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徐正华 《老区建设》2014,(18):14-16
稀土资源的开发,有力推进了江西经济的发展。但江西稀土资源开发过程中也存在一系列问题:资源无序开采、资源浪费严重;环境破坏较大;产品结构不合理、深加工产品太少;行业管理薄弱等问题。文章在分析江西稀土资源开发现状、资源开发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的基础上,针对性提出了江西稀土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相关对策,以实现江西稀土工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我国稀土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稀土资源是国家重要的战略性资源,我国稀土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影响着国民经济生产的各个领域,对我国经济平稳、快速增长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但我国稀土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严重阻碍了稀土产业可持续发展。本文通过分析我国稀土产业的发展现状与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不同决策主体对我国稀土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稀土及稀土新材料作为我国最具有资源特色的战略关键材料之一,是支撑新一代信息技术、航空航天与现代武器装备、先进轨道交通、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风力发电、高性能医疗器械等高技术领域的核心材料.依托稀土国家级高新区,包头市稀土产业链经过多年的积累和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令人瞩目的成就.同时,创新不足、高端产品开发能力不强、产业链价值不够凸显、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依然存在."十四五"时期是稀土产业处于"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新阶段的重要机遇期,是稀土产业实现集群式跨越发展的关键期,要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积极融入双循环、大循环,努力提升稀土产业链现代化水平,谱写包头市稀土产业"十四五"新篇章.  相似文献   

4.
江西稀土产业概貌我国稀土资源主要分布于内蒙包头(占83%),四川冕宁(3%),山东微山(占3%)和江西、广东岭南地区(3%)等,值得指出的是,包头、四川、山东等地均为以镧、铈为主体的轻稀土矿物;而以江西、广东为代表的南方离子型稀土资源,则是中国特有的以钇为主的中重稀土资源。到目前为止,我国离子型中重稀土储量仍占世界中重稀土资源储量的80%以上。因此,以  相似文献   

5.
聚焦国际.今年3月13日,美国总统奥巴马专门就对华贸易问题发表讲话,宣布美国已联合欧盟、日本向世贸组织提起针对中国限制稀土出口的贸易诉讼,指责中国违反世贸贸易准则.以美国、日本为首的发达国家认为,中国是在拿稀土资源作为要挟他国的武器.中国工信部部长苗圩则表示,中方将会"主动应诉".一场争夺稀土资源的贸易战已经打响. 聚焦国内.近年来,面对国内外稀土行业的发展形势,多个政府部门频出政策,各个稀土产业论坛轮番举办,多家媒体持续跟踪报道,"稀土"几乎成为我国最热门的产业关键词之一.而作为我国稀土产业集聚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的"稀土之都"包头,在这场"主动应诉"的大战中备受媒体关注.  相似文献   

6.
钱进 《改革与战略》2014,(6):105-107,133
稀土资源是极其重要的战略性工业原料,原本稀缺的稀土资源随着人类开发利用,其稀缺性日益突出。引入"绿色供应链管理(GSCM)"思想,构建政府与被整合稀土企业在完全信息、不完全信息两种情况下的博弈模型,分析政企双方在实施各博弈策略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就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7.
8月8日,第四届中国包头·稀土产业(国际)论坛暨2012中国包头国际稀土产业博览会在包头隆重举行.本届论坛为国际综合性论坛,围绕"稀土新材料产业的发展与共赢"这一主题,采取主旨演讲的形式,邀请国内外行业管理部门领导及业内专家就全球稀土资源开发现状、最新应用以及市场前景进行精彩演讲,共同探讨全球稀土产业发展的现状及最新动态.  相似文献   

8.
中国是世界上稀土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而中国的稀土资源主要集中在包头。发展稀土产业,把稀土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一直是稀土科技与产业界的奋斗目标。包头作为中国乃至世界的稀土资源地和产业聚集地,在国内外稀土领域有着重要影响。为了更好地推动中  相似文献   

9.
现阶段我国工业化进程突飞猛进,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国家越来越重视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产生的环境问题。稀土资源是我国具有比较优势的资源之一,我国的稀土产业在政府支持下取得了飞速发展,但稀土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外部问题却被忽略。文章首先综述了环境外部成本理论,然后构建了以环境价值为基础的分析方法,计算出稀土资源在生产过程中的环境外部成本。  相似文献   

10.
<正>2019年5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西赣州实地考察稀土企业时指出,稀土是重要的战略资源,也是不可再生资源。要加大科技创新工作力度,不断提高开发利用的技术水平,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加强项目环境保护,实现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4年之后,赣州稀土产业脱胎换骨。  相似文献   

11.
《高科技与产业化》2013,(8):110-111
稀工作为全球重要的战略资源,其产业发展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发展稀土产业,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一直是稀土科技与产业界奋斗目标。为了更好地推动我国稀土产业的发展,促进稀土产业链的延伸,为稀土研发和应用界人士提供一个合作交流的平台。8月8日,由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中国工程院、中国稀土行业协会和中国稀土  相似文献   

12.
赵洋 《中国经贸》2014,(7):65-65
在我国经济蓬勃发展的今天,稀土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越来越重要。只有合理的开发和利用稀土资源,才能够发挥稀土资源的价值,为我国创作更多的经济利益。事实上,我国当前稀土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存在很多问题,需要通过实施有效的战略对策,才能够改善此种现状。因此,本文围绕稀土产业现状及战略安全展开详细的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3.
《高科技与产业化》2012,(8):110-111
稀土是国家重要的战略资源,包头作为中国乃至世界的稀土资源地和产业聚集地,在国内外稀土领域有着重要影响。为了更好地推动我国稀土科技与产业的发展,促进稀土产业链的延伸,为稀土研发、产业和应用界人士提供一个信息交流与讨论的平台,8月8日,由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中国工程院、中国稀土行业协会和中国稀土学会共同主办,包头市人民政府,中国工程院化工、冶金与材料学部,稀土高新区管委会共同承办的"第四届中国包头·稀土产业(国际)论坛暨201 2中国包头国际稀土产业博览会"在包头隆重召开。  相似文献   

14.
内蒙古稀土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吴莅芳 《北方经济》2008,(10):41-42
内蒙古稀土产业依托资源、技术、人才和品牌优势,初步形成从选冶、分离、深加工、新材料到应用产品的较为完整的工业体系,已经成为全国乃至世界最大的稀土原材料生产基地和供应基地。本文综述了内蒙古稀土产业的发展现状,以内蒙古自治区稀土产业“十一五”发展计划纲要为蓝本提出了发展方向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本文首先明确了稀土资源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分析了现阶段我国稀土贸易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最后从政府、行业、企业三个方面提出解决稀土贸易问题的对策。期望本文能够对我国稀土贸易问题的解决提供帮助,实现我国稀土贸易质的飞跃。  相似文献   

16.
稀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战略资源,稀土产业是中国具有比较优势的特色产业。包头作为中国乃至世界的稀土资源地和产业聚集地,在国内外稀土领域有着重要影响。加快包头稀土产业发展步伐,必将促进中国稀土产业发展进程。充分利用稀土资源,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对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7.
曹慧 《北方经济》2021,(3):51-54
"互联网+"背景下包头市稀土产业面临新的发展机遇.本文对"互联网+"背景下包头市稀土产业转型升级对策进行了研究,以期促进包头市稀土产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8.
发展稀土产业,把稀土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一直是中国稀土科技界与产业界的奋斗目标。中国要想从稀土资源大国转变为稀土产业强国,仅仅依靠资源优势谋求定价权是远远不够的,必须鼓励科技创新,要在稀土基础科研和关键技术开发以及高端应用上取得真正突破。温家宝  相似文献   

19.
稀土、稀土出口、稀土市场、稀土产业,己成为我国政府和企业高度关注的问题,也成为国内外相关机构讨论的话题。随着稀土产业的发展,我国稀土产品已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优势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很强的影响力和竞争力。2001年稀土产品(包括冶炼分离产品和永磁材料,下同)出口3.78亿美元,比1990年出口6480万美元增长了4.8倍:2011年出口达到44.9亿美元,比2001年增长了10.8倍。1.稀土冶炼分离产品出口总体呈下降趋势2001年至2011年稀土冶炼分离产品出口分别为6万吨、5.88万吨、7.35万吨、6.97万吨、6.52万吨、6.64万吨、5.44万吨、5.5万吨、4.39万吨、3.98万吨和1.69万吨。11  相似文献   

20.
稀土永磁材料是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它是支撑整个绿色能源产业的核心功能材料,而江苏在这方面的发展非常薄弱。文章力图针对稀土永磁材料产业在现代新经济中的重要作用做出较系统的探索与研究,对江苏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稀土永磁材料产业发展的机遇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结合稀土永磁材料在风电产业等新能源领域中的应用前景,提出了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构建技术支撑平台、发展融资保障体系和推进稀土永磁材料基地建设待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