策支持,并加强其他国家对黑龙江省的了解与认可。希望以此研究为全国煤炭产业发展服务外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服务外包是高端服务业态,属于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大力发展服务外包,建设若干服务外包基地"。加快我国服务外包产业发展,推进服务外包产业集聚,将服务外包与产业集群相结合,形成服务外包产业集群,必将提高我国现代服务产业的层次和水平。  相似文献   

7.
伴随着经济国际化的深入演进和全球服务业的加快转移,服务外包已成为重要的新兴产业。抢抓国际服务外包产业重要发展机遇,积极承接服务外包业务,既是提高招商引资质量和转变经济贸易发展方式的重要举措,也是提升开放型经济层次和水平、加快产业结构升级的重大课题,对增加出口收入、创造就业岗位、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当下的"转身"已成趋势和潮流。不光一线的上海、深圳、北京等城市,有意识地从制造向服务实施整体发展转型,就连二线的大连、苏州、西安、成都等城市,也正纷纷聚集力量以期实现新一轮发展的漂亮转身。而这种转身在很大程度上,将取决于现代高端服务重要组成部分的服务外包业的发展,而这其中的软件外包、物流外包、动漫外包和中介类服务外包,无疑又是代表性的先导产业。  相似文献   

9.
服务外包产业升级是以高科技、高附加值的高端服务及研发环节转移为主要特征的全球产业结构升级的必然趋势。基于服务外包产业知识密集型的产业特点,本文从科技创新的视角,选取全国服务外包示范城市与创新城市的交叉样本作为研究对象,通过主成分分析法以及逐步回归法确定了影响服务外包产业升级的重要科技创新因素,包括企业R&D经费支出占产品销售收入比重和人均GDP,具有潜在驱动倾向的科技创新因素包括大专院校在校学生数、专业技术人员占就业人员比重、R&D经费支出与GDP比例等。在此基础上,本文通过构建回归方程,计算分析自变量的弹性灵敏度指数,根据计算结果提出应从挖掘专业人才潜力、增加科技投入强度等方面推动服务外包产业的升级。  相似文献   

10.
顾玲妹 《商业时代》2012,(34):40-41
近年来,服务外包已越来越成为国际服务业产业转移的重要形式。服务外包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高端业态,具有创新性、高效益性、环保性、高就业效应、产业关联性强、国际性等特征。本文从服务外包的基本特征展开分析,认为大力发展服务外包产业,符合我国"十二五"规划关于确保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实质性进展的基本要求,吻合新经济增长点的题中之义。  相似文献   

11.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产业转型升级是我国当前和今后相当长时间内的主要任务.民营经济作为重要的市场经济主体,在产业转型升级中将担当主要角色,并成为发展服务外包和信息技术等新兴产业的主体.苏州民营经济在取得显著成就的同时,自身的问题和缺陷正在逐步暴露,民营经济发展已进入了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本文着重探讨了苏州民营经济的现状、转型升级所面临的主要困难以及如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等问题.  相似文献   

12.
为加快我国服务外包产业发展,支持服务外包企业做大做强,积极承接国际服务外包业务,促进贸易增长方式的转变,财政部和商务部将安排专项资金,重点支持我国服务外包基地城市公共平台建设及企业发展,降低服务外包人才定制培训的成本。  相似文献   

13.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以服务贸易、服务外包以及高端制造和技术研发环节转移为主要特征的新一轮世界产业结构转移正席卷着全球。而"服务外包"(Service Outsourcing)已日渐成为全球新一轮产业转移大潮中重要的推动因素。所谓服务外包是指作为企业将服务流程以商业形式发包给本企业以外的服务提供者的经济活动。  相似文献   

14.
<正>近年来,我国服务外包产业规模迅速扩大,结构不断优化,以中国服务外包示范城市为主体的产业聚集效应日益增强。坚持改革创新,面向全球市场,加快发展高附加值服务外包产业,对于推进结构调整,形成产业升级新支撑、外贸增长新亮点、现代服务业发展新引擎和扩大就业新渠道具有重要意义。今后三年,我国将培养一批中高端人才、复合型人才和国际型人才,培育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服务外包知名企业,建设一批主导产业突  相似文献   

15.
大连在产业升级过程中致力于发展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服务外包产业,服务外包成为大连市的"品牌产业",在国内外占据重要地位.本文探讨了促进大连市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的策略,对大连成为我国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示范性城市,打造大连服务外包产业的优质品牌,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6.
当前,我国已经成为继印度之后又一个具有巨大潜力的服务外包基地,但目前我国的金融服务外包业务在全球价值链(GVC)中仍处于低端位置,主要是受到技术水平、人力资源、政策管理等方面的限制。这种状况在短期内还可以对促进就业、降低企业成本、提高效率和优化产业结构方面起到积极作用,长远看,由于业务集中于附加价的低端,则不利于企业发展。促进我国金融服务外包产业升级发展,需要从政府、行业和企业层面共同努力。政府应为服务外包产业营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金融行业应发挥比较优势和集群优势,积极推进产业升级;企业应增强自身实力,努力实现服务外包价值链的重构。  相似文献   

17.
发展服务外包产业是实现产业升级、扩大就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重要途径。利用修正的波特钻石模型分析合肥市服务外包业竞争力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其弱点显著,最大的“软肋”是人力资源不足与产业集聚不强。因此,合肥市应采取加强投资软硬环境建设,扩大服务外包招商力度,培养适用性和高层次服务外包人才,培育扶持服务外包重点企业并形成产业集聚等措施来提升其服务外包业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8.
朱红梅 《中国市场》2010,(49):77-77
随着国际经济的进一步复苏,苏州的服务外包业务在迅速发展。服务外包对转变苏州外贸增长方式、提升产业结构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随着新一轮全球产业转移浪潮的到来,服务业跨国转移与外包蓬勃兴起。离岸服务外包成为服务产业全球化的重要载体。研发设计高端服务业的跨国外包成为新的增长点,并催生一批新产业新企业,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新机遇。对于中国,还存在国外知名跨国外包服务公司的挑战,本文提出要利用现有服务外包行业的发展基础和我国优势,以承接国际服务外包为突破口,实施以开放带动服务业发展与改革的战略。  相似文献   

20.
后金融危机视角下发展我国服务外包产业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服务外包是提升企业对市场环境迅速应变能力并优化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一种服务模式,是一种战略性经营转变和创新。金融危机下中国服务外包产业"逆势"增长,这意味着现阶段发展中国服务外包产业的机遇与挑战并存。随着金融危机的扩散和蔓延,我国服务外包产业要抓住机遇,走出一条具有我国特色的发展之路,从而提高我国服务外包产业的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