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高校新生适应性教育对学生尽快融入大学生活和学习有重要意义。当前高校普遍重视,将其作为新生入校的常规工作,但适应性教育存在内容局限,时间不连续等问题,不能满足学生个性化的需求。文章从积极心理学视野出发,分析其对新生适应性教育的指导意义,并结合实际问题探讨适应性教育质量提升的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2.
本文分析了当前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健康问题的主要表现,分别是自卑敏感、焦虑抑郁、虚荣心理、封闭心理,以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家庭环境、社会环境和学校环境分析了产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并提出以构建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建立以心理健康为指导的经济资助体系以心理健康教育为内容校园文化为路径的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3.
本文分析了当前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健康问题的主要表现,分别是自卑敏感、焦虑抑郁、虚荣心理、封闭心理,以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家庭环境、社会环境和学校环境分析了产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并提出以构建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建立以心理健康为指导的经济资助体系以心理健康教育为内容校园文化为路径的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4.
随着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建立健全,国家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力度进一步加强。高校助困工作的实践中,在困难生的认定、教育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结合在实践中的遇到的问题,并深入思考探索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周蕾  朱文凯 《价值工程》2011,30(25):164-165
目前我国高校中存在着相当数量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做好贫困生的资助工作,帮助他们解决学习生活中的经济困难和思想问题,使其走出困境顺利完成学业,已成为高校辅导员工作的特殊任务。通过将诚信教育、励志教育、感恩教育和心理疏导有效(三个教育一个疏导)的教育融合于奖助金的评定当中,用思想教育引领资助工作,破解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群体的教育难题,是做好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题中之意。  相似文献   

6.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是当前高校学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认定是实施高效资助的基石,建立有效、可操作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机制迫在眉睫。虽然,高校已建立"奖、贷、勤、助、免"等多方位的资助政策架构,但对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研究仍处于摸索阶段。如何使资助工作公开、公平、公正,真正实行阳光操作,确保各项资助政策真正落实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身上,是高校教育管理人值得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现阶段,我国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数量庞大,成为国家和社会关注的焦点.为了进一步促进教育公平,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拥有平等的学习机会,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资助政策,使受益人数不断增多,资助力度持续增强.但在资助的过程中,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存在着一些问题,因此,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使之与高校学生资助有效结合,是当前亟待...  相似文献   

8.
国家退役士兵政策实施后,越来越多的退役士兵选择复学进入高校接受更好的教育,高校退役复学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群体,他们具有丰富的社会阅历和丰富的人生经验,但是在适应学习和校园生活方面可能会有许多困难,在大学中面临的适应性问题也变得日益突出。本文探讨了高校退役复学大学生的适应性问题,分析了其原因,结合校企人才经济相关的实际情况,将思想政治教育与校企合作相结合,探讨高校退役复学大学生适应性问题的思想政治教育对策。  相似文献   

9.
高健 《活力》2014,(10):65-65
大学新生的适应性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调查发现,由于环境的改变,新生入校后在学习方式、生活环境、人际交往、自我适应等方面均产生了不适应感。而新生在适应阶段也表现出了一些规律性的特点。文章简要分析了新生适应不良问题的具体表现以及大一新生适应不良问题的改善对策两个方面的内容,从而详细地论述了我国大学新生的适应不良问题及改善对策,从而有效开展新生适应性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0.
李恩广  马松  吴姗姗 《价值工程》2011,30(20):287-288
高校目前建立的多元化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资助,但还存在一些不足。本文围绕以学生为本的核心思想,结合新形势新背景,通过分析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情况现状,指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体系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建议,以期完善该体系。  相似文献   

11.
高职新生的适应性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调查高职新生的学习、生活以及就业心理准备等状况的基础上,分析评估了高职新生的适应性情况,指出了需要重视和注意的问题,建议职业指导从新生做起。  相似文献   

12.
王翠春  张利萍  李国梁 《价值工程》2012,31(35):231-233
近年来,大一新生适应问题日益凸现,引起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关注。本文构建了集完善工作体制、开展五大专题辅导、采取四项可行性措施的三位一体的大一新生适应性教育系统工程,帮助新生更好地度过适应期。  相似文献   

13.
郝燕  张懿 《价值工程》2010,29(30):182-183
当今大学分校区办学日益普遍,与主校区的文化差异使得分校区学生心理存在特殊性,如孤独感、社会支持缺乏、被边缘化感。这种心理的特殊性给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也带来了挑战,其管理工作需根据学生特殊心理做相应的调整:开展新生心理普查、团体辅导,建立心理危机四级防护网,加强与家庭、教师与社会的协作。  相似文献   

14.
By comparing siblings attending the same school at different points in time, we investigate whether the effect of peer quality on long-term labor market outcomes varies with parental background. We find that exposure to better peers—who have higher mean parental education—increases lifetime earnings of disadvantaged students, coming from families with low parental education, but penalizes privileged students from better educated families.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desegregation policies that allocate disadvantaged students to schools with better peers produce long-term benefits. We discuss mechanisms and show that human capital accumulation, ordinal rank and network effects contribute to explain our findings.  相似文献   

15.
马山坡 《价值工程》2010,29(25):193-194
心理健康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必要条件和要求,而大学新生的心理正处于由不适应向适应的转变时期,他们的心理素质还不够成熟,不够完善,在这个关键时期必须加强心理素质的培养。本文从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现状分析入手,分析了影响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的因素,再对预防心理健康问题作了探析,提出了预防、解决方案,以期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及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咨询与辅导等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本文采用SCL-90量表对北京经济管理职业学院2009级、2010级、2011级高职新生进行心理健康测查,发现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其中,强迫症状、人际敏感、敌对三项因子阳性检出率相对较高。因此,应结合高职学生的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工作,建立健全具有高职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17.
Education policy was a vital theme of The Orange Book, even though there was no dedicated chapter. The book's commitment to using economically liberal means to deliver social liberal ends was the basis for a substantial repositioning of Liberal Democrat education policy ahead of the General Election, paving the way for agreement with the Conservatives on radical reform of educational delivery. At the same time, the Liberal commitment to education as the key driver of social justice, based on arguments of positive freedom, underpinned the party's election commitment to increasing resources for the most disadvantaged pupils through the Pupil Premium. This Liberal commitment to positive freedom and education distinguishes it from the welfarist bias of Fabianism; it was a key divide in progressive tradition in the 19th century and the division has endured to this day, reflected in the contrast between the welfarism of Gordon Brown and the social mobility agenda of the coalition.  相似文献   

18.
王珂 《价值工程》2011,30(28):254-255
本文从中学生与大学生从角色转变、学习方式转变及学习目的的转变入手,以全新的角度阐述了高校图书馆在大学教学中的重要性,客观分析说明了高校图书馆新生入学教育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同时,客观介绍了现代化信息时代,图书馆新生入学教育从传统教育模式向现代模式转变、从被动服务到主动服务的新视角、新方法。  相似文献   

19.
汪正焰 《价值工程》2014,(15):239-240
高校新生入学教育是帮助新生顺利适应高校生活的重要工作,也是高等教育教学管理的重要环节。教育的内容要根据新生的特点与时俱进、及时更新、要与教育时间合理匹配,教育方式要注重灵活性和有效性,要结合一些感性的活动与学生双向交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