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创新型人才是推动地区创新发展的核心动力。基于2011—2021年中国内地31个省份(因数据缺失,未包括港澳台地区)面板数据,通过构建灰色关联分析模型考察宏观环境因素对创新型人才流动的影响。结果表明,良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收入水平能显著促进省际间创新型人才流动;在分样本情境下,宏观环境因素对创新型人才流动的影响具有空间异质性。中西部地区创新型人才流动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较大,东部地区创新型人才流动受收入水平影响较大;相较于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第三产业产值比重对创新型人才流动有较明显的影响;R&D经费投入在促进中部地区创新型人才流动中扮演着更为重要的角色;第二产业产值比重和教育环境对创新型人才流动影响力度偏弱。据此,提出进一步贯彻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战略、提高创新型人才收入水平、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继续发挥R&D经费对科技人才流动的促进作用、创造良好教育环境等建议,为城市和区域人才政策和区域发展政策的制定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2.
冯晓航 《科技和产业》2023,23(1):100-107
基于2005—2017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能源投资对绿色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研究发现,能源投资显著提升了中国绿色经济发展水平。异质性分析显示:相较于东、西部地区,能源投资对绿色经济发展的正向影响在中部地区更强;新能源投资对于绿色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相对大于传统能源投资对绿色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根据门限模型研究发现,能源投资与绿色经济发展之间具有显著正向且“边际效应”递增的非线性特征关系。基于研究结论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3.
陈庞强 《市长参考》2000,(11):16-18
党中央提出“西部大开发”战略,得到全国人民的积极响应和拥护,这是我国跨世纪发展的伟大战略,它不但对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具有重大的推动作用,而且对中部地区经济发展也有较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国际贸易和知识产权在我国技术创新中的作用进行了研究。本文运用省级面板数据实证研究影响我国技术创新的主要因素,研究表明,通过国际贸易和知识产权保护产生的技术溢出对创新有促进作用,但存在区域差异。从全国层面上看,贸易和知识产权对技术进步促进作用不显著;基于东中西部三大区域的实证研究表明,国际贸易和知识产权对东部地区技术进步有显著地促进作用;中部地区,知识产权促进技术进步效应明显;但在西部地区,由于经济发展和人力资本水平的"门限效应",促进技术进步的溢出条件尚未发生作用。  相似文献   

5.
"中原定,天下安",中国高层决策者决意高调推进"中部崛起"这一区域发展战略,在中国整体发展布局中走出了关键之棋。目前,区域发展不平衡是阻碍全面小康目标实现的重要问题。文章通过对相关理论深入分析,通过构建区域发展能力定量评价指标体系,从要素聚集能力、资源配置效率、产品竞争力、生态环境承载力四大维度对我国31省、市或自治区的相关指标数据进行精细分析和对比考量。采用标准化、功效系数分析法对指标进行预处理,并通过拉开档次法对各级指标进行客观赋权,逐级加权合成得到区域发展能力总指数。最后,以中部地区为例,从发展能力的视角衡量中部地区整体发展水平,凸显我国中部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揭示出制约我国中部地区均衡发展的影响因素与根源,并提出中部地区的崛起战略建议。  相似文献   

6.
文章运用PVAR、耦合协调和莫兰指数模型对我国2015年—2019年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与高质量发展的动态耦合协调性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整体两系统发展水平呈波动式上升态势,但东中西部地区差异性较明显;在互动关系上,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对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更显著;我国整体两系统耦合协调度呈稳步上升态势,且从东部到西部梯度递减;在耦合协调空间关联关系上,东部地区呈“高—高”聚集特征,西部地区呈“低—低”聚集特征,中部地区则不显著。今后应进一步发挥东部地区对中西部地区的带动作用,因地制宜提高两系统的耦合协调度。  相似文献   

7.
中部地区与全国和东部地区在经济实力和经济发展水平上的差距,主要是城市化和城市经济发展水平上的差距。中部崛起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城市和城市经济的崛起。  相似文献   

8.
江西省及中部地区人力资本现状比较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人力资本是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引擎,是缩小国家之间、地区之间经济发展差距的决定性因素。文章通过对江西及中部地区的人力资本现状分析,提出要实现“中部崛起”,就必须加大人力资本投资力度,控制人口数量过快增长,创立一个人尽其才、吸引人才的良好发展环境。  相似文献   

9.
易金平  江春  雷蕾 《特区经济》2014,(4):113-115
文章在分析中部地区金融经济发展中的共性问题基础上,通过选取典型省份1993-2012年的数据,建立适当的计量经济模型,对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从长期来看,该地区金融发展水平对经济增长有积极正向的促进作用,但也存在一些因素制约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相互作用的充分发挥。并分析其中原因,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杨奉平 《科技和产业》2023,23(3):234-238
人力资本创新是助力旅游经济高效发展的重要途径。以中部6省为研究单元,基于2009—2017年面板数据,综合运用变异系数、泰尔指数、σ系数及面板回归模型,探析中部地区旅游经济时空演化特征及人力资本对中部地区旅游经济的影响效应差异。结果表明:研究期内,总体来看,中部地区旅游经济发展水平呈稳步上升态势,由2009年的0.181增长到2017年的1.081,分省份来看,大致呈“山西>江西>湖北>安徽>湖南>河南”的空间分布格局;从区域发展差异来看,中部地区旅游经济发展水平的相对差异与绝对差异均不断扩大,呈不均衡、不协调的演化特征;人力资本对中部地区旅游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总体呈先抑制后促进的“U”型关系,呈现出明显的空间异质性。  相似文献   

11.
在本研究中通过采用BrulhARt SBergamI分析法,同时采用指数函数水平作为集聚指标,针对长江三角洲人口聚集和经济增长关系进行分析,通过对长江三角洲地区研究发现,其人口集聚和经济增长并不是线性关系,且随着经济发展逐渐变化的人口集聚和产业增长是非线性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城市化发展进程对于地区经济增长来说具有显著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本文基于2010-2017年广东省21个市的面板数据,构建各市普惠金融指数,发现广东省普惠金融发展水平存在地区差异,珠三角区域普惠金融指数明显高于其它地区。通过面板数据模型实证分析普惠金融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普惠金融对广东省经济发展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在分区域层面上,普惠金融对区域的经济发展存在"阈值效应",当地区的经济发展达到一定的水平时,普惠金融开始对经济发展产生促进作用。具体表现为:普惠金融对经济发达的珠三角区域作用最显著,对广东西部、北部中经济较发达地区的促进作用较弱,而在广东东部地区中经济欠发达的地区未发现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董菲 《科技和产业》2022,22(11):207-213
利用2020年全国329个地级市相关统计数据,建立半参数分位数回归模型,研究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城镇化率、政府作用、收入水平对不同发展水平的服务业影响效应。研究表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与收入水平对各层次服务业发展均具有显著正向作用,但收入水平的促进作用会随着服务业发展水平的提高而减弱;城镇化率处于65%~80%时,对服务业具有逐步增强的促进作用;政府作用在促进服务业增长方面促进作用较弱。  相似文献   

14.
"江浙沪包邮"是网络购物中常见的一种经济现象与促销手段。文章基于多项数据分析发现,江浙沪地区购买力、电商与物流发展、信息化水平是促使淘宝商家实行"江浙沪包邮"策略的主要因素,并通过与不包邮地区,比如,京津冀进行对比分析,就如何实现全国包邮提出了包括建立各地物流协同网络、推进政府政策的支持等建议。  相似文献   

15.
隆定海 《特区经济》2006,211(8):189-191
3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研究促进中部崛起工作,这说明了改变中部六省当前经济发展的落后局面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此前,中部地区面临着东部高速发展、西部提速发展、东北强力振兴、“中部凹陷”的巨大现实压力。导致中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落后的原因很多,而中部地区在吸引外国直接投资(简称FDI)方面的落后是一个主要因素。中部地区要崛起,必须大力吸引外国直接投资。  相似文献   

16.
姚战琪 《改革》2024,(3):48-62
将多时点双重差分法和中介效应分析法相结合,系统研究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如何影响数字贸易国际竞争力。研究发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试点政策对我国数字贸易国际竞争力具有正向影响;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试点政策对数字贸易国际竞争力的促进作用在副省级城市、省会城市、直辖市相对更大;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试点政策对东部地区数字贸易国际竞争力的促进作用大于其他地区;科研水平在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试点政策对数字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影响中发挥了正向中介作用;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在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与数字贸易国际竞争力之间起到正向调节作用。应充分发挥产业结构升级对我国数字贸易国际竞争力的促进作用,大力培养数字贸易领域技能型人才和创新型人才,推动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相似文献   

17.
城镇化是影响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近年来我国大部分省市城镇化发展缓慢。作为中国的腹地——中部六省的城镇化进程与消费水平直接影响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基于此背景,文章采用中部六省19972011年的面板数据,运用向量自回归模型(VAR)和方差分解分析研究了城镇化与居民消费增长的关系。结果表明,中部六省中除山西省外,城镇化率对消费水平的贡献度都在95%以上。山西省的城镇化水平对消费水平的贡献度也稳定在85%左右。因此,城镇化水平对提高消费水平具有非常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为了合理评价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中部地区技术进步的影响,本文首先利用希克斯中性经济增长模型,结合索洛剩余法对中部地区及中部各省的技术水平进行了测算;然后以技术水平为因变量,产业结构,地方科技财政支持,外商直接投资,进出口贸易为自变量建立计量经济模型,对中部地区外商直接投资与技术水平进行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结果发现,从长期来看,外商直接投资对中部地区技术水平的确具有明显促进作用。但是在中部崛起战略实施前这种促进作用很明显,实施后的作用却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19.
黄毅  张春磊  马颖莉 《科技和产业》2023,23(10):103-109
在对环境规制和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相关文献进行述评的基础上,基于2011-2020年中国统计年鉴数据,构建普通面板模型、调节效应模型、门限模型和空间杜宾模型分析环境规制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环境规制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外商投资质量在环境规制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关系中起正向调节作用;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地区,环境规制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程度不同,体现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地区;环境规制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存在空间溢出效应,对本辖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起到促进作用,但对邻域地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起到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0.
李芳芳 《特区经济》2014,(9):148-150
一般一个国家或地区对外开放程度越高,经济发展就越快。随着经济全球化,特别是我国加入WTO以后,外向型经济对我国经济的促进作用越发显得重要,"外向带动"已经作为安徽省三大发展战略之一。因此本文先简单介绍一下外向型经济,再选择描述外向型经济的指标,然后通过聚类分析对比安徽省与其他各省的外向型经济发展状况,以及用主成分分析来对安徽省各地级市的外向型经济发展状况进行实证分析,得出各地级市的发展水平排名,结果发现,安徽省处于我国中部地区,外向型经济发展滞后,与东部地区和少数中部地区差距明显,安徽省各地级市外向型经济发展十分不均衡;并根据以上分析指出大力发展安徽省外向型经济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